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281100000026

第26章 《君主论》马基雅维里

一句经典

君王须兼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

——马基雅维里

作者简介

马基雅维里(1469~1527),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一名贫穷律师。家境贫寒使他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马基雅维里是自学成才的。1494年,他以在佛罗伦萨共和国担任公职开始其政治生涯,1498年升任共和国领导中心“十人委员会”的秘书,任职长达14年,并积极参与军事、外交活动,曾以使节身份多次出使外国。1512年被控参加反对政府的阴谋而被捕,次年获释。之后,他回到佛罗伦萨自己的庄园居住,专门从事著作。马基雅维里一生著述甚丰,涉及历史、军事、文学艺术、政治各个方面。其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是《君主论》(1513),其他重要著作有《氾提图斯·李维(罗马史)前十卷》(1513)、《论战争的艺术》(1520)、《佛罗伦萨史》(1525)等。 

成书背景

《君主论》的思想资料是共和国时代马基雅维里在政治、外交、军事实践中早已积累起来的,其创作则在放逐后,大约从1513年6、7月开始,在年底以前写出,修改定稿当在1515年以后。马基雅维里十分重视这本书,他写完后继续把它完善。他考虑是否亲自送给朱利亚诺,或者托自己信赖的朋友送去,因为他恐怕朱利亚诺看不到它,而他们的朋友阿尔丁杰利(教皇利奥十世的秘书)会从这部著作中捞取荣誉。

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事实上并没有献给朱利亚诺,而是在1515年或其后献给小洛伦佐(1492~1519)。但是这部著作当年没有获得统治者的垂青,如石沉大海。此书在作者生前也没有公开发表,直到作者死后五年即1532年在教皇克莱门特七世(1480~1534)的赞助下才出版。

思想品读

本书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马基雅维里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坚决倡导者。

全书有26章。前十一章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如何维持,强调有势力保护国家容易,君主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第十二至十四章阐明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是君主唯一的专业。后十二章是全书的重点,全面论证马基雅维里的理论。

第一章, 君主国有多少种类,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从古至今,统治人类的一切国家,不是共和国就是君主国。君主国不是世袭的就是新的。

第二章, 世袭君主国。

在世袭君主国里保持政权比在新的君主国里要容易得多,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在世袭君主国的生活。

第三章, 混合君主国。

在新君主国里会出现许多困难。首先,如果不完全而只是一部分是新的君主国(也称混合国),新旧变化的原因是人民本希望通过变化改善自己的境地,但后来的经验告诉他们,生活的境地比以前更坏了,这样,新君主就有麻烦了。这样一来,当你占领一国领土时,所有受到损害的人们都将成为你的敌人,而且你又不能够继续保持那些帮助你取得那里统治权的朋友们,因为你既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愿望,又不能采取措施对付他们。

如果征服者占领的是同一语言区的国家,事情比较容易,如果不是同一语言区,则会发生各种困难。征服者亲自在那里驻军,保持稳定。另外,在征服地区进行殖民,殖民比驻军更加有益。

第四章,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国在亚历山大死后没有背叛其后继者。

有史以来的君主国都是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统治的,一种是由一位君主以及一群臣仆统治,另一种是由君主和诸侯共同统治,诸侯的地位不是君主恩赐而是由古老的世袭得来的。

事实证明,占领前者(君主+臣仆)比较困难,而一旦占领却比较容易保持;占领后者(君主+贵族)比较容易,却难以维持。

大流士王国是君主以及臣仆统治的,所以亚历山大大帝只要把大流士打垮,就可以稳固地保有其领土。

第五章, 对于占领前在各处的法律下生活的城市和君主国应当怎样统治。

如果被征服的国家,向来习惯于在它们自己的法律之下自由地生活,那么想要保有这种国家有三种办法:其一是把它们毁灭掉;其二是亲自前往,驻在那里;其三是允许它们在自己的法律下生活,同时要它们进贡并且在那个国家里建立一个听话的寡头政府。

