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妙语连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2822000000010

第10章 无情妙联

容易色难这可以看作是一副最早的无情对,传为明代才子解缙与永乐皇帝朱棣属对。

朱棣学识颇丰,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曾授命翰林学士解缙为主纂官,编成世界上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计22877卷。

有一天,朱棣对解缙说:“古书上有句话颇难属对。”解问:“哪句话?”朱曰:“色难。”解即应云:“容易。”朱棣说:“既然容易,爱卿何不对之?”解缙说:“臣已经对上了。”朱棣仔细一想,顿时恍然大悟,不禁开怀大笑,连声赞叹:“妙对!妙对!”

“色难”一语,出自《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说:儿女尽孝道最难做到的,是在父母面前能经常保持喜悦之色。亦可解为:儿女尽孝,难在能让父母常有喜悦之色。

“容易/色难”,看似互不关联,无法成对;然剖而析之,却字字工对。“容”指容貌,“色”指脸色,合谓人之容颜与面貌,相对极其工整;“易”与“难”则是一对反义词,相对更是天衣无缝。整体不成对,拆开成巧对,这就是无情对的奇妙之处和魅力所在。

雨果冰花这是一副由人名和物体组成的无情巧对,作者王白石。

“雨果”,指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曾多次改编成电影,另有小说《悲惨世界》及剧本、诗集等多种著作,影响很大。“冰花”,是指水(包括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凝结而成的花朵形状的物体,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在冰箱、冷库的玻璃上,北方冬季的水面上、玻璃窗户上,随处可见。

以上两者一是人名,一是物体,风马牛不相及;但拆开来又各自成对,而且对得十分工整。“雨/冰”,都含有水,一是流动的液体之水,一是静止的固体之水;两者相对,天造地设。“果/花”,同为植物形体的一部分,开花结果,是植物在不同季节分别呈现的物理现象;两者相对,顺理成章。“雨果/冰花”,一人一物,互不相干;但却字字相对,妙趣横生。无情对的巧妙和奇特,于此可见一斑。

乔国老石家庄上联“乔国老”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即吴国(都建业,今南京)阁老乔玄;下联“石家庄”是城市名,即今河北省省会。一人名、一地名,一南一北,互不相干,无法成对;但拆开来却又字字成对。“乔/石”,姓氏对;“国/家”,社会名词对;“老/庄”,指古代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属于人名对。更为奇妙的是,人名、地名六个字两两相对,又可组成三个不同的名词:“乔石”(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和“老庄”(老、庄并称“道家之祖”)。

此联是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常江为中央电视台1984年《迎春征联晚会》而作。

四眼井陆耳山清代才子纪晓岚与学士陆耳山,二人结伴郊游,走到一个名叫“四眼井”的地方。陆问纪曰:“‘四眼井’当如何对之?”纪略一思索,笑而答曰:“当以阁下姓名对之。”陆思之顿悟,二人会心大笑。

“四眼井/陆耳山”,一地名,一人名,二者毫无关系,拆开来却字字相对。“四/陆”,数词对(作姓氏的“陆”字,又是数词“六”字的大写);“眼/耳”,形体部位对;“井/山”,名词对。对得如此巧妙,堪称天造地设。

张之洞陶然亭清末名人张之洞与友人李文田,一日于陶然亭小酌。张即景生情,以“陶然亭”为出句,向李索对。李思之少顷,笑谓张曰:“欲寻佳对,非阁下姓名莫属也。”张听了会心大笑,连夸:“妙对!妙对!”

