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2775100000015

第15章 送你一米阳光(6)

第二天她被他堵在了码头边,是那样神魂颠倒又含情脉脉。因为他昨晩回来后察觉到她曾去过他的房间。桌上的信被动过了,床上的被褥也不再平整。她慌乱不巳。但他没问,她也没说。回家之后恰巧听到她在屋里被表兄强吻,他慌慌忙忙地跳下车冲了进去,可面对男方愤怒的眼神和她羞愧的神情他却怔在门口,说什么都有有失分寸的危险。他脱下帽子上了楼,在楼梯上顿了顿,终究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她偶然看到他在端详着自己父母的结婚照,上去一把夺过。却在听到他说“我想和你谈谈”后神色慌张地扭头跑开。

他的**同伴过来住几天,却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争吵。他忽然意识到他们是想毁灭法兰西。他的梦想破灭了。一次偶然的发现让她意识到邻居便是地下反抗组织的成员,一次失眠更是让她看到了邻居亲手在他的车下安了炸药。她一夜无眠。第二天就在他出门前房间里突然响起了急促的琴声,那是自他入住来就再没有响起过的钢琴声。他循声而去,渐渐绽出的笑容却遇上她惊慌的眼神。屋外爆炸声骤然响起,屋内琴声戛然而止。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她,冲出屋外。面对前一晩刚刚对他说要毁灭法兰西的同伴的尸体,他欲哭无泪,失魂落魄。她站在门口沉默地看一地浓烟与残骸,终于通过这种唯一的方式成全了祖国也保全了他,尽管只要战争继续,他终有一天会遇见死亡。

在这些细碎的叙述之中,冗长的前奏曲终于趋于结束。这个结局来得太仓促,它的尾音又太过绵长。那晩他如往常一样来到客厅,这次却是来告别的。泪流满面的姑娘终于克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冲出屋外,仅仅是对所爱的人说了一生中唯一的一句话一再见。高潮之后陡然归于寂静,没有哭喊,没有约定,没有奇迹。军官没有从车上跳下,也没有恋恋不舍地回望。他们是相背着告别的。他去苏德前线,而她继续留在此处,也许余生所有的时光,都用作了回忆。夜晩暗淡的星空让道路静默在一片黑暗之中,如同深不可测的深色海洋,兀自汹浦的暗流正如之后多年里她的心境他的征途。

后来,她加入了地下反侵略组织,而他不知被埋葬在了何处的地下。他说过,那里有零下四+多摄氏度。不知这段感情能否为他带去丝毫温暖,还是那块冰天雪地的战场依旧寒冷。

她再也没有见过他。

一段注定消失的感情,一个犹豫的冬季。他们的爱情如死一般必然。法兰西是个古老而悲伤的民族。我一直知道的是,无论在乡间还是在城市,在巴黎还是在郊外,浪漫的人一如既往地浪漫着,无论是否拥有可能,无论克制的感情是否终究会化为一地泪水,无论命运安排与否,无论它的代价是一时的危险,还是一生的幸福。影片的画面充满了乡村温柔的冷色调,每一帧都犹如明信片一般精致。镜头舒缓地推动,法国人似乎无论什么时候都墨守成规般地优雅着。是因战争失去双亲的钢琴女教师,不是以打鱼为生的年轻少妇;是出生军官世家的作曲家上尉,不是无礼邋遢的粗俗大兵。当他们的心灵在彼此温暖时,内敛与克制做了催化剂。她不是士兵,无法在战场上驱走踏上自己国土的敌人。在这部影片中,我处处感受到的,是“忠诚”。

这是一部没有硝烟的电影。从前读到过这样的句子:人们用两种方式打破国界一一时而用战争,时而用爱情。两者皆是人类永恒的悲伤。当爱情遭遇战争,只有一声叹息与一生等待。在那个严峻的时代里,他每每如履薄冰,而她同样不堪重负。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虽然穿着**军服,却并不像德国军人。本该是狼崽,却成了羊羔,或者只是因为太寂寞。作为观众,也许会有这样的感受:看到海水逐渐退去,却始终未浮现岛屿。而他本身的幻想就不切实际,他始终处在一个绝对矛盾的位置一一他是个音乐家,却又是个侵略者;他声称不要夺走法兰西的尊严,却依旧通过杀戮踏上了这片土地;他爱法国文化,却依然有着征服者的野心一一或许他自己从来没意识到,他要征服的不是疆域与财富,而是人心。被同伴一语惊醒的他震惊地冲进屋子,问老人与少女,我该怎么做?但回答他的依然是沉默。

