书城励志有一种心态叫开放
2771300000020

第20章 开放行动(2)

对于那些正在选择人生道路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应该积极地尝试不同的事情,因为积极尝试其实也是学习的最好方法。据美国的一家调查公司研究发现,在美国的公司内部,上司最欣赏的就是那些主动要求做某项新工作的员工。无论是否能做好,至少这些员工比那些只会被动接受工作的员工要令人欣赏,因为他们有勇气,积极上进,而且会从中学习到更多知识。

因此,大家一定要珍惜每一次尝试,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尝试做不同的事情,这样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通向成功的门径,而机遇也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尝试当中。

5.放弃行动就失去了赢的机会

为什么我们常常见到从失败走向成功的例子,却很少见到持续保持成功的例子?过去的成功会为现在及未来种下困难的种子。有很多的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很少有哪一种经营理念能长期奏效。

在农业社会,人们凭经验办事,简单落后的操作方式使人们面向过去。到了工业社会,工业化加快了社会的进程,只凭经验难以应付,所以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了现在。在信息社会,一切处于急剧变化之中,人们往往刚刚作出反应,便很快落后于现实,所以面向未来才能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对于过去,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是好还是不好,你都无能为力。你是一个活在明天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努力走出昨天的人。行动是你最重要的标志,你有好的想法但你总不走出去行动,不去尝试,又怎么会有输与赢的结果呢?有了行动不一定会赢,但放弃行动就失去了所有赢的机会。

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会,机会到来之前要主动创造条件;机会到来之时要紧紧抓住它,不管周围环境如何,不管别人怎么评说,首先要相信自己。人生要有目标,凡事要竭尽全力、脚踏实地,只要自己努力了,将来就不会后悔。

人们习惯于将梦想的实现推迟到将来,不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而是因为他们懒惰、缺乏自信。

富有的机会

某天晚上,一个年轻的男子碰到一位神仙。

这位神仙告诉他说:“即将有大事要发生在你的身上了,你将有机会得到很多的财富,以及在社会上获得卓越的地位,并且娶到一位漂亮的妻子。”

这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这个奇迹的出现,可是什么事也没发生。就这样,这个男子穷困地度过了他的一生,最后孤独地老死了。

当他上了西天,他又看到了那位神仙。

他对神仙说:“你说过要给我财富、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漂亮的妻子的,可是,我足足等了一辈子,却什么也没有。”

神仙回答他:“我没说过那种话!我只承诺过要给你机会得到财富、一个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和一个漂亮的妻子,可是,你却让这些都从你身边溜走了。”

这个人迷惑了,他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神仙回答道:“你记得曾经有一次想到一个好点子,可是你没有行动,因为你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这个人点点头。

神仙继续说:“因为你没有去行动,这个点子几年后被另外一个人大胆地去做了。你可能记得那个人,他就是后来变成全国最有钱的那个人。”

对于人生来说,机遇是随处都有的,幸运女神会光顾别人,自然也不会忘记了你。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总以为幸运女神对自己不公正,那是因为幸运女神来敲你的门时,你正好呼呼大睡,没有理会那个恼人的敲门声。你与幸运女神就这样擦肩而过,你与成功发展也就这样遗憾地擦肩而过。

但如果是一个永远都在寻找机遇的人,就不会是这样。也许他曾经与幸运女神错过了。但是他一直在苦苦寻找。幸运女神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他也发誓要将她寻找出来。幸运女神很快就会光顾他。

机遇与成功之间不是等号,要将机遇“转化”为成功,需要的是行动、行动、再行动!要有一种锲而不舍、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精神,决不能“四平八稳”、“一慢二看三通过”而坐失良机。

1984年,当柳传志带领11个人创办联想公司时,他们的总资本共计20万元。起初,柳传志的名字普通得就像我们今天在交际场合遇到的“经理”一样,普通得不忘记都不行。可今天,是柳传志和他的联想集团成了中国民族计算机领域的象征。在联想集团的成长史上,经历了两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而这两次大的调整,都给联想带来了飞速的发展。也就是说,联想公司成立后,有过两次发展契机,联想集团都抓住了,柳传志都抓住了。

如果联想集团也像我们社会的大多数企业、公司一样,没有抓住20世纪80年代时代给予中国的第一次机会,没有抓住20世纪90年代初的那一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恐怕至今也没有几个人知道联想集团,更不会有人知道“柳传志”这个名字。

作为现代人,面对机遇不敢选择,不敢尝试,就意味着巨大的失败;同样,面对机遇敢于尝试,敢于拼搏,但是由于我们自身的原因不能抓住发展机遇,最终任机遇从我们身边溜走,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失败。这样的人永远成不了强者。