第六章, 论依靠自己的武力和能力获得的新君主国。

在一个全新的君主国里,对新君主来说,为了保有这种国家而碰到的困难有大有小。有的君主以能力登位,有的君主以幸运登位,可是最不倚靠幸运的人却是保持自己的地位最稳固的人。另外,如果君主没有其他领土而不得不在新国家那里驻扎下来的话,那就更为有利了。那些依靠能力而成为君主的人,在取得君权时是困难的,但是以后保持它就容易了。

第七章,论依靠他人的武力或者由于幸运而取得的新君主国。

那些仅仅靠幸运而从平民上升为君主的人们,在发迹时并不很辛苦,但是在保持其地位时就很辛苦了。这样的统治者都是靠别人承认自己掌权的好意和幸运,而这两者是变化无常、极不稳定的。

第八章, 以邪恶之道获得君权的人们。

从平民成为君王的方法还有两个,这两个方法都不能完全归诸幸运或能力之属。这两个方法是:一个人靠某种邪恶卑鄙的方法登上王位;或者一个平民依靠他的同胞们的帮助,一跃而成为国家的君主。先看前者,占领者在夺取一个国家时,应该审度自己的一切损害行为,并且要立即毕其功于一役,使自己以后不需要每时每刻都行邪恶和卑鄙之举。

第九章, 论市民的君主国。

如果一个平民不是靠邪恶之道或凶暴行为,而是由于获得本土人民的支持而成为本国的君主,这种国家可以称之为市民的君主国。要取得这样的地位,一个人既不完全靠能力,也不完全靠幸运,需要的是一种幸运的机灵。取得这种君权,要么是得到平民的支持,要么是得到贵族的支持。由于每一个城市里都有平民和贵族的对立,其结果有三:君主权、自主权或无政府状态。

如果一个人是靠人民支持上台,他会发现自己是巍然独立的人,自己周围并没有不准备服从自己的人,或只有很少不准备服从自己的人。如果一个人由人民支持成为君主,他应该同人民保持友好关系。君主必须同人民保持友谊,否则他在逆境中就无计可施了。

第十章, 应该怎样衡量一切君主国的力量。

君主们如果由于人口众多或财力充裕能够募集足够的军队,同任何人决战于疆场,他们就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屹立不动的人;如果不能同敌人决战于疆场,而只是被迫躲在城墙后进行防御,他们通常就是需要他人援助的人。在第二种情况下,要鼓励这种君主为自己的城市加固城墙壁垒,备足粮草,对于乡村则不要作任何考虑。

君主如果拥有坚固的城墙,又没有结怨于人民,他就不会受到外来攻击,即使受到攻击,也不会失败。

第十一章,论教会的君主国。

教会君主国的困难来自取得这种国家之前。取得这种国家或是靠能力,或是靠运气,而保有它却不能靠能力,也不能靠运气,因为这种国家是靠宗教上古老的制度维持的。这种制度十分有力,它使君主当权,而不问君主们是如何当政和生活的。这些君主有国家而不防卫,有臣民而不加治理,这样的君主国是安全和幸福的。

但是,由于这种国家是依靠人类智力所不能达到的力量支持的,是由上帝树立和维护的,如果讨论它,就是僭妄的冒失行为。

第十二章,论军队的种类与雇佣军。

一切国家,无论新的还是旧的,或者是混合国家,其主要的基础乃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军队,没有良好的军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法律,有良好的军队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法律。

君主用来保卫本国的军队,或者是自己的军队,或者是雇佣军、援军,或者是混合军队。雇佣军和援军是无益的并且是有害的,一个人如果以这种雇佣军作为基础来保卫国家,那么他既不稳固也不安全,因为雇佣军不团结、怀有野心、无纪律、不忠义,在敌人面前怯懦,他们不敬畏上帝。你将在和平时受雇佣军掠夺,在战争中受敌人掠夺。

