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纵观历史果不其然,像刘秀这样有为的君主、领袖,便能不计前嫌,放下小怨,尽量消除前进道路上的险阻,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大胜,无数的厚黑者皆能将这样的谋略运用自如,甚宽心怀!
厚黑故事
杀一惩万,赏一劝众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姐姐,纵容她所豢养的一些家奴狐假虎威,在洛阳城里胡作非为。
公主府上有个侍卫赵彪在酒楼上调戏良家妇女不成,竟将其活活打死。犯了罪之后,赵彪竟躲在公主府里逍遥法外,洛阳令董宣得知此事后,在赵彪跟随公主去朝见皇上的路上抓住了他,并就地将其处死。董宣还大声斥责湖阳公主知法犯法包庇罪犯。
公主哪里受得了如此冒犯和羞辱,于是哭着向刘秀告状诉说董宣的不是,刘秀见姐姐声泪俱下,刚开始也很生气,但后来他仔细一想皇室贵族家奴滥杀无辜对汉室江山的危害极大,于是他不但没有降罪董宣,反而赞扬他执法如山,并赏赐钱财,以示鼓励。
秦国商鞅变法初期,为了让人相信新法,以使新法能顺利实施,于是商鞅在咸阳城南立了一根大木头,并发布命令说:“谁能把此木扛到北门,就赏他10两黄金。”
起初没人相信,大家只在一旁瞧热闹,后来商鞅又将赏金加到了50两,这时有一位壮士走了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果然按规定赏给他50两黄金,后来秦人都相信了商鞅说话算话,于是很合作地支持他的变法。
统治者、谋略家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军事、经济目的,常常“杀一以惩万,赏一而劝众”,这便是厚黑学中调动众人积极性的谋略。
厚黑固有:要扩大自身的厚黑因素
【原文】宗吾曰:“厚黑者,非由外传我也,我固有之也。天生庶民,有厚有黑,民之秉彝,好是厚黑。”
【译文】
宗吾说:“厚与黑并不是外界传送给我的,而是我本来就有的。上天创造了万民,(万民中)有厚的有黑的,人们的本性,也是喜欢这厚黑的。”
【解析】
李宗吾先生认为,“厚黑”是天生的。这与“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的“善”、“恶”不同,善恶褒贬自明,厚黑则不然,要看你怎么去运用。用它作恶即是恶,用它为善即是善。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只是人们脑子里有了先入为主的偏俗之见,认为“厚”与“黑”总是不良的东西,还是少沾惹的好。
即使不是本性使然,“厚”与“黑”也是我们为人处世必要的两种素质,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李宗吾先生阅古览今,于君雄庶民中归纳出这两个字,当然不是空穴来风。社会中充满了明争暗斗,竞争十分激烈,不是向前,就是淘汰,越来越没有别的选择:你若想立于不败之地,适当运用“厚黑”之道,是很有效的,能够化解许多麻烦,扫除许多障碍。
“民之秉彝,好是厚黑。”与其说人们喜欢“厚黑”之道,不如说人们喜欢“厚黑”之人。懂得“厚黑”之道的人,善于处理与别人的关系,即使要自别人处得利,也会是合情合理。不会让人不快。这当然不是伪装与欺骗,人组成的社会,本来就是互为所用,这样才能各得其需,我们要注意的,只是方式与方法。如果既能各得其需,又能融洽相处,何乐而不为呢?“厚黑”之道,是与人相处的润滑剂,也是促使你成功的推进器。若能运用得法,必然有助于人们在社会立足与发展。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本来是没有继天立极的机会的。但李世民雄才大略。岂能甘心居于人下?他最终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达到了目的。