机会需要行动,行动才能成就机会。犹豫、迟疑只会使等待的痛苦变得长久,使成功的幸福变得遥不可及。

6.习惯被别人左右是一种惰性

牛顿第一定律说,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人也是一样,具有凡事随大流的倾向,即惰性。

对此,有这样一个笑话:

船长的劝说

据说一场多边国际贸易洽谈会正在一艘游船上进行。

突然,游船发生了意外事故,开始下沉。这时,船长命令大副紧急安排各国谈判代表穿上救生衣离船,可是大副的劝说均遭失败。船长只得亲自出马,他很快就说服了大家,让各国的商人弃船而去了。大副对此惊诧不已。

船长对大副解释说:“劝说其实很简单。我告诉酷爱运动的A国人,跳水是有益健康的运动;告诉纪律严明的B国人,不那样做是被禁止的;告诉等级森严的C国人,那是命令;告诉崇尚时尚的D国人,那样做很时髦;告诉喜欢创新的E国人,那是革命;告诉看重人权和利益的F国人,我已经给他上了保险;告诉盲从的G国人,你看大家都跳水了。”

这个笑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明确地指出了G国人性格中的缺点——盲从。

盲从就是因为自己懒于思考,没有自己的主见,容易被别人左右,所以处事就会变得敷衍。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后遗症就是社会的落后和人民的媚外,因为盲从会让你没有分析善恶的能力,没有了表达喜好的勇气。

一味接受别人的好恶,是无知的表现、是从众心理,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国际著名的投资家、量子基金创始人之一吉姆·罗杰斯曾说:“我总是发现自己埋头苦读很有用处。我发现,如果我只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行事,既容易又有利可图,而不是要别人告诉我该怎么做。”他说:“我可以保证,市场永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成功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是政府所引导的,也不是任何咨询机构所能提供的,必须自己去寻找。世上的许多人,因害怕失败而灰心丧气,结果无法实现理想,成为不可救药的失败者。事实上,这些人与其说是害怕失败本身,不如说是害怕因失败遭受世人的批评。多数人因过于害怕世人的批评,特别是亲朋好友、传播媒体等的影响,无法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他们一辈子都在扮演别人希望的角色。

活着,不是活在别人的目光里,也不是活在别人的评论中。活着,是为自己的精彩而活着,是为自己的蓝图而活着。为了我们自己的精彩,我们必须勇敢地成为我们自己。要勇敢地成为自己,我们就不必特别在意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想法与我们并无多大关系,那只是他们心境的反映,并不代表我们的意图和态度。

对于一个处于现代开放社会的奋斗者来说,要想走向成功就必须抛弃这种思维的依赖,坚持独立自主地思考。按照他人期望的模式生活,牺牲真正的自我,才是天底下最愚蠢的事情。

盲从别人,必定会使我们失去自我。表面上看起来这只是个人的性格问题,其实它可能使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套上无形的枷锁。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早已失去了自信心,失去了用自己的头脑思索问题并做出人生抉择的能力。

当自己感觉“无所谓”、想依从别人的意见时,要记得提醒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选择展现出来。甚至在自己不是很在乎或不是很确定时,也要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要让“无所谓”这个词从自己的字典里消失。也就是说,要设法让自己潜意识里的“我感觉,我想要”体现出来,不要被动,不要从众,避免盲目听从父母、老师、名人……告诉自己,当认为必须说“No”的时候,千万不要说“Yes”。从小事到大事,如果都能做到听从自己的意愿,日子久了,自然会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要记住:我们每个人的脑袋都是用来思索的,而不是用来戴帽子的!

7.不要被习惯锁定了行动轨道

第一轮就被淘汰的聪明孩子

一个孩子从小家境富裕,所以有条件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看到孩子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所以就为他请了很有名的钢琴教师。

钢琴教师很喜欢这个孩子,因为他发现这个孩子的确聪明伶俐,而且很多其他同龄孩子难以理解的问题,这个孩子总是一点就通。几个星期之后,这个孩子可以充分领会一些乐曲了;又几个星期之后,他可以弹奏一些稍有难度的乐曲了。渐渐地,这个孩子的弹奏技巧已经十分娴熟,当客人来家里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十分轻松地弹奏很多乐曲了。

钢琴教师认为这个孩子是一个值得培养的艺术苗子,于是打算教授他更有难度的乐曲。可是这孩子却因为乐曲太难不愿意练习,孩子的父母也认为孩子的弹奏技巧已经够好,不必再那么辛苦地练习如此高难度的乐曲了。于是孩子每天都弹奏那些他驾轻就熟的曲子。后来,索性不再每天练习弹奏了,因为他只要手指一碰到琴键就会自然而然地按照习惯弹奏那些熟得不能再熟的曲子。