“张/陶”,姓氏对;“之/然”,虚词对;“洞/亭”,名词对。的确是一副整体不成对而字字成对的无情妙对。

牛得草马拉松这是常江先生创作的又一副无情巧对。

“牛得草”是著名戏曲演员,“马拉松”是体育比赛项目,两者各不相干,但却字字相对。“牛/马”,动物对;“得/拉”,动词对;“草/松”,植物对。上联“平仄仄”,下联“仄平平”,声律十分和谐。真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鸦片烟鬼燕窝糖精上联“鸦片烟鬼”,是对鸦片烟瘾君子的戏谑之称,指一人;下联“燕窝糖精”,是两种食品,指两物;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拆开来又字字成对:“鸦/燕”,飞禽对;“片/窝”,形状对;“烟/糖”,食物对;“鬼(怪)/精(灵)”,称呼对。

对仗堪称工巧,惜平仄稍欠谐调。

此联作者无考。

三星白兰地二月红杏天上联“三星白兰地”是一种酒名,是上海某酒家的征联出句;下联“二月红杏天”指时令和天气,是某作者的应征对句。全联整体不成对,分开字字成对:“三/二”,数量对;“星/月”,天体对;“白/红”,颜色对;“兰/杏”,植物对;“地/天”,宇宙对。对仗工稳,平仄谐调,堪称佳构。

这副巧对的下联,许多联书皆作“五月黄梅天”,可能是最初选定的对句。此对句亦算工巧,可惜关键位置的“兰/梅”平仄失对,“黄梅天”又是三平尾,犯声律之大忌,明显逊于“红杏”句。而“红杏”之对,或为此次征联评选之时沧海遗珠,或为事后续补之作。

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上联描写花圃景象,下联是对人的称呼,两者意思相差万里,但能字字对仗工稳。“庭/阁”,屋宇名词对;“前/下”,方位对;“花/李”,植树物对;“始/先”,时值状语对;“放/生”,动词对。如此分析,上下联的意思又可别解为:庭院里花朵刚刚开放,阁楼下面李树已经生出来了。全联平仄十分谐调,上联“平平平仄仄”,下联“仄仄仄平平”,完全符合平起式五言联的标准声律格式。

此联作者无考。

珍妃苹果脸瑞士葡萄牙这是一副由中国人名和外国国名组成的无情巧对,作者是“巴渝联苑三老”之首的倪丁一(1912—1999)老先生。

上联说“珍妃”的“脸”像苹果一样好看。“珍妃”是中国清朝末期光绪皇帝的妃子,为东方女性;下联“瑞士”、“葡萄牙”则是西欧的两个国家。上下联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却字字、处处对仗:“珍/瑞”形容词对,“妃/士”人伦类名词对,“苹果/葡萄”草木类名词对,“脸/牙”形体类名词对。内容无关,字词成对,妙趣横生,耐人寻味,这就是无情对的特点和魅力。

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上联描述某公教书育人的成就,“公门”,指某公之门下;“桃李”,泛指学子,此处借喻某公之门生;“争荣日”,获取功名、争得荣誉之日。典出《资治通鉴》:“或谓荻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极言荻公门生故旧之多。下联“法国”、“荷兰”、“比利时”,则是欧洲的三个国家。上下联毫无干系,整句无法成联,分开却处处相对。“公门/法国”,偏正式名词对;“桃李/荷兰”,并列式花木对;“争荣/比利”,动宾词组对;“日/时”,时间名词对。对仗十分工稳。整体难相对,拆开成佳对,无情(无法成对)之中又有情,有情之外反无情,取名“无情对”,盖因此也。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十分协调,符合平起式七言联的标准格式。

此联作者无考。

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这是一副脍炙人口的无情巧对。

上联“杨三”,指昆曲名丑杨鸣玉(1815—?),江苏扬州人,因排行第三,世称杨三。出身科班,常在北京演出,擅长《问探》、《盗甲》、《下山》、《访鼠》等剧目。昆曲起源于苏州昆山县,故又名苏昆,昆曲丑角又称苏丑。“杨三已死无苏丑”,是说杨三死了以后,就没有能与他齐名的苏昆丑角演员了。

下联“李二先生”,指清末洋务派首领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因排行第二,戏称李二先生。道光进士,曾任江苏巡抚,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在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避战求和,招致战争失败和北洋海军覆没,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因而被清廷“褫去黄马褂”。说“李二先生是汉奸”,即指此事而言。

