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学未解之谜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2771600000005

第5章 史前时代的神话:恐龙消失的秘密(2)

鉴于恐龙是鳄鱼的远亲,科学家通过对鳄鱼“新生儿”性别的研究后大胆推测,恐龙灭绝是因为“男女比例失调”。在侏罗纪末期,随着冰川时代的来临,全球气温骤降,恐龙产的蛋要么是死蛋,要么孵化出来的是雌性恐龙。因此,最先消失的是雄性恐龙,那些活着的雌性恐龙全都成了不折不扣的“剩女”,无法繁衍后代。这使恐龙世界雌雄比例严重失调,随着雌性恐龙的逐渐减少,恐龙家族也就走向了灭亡。

这种说法如果成立,那么对人类也是一个警示:最终决定世界命运的是自然规律而不是人类,超级严寒是生物的头等杀手。

关乎存亡的争议:胎生还是蛋生

一种学术观点认为,在漫长的恐龙时代,曾经几次遇到大的气候、环境变化,为什么其他几次没有导致恐龙灭绝,而6500万年的那次,就可以导致恐龙灭绝呢?如果追问这个时期与之前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多出了哺乳类动物。难道哺乳类动物就是恐龙灭绝的原因吗?

从个体竞争上看,成年恐龙个体的生存能力,绝不亚于成年哺乳动物个体的生存能力。大概6500万年前的恐龙成年个体,生存能力相对于哺乳动物的成年个体还要强一些。但是,恐龙依然被哺乳动物淘汰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生殖方式上的差别,决定了竞争双方的命运。

哺乳动物是胎生。这相对于蛋生,是一个巨大优势。因为,父母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后代,原因仅仅是可以相对自由地带着胎儿移动,躲避危险,或者获得食物。而蛋生,就没有这个优势了,在孵化的那一段时间内实在不方便,对于某些非肉食恐龙还很危险。

蛋生的劣势,在恐龙生命的某个时候是非常明显的。恐龙产蛋以后,孵化出小恐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几天,或者十几天、几十天。这是极大的致命缺点,恐龙之所以被哺乳动物淘汰,大概仅仅是基于这一个因素。

在这一亿多年内,恐龙在进化前进,哺乳动物也同时在进化前进。在这一亿多年内,哺乳动物进化速度与恐龙相比,总不占优势。恐龙一直是同时代的佼佼者,而哺乳动物总是默默无闻地跟着前进。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恐龙威胁恐龙,哺乳动物基本是附属的。恐龙之间都是蛋生,因此,在这方面不会有胜利者,虽然照样有盗蛋分子,但是这些盗蛋分子基本是恐龙,相互必然会进化出防备的办法的,相互之间会达到一个均衡。均衡的结果就导致大家种群规模都减少了一些。

而哺乳动物在获得某个关键性进化时,生存能力获得较大前进,此时如果成为,或者说依然是盗蛋分子,在与恐龙的盗蛋与保蛋的竞争进化中,恐龙是很容易被打败的。因而会出现进化失衡,一方的消失就不可避免了。

而恐龙的灭绝也是哺乳动物繁盛的开始,科学家们发现哺乳动物的最大体型在6500万年前开始急剧增长。而在大约3400万年前的渐新世的欧亚大陆上达到顶峰,就是在这个时期,欧亚大陆上出现了高18英尺(约6米)、重17吨的类似犀牛的食草动物——无角巨犀。这种巨塔般的掠食者,以及象目的恐象,是地球上曾经存在的最大的哺乳动物。它们和那些蹿行于恐龙之间的小型哺乳动物可谓是天壤之别。胎生还是蛋生,这确实是一个关乎存亡的问题。

被子植物:恐龙的致命食物

恐龙年代末期,也是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调换统治地位的年代。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但是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对于形体巨大、食量奇大的植食恐龙来说,这是致命的——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

在恐龙年代,恐龙是以裸子植物如蕨类等为食物源的,哺乳类则主要以被子植物为食物源。当时的裸子植物都很高大,被子植物则不很高,而且裸子植物是先于被子植物进化出来的。但在被子植物进化出来以后,因为被子植物的种子是有外壳保护的,所以恐龙同时代的各种动物包括鸟类虽然可以吃被子植物,但它的种子很难被消化,排出体外仍然能够继续发芽生长成新的植株,并且可以随着动物的运动而散播到各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被子植物一般能够产生比裸子植物多几个数量级的种子。

