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优柔寡断,是一种最不明智的做法。有易国的灭亡,其实有自取其祸的原因。最初王亥和王恒来到有易国,绵臣没能认清他们的真面目,等到王亥被杀,绵臣也终于发现他们的无耻之时,祸根其实早已经埋下了。最不该王恒重来且死皮赖脸不回去的时候,绵臣没有采取果断的措施,那时有易国的灭亡已经可以预见了。
对于可能危害到自身的某些潜在因素,千万不能姑息纵容,必须及早加以排除。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也许不会严重到亡国灭种的地步,但是这个道理却是普遍适用的。比如说身体的健康,事业的成功,都需要及早做好准备,排除一切可能致病或者致败的因素。
网开三面
成汤王是殷族一个非常著名的王,据说他身高九尺,肤色很白,脸型是上面比较尖,下面比较宽,头发非常浓密,脸颊两旁长着漂亮的须髯。
汤王不仅长得仪表非凡,而且心地善良,宅心仁厚,对人民非常仁慈。有一次,他到郊野去打猎。无意见遇到一个人,只见他正在林子中四面张网,网罗天上的飞鸟,一边嘴里还不停地祝祷:“从天上掉下来的,从地里钻出来的,从四面八方飞来的,全部掉进我的网!”成汤走过去,说:“哎呀!这怎么能行呢?你把所有的飞鸟都抓走了,那不是夏桀才干的事么?”于是就让那个捕鸟的人把张好的网解去三面,只留下一面,还教他念一首祝祷辞:“以前蜘蛛作网,如今的人们学它的榜样。鸟儿哟,你们是自由的:想朝左就朝左,想朝右就朝右;想飞高就飞高,想飞低就飞低。可别不小心,偏巧撞到我的网上哟!”
这件小事很快就四处流传,据说汉水以南的那些小国家,听说汤王如此仁德,连禽兽都已经享受到了他的恩泽,大家都衷心臣服,纷纷归附汤王。
汤王因为网开三面而实力大增,引起了夏桀的不满。又听说他派人哭悼那些被夏桀冤杀的人,更加恼怒,于是就把汤王骗到京都,抓起来关在夏台的重泉里,重泉是夏桀特地修造的一座监禁重要囚犯的监狱,汤王差点就被折磨死了。幸好汤王的大臣送来许多金银财宝,把夏桀周围的臣子都给买通了,于是夏桀才把汤王给放了,竟然也没有考虑后患。
汤王出狱以后,决心灭掉残暴的夏桀,于是采取种种措施,壮大自己的实力,笼络人才,重用很有才干的伊尹。等到时机成熟便统领大军,向夏桀发动进攻。
打到章山的时候,镇守章山的大将夏耕右手持戈,左手持盾,看上去威风凛凛,哪知道汤王一来,一刀就砍掉了他的脑袋。掉了脑袋的夏耕从地上爬起来,发觉自己脑袋没了,慌慌张张回头就跑,一跑就跑到巫山,躲起来再也不敢出来了。
汤王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逼近了夏桀的都城。夏桀吓得赶紧带着妹喜和其他几个宠姬乔装改扮逃出大火冲天、混乱不堪的京城。汤王带着70辆最好的战车和六千个死士紧紧追赶,昼夜兼程,一直追到鸣条,终于把夏桀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夏桀坐着船逃到了南巢。不久之后,夏桀惊吓过度,死掉了。临死的时候,恨恨地说:“我真后悔当初没把成汤杀死在夏台,以至于有今天的惨败啊!”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成汤王网开三面的故事,看起来很简单,却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出成汤王心地的慈善,以至于鸟兽都能享受到他的照顾。所以万民归心,这是一种对善良仁爱最好的嘉奖。
日常生活中,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品行,有时候并不需要特别正规的场所,或者特别突出的大事件,只要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品质修养,重要的是善于观察和发现。
文王吐子
殷王朝最后一个王纣,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
纣王荒淫无耻,整天花天酒地,为所欲为。他从来不理朝政,想尽办法剥削老百姓。为了方便自己寻欢作乐,纣王役使成千上万的奴隶,花了七年功夫,在京城朝歌修建了一座非常高大壮观的鹿台,然后又到处抢夺珠宝美女放在宫里,并且在宫里修建酒池肉林,整日跟一帮宫女妃子在里面寻欢作乐,过着腐烂不堪的生活。为了防止国人背后骂他,他还特地设计了一种及其残酷的刑法,叫做“炮烙”。若是有大臣敢于批评他,或者有人在背后说他坏话,他就用这种刑法惩罚他们,许多人都被活活烧死了。
那时西伯侯姬昌(即周文王)是个很正直的人,眼看着纣王一天天腐化堕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里非常着急。纣王杀了忠直的叔父比干之后,文王知道纣王已经无可救药,不禁暗中叹息。没想到却被一个奸臣崇侯虎听到了,于是向纣王进谗言,说文王将来可能会造反。纣王一听,立刻就把文王抓起来,关在牢里。文王被抓之后,文王四友,即他的大臣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括都为文王担心,怕他也被抓去受“炮烙”之刑。他们四人赶紧跑到牢里去探望文王,费了许多周章,总算见到了文王,文王暗示他们要多给纣王送美女和珠宝,并且一定要快。文王四友回去之后,立刻四处搜寻美女和奇珍异玩,准备营救文王。