乍看两联无法成对,分开却能处处成对:“杨三/李二”,人名对;“已死/先生”,偏正动词对;“无/是”,副词定语对;“苏丑/汉奸”偏正名词对。上联歌颂,下联贬斥,对比鲜明。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极其和谐。的确是一副绝妙的无情巧对。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联书谈到这副巧对时,都夹带着一段有趣的故事。说是清朝末年,北京某戏院上演昆曲《白蛇传·水漫金山》,杨三饰龟丞相,命穿黄马褂的团鱼(鳖精)大将军当先,喝令道:“娘娘有旨,攻打金山寺,如有退缩,定将黄马褂褫去不贷!”观众心领神会,奋起鼓掌叫好。暗中有爪牙密报李鸿章,杨三即被抓去坐牢,不久死于狱中。时人哀其不幸,撰此联以挽之。

故事说得活灵活现,若果系史实,则如已故联家王钟磷先生所说,此联当是一副高明的挽联,而不是无情对了。可惜《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348页“杨鸣玉”条目下,并无上述故事的记载。同书316页记有京剧演员刘赶三的情况,倒与这段故事比较接近:

刘赶三(1817—1894),清·京剧演员。名宝山,字韵卿,号芝轩,天津人。票友出身,初学老生,后改演丑角。曾任“精忠庙”会首。以擅演彩旦戏著名。演《探亲家》时,辄骑真驴上台。常在剧中借题发挥,大胆嘲笑封建统治阶级。传因讽刺李鸿章丧权辱国受杖责,郁愤而死。

《清稗类抄》(清人笔记集,近人徐珂编)中更有此事的详细记载:

刘赶三赴湖广会馆堂会,所演为《探亲相骂》。赶三每演剧,辄乘来其所豢黑卫(注:文言称驴日“卫”),以博欢笑。是日登场,又牵卫而出,以鞭指之曰:“尔勿动,否则即剥尔之黄马褂,拔尔之三眼花翎!”一堂为之轰动,盖指李文忠也。李方督两广。其时李之长子伯行兄俱在座,闻之怒不可遏,因属家丁数十人,伺于湖广馆门首。须臾,赶三演出毕,及门,李之家人蜂拥而上,拳足交加,几毙;众和解之,始释。其徒舁之归,比至家,已不省人事,一夕而死。

以上两书关于刘赶三讽刺李鸿章的记载,前者过于笼统,缺少具体细节,且所记刘赶三死于1894年,即甲午战争爆发的当年。而因甲午战败,“议者交咎,鸿章褫其职(注:即褫去黄马褂),以王文韶代督直隶”(见《清史稿·李鸿章传》),是在1895年。后者所记故事较详,惜无年月,只说“刘赶三赴湖广会馆堂会”演出,是时“李方督两广”。据《李鸿章传》,李曾两次督湖广,第一次是光绪“六年(1880)正月授湖广总督”,第二次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十月出督两广”。若指第一次,则戏词“剥尔之黄马褂,拔尔之三眼花翎”云云,无从说起。因为直到光绪二十年,李鸿章才幸得“赏戴三眼花翎”。如指第二次,此时刘赶三已经不在人世了。由此可见《清稗类抄》所记或为演义之作,不可信为史实。

总之,杨三也好,刘赶三也好,如果找不出他们因戏说“褫去黄马褂”而被李鸿章害死的历史依据,这副对联就不能算是挽联。说它是讽刺联也未尝不可,但就其特点看,算作无情对则更为合适。

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传说清代大文豪纪昀,幼年十分顽皮,踢死蛤蟆弄死猴,隔三差五地总要惹出点儿是非来。有一天,他与同学追逐嬉戏,踩死了塾师石先生家的一只小鸡,把小鸡藏在一摞砖头后面,结果还是被塾师发现了。塾师猜想这必是纪昀所为,便出一上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命纪昀对下联。纪昀想了想,脱口对以“粗毛野兽石……”,“石”字刚出口,突然停住了。塾师催他:“对下去!”纪昀说:“学生不敢往下对了。”“怕什么?”“怕石先生您生气。”

塾师听他前五个字对得十分工整,很想知道后两个字是什么,便说:“先生今天不生气。放心对下去,石……什么?”纪昀说:“学生已经对过了。”没等塾师再问,又补充说:“先生您自己也说出来了。”塾师这才恍然大悟:下联全句是“粗毛野兽石先生”。

这位塾师非常爱才。他本想借对对子来难倒纪昀,以示惩戒,但见纪昀对得如此巧妙,心里的气儿早已消了。尽管对句把他比作“粗毛野兽”(当然纪昀并非有意),可他从中看出了纪昀的才气,所以还是笑着夸奖:“对得巧,对得妙!”

