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北京,是皇太极一生想要实现却没有实现的梦想。在清兵进入北京城一个多月后,渐渐在北京城里站住了脚跟。多尔衮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和诸王大臣们商量,将迁都北京的事情提上日程。迁都这件事,顺治和孝庄都没有反对,这是大势所趋的必然结果。但是,迁都是一件大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盛京和京城的路途相隔较远,必须经过详细的安排,才能保证路上的万无一失。
这一年的八月二十日,经过周密的安排后,在盛京的迁都队伍终于缓缓向北京城出发。
向着北京城前进的孝庄很是感慨,她的丈夫一生都没有实现的梦想,现在就要实现了。她背负着皇太极的梦想,看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在这之前所有的等待和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实现了皇太极的梦想,她比任何人都要高兴,她比任何人都渴望看到现在的这一局面。
盛京到北京城有一千多里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九月十九日,福临和两位太后的车驾从正阳门进入紫禁城。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的朝代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从盛京迁都北京,意味着清朝的统治区域从东北扩大到了全国的范围,代替明朝,成为整个中原大地最高的统治集团。而福临,也变成了统治天下的皇帝。因此,诸王和大臣们认为,必须要在北京重新举办一次登基大典,以强调福临新的身份。十月初一,顺治在北京举行了登基大典。这是一个万分喜庆的日子,是被所有清朝人期待的日子。大典只是一个仪式,为了表达重视,大典十分繁琐而又乏味,对于年仅七岁的顺治来说,是一种折磨。
登基之后,他将多尔衮封为“皇叔父摄政王”,给以了极高的荣誉。
在皇太极多年的政治熏陶下,孝庄清楚地明白,一场更激烈的战争就要开始了,那就是多尔衮和皇太后之间的关于利益的战争。多尔衮因为率领清兵占领了北京城,居功甚伟,不可一世,气焰渐长。被加封为“皇叔父摄政王”后(后又改为“皇父摄政王”),更是将权力进一步握紧在手中,开始形成了摄政王专政的局面,也为他后来的专制残暴、妄图篡位做了铺垫。
多尔衮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行为也越来越嚣张。顺治四年时,以“体有风疾”为由,停止了对福临的跪拜。排除异己,陷害忠良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甚至还结党营私,发展自己的私人势力。从多尔衮的行为中不难看出,他已然把自己当成了这个国家真正的统治者。
多尔衮并不缺乏智谋,也不缺乏手段。但是他低估了对手的能力,孝庄和福临的力量,比他想象中的更大,他一直没有等到自己称帝的机会,就被命运无情地抛弃了。
顺治七年,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在狩猎时摔下马背跌伤。这年十二月,三十九岁的多尔衮因为救治无效而死在了古北口外。这个意外,仿佛是一曲演奏正激烈的乐章戛然而止。观众们还不知道后面的旋律会是如何,就被告知这首曲子已经演奏完毕了。
多尔衮的意外去世,让当时北京城中剑拔弩张的气氛轻松了许多。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和皇太后并没有着急将他清算,相反,还给予了他极高的荣誉,将他的灵柩从古北口运回,将他厚葬。
◆未解之谜:下嫁多尔衮?
多尔衮死了,但是关于他的传说并没有一同死去,在他的身后,有太多的不解之谜。在清朝的几大疑案中,位居首位的就是他和孝庄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清代的学者孟森的《太后下嫁考实》一文中,“清有这样的记载:世虽不敢言朝廷所讳言之事,然谓清世祖之太后下嫁摄政王,则无南北,无老幼,无男女,凡爱述故老传说者,无不能言之。求其明文则无有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当时的社会里,关于太后下嫁多尔衮,是民间人人都在传说的事情,无论南北,无论老幼,无论男女,都把太后下嫁这一事情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传说呢?