就这样,原来处于微不足道地位的被子植物在风、动物等帮助下,逐渐扩大自己的领地,而以被子植物为食的哺乳动物也因为食物充足,种群数量和类型也在逐渐增长。裸子植物则受到两方面的夹攻,无论是当时以裸子植物为食的动物还是具有繁殖优势的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在土壤争夺和繁殖方式上都处于不可逆转的劣势。就这样,若干年后裸子植物被啃食一光,只有被子植物存在下来。

恐龙体型较当时的哺乳动物要大很多,而处于恐龙食物链底层的植食性恐龙更是个庞然大物。在营养丰富的裸子植物很繁盛(裸子植物叶子很大)的时候,植食性恐龙或许可以不愁生计,但当矮小的被子植物入侵时,植食性恐龙的食物一下子就减少了,被子植物很难饱腹,而且还带有一些毒素无法大量食用。此消彼长,哺乳动物可以吃繁茂的被子植物,还可以以巨大的恐龙蛋为食,但这些哺乳动物偏偏又是些小动物,连肉食性恐龙也不能拿它们当正餐填饱肚子。于是,植食性恐龙由于食物逐渐减少、恐龙蛋被偷食而逐渐越来越少,食物链出现问题,肉食性恐龙也被殃及池鱼,庞大的恐龙家族也就只能一步步地走向消亡。

大陆漂移:恐龙的生命悲歌

1993年,美国的一些古生物学家在位于非洲国家尼日尔的撒哈拉大沙漠里发现了一种食肉恐龙的完整化石骨架,并把它叫做“非洲猎人”。“非洲猎人”身长将近10米,长着长长的头骨、强有力的前肢、锋利且能够弯曲的爪子以及一条坚挺的长尾巴。“非洲猎人”与侏罗纪晚期异常繁盛于美国西部的跃龙非常相似。不仅如此,在同一地区还发现了好几条蜥脚类恐龙。这种蜥脚类恐龙的牙齿呈宽的抹刀形。它们与侏罗纪晚期繁盛于北美洲西部的园顶龙很相似。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这种进化联系是让人难以理解的,相隔几万公里的非洲和北美洲怎么会发现亲缘关系如此接近的恐龙呢?这里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大陆漂移。

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上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了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使得恐龙因此而灭绝。

翻开漫长的地球发展简史可知,地球上原先各自分离的各大陆板块(欧亚板块、南极板块、印度板块、澳洲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等),在中生代早期二叠纪时都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泛大陆”,其周边为一个统一的“泛大洋”(古太平洋)所包围,这个泛大陆被地质学家称之为“潘加亚(Pangaea)联合大陆”。

泛大陆形成后,原先各自分离的大陆之间的大洋消失了,这就造成许多生物生态空间的改变——缩小或者消失,生物间出现了争夺海域空间的“战争”,许多弱小的生物被强大者战胜而遭淘汰,从而走向灭亡。由于恐龙类占据着三度空间,还有一定的生存环境可作回旋,没有很快被淘汰。但随着联合古大陆逐渐漂移靠近赤道,当时气候干旱而炎热,许多湖泊、河流被蒸干或缩小,恐龙也很快丧失了栖息的乐园,不得不拥挤在少数的湖泊里。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因为它们的身体非常庞大,而头很小,头小嘴就小,要靠这样小的头和口去维持其庞大的身躯,一方面必须整天不停地觅食以维持生命,另一方面要依赖于水体来支撑笨重的身体(减轻重力)、平衡体温,因此必须长时间地将身体浸泡在水中。

而到了侏罗纪时期,联合古大陆开始分裂;到白垩纪晚期加速分裂,而且气候逐渐变冷,全球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尽管当时湖泊数量很多,但由于气候变冷,使恐龙无处躲藏身体而举步维艰,这便大大地影响了恐龙的繁育和生存,因此大陆漂移也就成了恐龙灭绝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