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277400000021

第21章 教师篇—好老师PK好父母 (5)

第三篇 教师篇——好老师PK好父母 (5)

教师:您接触过的通常称之为“网瘾少年”的孩子中,最难改变的一个是怎样的?

崔宇:我辅导过一个上网成瘾的孩子,我对他说,其实今天我并不想跟你谈,但是别人非要让我跟你谈,除非是非常有礼貌的、有头脑的孩子我才愿意跟他谈。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已经向这个孩子暗示他是一个有礼貌、有头脑的人了,结果这个孩子果真就非常注意听我说的话。

我接着说,我第一眼看见你就觉得你很不错,我就需要这样大的孩子给我帮点忙。他一听就特别高兴。然后我就开始说要帮什么忙。我说你必须把旅行当做乐趣,不能出去老想家,他说那我能行。然后我说第一点这个兜子你给我拎着(其实那个小兜不重),第二点我喝酒的时候你可不能喝,将来的机票、钱都得你管。他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然后下午我们就去游泳了。游完泳我们又去了我家,拿了很多书,他帮我搬书,忙上忙下的,累得晚上一回去就睡了,一天没上网。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这个孩子的时间已经被别的事情占了,慢慢地也就不再对上网感兴趣了。

人就是这样,当他专心致力于干一件事的时候,心里的空间也就自然被正在干的这件事填满,不会去想别的了。

其实今天我再回头来看看那段时光,我觉得能成功把孩子“拉回来”的原因就在于我愿意在这个孩子的身上花时间,而现在很多父母很少在孩子身上花时间,老师也是,精力有限,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有很密集而持续的时间投入。

不要大惊小怪——粗心和马虎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教师:我班里有个男生特别粗心,每次交上来的作业总是错误不断,考试也一样,每次考试有一半以上的错误是由于粗心造成的。他的家长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非但不见效还发现这个孩子对家长的抵触情绪越来越严重,家长为此来向我求助。我发现很多孩子都有这个毛病,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最难改的毛病就是粗心。

崔宇:粗心是很多孩子都有的一个通病,不少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明明答案是三个字,他经常写两个字。你要是问他,他肯定能说出正确答案来。还有的孩子看上去非常聪明,但考试的时候总是要犯一些低级错误,家长对孩子粗心的毛病恨得牙根痒痒,但束手无策。

教师:除了粗心,还有的孩子丢三落四,特别爱丢东西,您遇到过向您咨询类似问题的家长吗?

崔宇:有很多。最有意思的是有个家长跟我说,他家孩子特别爱丢帽子,已经买了20多个帽子还总是丢。其实孩子从小到大,培养他的管理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那您是怎么给家长建议的呢?

崔宇:我会跟家长讲,粗心和丢三落四是小孩的通病,孩子也不是故意要丢东西忘东西,而是因为他的管理能力还没有成熟。所以在纠正孩子粗心的毛病时,家长首先要有耐心,不要期望一蹴而就,等孩子逐渐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教师:我记得当时给我班里那个男孩家长提的建议是,让他先别着急,打骂孩子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家长要自己有耐心,才能平心静气地帮助孩子。然后,我告诉这位家长在以后督促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让他合理安排时间,尽量放慢速度,每做一道题都要回过头来仔细检查,确定这道题做对了,再去做下一道题。帮他准备一本错题集,把所有做错的题目总结下来认真分析,对症下药。都做到了,孩子粗心的毛病慢慢就会改掉了。

崔宇:再有一点就是,非原则性的问题家长和老师尽量不要管,不要一惊一乍大惊小怪。“哎呀,这个东西不能摸!”“你是我见过的最不服管教的学生……”这是家长和老师经常会说的话,好像要特别强调一下,才能让孩子加深印象。其实这样做有百害而无一利。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自我独立意识还不强,需要依赖父母的“眼睛”看自己。要是教育者总是把眼光放得太窄,过分渲染错误的严重性,虽然是希望从主观上引起孩子注意,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但客观上非但不能解决粗心问题,还很有可能严重地强化孩子的内疚、惊慌、恐惧,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适得其反。要知道,孩子是成长中的人,他必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列清单来纠正孩子粗心的毛病,比如让孩子在上学头天晚上列一个小表,写上明天应该带什么,格尺、铅笔、橡皮等,用一分钟的时间写出来,但是这么做就太累了,也不是杜绝粗心的根本方法。

教师:崔老师您的孩子小时候是不是也这么粗心?您是怎么管教的呢?

