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科技史
2790900000019

第19章 中国近现代科技史(2)

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发现并确认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引起了世界的广泛的关注。雅鲁藏布江从其入口处的西藏米林县派乡至出境处的墨脱巴昔卡,总长496公里,峡谷核心河段平均深5000米,最深处达5382米,这是20世纪人类最大的地理发现之一。1998年9月18日,国务院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将这世界最大峡谷科学定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从此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名字正式载人史册。雅鲁藏布大峡谷对世人有着神奇的魅力,独特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祖国的珍贵财富,也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是全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

1998年10月23日。中国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科学探险考察队从拉萨出发,历时40多天,行程近600公里,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开展了异常艰辛的科学探险考察活动,获取了大量科学资料,领略和探索了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奇观,于12月3日实现了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壮举。

这次雅鲁藏布大峡谷徒步穿越在大峡谷无人区腹心地带共发现了绒扎瀑布等四处瀑布群,揭开雅鲁藏布大峡谷瀑布之谜。第一次发现了这里生长着大面积保存完好濒危珍稀植物两清臻红豆杉。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登山科学考察中还发现缺翅目昆虫这一古老原始的活化石昆虫,这些发现表明大峡谷地区具有特殊优越的生态环境,反映了这一地区生物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生物地理格局的分布和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在40多天的徒步穿越考察中,有关专家还在大峡谷地区选择了10个测绘点,精确测绘了大峡谷的深度和谷底宽度,为国家正式公布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测数据。在地质、水文、植物、昆虫、冰川、地貌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和数千种标本样品,为大峡谷的资源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精确测量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玛峰为喜马拉雅山的主峰,坐落在西藏定日县中尼边境处。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编绘的《皇舆全览图》上,称作朱母郎马阿林,并精确地标出了此峰位置。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00多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山顶终年冰雪,气候多变,人迹难至,人们把它同南北极并称为世界第三极。我国对珠峰进行过多次测量活动。

1960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从北坡登上顶峰。他们在顶峰竖立了金属测量规标,测量了顶峰覆雪深度,顺利地获得了测定珠峰高度的精确数据为8848.13米。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中国地图册上一直沿用着“8882米”这个数字,这是在18世纪由印度人按地面经纬测量、法国人通过地理数学方法计算出来的“神圣”数字。1974年9月,年过五旬的航测团第一任团长陈杰,率领96人的航测分队,驾驶“伊尔一18”型航测飞机,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历尽艰险,终于征服了“喜马拉雅山”。他们首次靠自己的能力改写了世界知名的“神圣”数字,精确地标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6.27米。

1975年,我国的一支测绘突击队预先在5000~7000多米的特高山区,进行了三角、水准、天文、重力测量,为精确测定珠峰高度准备了必要条件。接着,在珠峰顶竖立了测量规标,测量了覆雪深度,然后又在十个高山观测点上同时观测。在取得大量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再对比在珠峰附近地区取得的天文和重力资料,并按照严密的物理——几何方法,最后算出了珠峰的高度——超出黄海平均海水面8848.13米。测量误差只有0.35米,而在此之前,外国专家测定的误差却有3米。所以,珠穆朗玛峰的精确高度应该是8848.13±0.35米,也就是说,它的高度是在8847.78米与8848.48米之间。

南极洲考察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后发现的一块大陆,是惟一一块没有土著居民也没有树木生长的大陆。由于其上覆盖厚达一两千米的冰雪,因此它还是世界上最高的洲。作为地球上受人类干扰最小的地带,它宁静而圣洁,在研究全球生态环境与人类未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自从1821年南极大陆被发现以来,人类对南极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

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1月,中国首次派出两名科学家赴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参加澳大利亚组织的南极考察活动,从而揭开了中国极地考察的序幕。随后,1984年11月,中国首次派出国家南极考察队;1985年2月20日在西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1986年6月23日被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接纳为正式成员国;1989年2月26日又在东南极大陆上建成了中国南极中山站;从1991年起,中国在南大洋和南极洲实施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与研究”。截至2002年7月,中国成功组织了18次南极科学考察,约有3000人次赴南极考察。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的南极科学工作者获得了大批极其宝贵的数据、资料和样品,开展了多学科和跨学科的集成研究,研究对象纵跨从大洋深处直至太阳表面的广阔空间,涉及生物圈、地圈、冰雪圈、大气圈以及空间的广泛领域。其中不少课题围绕着全球变化等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取得了重要进展。取得的许多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成果,使人们对南极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有了日渐丰富认识。

南极是地球上保留下来的最后一块纯洁的土地,对它的科学研究可以解决人类很多未知的知识。保护好南极不因人类的涉足而遭到污染和破坏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科学考察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中国还踊跃参与国际南极事务,并于1983年加入了《南极条约》,为确保南极自然环境不受污染,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了贡献。

长城站、中山站

中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事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由长城站、中山站和雪龙船组成的“两站一船”的硬件体系。其中,两站是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良好基地,也是中国对外开展研究合作与开放的窗口。

长城站建成于1985年2月10日,是中国在南极成功建成的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以中国万里长城命名。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部。长城站自建成以来,经过逐年的扩建和修缮,已经初具规模,生活设施已经相当完善,同时也是一座微型的科学城。其42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有各种建筑25座,包括了主楼、宿舍栋、发电栋、科研栋、文体医疗栋、气象栋、油库、污水处理站、仓库、直升机停机坪等。其科学实验室中配备有供科学研究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站上的科学考察主要是海洋生物、地质、高空物理、地磁、气象、GPS联测等。它每年可接纳越冬考察人员40名,度夏考察人员80名。

