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考生们最需要的精准记忆书
2788400000010

第10章 记忆力可以改变你的人生(1)

消除消极记忆,开始正能量学习

人,是过去各种记忆的堆积物。从过去的记忆中学到的态度决定了人的现在和未来。

从过去的记忆中学到的态度是消极的,那么这个人现在大概也过着消极的生活;相反,如果把过去不愉快的记忆转换成积极的态度,那么,这个人现在一定在积极地向前努力。

过去发生的事情已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它们所具备的意义。

我认为,让消极的记忆具备积极的意义,也就是要消除自己那些无意义的记忆,只要消除了它,那么,无论你过去的生活如何,现在肯定都能够积极地面对人生。

思考这一点的时候,我想到了两个女人。

这两个人都有过被人欺负的经历。其中一个的家庭条件好,成绩优异而且考进了重点学校,但是,在学校里却总是被人欺负。

她被迫转学到其他高校,接着又考进了重点私立大学,就业、结婚,但不满意自己的职业,又重新进入东大的法学院,准备参加司法考试。因为道路比较曲折,所以她起步比别人晚些,但她也顺利地通过了司法考试,现在作为一名律师一直活跃在法律界。

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份光荣的职业,但在她看来好像并不是这样。她认为,如果没有高中时被欺负的经历,自己大概会从重点高校直接进入东大,这样的话,就能更早地通过司法考试,当律师的时间也能更长。

她心里有强烈的学历自卑感和认为自己原本可以上东大的劣等感。如果当时没有被欺负会如何如何,她依然在想着过去不愉快的经历。当电视中出现年轻女律师评论员时,她就会说“我明明比她漂亮”。

她从过去的记忆中只获得了“后悔”和“挫折”。令人厌恶的记忆依旧以厌恶的状态存在着,而且这种记忆又被带到了自己的生活中。这真是让人觉得可惜啊!

另一位女性和她正好相反。这个人小的时候因为被双亲抛弃而不得不在福利院长大。她在福利院中和伙伴们的关系并不好,在学校也常被欺负。

曾经有一段时间她甚至已经学坏,但之后她开始改过自新并参加了工作,用工作赚来的钱攒下学费还考上了大学。而且,她在大学时去印度旅游的时候产生了“成为律师”的想法,现在,她正为了司法考试而努力学习着。

乍一看,她的过去并不光彩,曾被欺负,应该是非常痛苦的回忆,但是,她却非常乐观开朗。

去参加高中同学聚会时,她会若无其事地笑着说,自己是这里学历最高的,而且还能毫无怨恨地跟那些欺负过自己的同学们高高兴兴地聊天。

她还会动情地说,“大家一直都在帮我,从今往后,为了需要帮助的人,我一定会拼命努力地工作”。

看到她们两个的不同,大家一定会想到,无论过去有多么痛苦的经历,都要让它彻底停止,今后如何生活完全取决于个人。

通过“控制记忆”走向幸福

我认为,心灵能否得到满足和过去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关系。

刚才说到的那两位女性,一位生活在富裕的家庭,是东大法学院出来的律师;另一位从小被双亲抛弃,孤独地长大却依然努力拼搏。客观地讲,显然后者受的伤害更大。说到幸福感,后者基本就没有感受过。

前些天,见到她时,她还笑呵呵地说:

“以前我的人生都很糟糕,但从现在开始一定会好起来的。是吧,老师?”

她不断地和不安作斗争。学习,却不知道能否通过司法考试这也很痛苦。即便如此,她依然坚信,如果把逆境当成发条来努力生活,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她说:“因为以前的生活太糟糕了,所以一点小事也会让我感觉很幸福。”她还说,不怕人笑话,能努力学习也是一种幸福,吃到可口的食物也会觉得幸福。

所以,自己眼前的事情具有哪种意义,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是感觉到不幸而无比厌恶还是感觉到幸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志。

选择哪一边,要看你自己如何决定。而且,像她这样以积极的意义来努力,最终一定会获得幸福。

这是因为,看到拼命努力的人周围的人也不会无动于衷。因为大家都认为你是想获得幸福的人,就会向你伸出援手,为你提供帮助。于是,各种事情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即使拥有痛苦的过去,但只要你毫不气馁地继续努力前行,就会吸引众多能帮助你获得幸福的人。

幸福不是周围人给的,而是自己创造、吸引来的。

人是记忆的堆积

我一直认为,“思考”和“记忆”就像汽车的两个轮子一样是并立的关系。两者都同样重要,相互补充,人类才能不断发展。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在读书、思考的过程中,记忆是存在于人的生存根本之上,而思考则是从记忆中酝酿出来的。

所以,记忆,会使人类生活得更知性更丰富多彩,是至关重要的存在。而且,只有增强记忆力,才能使人更像人一样地生存下去。

更进一步说,通过控制记忆,在必要时唤醒必要的记忆,就能使人带着对未来的美好展望继续生活下去。也就是说,正确地使用记忆,能够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最后,人就成为了属于自己的记忆的堆积。某人独特的行为、表现都只不过是过去记忆的重现而已。何时、何地、什么样的表情,都是某人记忆的赠予,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也都是某人记忆数据的再现。

在听到这样的话时会出现这样的表情,这种情况下不能说这种话,大家都是根据记忆来处理眼前的情况的。“那个人很冷漠”,“温柔的人”,做出这种判断的时候根据的也是自己过去的记忆。

这就是说,人储存了什么样的记忆,都直接和人的特性紧密相连。人品,是指适时地将人的记忆数据输出大脑。

想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其实全都是记忆的堆积。而从中选择了什么类型,都会通过人的人品、性格和个性表现出来。