李世民早年随其父李渊起兵晋阳,与群雄逐鹿中原,唐王朝建立后,又继续南征北战,直至统一中国。论功劳,论威望,他都是首屈一指的。
李世民为人胸怀宽厚,善待人才,手下贤士骁将很多,他被封为“秦王”,实力雄厚。
唐朝稳固之后,唐高祖李渊也已入暮年。李世民之兄、太子李建成畏惧李世民势盛得众,会危及自己的太子之位,就与三弟李元吉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李世民。
李世民凭着自己的功劳与声望,也颇有称孤之志;如今其兄其弟勾结一气,以自己为敌,自己正好针锋相对,积极谋划,以成大事。
俗语道:“先下手为强。”唐武德九年,李世民向李渊密奏,声称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淫乱后宫,并且阴谋要害自己。李渊十分震惊,便答应李世民在第二天一起召集兄弟三人,当面澄清,如果真如世民所言,必定对二人重重处置。
李世民认定这是个机会,立即回去与部下商量,决定在半路截杀李建成二人。
玄武门是入宫的必经之路。其守将常何本是李建成旧属,但早在两年前即被李世民秘密拉拢收买。在常何协助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等十余人伏兵于玄武门。
此时已有人向李建成告密,但李建成觉得自己在宫中早有布置,况且有李元吉相助,自己实力不在李世民之下,谅李世民也不敢轻举妄动,便决定入宫。
第二天一早,李建成、李元吉骑马而来,临近玄武门,忽然异声四起,两人感到不妙,正想勒马回府,李世民大喊而出,张弓一箭,李建成应声落马,坠地而亡。尉迟恭等随即杀出,又诛李元吉于马下。
李建成、李元吉的部下闻主上遇险,立即赶来相救。猛攻玄武门不下之后,又准备进攻秦王府。秦府兵力不足,诸将都很担心。此时尉迟恭手提李建成兄弟二人首级,拍马而出,建成、元吉的部下一见主上已然殒命,一时丧失斗志,离散溃败。
李世民一举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大功告成,便派人向李渊报告。李渊得讯,心知事情已无可挽回,便问身边大臣应当如何处置这一事件。
大臣们进言道:“秦王功高盖世,有威有德,众望至甚。建成、元吉无功于天下,又嫉恶秦王,结党为奸,欲行谋害。如今世民既已诛之,陛下应当立世民为太子,委以国事。”李渊无奈,只得下诏同意。
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不久李渊退位,世民登基。在位期间,他励精图治,选贤任能,终成一代明主。
【点评】
李宗吾先生认为,“厚黑”之道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人的本性里,便带有“厚”与“黑”的成分。但那是很浅薄的,需要加以“扩充”。这种“良知良能”,扩而充之,便可建立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为争皇位不惜让同胞兄弟喋血禁门,正是小时候与兄弟争食抢食那种“良知良能”扩充的结果。
上面的这种解释,可能不大让人心服,但并非没有道理。许多东西的确是天生的,一个人的日后事迹,可以从他先前或儿时的一些行为中寻出端倪来。