这件事情的源头,大概是入关后多尔衮被封为“皇父摄政王”开始。人们所有的猜测都是针对“皇父”这个称呼。人们对于“皇父”这个称呼十分不解,按照身份,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那么理当是“叔父”才对。所以人们认为“皇父”这个称法,必然是娶了太后,成了顺治帝福临名义上的后父。还有当时流传下来的官方文件中也出现过这样的说法,盖了官印的文件中多次提到多尔衮是皇父,这更加深了人们的猜疑。
关于太后下嫁的原因,在民间的传说和演义中大致有三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在皇太极驾崩之时,多尔衮是最有机会继承大统的人,但是却在最后的关键时刻辅佐了年幼的福临登基,而后又为清兵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孝庄太后为了感谢多尔衮,于是决定下嫁。第二个版本是,孝庄嫁给皇太极之时才十三岁,而皇太极已经有三十四岁,两人年纪十分不般配。而多尔衮与孝庄的年纪十分接近,两人早就互相倾慕,在皇太极生前就已经有暗中来往。清朝入关后,居功甚伟的多尔衮可以出入皇宫,和孝庄的来往更是密切,在摄政王妃小玉儿死之后,孝庄就顺理成章地下嫁给了多尔衮。第三种说法是,入关后的多尔衮权势滔天,顺治帝的皇位岌岌可危。为了保住福临的皇位,孝庄想到了下嫁给多尔衮以笼络住他,让福临的皇位能够坐得更稳。
第三个版本的说法甚至还得到了一些历史学家的肯定。
他们这样说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孝庄太后临死前,曾留下遗言,表明不愿意和皇太极合葬,而让康熙将她安葬在顺治帝的孝陵旁边。历史学家们认为,孝庄太后之所以留下这样的遗言,大概是因为曾下嫁给多尔衮,让她感到无颜面对已经死去的皇太极。
在满族人的风俗里,丈夫死了下嫁给小叔子这样的事情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更多的人反对太后下嫁这一说法。
入关以后,为了得到重礼仪的汉人的支持,满族人也开始学习汉人的礼仪。对于一些旧的风俗持反对的态度,婚姻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北京城中的满族人,已经很少出现改嫁小叔子这样的事情。而清政府对于皇室的面子,更是看得十分重要,为了防止舆论的出现,必然不可能容许下嫁小叔子这样的事情发生。
另外,“皇父摄政王”在满语中,有父王的意思。但是按照满族人的风俗,将尊贵的人称为父王,是对被称呼的人表达的一种尊重和爱戴。福临将多尔衮称为皇父,只不过因为多尔衮的功劳大而用来突出他的地位,并不能说明太后下嫁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太后下嫁的传说,大多出于民间,在当时比较正统的被认可的文件中并没有关于这件事情的任何记载。
孝庄是个有政治头脑、远见卓识的女人,在她的眼中,有很强烈的大局观,她懂得大事和小事、个人和国家之间应该如何取舍。若她真的在情急之下下嫁给多尔衮,那么她不仅是丢了皇室的面子,也令整个清政权都成为众矢之的,她之前为福临所做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多尔衮出生于明朝万历四十年,他的生母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晚年最宠爱的妃子,因此多尔衮的童年生活十分圆满,但是在他十五岁时,努尔哈赤逝世,作为当时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妃子,四大贝勒要求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十五岁的多尔衮,连续经历了失去父亲和失去母亲,对他后来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少年时候的多尔衮,能征善战,在十六岁那年被皇太极赐了一个“墨尔根戴青”的美号。皇太极在位期间,对这位能干的弟弟十分重视,多尔衮几乎参加了皇太极在位期间的所有重要的战役。在这样一次次的历练中,多尔衮的将帅才能也被磨砺了出来。多尔衮的骁勇善战,为皇太极扩大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皇太极驾崩后,在辅佐福临登基时,多尔衮的功劳也是不可埋没的。而后他又带兵进入北京,统一了中原,确定了清朝在整个中国的统治地位。他一生的功绩无数,虽然在后来因为利欲熏心而做出很多不可原谅的事情,但是不能因为有这些污点,就将他所有的功劳都抹去。
而关于孝庄和多尔衮之间是否有感情,后人也只能推测而已。孝庄美丽聪慧,活泼明媚,在皇太极独宠海兰珠的那一段时间里,她的心里或许也产生了许多的怨言,也曾对少年英雄的多尔衮产生了许多的好感。然而感情这种东西,本来就很难说清,更不用说两个当事人已经逝去了那么多年,那些纠葛也好,爱慕也好,也早就像风一样消散在无情的历史中了。
◆政治才能
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孝庄已经不是那个心怀悸动的少女了,而是变成了一个需要在关键时刻发挥自己才能的女政治家。为了整个清朝,她付出了太多,也牺牲了太多。她或许并不想做一个女强人,也想着和普通的女人一样,在丈夫的庇护下安稳地过一生。但是历史把她推到了那个地位,为了年幼的儿子和死去的丈夫的愿望,她不得不像个男人一样为年幼的儿子支撑起一片天。
所有年少时的幻想,都已经变成了冷冰冰的现实,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摄政王多尔衮死后,权力又回到了顺治帝的手中。顺治八年正月,也就是多尔衮死后的一个多月里,福临举行了亲政大典。亲政的意义十分巨大,无数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到了地上。亲政的这一年,顺治帝十四岁。这样一个少年,因为之前摄政王独占权力,没有机会实践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担负起整个国家的重任。他有太多的东西还没有学会。