这副对联的确非常巧妙。“细羽”对“粗毛”,“家禽”对“野兽”,“砖”对“石”,“后”对“先”,“死”对“生”,字字工对,无懈可击。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完全符合仄起式七言联的标准声律格式。

关于这副对联的故事,有各种不同说法,有说是学童讽刺乡绅的,有说是学童讽刺学究的,也有说是学童讽刺塾师的。因为总不离“讽刺”二字,故不少联书都把它归人讽刺联类。本篇所说纪昀与塾师应对,也是不见经传的演义之说。其有无讽刺意义且不说,单从“砖后死”与“石先生”无法成对而又字字工对的特点来看,理当归属无情对。

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上联“寻”字指长度,古以八尺为寻。整句意思是:这棵树已经四尺高,眼看着就长成大树了,请不要纵斧砍伐它。下联是个分析判断句,是说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之间“一点不相干”(没有一点关系)。正巧,这副对联上下联之间,也是“一点不相干”,根本无法成对;但若仔细分析,却又字字成对。“树/果”,草木对;“已/然”,虚词对;“半寻/一点”,数量对;“休纵/不相”,动词对;“斧(工具)/干(兵器)”,名词对;对得十分工巧。

有的联书把上联“半寻”写作“半枯”或“半残”,意思是:“这棵树快要死了,请别纵斧砍伐它吧!”意思虽然差不多,但相对下联的“一点”,就不如“半寻”工稳了。

据说这副对联是张之洞巧对前人句。

三径渐荒鸿印雪两江总督鹿传霖上联“三径”,旧称归隐之居所曰三径。典见《三辅决录》:“蒋诩,字元卿,舍中竹下开三径,唯求仲、羊仲从之游。”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下联“鹿传霖”,河北定兴人(1836—1910),字滋轩,号迂叟。清同治进士,历任知县、知府、巡抚,1899年调任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

上联意为:归隐者门前罕有人至,雪地上只有鸿雁留下的足迹。下联意为:时任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者,鹿传霖。上联言景,下联说人,风马牛不相及,根本无法成对,然而分开解析,却又字字成对。“三/两”,数词对;“径(陆路)/江(水路)”,名词对;“渐/总”,副词状语对;“荒/督”,动词对;“鸿/鹿”,禽兽对;“印/传”,动词对;“雪/霖”,含水名词对;对得工巧无比。由此妙趣横生,别具一格。

此联作者无考。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青黄不接,向君借点东西过去有一位先生,半夜出门小解。是夜恰逢朔日,又加乌云笼罩,伸手不见五指,因而迷失方向,一头撞到树上。摸索回屋后,不禁叹息曰:“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此?”忽然想到,这是一比不错的上联。但下联该对什么呢?他辗转反侧,直到天明也没对上来。

次日晨起,本村一位穷秀才来访。仗着是挚友,秀才开口便说:“青黄不接,向君借点东西。”先生说:“我昨夜偶得一上联,苦无下联;你若能对上,立马借给你。”遂即念出上联,秀才听了说:“方才我已经对上了!”“方才……?”先生恍然大悟:“噢——对对对!”二人哈哈大笑。

此联平白如话,一看就懂。上下联说的两件事互不相干,但却字字相对:“黑白/青黄”,颜色对;“难分/不接”,偏正词组对;“教我/向君”,动宾词组对;“怎知/借点”,动词对;“南北/东西”,方向对;对得非常巧妙。

先生黑夜迷向,偶得上联,想了一夜对不出下联;秀才上门求借,直言不讳,无意之中对出了下联。由此看来,成其巧对者,机遇也。

此联作者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