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279400000018

第18章 孟子荀子人性善恶之辩 (1)

不见硝烟的笔伐与论战

人性是善是恶?谁在为民众代言?怎样才算得上是自由?各家之间你来我往,刀光剑影。冯友兰先生把他们的招数从容数来,一一点破,然后告诉我们:看似截然对立的双方,总会在某一点上相遇。因为无论哪家,都在追求一个美好的世界。

第十章 孟子荀子人性善恶之辩 (1)

理直气壮,善为根底

底气足的人,总是声音洪亮,凛然不可侵犯。其实反之亦然,虽然生活中也难免有虚张声势的纸老虎,但总是一戳就破,真正的气壮往往源于理直。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正是来自于“善”。冯友兰先生先生说:“理直则气壮,理曲则气馁……浩然之气,亦是如此。所以养浩然之气底人,须时时明道集义,不使一事于心不安。”

孟子虽然主张性善,但是并不否认人性中有其他的成分在。也就是说,人虽然可善可恶,但是人性必然是善的,因为其他的那些成分已经不当是属于人,而是属于“禽兽”了,即人与善相悖的那些东西都被贬入了人的动物性。在孟子看来,性善就是人有仁义礼智,人所要完善的就是这四端。

第一端就是仁。孟子说:“仁,人心也。”“恻隐之心,人之端也。”仁主要体现在“忠恕”二字上。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会希望自己能把事情做到最完美,并且朝着那个方向努力。与此同时,他也明白人是有共性的,如人都是希望对美的追求,会很自然地去亲近友善者,所以能够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春秋时鲍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二人相知很深。他们俩曾经合伙做生意,一样地出资出力,分利的时候,管仲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财,只是他家里穷。

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都说管仲没有才干,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这绝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而三次逃跑,人们讥笑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啊!”

鲍叔牙能够理解管仲的处境,正在于他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虽然自己处在那样的境地未必会和管仲做出同样的选择,他可能不会多拿钱,不会当逃兵,但是他懂得另一个选项也有存在的理由,因此他谅解并且支持着管仲,这就是善心所绽开的花朵。

第二端是义。孟子的舍生取义至今留响未绝。他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冯友兰先生先生说,若所求不是个人的私利,而是社会的功利,则其行为即不是求利,而是行义。也就是为了大利而舍弃小利,这才是孟子所追求的。

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却为齐国另一个公子纠效力。两位公子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曾驱车拦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带。小白弯腰装死,骗过管仲,日夜驱车抢先赶回国内,继承了王位,称为齐桓公。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

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坚辞相国之位,并指出管仲之才远胜于己,力劝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为相。齐桓公于是重用管仲,果如鲍叔牙所言,管仲的才华逐渐施展出来,终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鲍叔牙的行为所体现的就是大义。他做出的选择对于自己并没有实际的好处,而是小至管仲一人,大至齐国一国。这种舍小利而追求的大利就是义,就是大善。

第三端的礼和义一样,本质上都是“利他”。礼其实就是义的外在表现。义者,宜也,讲究的是这种,行当行之事,礼便是如此,中规中矩,不偏不倚就是礼。

第四端是智,也就是对前三者的了解。冯友兰先生先生认为,只按性情而行,恰行为好合乎道德之人,只是处于自然境界而已,这时的人合乎道德偶然性很大。要通往更高的境界,则应该依靠智。

孔子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虽然对仁义礼的了解能够使人到达高的境界,但是想要持续留在那个高的境界,必须要有仁来守护。因此仁义与理智其实不是一个层次的。仁义与心里的情感靠得更近,而智是对这种情感的认识,并以“礼”来表现。而相同的是,这四者都是人可以做到并且愿意去做的。

愿意去做,便是人的善心。心花绽放,洒落在人性的天空,最耀眼的便是仁义礼智这四者,它们彼此之间交相辉映,共同给人带来光明的希望。

文化拾遗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唐代诗人白居易喜欢佛法。有一次,他听说鸟巢禅师的修行相当高,于是专程向鸟巢禅师的住处去请教。

白居易问鸟巢禅师:“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说:“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

鸟巢禅师说:“虽然三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够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礼退下了。

《听大师讲论语》

说“恶”并未低估人性

与孟子相反,荀子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在荀子看来,孟子所倡言的仁义礼智信都是后天教化的结果,也就是“伪”,这是人的社会属性。饱暖思淫欲,人总是好逸恶劳的,这是人的天性,所以把劳动当做享受的共产主义社会才如此遥远而令人神往。在这一点上,荀子和韩非子的观点更为相近。

荀子明确提出:“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埶,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孟子认为人向善是天性,这是人性本善的根据;而荀子却以此作为人性本恶的根据。在他看来,只有贫穷者才想要富贵,得此者方才求彼,人对善的如此向往恰恰证明了人心非善。

从前在普陀山下有个樵夫,世代以打柴为生,他整日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但仍然常常揭不开锅。于是他老婆天天到佛前烧香,祈求佛祖慈悲,让他们脱离苦海。

真是苍天有眼,大运降临。有一天,他突然在大树底下挖出了一个金罗汉!转眼间他就成了百万富翁。于是他买房置地,宴请宾朋,好不热闹。亲朋好友都像是一下子冒出来似的,纷纷向他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