不久之后,全市少年钢琴比赛开始了,那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参加了钢琴比赛。可是在第一轮淘汰赛中,这个孩子就被淘汰出局了。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这样的。你的人生高度就是这样被习惯锁定的。一个有头脑、有毅力的人,一旦发现自己已经或正在习惯于某种轨道或范围,如果还想往更高更广的程度前进,那就要有意识地克服已经养成的习惯。不要以为习惯一经养成就无法克服,要知道,既然我们可以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另外一种更优秀的习惯将之取代呢?

人穷没有关系,但不能穷惯了,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21世纪最大的陷阱就是满足现状,没有危机意识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危机。积极改变你的观念和态度,你就能得到你想拥有的一切。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容易限制了自己的思想和格局。富就富在不知足,贵就贵在能脱俗,贫就贫在少见识,贱就贱在没骨气。

因为你已经习惯了

一个不甘心自己命运的年轻乞丐,总想有一天能够发达起来。可好几年过去了,他还是穷困潦倒。最后,他心灰意冷,只好把惟一的希望寄托在一位未卜先知的智者身上。于是,他带上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笔钱,找到了那位智者。

“尊敬的先生,请你指点一下吧!我十余年后会不会还像现在这么穷?”智者稍稍抬头看了一眼乞丐,说:“年轻人,我说出来你不要不高兴,十年之后,你还是像现在这么穷。”乞丐听了非常难过,于是掏出一些钱递给他,恳求智者:“老先生,你再看看我二十年后有没有希望?”智者有些感动了,认真地看了看他说:“你二十年后还会这么穷。”乞丐感到更加伤心了。最后,他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跪在智者面前十分虔诚地说:“老先生,我就靠你了,你再给我指点一下吧,我三十年后会怎么样呢?”无可奈何的智者只好又看了看乞丐,很同情地说:“你三十年后不穷了。”

年轻人为之一振,高兴地从地上蹦起来:“哇!我终于有希望了。那么,尊敬的大师,再请问一下,到那时我能有多少钱呢?”

“年轻人,你三十年后不穷了,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智者拍了拍年轻乞丐的肩膀飘然而去。

多么有深意的话啊!其实,人生就是一种习惯,勤奋是一种习惯,懒惰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是一种习惯;富裕是一种习惯,贫穷也是一种习惯……关键是,当你已经习惯于一种角色时,还会有更高的追求吗?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急于承认别人就是比自己好,而应该把自己的当前境遇当作暂时,现在的失败和挫折,并不能代表以后也会永远失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人必须具有开放、向上的思维。

一些人,总认为别人,特别是名人、伟人,是不可高望的,是不可超越的,而自己却是一个平凡人,所以他们从来不敢和别人比,认为自己就该平凡,认为自己只能是社会最普通的一分子。甚至,他们连想都没有想过就给自己下了定论:我不可能像他们一样的。

要知道,一个伟人,一个天才也是从一个普通人开始的,只不过他们敢于追求,敢于超越,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了他人,超越了自我。而且,伟人们不会因为自己某一方面不如别人而否认自己,降低自己的追求,重新制定目标。

若不想轻易地受到习惯的束缚,就要有勇气不断超越自己,使自己不受外界环境的限定。作为一个有头脑、有毅力的人,一旦发现自己已经或正在习惯于某种不好的轨道或范围,如果还想往更高更广的程度前进,那就要有意识地克服已经养成的习惯。不要以为习惯一经养成就无法克服,要知道,既然我们可以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另外一种更优秀的习惯将之取代呢?

不要被习惯锁定了行动轨道,虽然它们不像酗酒和吸毒具有那么明显的破坏性,但绝对会阻碍你取得事业的成功。

8.成功只对准备好的人开放

为什么有的人总能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机遇?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机遇有人成功了有人却失败了?

为什么有些资质本来不好的人却能得到命运的垂青,而某些天资甚佳者却最终庸碌无为?

为什么成功者总显得比别人幸运?

这些问题的回答可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机遇只偏爱那些为了事业的成功做了最充分准备的人。

机遇是一种稀缺、条件苛刻的社会资源,要得到它,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和成本,必须具备相应的足够的资格,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长期的艰苦的准备。换句话说,只有在“万事兼备”的情况下,东风才显得珍贵和富有价值。如果机遇可被个人轻而易举地得到,那么这种机遇便显得没有什么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