中山站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位于东南极大陆拉兹曼丘陵地区。站区平均海拔11米。中山站上的建筑物有办公栋、宿舍栋、气象栋、科研栋、文体栋及发电栋、车库、油罐等15座,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除先进的通信设备、舒适的生活条件外,还拥有较为完备的科学实验室。其科研栋有高层物理观测室、GPS观测室、地磁室、固体潮观测室、天文臭氧观测室等。作为内陆考察的基地,为了深入内陆考察,中山站还配备了大型240雪上车、大型170雪上车以及供站上使用的小型雪上车等运输工具。中山站进行的全年常规观测项目有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固体潮、臭氧和GPS联测等。夏季还进行生物、地质、冰川和人体医学等观测。中山站夏季可接纳考察人员50—60名,冬季可接纳越冬人员20~25名。

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建成于1934年9月,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

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由于她在中国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做出的特殊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紫金山天文台建台时主要观测仪器有:口径60厘米的反射望远镜,口径20厘米的折射望远镜,口径15厘米的天体照相仪以及太阳分光镜等。抗日战争中,部分仪器迁往昆明,其余全遭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复了口径60厘米反射望远镜,进行恒星光谱、光电测光和小行星观测等工作;增置了口径14厘米的色球望远镜和定天镜为40厘米的太阳光谱仪。1964年安装了口径40厘米的双筒折射望远镜,研究小行星和彗星等。1965年装设口径43厘米的施密特望远镜,开展人造卫星的观测和研究。在时间工作方面,增加口径100毫米中星仪。此外还编算和出版《中国天文年历》、《中国天文年历(测绘专用)》和《航海天文历》等历书。紫金山天文台为综合性天文台,全面进行恒星、太阳、行星、人造卫星、空间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实用天文学、历算和天文仪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紫金山天文台拥有射电天文实验室、空间天文实验室、天体物理研究部和天体力学研究部四个主要研究单元。有青海、青岛、赣榆、盱胎四个野外台站,其中青海观测站是我国目前惟一的大型毫米波射电天文观测站,装备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新建的盱眙站将是我国惟一的应用天体力学实测基地。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的内容几乎涉及天文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有发现新天体、新天象、积累天文资料的观测;有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服务的研究项目;有天文学前沿的基础理论课题;有支持天文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等等,并在这些研究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生命科学医学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5年9月17日,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最早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成功,促进了复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并为合成核酸积累了经验,从而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开拓了道路。

胰岛素是人和动物胰脏里一种岛形细胞群分泌出的激素,是一种简单的蛋白质,人工合成胰岛素就是人工合成蛋白质。每个蛋白质分子有两条氨基酸组成的链条,要想人工合成,首先要把氨基酸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结起来,制成像天然胰岛素一样的两条链,然后再把两条链连在一起,这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

195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等单位的科学工作者协作,向人工合成胰岛素进军,他们从天然胰岛素分子的拆合开始,经过6年零9个月的不懈努力,最后实现了全合成。经过晶体结构测定,证明它具有天然胰岛素一样的生命活力和同样的物理、化学性质。

这项重大成果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揭示生命奥秘的历程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极大震动。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

1981年11月,中国科学工作者经过13年长期艰苦的研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是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

核酸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基础物质,具有决定生物遗传、指导和参与生物体内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功能。对核酸的研究,是当代生命科学的前沿之一。100多年前,人类在细胞核中发现了核酸。自20世纪50年代起,科学家们便一直试图用人工方法来合成核酸。我国从1968年开始这项研究,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有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细胞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生物系、上海试剂二厂的近百名科学工作者。这项研究工作对于揭示核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进一步了解遗传和其他生命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带动了核酸类试剂和工具酶的研究,带动了多种核酸类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和应用。

人工合成核糖核酸的成功,是继中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之后,取得的又一重要成就。标志着中国在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方面继续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第一例试管婴儿

我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于1988年3月10日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诞生。

试管婴儿是采用体外受精的办法,将妇女输卵管内发生的自然受精过程,改在玻璃器皿中(试管中)进行,然后用人工方法将受精卵长成的胚胎植入子宫,从而取代了性交、输卵管受精和自然植入子宫的过程。

我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的诞生,是我国生殖医学和生殖工程一个突破性的重要成果,为更好地开展计划生育和优生学工作创造了条件。

第一例异体试管婴儿

我国第一例异体试管婴儿,于1988年6月7日晚在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诞生,在此之前出生的几个试管婴儿均属同体试管婴儿。

异体试管婴儿区别于一般试管婴儿,前者是他体卵体外受精后移植,后者是自体卵体外受精后移植。由于人体存在着排他性,所以,培植异体试管婴儿的技术难度要比培植同体试管婴儿大得多。

我国第一例异体试管婴儿的诞生,是我国在生殖医学和生殖工程上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已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一例试管绵羊

1989年3月10日,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主任、蒙古族兽医学博士旭日干主持的科研小组经过两年多努力培育出我国第一例试管绵羊,这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水平。

1988年10月,他们从屠宰场废弃的羊卵巢中取出卵母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熟后进行体外受精,并在体外继续培养到可供移植的胚胎,然后移植到母羊体内首次获得了试管绵羊。

这项科研成果表明,在家畜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体外受精率、受胎率,特别是在体外受精卵的发育培养方面,我国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际最高水平。1989年8月15日,该科研组又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例试管牛。

第一例转基因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