崔宇:我儿子有一次参加校外的集体露营活动。去的头一天晚上他在家里收拾东西,我在一边儿看着他。那几天的晚上气温特别低,但他似乎忘了这件事,没准备御寒的外套。等他收拾完了以后,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应该多带一件外套,而是旁敲侧击地提醒他说:“这几天晚上变天儿,特别冷啊。”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完全没把我的话当回事儿,第二天早早地就背着包出发了。

教师:那孩子该冻着了吧?

崔宇:过两天等他回来以后,我问他玩得怎么样,他先是兴高采烈地告诉我说他玩得特别高兴,他们露营烧烤啊唱歌之类,继而又有点遗憾地说,就是衣服带少了,晚上他冻得够呛。他还跟我说,爸爸我到那儿以后才想起来,你那天晚上跟我说的话就是嘱咐我要多带衣服,你说我当时怎么就那么粗心没当回事呢?

教师:看来您预期的效果达到了。

崔宇:没错。从此以后,我的儿子每次在出门之前都要仔细检查他要带的东西带齐了没有,丢三落四的毛病以后再也没出现过。所以说孩子有粗心的毛病,应该让他学会自我克服。

教师:我班里还有个女孩,以前也是粗心,平时成绩不错,只要一考试就犯马虎的毛病,但后来她妈妈用了个很有效的方法帮这个孩子改掉了粗心的毛病。

崔宇:这位家长怎么做的?

教师:我开始也很好奇,还专门请教了这位家长。她跟我说她是这么做的:在一次考试以后,她拿着试卷,帮孩子分析错误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在哪里,然后让孩子抄了一些自我提醒的“语录”,例如,“坚决消灭错别字”,“不要忘记检查”,等等,放在自己桌子的玻璃板下,贴在作业本的第一页上或者其他醒目的地方,提醒孩子自己要注意改正粗心的毛病。在考试以前,她会根据孩子各门功课容易出现的错误、易粗心的地方,和孩子一起讨论,针对各门课的不同情况写出一些自我提醒的语句。

崔宇:这位家长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后来这个孩子的成绩怎么样了?

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的考试成绩直线上升,由原来的后进生变成了现在的优等生,并且养成了爱学习、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我打算在下个家长会的时候请这位家长分享一下她的这个经验。

崔宇:其实,要改正粗心、丢三落四的毛病,关键是从小培养孩子,让他明白自己的事要由自己独立解决。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鞋带自己系,一碗饭吃完了还想吃,家长就让他自己盛,没筷子自己拿,晚上睡觉前自己关灯。有的时候家长让孩子自己去完成他应该做的事,也是对他的关爱。

厌学——老师和家长也要有“反求诸己”的精神

教师:我有个学生厌学情绪特别严重,家长和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了。他原来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水平,基本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可自从升上初二以后,上课很少听讲,不是打瞌睡就是看武侠小说。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要么不做要么拿别的同学一抄了事。对老师的批评置若罔闻,经常迟到,偶尔旷课,成绩越来越差,我着急家长更着急,但他就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样子下去初中能不能念完都是问题了。

崔宇:厌学也是个老话题,这么多年来老师家长都在说。其实厌学最直接的原因是对学习没兴趣,很多不喜欢学习的孩子都是对学习缺乏兴趣的,他们大多不喜欢呆板的课程和枯燥的讲课方式,加上自己不是很自觉,就会离学习越来越远,到最后想回头也晚了。

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跟不上学习进度,一直不被重视或者看好,自暴自弃产生厌倦的情绪,一说学习就头疼,一想作业就心烦,一听考试就害怕,严重的甚至干脆逃学或辍学。这个孩子有可能是觉得学习吃力跟不上,还可能是一些其他的心理原因导致的。

教师:我跟他的家长聊过,他父母都恨不得自己来上学考试了,感觉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太大,而现实又太不理想。

