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281100000066

第66章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1)

一句经典

这世界的一面自始至终是表象,正如另一面自始至终是意志。 

——叔本华

作者简介

亚瑟·叔本华(1788~1860)是19世纪上半期德国哲学家。他出生于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父亲是个富有的银行家,母亲是个颇有声望的小说家。他童年时代曾在法国生活。1803~1804年曾按父愿去英法等国访问,学习经商,但后来放弃了做商人的打算。1809年赴哥丁根大学学医,第二年改学哲学,成了柏拉图的崇拜者。1811年他到柏林听费希特和施莱尔马赫讲课。1813年他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论文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先后居留魏玛、德累斯顿,研究印度哲学和佛学。1831年,叔本华因避瘟疫离开柏林,去往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等地。他于1833年定居法兰克福,直至1860年逝世。

叔本华的主要哲学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论自然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1841)等。

成书背景

1820年,叔本华任柏林大学哲学讲师。当时德国各大学的哲学讲坛大都被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哲学家所把持,而叔本华是最早起来反对黑格尔的哲学家。他特地选择与黑格尔相同的授课时间,以示向黑格尔的权威地位挑战,但遭到惨败——只有3人听他的课。这样他在柏林大学任教24学期,开课时间不到1学期。

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最后会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经过了19年“无声的愤慨”之后,他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叔本华的这篇文章灵巧地运用了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的疑问和发现来维护他关于意志的学说。在前言中,他公开地对黑格尔及其帮派予以严厉的抨击。然而直到1853年之后,叔本华的哲学才为世界所重视。

思想品读

叔本华,1819年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了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

一、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

“这世界的一面自始至终是表象,正如另一面自始至终是意志。”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篇第一节中就点出了他的基本论题。此篇论述的是作为表象的世界,意在说明由充足理由律支配的世界、作为经验和科学的对象的世界,都属于表象的世界。他开宗明义地指出:“‘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反省和抽象意识就是哲学的思考。这样人会清楚而确切地明白,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就会明白围绕着他的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的,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

叔本华认为,这条真理比任何其他真理都要普遍和绝对,它是认识一切真理的前提。因为任何认识和真理都必然要预设主客分立这个共同而基本的原则。而主客分立则意味着客体必以主体为转移而存在。“客体主体分立是这样一个形式:任何一个表象,不论是哪一种,抽象的或直观的,纯粹的或经验的,都只有在这一共同形式下,根本才有可能,才可想像。因此,再没有一个比这更确切、更不依赖其他真理、更不需要一个证明的真理了,即是说,对于‘认识’而存在的一切,也就是全世界,都只是同主体相关联着的客体,直观者的直观。一句话,都只是表象……一切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

叔本华承认,这个真理绝不新颖,它已包含在笛卡儿所提出的怀疑论观点中,贝克莱是断然地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人,从而为哲学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印度的吠檀多哲学中也早已作为根本命题出现了。而康德首先的一个缺点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忽略,因为他还假定了自在之物的存在。

叔本华的这一观点早在他的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初露端倪,在《作为意志和观念的世界》里更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所谓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指的是我们先天意识到的、构成整个现象世界的表象的四种联系形式。他认为,任何一个客体都不是以完全孤立和分散的形式呈现于人的表象中,我们关于对象的表象都以一定的形式与其他表象相联系。科学知识总是表象之间的联系的知识,它表示一个已知对象的系统,而不只是表象的集合。这意味着必然存在着作为这种联系的充足理由。充足理由律是支配关于现象世界的知识的基本原则。

叔本华把人的表象能力分为四种:直观表象能力、思维表象能力、感性想像表象能力、独立表象能力。由此产生四类表象,充足理由律也由此有四种表现形式:第一类是直观的、经验的表象,即主体按照时间、空间及因果性等先天的感知形式所构成的关于物理世界的对象;第二类是由抽象概念构成的表象,其相应的联系形式为判断,即概念的综合;第三类是时空的纯直观的表象,它们是数学的对象;第四类对象只有一个,即作为意愿的源泉和主体的自我。它们分别由生成的、认识的、定律的、动机律的充足理由律所支配,分别是物理的、逻辑的、数学的和伦理的理由。这些充足理由律是主体所先天具有的,它不依赖客体(对象),而任何客体则都是主体运用其固有的表象能力、按照同样为主体所固有的充足理由构成的。叔本华的这种观点显然是对康德关于主体利用先天的感性形式(空间和时间)和知性范畴来建构对象的观点的改造,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清除了康德的自在之物。

以此为基础,叔本华一再号召人们摆脱“自然的和朴素的实在论”的支配,因为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把认识的条件实体化了。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对于对象的认识,但是这种分立并没有本体论的意义。肯定认识过程中与主体相对立的对象存在并不意味着肯定对象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因为对象总是由主体以一定的观点和角度所观察的对象,是被主体加工和“过滤”过的,被主体用其先天的范畴构造出来的。它们不是实体,不是实际存在着的事物,不是“自在之物”,而只能是现象。

叔本华从同样的立场出发批判了德国思辨哲学。他认为,以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哲学的根本错误在于把认识论的概念和范畴本体论化。而由于这种被当做是存在本身的绝对自我、绝对观念已超出了认识论的界限、经验的界限,必然是根本不可能被认识的东西,所以为康德所禁止谈论。

让世界作为表象意味着叔本华必须要消解康德的自在之物,而要对表象世界之外的自在之物问题做出回答,就必须重新考察世界和人的本质、它们的相互关系、人的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如果使哲学局限于主客分立的认识论范围内,所达到的世界就只能是作为对象而存在的世界,即表象世界,而不可能是自在的世界。因此只有抛弃主客分立这种认识论的形式,才能达到真正存在的东西本身。而这种真正存在的东西只能是意志,自在之物的世界就是意志世界。

叔本华首先指出,人的真正存在是意志。现象世界虽必然是杂多的,但又都以单一的主体作为其支柱,即它们是作为主体的表象而存在的。主体本身又是表象世界中的一个个体,它必须有身体作为其凭借。就人本身来说,人最根本的东西是情感和欲望,也就是意志。这样就“给了这主体理解自己这现象的那把钥匙,才分别对它揭露和指出了它的本质、它的作为和行动的意义和内在动力”。因此,叔本华认为人的理性、知识就其起源和实质而言,都是服从于意志的。理性不过是意志雇佣的向导。意志好像是一个勇猛刚强的瞎子,而理性则不过是由他背负着给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理性的目的不是其本身,而是作为满足欲望的手段,而且人的记忆、性格、智慧等一切心理意识现象,甚至连人的肉体的活动,都是由意志所决定的。

叔本华进而指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既然人是有意志和欲望并由意志和欲望来支配其一切的,那整个宇宙也必然是这样的。意志是无所不在的,它既是每一特殊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也是全部事物的实质和核心,它既表现于盲目的自然力中,也表现于人的自觉的行为中。因此,世界只是这个意志的一面镜子。

意志作为“自在之物”是无意识的,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故可称之为“生命意志”。万物最珍贵的就是生存,因此利己主义乃是人类的天性、万物的本质。生存的反面是死亡,为了求生存就必须战胜死亡。战胜死亡的办法是繁衍后代,因此生命意志必伴有生殖意志。人的两性关系、爱情、婚姻无非是实现生殖意志的工具,也是生命意志的工具;而个人的生存、生殖则是整个种族生存、生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