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277400000023

第23章 媒体篇—教育需要大家共同关注 (1)

第四篇媒体篇——教育需要大家共同关注 (1)

解读《家长的革命》——不是家庭版《儒林外史》

记者:崔老师,您好。您上一本书为什么取名叫《家长的革命》呢?“革命”二字从何谈起呢?

崔宇:我辅导过很多家庭,其中遇到了很多摆在家长面前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多年的辅导经验说明的一个问题:相同的情况总是出现在不同的家庭里,这表示不仅是个别的家庭教育不善,而是这个社会背景下,家庭患了“时代病”。比如说孩子上网成瘾,比如说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感恩的心,比如说孩子就业已经成为家庭的头等大事,等等。当这些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存在的时候,个别的辅导是杯水车薪,需要一场更广泛意义的革命,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很多家长参与到其中,需要他们改变自己。其实,家长的革命就是一个家长的升级、家长的提高。清末革命家陈天华在《革命军》中说:“革命者,救世救人之良药也。”这也是我们把新书定名为“革命”的一个由来。

记者:那这本书会是一本披露现代家庭的《儒林外史》吗?

崔宇:不是。披露不好的现象只是书中的一部分,关键还是在于如何改正。现代社会不缺少批评家,缺少的是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我把问题指出来,但又不说如何解决有什么用?关键还是引导家长去解决问题。比如说我这本书里就有专门讲“做局”的,就是告诉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等等,都是很容易操作的东西,家长一看就会。

记者:您在《家长的革命》里面提过天然教育,说这是家长做的一场不劳而获的美梦。但是也有家长觉得,放手让孩子管理他自己的生活是让孩子有意识地自我成长,这能算是不劳而获吗?

崔宇:归根到底,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影响。真正的教育是大爱的、无声的,是一种文化理念的传递,而不是说教。可以放手让孩子自我管理,但是要适时给予正确的影响。

记者:这本书能够看做是您这些年的教育经验的一个总结吗?

崔宇:能够代表很多我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事情,里面的故事都是一些我自己感触最深、遇到的次数最多的问题,是一本目前来说最能代表我的个人看法、教育方法的书。相信很多接受过我的辅导的人都会感受很深。

记者:您在写《家长的革命》时感觉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崔宇:最大的困难,就是要想办法让读者能够完全明白我的心意。其实这么多年的教育经验让我心里想说的话有很多很多,但要考虑到家长感受、孩子的感受,有时候我是了然于心但未必了然于手,写深了怕让读者迷惑,写浅了又不能解决问题,好在平时的生活积累很多,我都是挑自己觉得能讲明白、讲清楚的方面。这也都要感谢家长和孩子对我一直以来的信任。

记者:这本《方法对话篇》和前一本有什么不同?

崔宇:一个是理论上的引路,一个是具体的、生活化的指导。

教育的核心——爱

记者:您认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崔宇:爱心是孕育一切成功的种子,私心是孕育一切失败的种子。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两位伟人对同样一件事的看法是相通的。没有爱就没有成功。教育的目的是引领人成功,没有心灵的唤醒和爱心传递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平行教育——父母、学校、社会、孩子同步的教育

记者:您为什么主张平行教育?平行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呢?

崔宇:“平行教育影响”一词,最早是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率先提出来的,主张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

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认为现在的教育是失衡的,失衡就会出问题,所以我提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平行发展,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平行发展,身体和精神平行发展,父母共同学习。现在学校教育抓得紧,家庭教育抓得松,各地的家长学校形同虚设,学生的心灵培养大部分是在家完成的,可是家庭教育又跟不上,还有很多家长学校组织学习必须用逼迫的方式,这真是悲哀!总有人问我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有什么不同,我说最根本的不同是重点校的家长学习热情和习惯要远远超过普通校;抓孩子的学习成绩,在智商上的投入不计代价,却忽略情商的教育,一个人情味都没有的人怎么面对社会?