第十三章,论援军、混合军和本国军队。

另一类无益有害的军队是援军,即请求一个强国进行援助和保卫自己时派来的军队。谁不想胜利,就利用这种援军吧!援军带来的危险比雇佣军还大,援军全体团结一致但听命于外国人命令。就雇佣军而言,其懒散怯懦是最危险的,就援军而言,其英勇慓悍却是最可怕的。因此,英明的君主总是谢绝使用援军,转而依靠自己的军队。他宁可依靠自己的军队而打败仗,也不依靠他人的武力而制胜,因为他并不认为利用他人的军队赢得的胜利是真正的胜利。任何一个君主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军队,那么它是不稳固的。

第十四章,君主关于军事方面的责任。

君主除了战争、军事和训练之外,不应有其他的目标,这是进行统帅的人应有的唯一专业。这一专业可以使平民一跃成为君主,也能使君主保有地位。亡国的首要原因是忽视军事,而使人赢得一个国家的原因也正是精通军事和战争之术。

君主们永远不要使思想离开军事训练问题,在和平时期要比战争时期更加注意这一问题。君主们还要读历史,研究历史上伟大人物的行为,看看他们在战争时是怎么做的,检查他们取胜与失败的原因。

第十五章,论世人特别是君主受到赞扬或受到责难的原因。

一切人,特别是君主,都具有某些引起赞扬或招致责难的品质,包括:慷慨与吝啬,乐善好施与贪得无厌,残忍与慈悲,食言与守信,怯懦与勇敢,和蔼可亲与矜傲不逊,淫荡好色与纯洁自持,诚恳与狡猾,稳重与轻浮,虔诚与无信仰,等等。

君主如有上述优良品行,就会受到赞扬。君主必须有足够的远见,知道如何避免使自己有染亡国的恶习。

第十六章,论慷慨与吝啬。

对人慷慨是好的,可是如果慷慨的做法使你不获称誉,它就损害了你。所以,一个人如果希望有慷慨之名,就不可避免地要带有某些奢侈的性质。君主不应对吝啬之名有所介意,因为这也是他统治下去的恶德之一。一位君主带队伍出征,掳掠、勒索和使用别人的财物,这时慷慨是必要的,否则,士兵就不愿追随他了。

第十七章,论残酷与仁慈。

每一位君主都希望被人们誉为仁慈而不是残酷,可是,他必须提防滥用仁慈。

究竟是被爱戴比被畏惧好,还是相反呢?回答应该是:最好两者兼备。但两者兼备是很难的,如果一个人对两者必须有所取舍,那么,被人畏惧要比被人爱戴安全得多。但是,君主使人们畏惧自己时,应该这样做:即使自己不能赢得人们的爱戴,也要尽量避免被人们憎恨。

第十八章,论君主应当怎样守信。

人们认为君主守信是美德,然而经验表明:那些曾经建立丰功伟绩的人并非时刻守信,而是懂得怎样运用诡计使人们晕头转向,并且最终把守信义的人们征服了。

第十九章,论应该避免受到蔑视与憎恨。

贪婪、霸占臣民的财产和妇人特别使君主被人憎恨。君主如果变幻无常、轻率、怯懦、优柔寡断,就会受轻视。君主应该表现出伟大、英勇、庄严和坚忍不拔。

第二十章,堡垒以及君主们每日做的事。

在新的国家里,新君主总是在整军经武。为了更稳定地保有国家,君主们建筑堡垒,但是,堡垒是否有益,要看情势,在一种情况下是有利的,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是有害的。

君主可以建堡垒,也可以不建,但君主一定不能只建堡垒而认为人民的憎恨无足轻重。

第二十一章,君主为了受人尊敬应当怎样为人。

君主做出伟大的事业和卓越的成就能赢得人们的尊敬。当一位君主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毫无保留地支持某一方而反对某一方的话,他会受到尊敬,中立是没有用的。一位君主必须表明自己是爱才的人。除此之外,君主应该在每年适当的时日,使人民欢度节日和赛会。