小说中,德国军官自己请求去了苏德前线。因为他无法再面对老人与少女代表的法兰西,无法再面对这种幻想破灭的严酷,只有选择踏上死亡的征途。他的同伴代表的**德国说,他们不是什么音乐家什么诗人,而是德国人是军人。他们肩负着责任和义务,他们要忠于德意志,忠于元首。面对这种矛盾,那个彬彬有礼、有着崇高“梦想”、热血澎湃的年轻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个身不由己、令人同情的可怜人。相对于整个疯狂的战争,他是那样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一如他们的爱情。

经过了如此冗长的克制的沉默,如他后来所说,对于他,只有做一个忠诚的人。忠诚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忠诚于自己的内心,忠诚于自己的祖国,哪怕错爱一生,哪怕终究被这个曾经无比热爱过的国家欺骗与遗忘。这场柏拉图之恋,也注定只能成为牺牲品。这就是战争的残酷一一在文明面前,战争不会顾及任何人的感受,甚至他们的存亡。

但是不是每次都要感情战胜理智?是不是人的欲望可以超越任何束缚?什么是忠诚?他真的能逃得过自己吗?他能逃得过头顶那一方苍穹吗?

“永别了。”他对她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

我读到《法兰西组曲》的第二部分的时候,从看到德国人进驻就开始恐惧。我害怕看到一个一样的故事。同样的军官,同样的温文尔雅,同样的作曲家。内米洛夫斯基甚至在小说里描写“德国人年轻,清痩,有一双很漂亮的手,大大的眼睛”我几乎立即想到了他。但是她是喧嚣的。她想:“的确,如果战争是另外一个局面,今天,加斯东有可能作为主人进入德国人家。这就是战争,这不是这个小伙子的错。

面对风暴肆虐的海面,她的家里却不可思议的平静。他们同样应该成为一对恋人,然而一切还未曾开始就巳经结束。他们体会到绝望的幸福。她又说:“这一切之所以会变得有罪,是因为和战争联系在了一起,这个普遍存在的不幸。但是对于战争,他并不比我更负有责任!放过我们吧!”

放过我们吧!

在这里,道德与忠诚被淡化了,削弱了。我在《柔板》中,看到的是对战争的无奈与痛恨,这里没有表面的坚守。一个德国男人,一个法国女人,中间是战争,是仇恨,是愤怒,是指责,是占领者与被占领者间尖锐的矛盾与冲突。在这点上,它们是一致的。但有时又是这样含情脉脉的段落:

“没有爱情的表白,没有吻,只有沉默……除此之外就是高烧一般的,充满激情的对话,他们在谈论各自的家乡,家庭,音乐,书……他们体会到奇怪的幸福……这种想要发现彼此心灵世界的迫切……一种情人的迫切,巳经成为奉献,奉献身体之前的灵魂的奉献。”

“了解我,看着我。我是这样的。这就是我所经历的,这就是我曾爱过的。你呢,我的爱人?”

这是影片里所绝对没有的。但有时,我又觉得它们是等价的。

“我也请求您,作为对我的纪念,一定要尽可能地保全自己的生命。”

“因为它对您来说弥足珍贵吗?”

“是的,因为对我来说它弥足珍贵。”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作者内米洛夫斯基1942年死于奥斯威辛。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能从故事中读到如此之多的时间与死亡的符号,何其哀伤。电影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一军官最终是微笑着离开的,因为他终于听到了他爱的人的一句话。这是最悲哀的两个字,但它的温暖却轻柔地盖过了残忍。一切痛苦与错误,一切矛盾与冲突,终于在最后一刻被哭泣着原谅。他又何尝不知前路漫漫、苦境之深,但在那个最后的晩上终于可以释怀。从此之后,在她眼中,在法兰西眼中,他虽然不再纯洁,但终究不是个罪人。这是布特龙给我们的最后的慰藉。

她的沉默与她的喧嚣,终究面对的只是一地泪水。无论在哪个故事里,对于爱情,只有当责任克制住了欲望,当放弃取代了占有,当尊重融入了迷恋,当理智覆盖了岁月,这份感情才能对漫长的时光表现出足够的张力,不会被苦难潮水的连年冲刷带走丝毫热度。它的光辉只有到了坟墓才会渐渐暗淡下去,因为她只要活着便始终受雇于一个伟大的记忆。当战争不再,无论她今后身处何方,只需一回头便能触碰到那个灰暗的战争年代里他带给她的最珍贵的礼物,即使残酷的命运并没有给予彼此更多的记忆。

他望着她的泪水说:“夫人,战争结束后,我会回来的。请允许我回来。法国和德国之间的所有纷争会过去……会被遗忘……至少在+五年之后会这样。有天晩上,我会敲响您的门。您给我开了门,认不出我来了,因为我穿着便装……”

而根据她的写作笔记,在未完成的小说里,他会在俄国前线死去,怀着对她彻骨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