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古墓探索之谜
2830200000012

第12章 墨西哥的金字塔

特奥蒂瓦坎,即印第安语的“众神聚居之所”,它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北郊40公里处。古城遗址长6.5公里,宽3.25公里,面积21平方公里,估计曾有居民20万,相当于同期欧洲罗马城的规模,是古代西半球乃至全世界最大城市之一。目前除了已经修复的金字塔和神庙外,只能看到街道轮廓线和莽莽灌木丛掩没的无数土墩,依稀可以窥见(窥(kuī)见:窥,暗中察看。窥见:看出来或觉察到。)昔日的繁华都城的盛景。

该城中轴南北干线称“黄泉大道”或“死亡大街”,宽55米,长2.5公里。全城主要建筑群都布置在大道两旁。“黄泉大道”是1325年南进的阿兹特克人起的名字。据说当时大军路经这里,只见城市破败,找不到一座完整的房屋,而大道两旁却有连绵不绝的棱锥形高台,疑为坟墓,故称此名。又一说,当年大批奴隶被送上金字塔祭天,都是从这条大街走向死亡的,后人便称之为“黄泉大道”。

城内有许多华丽的宫殿、神庙。平民的住宅也很宽大,通常一座房屋有50—60个房间,环绕着一个内院。可惜这些房舍都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房基了。城址已发掘1/10以上,取得了大量文物,其中以彩绘陶器和石雕像最多。一尊大型水神雕像以数块巨石精心琢磨衔接(衔(xián)接:事物相连接。)而成,水神头戴冠冕,两耳佩垂饰物,两眼深沉有神,衣袍上的几何图案和装饰线条相当严整。在没有铁器的石器时代,能将粗石雕琢得如此传神、明快、凝炼,实为难得。此外,还有一种三足鼎式的陶罐,釉面光洁,花纹精细,造型巧妙,完全可以列入古代艺术精品之林。

在“黄泉大道”东南,屹立着1910年前后修复的太阳金字塔,四方锥体,分5层,逐层斜缩,总高64.5米。底边各长222米和225米,占地5万平方米,有6.5个足球场那么大,略小于埃及金字塔。正面有台阶通到塔顶,上面是平台,曾建有金碧辉煌的神庙,内供黄金装饰的太阳神像。如今塔顶光秃秃一片,因神庙模样难以考证,至今未能复建。其它三面陡峭平滑,难以攀登。塔身还穿插装饰着用琢磨光亮的素色、彩色或浮雕火山岩石铺镶的图案。塔为实心,以沙土充填,外以巨石封裹,与埃及金字塔的空心陵墓有所不同。

祭祀(祭祀(sì):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请求保佑。)月亮神的月亮金字塔规模稍小,距太阳金字塔1公里。塔基长150米、宽120米,占地18万平方米,也比两个足球场大,它高43米,也是5层,建筑艺术比太阳塔更为精巧。两塔之间有可容约数万人的大广场,由此可见当年祭祀场面之大。

第三个大建筑群在“黄泉大道”两端。在一个凹式广场上,三面环以平台式神庙多座,犹似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堡。最大的一座是6层塔,每层饰有羽蛇头和玉米轴组成的浮雕,前者代表蛇神,后者代表雨神。“羽蛇”是托尔特克人崇拜的图腾。

根据推测,太阳塔、月亮塔的建造年代为公元一世纪,建筑周期至少50年。蛇神庙的建造迟于10世纪,风格与前迥然不同(迥(jiǒnɡ)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不相同。)。

埃及金字塔虽然出名,但数量没法同拉美的金字塔相比,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5世纪欧洲人来到拉美为止,居住在中美洲墨西哥到尼加拉瓜的印第安人,每个时期都兴师动众,大建金字塔,总数可能超过10万座。每一个定居点,每一次战役胜利之后,都要建塔。最高可达70米,四五层至十几层不等。塔顶设神庙和祭坛,纯粹是宗教建筑。有的战胜者喜欢将战败者的金字塔包起来,愈包愈大,以至内部包有三塔四塔的。可惜的是,随着岁月流逝,拉美金字塔同它们所在的城市,不是湮没于荒原中,就是被入侵的殖民者毁坏,成了当今世界一个难解的谜。

拉美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特奥蒂瓦坎也不例外。那么繁华的都市,那么大的金字塔,静悄悄地消失于热带丛林之中,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可寻。考古学家对此不能作出准确的回答,只能从出土文物的研究中加以推测。

特奥蒂瓦坎大约崛起于公元前2世纪,它与玛雅、萨波特克并列为中美三大部族,维持了大约1000年历史。到了公元8世纪,它就神秘地消失了。对于它的消失,学者们议论纷纷,说法各异。有人说是天灾、饥荒、瘟疫,也有人认为是北方部落的入侵或是内讧(内讧(hònɡ):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等原因而发生冲突或战争。)自相残杀。到底为什么,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