第二十二章,论君主的大臣。

选择大臣,对君主来说非常重要。大臣是否贤良,取决于君主的明智。君主识别大臣的方法是:如果你察觉该大臣想着自己甚于想着你,并且在他的一切行动中追求他自己的利益,那么他不是一个好大臣。好的大臣应以君主的利益为重;另一方面,君主必须常常想着大臣,尊重他,使他富有,让他感恩戴德。

第二十三章,应该怎样避开谄媚者。

谄媚者是危险的。君主很难防止谄媚,因为防止谄媚就要让人们讲真话,而一讲真话,君主的尊严就减少了。贤明的君主应在国家内选拔一些有识之士,单独让他们有讲真话的权力,但只是就君主询问的事情,而不是其他事情。一位君主应该常常征求意见,但是应该在他自己愿意的时候,在他不愿意时,或他没有询问时,要使每一个人都没有提意见的勇气。结论是:良好忠言必须产生于君主的贤明,而不是君主的贤明产生良好的忠言。

第二十四章,意大利的君主们为什么丧失了他们的国家。

在意大利,丧失国家的君主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没有自己的军队。他们当中有些人或是被人民敌视,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免于贵族之患。君主们如果没有这些缺点,只要他们有足够的力量保持一支军队,就不会亡国。

第二十五章,命运在人世事务上有多大力量和怎样对抗。

有许多人认为世界上的事是由命运和上帝支配的,但正确的观点是:命运是我们行动的半个主宰,其余一半由我们自己主宰。

当命运正在变化中,而人们仍然在顽强地坚持自己的方法时,如果人们同命运密切地协调,他们就成功了;如果不协调,他们就不成功。

第二十六章,奉劝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放出来。

意大利正等待一位人物来医治她的创伤和制止伦巴底的劫掠以及在那波利王国和托斯卡纳的勒索,她正祈求上帝派人将她从危难和耻辱中解救出来。如果优秀人物打算解救意大利,他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自己的军队。

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表现出极为明显的“非道德的政治观”。

他注重实际,从人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研究政治问题,这样的思想在中世纪是非常独特的。马基雅维里的这种思想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也正是从人性无好无坏的原则出发。他反对古代思想家把道德的良善作为政治追求的目标,认为国家的根本问题就是统治权,政治就是权力,统治者应以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为目的。权力就是实力,统治者必须将其统治建立在使人畏惧的实力之上。为了取得和维持统治,统治者可以采取种种不道德的方法。

马基雅维里还十分重视财产因素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将财产看成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认为国家存在的目的是保障个人自由地使用财产,保障个人安全。他告诫君主不要强占他人财产,不要招致人们的憎恨。

马基雅维里还十分露骨地注重统治术。他认为维护国家的手段,一个是法律,一个是军队。相比之下,军队的使用高于法律。在君主如何行使统治权的问题上,马基雅维里主张君主可以不受任何道德准则的约束,可以不择手段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影响与评价

其名著《君主论》中,马基雅维里最惊世骇俗的观点是:君王须兼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他的观点自问世以来,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恨之者斥之为“暴君的导师”,爱之者尊其为“民族主义国家的理论先驱”、近代“政治学之开山鼻祖”。

《君主论》是一本毁誉参半、不可不读的奇书,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自1532年开始印行,迄今470多年,从西方到东方,本书在政界、宗教界、学术等领域引起巨大的反响,被西方评论界列为和《圣经》、《资本论》等齐名的影响人类历史的10部著作之一。

马基雅维里的思想,改变了中世纪的神学观点,尤其是神学政治论,使政治学摆脱了神学和哲学,因而,在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马基雅维里的权术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他的“政治的无道德”论,强调目的的重要性,强调为实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被后人称之为马基雅维里主义,并作为一种政治理论流传开来。几百年来,马基雅维里主义为一些政客争权夺利、崇拜武力、背信弃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马基雅维里主义在同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的政治理论的对立与摩擦中不断丰富,成为一种独特的理论。

由于马基雅维里从人出发,第一次把政治问题看成是纯粹的权力和权术问题,西方学者一般认为,他为近代政治学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