我讲课时提出情商有四个基本方面: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有成功欲望;有爱心同情心;能正确地表达爱。这是起码的情商教育,底线的教育。人分精神上的人和物质上的人,家长总是过分关注孩子的冷暖饥渴而忽略了他们的精神需要,孩子也经常说“妈妈我饿我要吃的”、“我冷我要穿的”,他们什么时候说过“妈妈你表扬我、赞美我、确认我”?孩子虽然不说,但他们需要这些,很多家长在这方面给予的还不够主动,量还不够。一个人精神的健全比身体健全更重要,精神残疾就是行尸走肉。家长会大多数都是母亲参加,家长培训报名参与的绝大多数也是母亲,父亲的教育影响功能弱也是教育的弊病。再有,父母共同学习教育,也要避免因为看法不一致而在孩子面前争执。有时候爸爸一套妈妈一套就会弄得孩子不知听谁的,后来干脆放弃。一个人戴两块表,时间不一致的时候哪个他都不敢相信,所以我大力倡导平行教育,平行教育的结果是平衡、和谐。

记者:您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目前来看都存在哪些弊端?如果调整的话,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崔宇:现在的学校课程有一点可以改进的地方,就是教得太多,学得太少。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平行的关系。但是现在都是老师在教,学的效果怎么样,孩子们是否把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智慧了,很少有人关注,这一点做得还不到位。这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不平衡。可能今后学生站起来说、动手做的机会会提高,这是一个趋势。

记者:现在有很多比如说自己教出来的博士,或者是两个博士,这种个案的东西就写成书,您觉得这种以自己家庭的成长来作为案例的书对家长的引导、影响力会大么?

崔宇:名家教育法这一类书固然有它的作用,家长可以从中学习他们的教育方法,但是并不是按照这些方法就能同样培养出一个博士生、高才生。每个家庭的背景是不可复制的,但有一种东西是有规律的,任何孩子都希望从爸爸妈妈好里所到让他有信心的话,任何孩子都喜欢回到家里看到爸爸妈妈乐呵的,都不希望看到爸爸妈妈打架,这是快乐感,任何人都喜欢幽默感的人。你永远都不会拒绝一种人——快乐的人。任何人都不会拒绝真正关怀我们的人,什么叫关怀?当你失意的时候,默默把手放在你背后支撑着你,这就是关怀。

社会热点面面观——校长推荐制与“人格证书”

记者: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我们国家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人说是教育出问题了。您怎么看?

崔宇:1988年,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法国巴黎,探讨人类在21世纪如何才能生存下去,大家达成共识,应该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当世界把眼光投向东方这块充满生机、充满神秘的土地的时候,我们却扔掉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转而向外寻求出路了。我问过许多人知不知道爷爷的名字,他们说不知道,问他知不知道爷爷是干什么的,他们说不知道。连自己的爷爷都不知道,还能记住祖宗吗?过去人们做事都会想起能不能对得起列祖列宗,今天的人什么都不在意了,我行我素,基本的根基、基本的道德都没有能不出事吗?每年春节我回家站在祖宗牌位前,看看祖先的名字,心里就充满了感恩,先祖经历如此多的磨难才能把香火传到我这里,今天我该把什么传给下一代呢?

我特别喜欢佛家说的因果,种恶因一定收恶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纵观历史,看哪个作恶的有好下场了呢?利欲熏心使很多人放弃道德底线,人与人之间没有关爱,人对自然巧取豪夺遭到的报应还少吗?有些东西缺失必然造成社会风气败坏,人的道德水准缺失必然导致人类向危险境地滑落。有位大师告诫人们要安分守己,各尽其职,以人为本,借事炼心。心是一切的根源,心的教育就是道德的教育,具有道德心是成为伟人的根本,厚德才能载物。

记者:最近北大有一个校长推荐制度您知道吗?您怎么看,现在来看非议还挺大的。

崔宇:非议挺大是因为中国人不相信这里面的公平性,必须要有人尝试,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其实可以把北大当成一个人生目标、一个人生的方向,而不是说上不了北大就不是人才了。

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有条件上北大只是让人视野更开阔,北大更多的是优秀的人心目中一个标杆性的东西。我们大家往这个方向走是对的,在走的过程中会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回到北大的事情,首先就是这个事既然已经定了,那我们也没有必要再去议论了。北大有个什么动作都会引起众人的关注,可以说北大不仅仅是一所名校,更是咱们中国人心目中最高层的象牙塔。有关注就有争论,什么事情大家都一致同意,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我相信,经过这样的关注,北大肯定会在推进的过程中更加慎重,因为他们知道有人在关注这个事情。

当然了,今天的社会精英也并不都从北大毕业。只要你具备成功的能力,无论是北大、南大、上大、下大、左大、右大都行,不具备这些能力的话,即使你读完北大你也该干啥干啥去。

人格证书就证明了人格到此合格了,这东西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既然会有变数,弄那么个证书干什么?人格的东西都需要证书来证明了,说明人格靠不住了,这是教育的巨大失败啊!

记者:我记得于丹老师说过一句话:如果否定了应试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没法过了。对此您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