那时候,天子怕诸侯造反,往往要把诸侯的儿子扣在京城做人质。文王的大儿子伯邑考,当时就被纣王留在身边做人质,替他驾车。纣王因为怀疑文王造反,不仅把文王抓起来,还把伯邑考剁成了肉酱,煮熟了之后做成肉丸送去给文王吃。还对身边的文武大臣说:“都说姬昌是圣人,圣人当然是不会吃自己的儿子的。”但是使者回来说,文王把那些肉丸都吃了,一点怀疑也没有。于是纣王觉得姬昌也不过是个凡人,也就不大把他放在心上。
恰好这时,文王四友给纣王送来了美女和财宝。贪财好色的纣王看着绝色美女和大批奇珍异玩,高兴得不得了,又指着美女说:“只要她一样就足以释放姬昌了,何况还有那么多宝贝,哈哈哈哈!”于是纣王马上命使臣释放了文王。文王四友一到牢里,就把所有事情都告诉文王了,文王知道原来纣王送给他吃的肉丸竟然是自己的儿子伯邑考之后,悲愤万状,心中燃起熊熊怒火,发誓一定要杀了纣王,解救天下苍生,为伯邑考报仇。
离开牢里不多久,文王总觉得胸腔里堵得慌,非常难受。后来实在忍不住了,于是下了马,把手指伸进喉咙里,忽然“哇”的一声,吐出了许多小动物,全身雪白,红红的眼睛,短短的尾巴,长着三瓣嘴,非常乖巧温顺。文王一见,抱着它们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念着伯邑考的名字。文王把这些小动物带回家,好好地养在后花园里。
后人因为这种小动物是文王吃了儿子伯邑考的肉而吐出来的,于是称它们为“吐子”,后来演变成为“兔子”。
文王回去之后,励精图治,又经过许多年,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终于灭掉了商,建立了周朝。
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大事者,莫不经历过一番痛苦的折磨。在这种折磨中,聪明的人往往善于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文王身受牢狱之灾,又经丧子之痛,这样深重的打击并没有把文王击垮,反而激励起文王的斗志,最终愤而起兵,消灭了殷纣。
人生难免经历苦痛与折磨。痛苦和折磨对懦弱的人来说,是一种无法承受的灾难,他们常常因此而放弃。而对勇敢的人来说,痛苦和折磨却好似一笔巨大的财富,往往成为他们成功的基石。顽强、勇敢、坚韧,是我们取得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
太公钓鱼
商朝最后一个王叫做纣,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他很有军事才能,在作战中百战百胜,最后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在这件事上,商纣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在长期战争中,消耗也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痛苦越来越深了。
纣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没完没了地建造宫殿,搜刮金银珍宝,剥削人民的粮食。他和宠姬妲己日日夜夜在酒池肉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还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来镇压人民。凡是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对他,他就把他们捉起来放在烧红的铜柱上烤死。这种刑罚叫“炮烙”。
这时候,在西部的一个部落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周部落的首领周文王是一个能干的政治家。周文王生活非常节俭,他禁止喝酒,不准贵族打猎,糟蹋庄稼。他鼓励人民多养牛羊,多种粮食。他还虚心接待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他。
周部落强大起来,对很商朝不利。于是纣王下令把周文王捉住,关在牢里。周部落的贵族把许多美女、骏马和珍宝献给纣王,纣王高兴得眉开眼笑,说:“只要一样就可以赎姬昌了。”于是立刻把周文王释放了。周文王见纣王昏庸残暴,丧失民心,就决定讨伐商朝。可是他身边缺少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来帮助他指挥作战。他就暗暗想办法物色这种人才。
有一天,周文王坐着车到渭水北岸去打猎。在渭水边,他看见一个老头儿在河岸上坐着钓鱼,可是他用的却是一只直钩,钩子离水面还有三尺远。文王看了很奇怪,于是下车跟他聊起来。
经过一番谈话,文王知道他叫姜尚,是一个精通兵法的能人。文王非常高兴,说:“我祖父在世时曾经对我说过,将来会有个了不起的能人帮助你把周族兴盛起来。您正是这样的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经很久了。”说罢,就请姜尚一起回宫。老人家也不推辞,立刻跟着文王上了车。
因为姜尚是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人,所以后来叫他太公望,民间都叫他姜太公。太公望一面提倡生产,一面训练兵马。周族的势力越来越大。有一次,文王问太公望:“我要征伐暴君,您看咱们应当先去征伐哪一国?”