在朝政方面指导他辅助他的责任,就落在了母亲孝庄的身上。在她的眼里,顺治帝无论长多大,都是一个小孩子,对他有一百个不放心的地方。每一个母亲都对孩子抱有望子成龙的心,孝庄也不例外,她心里迫切希望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为一个可以名垂千古的皇帝。
顺治从很小的时候起生活环境就比较恶劣,父亲在他很年幼的时候就死去了,父亲死后就陷入了权力斗争的中心,在勾心斗角中渐渐成长。不顺利的人生让他早早就尝到了人生的艰辛,也因此成了早慧的少年。他懂事明理,天性中带着宽厚仁爱,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扬。但是也有着许多的缺点,他对于满洲人所崇尚的狩猎有着十分狂热的喜爱,在男女之事上也曾因为别人的引诱而误入歧途,在这样的年纪里,很需要有人来对他进行劝谏,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正确。
除了有母亲的教导,顺治帝还有一位很重要的老师,那就是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汤若望出生在德国,从小接触神学,学习到的都是虔诚善良。少年时代的汤若望在德国学习时,接触了传教士利玛窦所写的关于中国的经历和见闻,深深吸引了年轻的汤若望,于是他对中国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汤若望来到中国之时,正值明朝末年,中原地区已经出现王朝末路的气象。1623年,也就是明朝天启三年,汤若望到达了北京。汤若望将自己从西方带来的仪器呈送给明朝的官员,得到了重用。而后进入清朝之后,因为汤若望渊博的知识,顺治帝仍然对这位德国传教士十分重用。在顺治帝亲政之后,汤若望给了他很多有用的建议,帮助他在治理国家的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汤若望有着极高的政治洞察力,他早早地预言到了多尔衮的野心,并在多尔衮权势滔天之时就敢于直言多尔衮必然会“早死”。顺治帝在亲政之前就对汤若望多有重视,亲政之后,对汤若望提出的意见也多有采纳。到了后来,更是将汤若望称为“玛法”,在满语中是祖父的意思。
孝庄将顺治帝对汤若望的敬重看在眼里,她觉得在顺治的政治道路上有一位好的导师,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福临失去了父亲,有些父亲能够教给他的东西,自己并不能够给他。汤若望就像一个父亲般的存在,为福临指点人生的迷津。汤若望这个德国传教士,有着许多当时中国所不具有的西方知识,对于顺治的虚心求教,也很乐意为他解答。
汤若望是个直言不讳的人,对于顺治很多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缺陷,也能够当面指出,有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耿直。在他们相处的十年时间里,汤若望对这个少年的规劝起了巨大的作用。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这样一位良师监督着自己的成长,不仅对于顺治来说是十分幸运的,对于孝庄来说,也是一大幸事。
然而,作为一个开国之君,注定意味着要走一条不平顺的道路。
顺治十六年,盘踞在东南沿海的明朝将领郑成功,在顺治十五年北征失败后,再次率领了十万水军北征。并迅速攻下了瓜州、镇江这些南方重要城市,苏州、杭州、扬州等重要城市已是岌岌可危。顺治帝自登基以来,还没有遇到过这样大的挫折。
他首先想到的是逃避。放弃北京城,回到旧都沈阳,这样还可以保持在东北一带的统治权。
孝庄太后对福临的这一想法表示了强烈的反对。清朝的目标一直都是统一全国,放弃了北京,就等于放弃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孝庄对于儿子在这种时候表现出来的怯懦,感到十分失望。她深刻地明白了他还没有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理想的皇帝,他经历的事情还太少,培养他还需要倾注很多的心血。
被孝庄训斥后的福临变得十分狂躁,他走了另一个极端:想要御驾亲征。对于一切想要劝阻他御驾亲征的人,他的态度都十分恶劣。孝庄对福临的表现十分失望。她跟着皇太极经历过太多,她深刻地明白在政治中胜败都是常事,大风大浪都是十分常见的。但是重要的是,要在经历风浪的时候迎难而上,而不是逃避,有时候心态才是成败的关键。她这样劝阻福临:一些地方的失陷并不能说明什么,反而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将东南一方也收复,扩大清政府的统治范围。
听从了母后意见的顺治帝,安排好作战和军队的部署,调遣清兵南下作战。历史证明,孝庄的想法和抉择是十分正确的。清兵的能力完全可以和郑成功的兵力抗衡,清兵打败郑成功并没有花去多少时间。福临对于母后的远见钦佩不已。
孝庄在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用自己的远见卓识,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她有着足够的计谋和能力,但是对于权力的欲望却没有很强烈。她一生所愿,不过是实现丈夫的理想,看见儿子的成才。她想把这个世界上她认为最好的东西都给儿子。但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孝庄给顺治的东西,有时候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在政治上十分和谐的母子二人,在顺治的婚姻上终于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孝庄对于汉族的女子存在不小的偏见,她不希望儿子娶一个裹着小脚的汉人。当时的宫里,不允许任何裹过小脚的女人进入,甚至于还在神武门挂了一个木牌,上面写着“有以缠足妇女进宫者斩”。可见,当时满族人对于汉族的女人还是存在巨大的偏见的。进入北京城的孝庄,为了继续保持和蒙古之间的密切联系,也为了防止顺治帝娶汉人女子,于是给顺治帝福临做主订下了一个科尔沁草原上自己的亲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