所以,所谓记忆术,并不是单纯地记忆大量的信息,还要理解记忆的结构和本质的意思。据此,学会获得幸福记忆的控制方法。

意识到这一点,那些为了塑造未来的自己而想增强记忆力的人或是盲目储存大量记忆的人,还有他们未来的生活方式等等,就都会发生变化。

记忆,就是人本身。可以说人就是记忆的堆积。记忆了什么,如何唤醒记忆,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

学会改变自己消极的性格

说实话,曾经我也是个消极的人,也可以说,我的灵魂是消极的。而现在,就让我从记忆的角度来谈一下这样的我是如何改变的。

我的父亲是中学老师。生活在教师家庭,就会有一种必须成为“好孩子”的无形压力。教师家庭的孩子是变成优等生还是坏孩子,就取决于怎样对待“必须成为好孩子”的压力。

我,既有优等生的经历又有坏孩子的经历。小学四年级之前,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我曾经在去学校之前,拿着小刀割倒了附近所有的篱笆墙和小树。母亲非常生气,不得不到处给人家道歉。

到了学校,我又开始无休止地反抗老师。我记得三年级的班主任是位年轻的女老师,曾经被我逼得哭了,不得不休假一年。

四年级的时候,换了男班主任。这个老师会扇耳光,所以我特别不喜欢他,甚至扔桌子椅子来反抗他。换到现在,大概要算得上校园暴力了。有时候,老师非常生气,会冲我吼:“你,不要待在教室里,滚出去!”这时,我就会特别高兴,带着一帮小孩子就跑到院子里去了。

下雪的日子,我会让大家玩雪球,在雪球里面放上石子,瞄准教室的玻璃扔过去,玻璃被砸坏了,教室里就会乱成一团。

总之,我就是在反抗“必须成为好孩子”的压力,一个劲儿地表现出逆反心理。但现在想想,那并不是真正的我,我只是在拼命地扮演一个坏孩子,所以完全败给了压力。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切出现了转机。音乐老师对我说,“来试试吹小号”,结果试了之后我就陷进去了。从此之后,我开始不断向前努力,做学生会会长,在自行车骑行比赛中获奖,等等。从此我变了,踏上了优等生的道路。

不过,我有时也会疲于做个“好孩子”,会时不时地发脾气。必须成为“好孩子”的我在看到周围期待的眼光时会焦躁不安,偶尔也会学坏。但不管怎样,终于渡过了不稳定的青春期。

小学毕业之后,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我们在当时的西德住了一段时间。中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离开家人一个人回到了日本,进入公立中学学习。当时的班主任是男老师,他教会了我如何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日本男儿。

习武道的老师,是个腰背挺直、正气凛然的美男子。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日本男儿。以老师为榜样,我升上中学之后就加入了弓道部,一心钻研日本人的灵魂。

我渐渐地开始从“好孩子”向“理想的自己”转变,但也没有什么成就,因为说到底,我不过是想着周围的人如何看自己,是有意识地为了获得别人的好评才努力地扮演自己。

进入东大之后,周围人怎么看我成了我最关心的事情。参加司法考试,也是因为在内心里觉得,如果通过司法考试,别人就会对自己另眼相看。

我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我是个扮演自己的、俗不可耐的、令人生厌的人。

将负面记忆转换成正面记忆的方法就这样,因为我一直都特别在意周围的人怎么看我,所以,成为司法考试的讲师之后,我也特别在意学生们的评价。

学生们夸我讲课内容容易理解时,我就会心情愉悦,但批评我讲课狂妄自大、得意忘形时,我的心情就无比低落。想到自己被这些评价牵着走,心里就更加不快了。

总是想着令人讨厌的事情,心情自然就会抑郁。怎样才能摆脱这种抑郁的记忆重获自由呢?这时,我开始一点一点地研究记忆。而且,我认识到,苦恼的结果就是自己只能被过去的记忆牵着走。

这时,我想,“如果能忘掉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的记忆就好了”。

但是,总会有怎么都无法忘记的记忆。当然,忘记是最好的选择,但想忘却忘不掉时,这部分记忆反而会更加鲜明地留在大脑之中。

那么,把忘不掉的消极记忆转化成积极的记忆不是也很好?也就是说,让过去的消极记忆对现在的自己产生积极的作用,由此实现意义上的转换。

比如,正因为当时那个难看的自己,才有了现在的自己;正因为当时工作上的失败,现在才有能力完成这件事情。像这样完成某种价值上的转换,为其添加具有重大意义的逻辑性,赋予消极记忆以正面意义。有意识地赋予消极记忆以积极意义,消极记忆就不再是让人讨厌的记忆了。

我是从26岁时开始认认真真地这么想的。当时,对周围人评价的在意程度已经达到了令我无法忍受的地步。想到活得窝窝囊囊的自己,我就不得不强迫自己去改变自己的性格。

但是要想把负面转换成正面,需要一定的时间。

25岁到35岁期间,我沉迷于宗教的书和成功哲学,还见了很多人,一边学习一边不断地努力把消极转换成积极。

就这样,即使有一点点厌恶,也会努力找到它的积极意义,我开始慢慢地掌握把消极转换成积极的技巧。从本质上来说,我这样做是想改变一直受制于“好孩子”幻想的自己和被周围的评价牵着走的自己,是想放开一直缠绕其中的消极记忆。

想改变自己,想改变一直缠绕着自己的消极记忆。这是能够积极考虑问题的根本所在。

人,单凭一己之力是不能生存的

每当我回顾过去那个被记忆牵着走的自己时就会发现,那时,无论什么我都想自己一个人承受。如果事情没有按照自己预想的轨道行进或是遇上了失败,就会觉得是自己努力不够,认为所有的责任都在自己身上。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