太公望说:“先去征伐密须。”
有人反对他,说:“密须国君厉害得很,恐怕打不过他。”
太公望说:“密须国君虐待老百姓,早已失去民心,他就是再厉害十倍,也用不着怕。”周文王发兵到了密须,还没开战,密须的老百姓先暴动了。
过了三年,文王又发兵征伐商朝西边最大的一个属国——崇国。文王灭了崇国之后,就在那里建立了都城,叫做丰邑。没过几年,周族逐渐占领了大部分商朝统治的地区,归附文王的部落也越来越多了。最后周终于灭了商纣,建立了周朝。
西方有一句名言:“机会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姜子牙怀才不遇,但年近八旬仍旧壮心不已,终于在渭水边上遇到了文王,实现了自己一生的抱负和理想。假如姜子牙没有充分的准备和坚定的信念,在遇到文王之前便放弃,那么可能那一段历史就要改写了。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常感叹为什么机会总是被别人抢走了,自己却总是郁郁不得志,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自己有没有做好随时把握机会的准备。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能抓住机会的时间只有短短一瞬,但是必须用很长的时间做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机会抛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偃王叛乱
周穆王做天子的时候,在诸侯国中有一个徐国。
有一年,在徐国国君的宫廷里有一个宫女,不知怎么忽然有了身孕。十个月之后分娩,没想到生下来的竟然是一个肉蛋。宫女害怕这是个不祥之物,于是便趁着夜黑把肉蛋扔到了宫墙外面。宫墙外面住了一个老太婆,养着一条名叫鹄苍的狗,恰好路过那里,看见那个被丢弃的肉蛋,便用嘴叼回去,用身体覆盖肉蛋,给它温暖。没想到过了许多天,居然从蛋里孵出一个胖大小子,出生的时候正像小狗一样仰卧着,于是取名叫“偃”,就是“仰”的意思。那个宫女听说从肉蛋里孵出一个孩子,于是又把他抱回来,自己抚养。
偃长大以后,聪明伶俐,宅心仁厚,非常贤明,于是徐国国君就把王位传给了他。偃王继位之后,大力推行仁政,对他的臣民就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人民都非常爱戴他。同时他又积极跟邻国搞好睦邻友好关系,天下诸侯也都称颂他,把他当作学习的榜样。徐国的国力也就一天天强大起来。
那时的周穆王非常喜欢游玩,整天驾着他的八匹神骏周游天下,连国事也不管了,结果朝政落到一帮小人手里,整个朝廷乌烟瘴气,乱糟糟的,人民怨声载道。偃王就想,既然徐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而周穆王又不理朝政,专爱游山玩水,何不取而代之?于是便起了一点小小的野心,想趁着机会把周穆王的天下夺过来,自己作天子。
最初,偃王还不太敢大张旗鼓,只是偷偷摸摸做一点小小的准备。先是以交通不方便为理由,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开了一条运河,实际却是想作为将来从水路进攻穆王的路线。但是在开凿运河的时候,却从泥土里挖出了一把红色的弓和一束红色的箭。偃王以为这是上天赐给他的祥兆,于是想要代替周穆王的野心立刻膨胀起来。周边一些诸侯国听说偃王挖到了神弓神箭,也都跟偃王一样,以为他就是上天派来的真命天子,于是纷纷归附他,前后达到36个国家。
恰好这个时候,周穆王驾着八匹神骏去了崦嵫山,还没回朝,于是偃王决定举兵北上,发动了叛乱。偃王虽然有野心,可是却没有多少魄力。虽然起兵,却是试探性的,有点畏首畏尾,没想到这样一来就给了周穆王充足的时间。周穆王一听说偃王叛乱,立刻叫造父驾了日行千里的骏马,不分昼夜赶回去救急。
偃王见周穆王的救兵来得神速,而且气势汹汹,好像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打败的,而且还未必赢得了,心里就有点退缩了。又一想,如果抵抗,肯定要打几场血仗,那么肯定会使老百姓遭殃。偃王思来想去,最终还是不忍伤及无辜,不愿为了自己争夺天下而让老百姓受苦,于是节节退让,一直退到彭城武原县东山脚下,最后逃窜到深山老林里,再也不出来了。
偃王在山里造了一座石屋,一直住在里面,直到老死。偃王死后,那些一直忠心耿耿追随他的部下和百姓就在石屋里供奉了他的神像,有求必应,世代不绝。
犹豫不决、行事不果断,往往会坐失良机,最终与成功无缘。如果说偃王是因为不愿伤及无辜而无果而终,那么在最开始打算叛乱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是应该事先考虑的。等战争已经打起来的时候再退缩,只能说明偃王虑事不周,或者行事不果敢。最后既没能保持住贤君的名头,又没能夺得天下,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个失败者。
在决定做某一件事之前一定要把利弊得失权衡清楚,将各方面的情况考虑周到。一旦决定,就要果断地采取措施,犹犹豫豫、畏首畏尾,必然只能以失败告终。果敢、坚决,是事业成功的必备品质之一。
伯劳传说
周宣王的时候,有一个很显赫的大臣叫尹吉甫。尹吉甫有一个很忠厚老实的儿子名叫伯奇。前妻死后,尹吉甫又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后妻。不久,后妻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伯封,跟哥哥一样善良仁爱。
但是后妻很想让自己的儿子伯封继承尹吉甫的爵位,总想设法除掉大儿子伯奇。有一天,她在尹吉甫面前进谗言,说伯奇调戏她,尹吉甫不信。于是狡猾的后妻叫他第二天早上躲在后花园的楼台上观察院里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