崔宇:孩子在学习上有了无法承受的压力,自然对学校、对学习心存恐惧,因而抗拒学习。我以前接触过一个案例,山东有个女孩子,学习特别好,高考时,父母非让她报考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她不想考,她爸爸就恶语相向,说她不给祖宗争光,家人的脸都让她丢光了。后来迫于种种压力,她还是报了那所她并不情愿上的大学,入学后连着三次考试都考了系里的倒数第一,无疑是从山顶一下子跌倒了谷底,这种巨大的落差给这个女孩造成了很严重的心理困扰,她整天郁郁寡欢。半年以后的一个晚上,她从宿舍六楼的窗户跳了出去,当场死亡。

教师:其实您说的这个就是有点“人为厌学”了,就是家长和老师给的压力大。

崔宇:是的,可能家长只是在怪孩子,却没有想到这样做会让孩子失去原有的信心,慢慢就厌学了。这是家长和老师的不对。

教师:那么“天生厌学”的孩子怎么办?老师和家长没有给他压力啊,他还是不喜欢学习。

崔宇:现在的教学大多数是老师主动灌输、孩子被动接受,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重在一种感觉的引导和传递,换句话说,就是让孩子尝到学习的甜头。犹太人让孩子读书,给书上抹蜂蜜,目的就是让孩子建立一种“书是甜的”这样的信号,当孩子接受了这个信息,并在头脑中形成了这个意识,想让他不爱学习不爱看书都难了。

教师:可是孩子已经出现厌学的情绪了,该怎么办呢?

崔宇:建议您可以跟这个学生好好聊聊,分析一下他的学习方法,是不是存在不当的问题。有的孩子之所以不爱学习,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他们不会学习,自然学得苦,学得累,学得烦。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指导,如在学习新的知识点的时候,把旧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记忆,教孩子如何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学习方法对了,学习也就没那么痛苦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也就大大提高了。另外,如果是因为他觉得学习吃力的话,不妨先降低学习难度,也是有效的。

教师:很多学生家里都有陪读的现象,这些孩子虽然不至于厌学,但明显对学习的热情不高,学习成绩自然也就很一般,平时也没什么积极性和求知欲。

崔宇:有时候,家长的过多干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陪读极易使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独立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他们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和快乐,就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

教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讲解难题的时候,给他们一些要用到的原理和基本公式,再有就是一些解题的线索,提示他怎样思考,让他根据提供的线索自己寻找答案。

崔宇:这种方法就能激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孩子一旦将难题攻下,那种巨大的快乐和成就感会瞬间点燃思维的火花,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对于厌学的孩子,这点就更重要了。

教师:有的孩子特别敏感,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

崔宇:对这样的孩子,老师和家长就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了。如果总是骂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就是比别人笨,也就不去努力了。如果孩子不爱写作业,可以让他先从最简单的练习题做起,当他完成以后一面表扬他,一面鼓励他去做稍难一点的题。如果孩子考试没考好,就更要注意别评价他们的成绩,将重点放在帮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上,注意适当鼓励。千万不要说他笨之类的话,防止他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

教师:有些平时家长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突然学习一落千丈,难道他们也会厌学吗?

崔宇:厌学和成绩的好坏并没有直接关系。会产生厌学倾向的所谓的“好”学生,可能他们比其他学生“好”的地方就在于他们能更快掌握应试的门道,更会在家长老师面前伪装成乖巧好学的样子,但内心同样对学习是有抵触情绪的,只是没表现出来。这样的孩子从心理上来讲,就是缺乏安全感,他们需要不断地接收外界对他们的赞扬,相对来说,这样的孩子承受力较差。如果家长和老师忽略了,认为孩子成绩好就不用管了,不懂得花更多的心力去从心灵上和他们交流,去呵护他们,那么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内心就更加感到恐慌,一旦他们觉得恐慌了,那不管学什么都没用了。

教师:还可以给他们树立学习目标,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和斗志。

崔宇:关键是别给学习涂抹太多功利色彩。如果大人总是跟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去扫大街”这类功利性很强的话,是很不利于孩子形成积极学习态度的。这种话对孩子是一种负面的刺激,孩子无法体验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孩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做是苦差事,产生对学习抵触情绪甚至厌学、怕学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