李世民谙熟“厚黑”之道,乃是无可怀疑的。他虽然功劳很大,威望很高,但若明目张胆与李建成相争,或能取胜,但非上策,必然导致自己实力多损。一个‘厚黑者”,总是追求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于是他避免与敌人的正面冲突,静候时机的到来。当然这种等待不是消极的,在等待中,李世民拉拢李建成部下,控制玄武门,成了决胜的关键一着,并且暗中抓住敌方把柄,增加取胜的筹码。相比之下,李建成、李元吉二人自以为是,不察变数,不能充分认清敌人实力,并且不检言行,授人以柄,虽联合却处于劣势;虽处于劣势却自以为胜过李世民,当然必败。
时机一来,李世民直接“截杀”,不是他不顾及兄弟骨肉之情,但为成己大事,不得已而为之,这是一招制敌,不给敌人任何反扑机会的决心与手段。这并不能说李世民是个狠毒之人,事实上,他更是一个仁厚宽容之君,在登基之后,以善于纳谏闻名。
对自己人极尽宽厚,对敌人毫不留情,这正是李世民的高明之处,也是平常人难以做到的。你或许怪他下手太“黑”,但若站在李世民的角度,会发现非杀二人不可。第一,二人虽功劳、声望不及李世民,论军事实力,则有过之,李世民想明争取胜,十分困难;第二,若不行诛杀,只予以拘禁,不仅二人的部下会来相救,被李渊知晓私扣太子,于己有罪,而陷于不利:第三,即使有二人在手,李渊也不太可能封世民为太子:即使被封为太子,登上帝位。李建成二人岂能甘心?必伺机反扑。如今二人一死,使木成舟,加上自己的功劳声望,便成众望所归之势矣。凡常人但看表面,一见杀人流血,便大叹狠毒,实不知英雄所谋之深。所见之远也。现世当然与李世民时不能相提并论了,但我们可以学习其机谋与精神。
厚黑故事
奕争太子
厚黑者一般不主张硬碰硬,而更加强调“柔”的作用。像刘备等这些历史人物都很擅长以感情为安身立命的法宝,甚至不惜以眼泪去博得同情与信任。后世之人,对这种策略多有效法。
清道光皇帝一共有九个儿子,前面三子不幸都亡故了,这样,四皇子奕就实际上成了长子。
按照封建社会的规矩,理应立奕为太子。但是六皇子奕能言善辩,聪慧过人,论文治,论武功,都在奕之上。道光帝要立奕又更看重奕的治国之才;欲立奕,却又与祖上规矩相悖。一时拿不定主意,掂量不准,便决定在各种场合对四皇子和六皇子二人进行考验测试。
道光三十年春天,一日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道光帝决定带领六个皇子前往南苑打猎,以便考验各位皇子的武功与应变能力,作为确定皇位归属的参考。
六个皇子都知晓道光帝意在挑选太子,故个个准备大显身手,以博取父皇欢心,将来可以获得皇位继承权。四皇子奕和六皇子奕,当然最具备竞争实力,两人间的争夺也更激烈。
四皇子奕有个老师,叫杜受田。此人饱览诗书,很有学识和谋略,是奕的智囊和参谋。他当然希望奕可以顺利登上皇位,那样自己也可以飞黄腾达。于是他暗暗下功夫。给奕出谋划策,角逐皇位。
杜受田比较六个皇子的实力,发现奕除了排位第四比较有利之外,其他方面都才能平平。而六皇子奕诉能文能武,颇具雄才大略,如果要公平竞争,奕必然不敌奕”12。这次皇上借打猎之名定太子之位,该如何是好呢?他绞尽脑汁,终于思得对策,临行对奕交代了一番。
道光帝与六位皇子来到南苑,便下令开始营猎。各位皇子叱马狂奔,喊声四起,追扰得苑中飞禽走兽四散乱离。不多时,各人便有所获。
道光帝在台上悉心观猎,见各位皇子人腾马跃,生机勃勃,十分高兴。尤其看到六皇子奕英姿逼人,技高一筹,弓张弦应,箭无虚发,心中暗暗赞许。
不久各位皇子返回台下,进献猎物,果然奕收获最丰,其余几位也各有所获,惟独四皇子奕竟然两手空空。
道光帝十分不满,呵斥奕。奕忙上前跪下奏道:“儿臣以为春回大地,万物复萌,禽兽多处于繁衍之期,儿臣恐违上天好生之德,实不忍加以猎杀,是以宁愿空手而归,请父皇恕罪!”
道光帝听罢这番言论,不禁为奕的仁慈厚道所感动,心想若授之以位,也定会仁慈为民,以德治国。于是转怒为喜,予以嘉奖。这一回合,奕胜过了其他皇子,这正是杜受田的妙计。
几年过去了,大清国运日衰,一蹶不振;道光帝心中忧虑,疾病缠身,自知大限将至,便唤诸皇子来榻前答辩。
这是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较量了。杜受田向奕献计说:“到御榻前只说愿父皇早日康复,接下去只管流泪可也。”
六位皇子被诏至龙床前,道光帝便提出一些治国安邦的题目让他们作答。六皇子引古证今,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远在诸皇子之上,甚合帝意。奕一言不发。道光帝便向他提问,不料奕一抬头,泪如雨下:“父皇龙体欠安,儿臣日夜祈祷,愿父皇早日康复,此实为大清之幸,万民之福也。儿臣实无心虑及治国安邦,望父皇恕罪……”竟然已泣不成声。
道光帝心中酸楚,心想奕仁孝两全,当可成为明君,终于决定立四皇子奕为太子。
坚持不妥协
厚黑者尽管很重视“忍”、“柔”的作用,但并不是主张凡事都以忍为先,更不主张毫无原则,一味妥协。那样的人,只能是生活中的懦夫,也根本不可能真正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勇敢一点,毫不妥协,恰当运用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某先生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回国后到香港一家电脑公司发展,他设计的软件为公司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五年过去,他已成为公司的副总裁。不过这段路,并非走得一帆风顺。
当年他与公司谈判签约时,即被暗示:给你这么高的待遇,你应该知足了。作为一个大陆仔,不要妄自提什么不适宜的条件,否则只会对自己不利。
后来鉴于自己设计的软件市场看好,他便要求与公司重新签订合同,希望从自己发明所得收益中取得相应比例的提成。
不料公司对此要求不予理睬,还对他加以恐吓。这位先生坚信自身价值。在对方无理甚至蛮横的拒绝面前毫不软弱,他说:“如果不考虑答应我的正当要求,我将离开公司。”这家公司无奈,不得不对他的要求予以满足。
不久之后。他进一步提出要从公司获取一部分股权。
这一回,公司的经理们忍无可忍,暴跳如雷。他们想:一个大陆仔,怎么敢三番四次提出这种要求?他们警告他,威胁他,叫他不要不知足,得寸进尺,逼人太甚云云。
他不理会那些挟迫之词,认为自己的要求合理合法,并不过分。
最终,他胜利了。经理们不得不让步,因为公司要发展,就一定要依靠人才,尤其是他这样出色的人才。
这位先生在自己的正当利益面前毫不让步,锲而不舍地加以争取的精神,也为他赢得了尊敬。
厚黑英雄:人人皆可成为厚黑英雄
【原文】宗吾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于至面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厚也,黑也。英雄特扩充我面与心之所同然耳。”
【译文】
宗吾说:“(人们的)嘴对于美味,有共同的嗜好;(人们的)耳朵对于声音,有共同的听觉;(人们的)眼睛对于美丽的景色,有共同的美感,至于脸和心,难道就没有一样的地方吗?心里面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厚、黑。英雄们只不过是扩充众人脸与心的共同的东西罢了。”
【解析】
普通人的身上虽然具有“厚”与“黑”的地方,但是他们不能像厚黑英雄一样将“厚”与“黑”的特点进行扩充,甚至发扬光大。也许其中的高手有以“黑”字专长的,“厚”是他暂时的品质;也有“厚”字专长的,“黑”是他暂时的品质。但难得之处在于厚黑的英雄们从普通人身上去粗取精,积累心得厚黑并用,从而做事也事半功倍!
风神秀彻,镇静自如的谢安
东晋自从建立以来,便内忧外患不断。当时的征西大将军桓温等人制造谣言,逼迫废帝下台。
当时谢安出任侍中之职,对于桓温的做法甚为不满,于是便联合左卫将军王坦之与桓温一伙周旋。
桓温又拥立会稽王昱继位,是为简文帝。简文帝懦弱无能。在桓温的强大压力下不到一年便身染重疾,弥留之际欲拟遗诏使桓温摄政辅佐少主。还说“如不可辅,卿可自录”。由于谢安与王坦之对于此诏强行阻挠,才使得桓温夺取大权的野心破灭。自此桓温对此二人愈加恨之入骨。
不久,宫廷发出诏令命谢安与王坦之赶赴新亭迎接桓温。王坦之接旨后。吓得面如死灰,背后冷汗直流,心想:这下必死无疑了,桓温设下了鸿门宴等我们去啊!
谢安却镇定自若,从容异常,他心想:虽然桓温野心极大,但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想必他也不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