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
● 现代医学无法挽救而面临死亡的病人主动要求,医生为解除其痛苦而采取提前结束其生命的举措。
● 关联词:生命权 死亡权 基本权利 人性尊严 个人自决权
“安乐死”是一个长时间、多方面困扰人类的难题,与道德、伦理、医学、法学、哲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都有关联,其中在法学里面,又涉及到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等,从宪法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涉及到的问题有三个:1.病人的生命权与人性尊严的关系;2.病人是否具有死亡权或者能否放弃自己所享有的基本权利;3.病人的个人自决权与国家对基本权利的保护义务及其冲突——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我国有关安乐死的讨论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6年在我国陕西省汉中市发生了第一起安乐死的事件后,关于此问题的讨论一度十分激烈。陕西第三印染厂职工王明成是这起案件的主要当事人。1986年,王明成在汉中为母亲夏素文实施“安乐死”,因此被逮捕关押,与实施者蒲连升一起被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1991年4月,汉中市(现汉台区)人民法院宣判二人无罪,但公诉人坚持认为王、蒲两人的行为构成了犯罪,提起抗诉。1992年6月25日,汉中市人民法院驳回抗诉,维持原判,宣告蒲、王两被告人无罪释放。
多年以后,王明成本人也因患胃癌,晚期不堪病痛折磨,于2003年6月7日通过媒体发出了想要安乐死的呼声。但是,当年因他而起的一场热烈讨论并没有一个结果,他就医的医院表示,因国家没有立法,不能为他实施安乐死。 人类个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纵然有再好的治疗,死亡也是迟早的事。人有生的权利,也应该有平静去世的权利。选择安乐死,这种观念标志着人类对生与死的更理性的认识和选择,维护病人的尊严,尊重病人选择死亡的权利,理应是人类文明在更高层次上的一种体现。198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经做过一台有三十多位医学和哲学界人士关于“安乐死”的访谈节目。节目播出不久,节目组收到了邓颖超的来信,信中说:“今天你们勇敢地播出了关于‘安乐死’这个问题,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我在几年前已经留下遗嘱,当我的生命快要结束、用不着用人工和药物延长寿命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抢救的办法。这是我作为一个听众参加你们讨论的一点意见。”
世界和平年
● 国际联合国大会确定的一项促进和平、保障人类的未来的重要活动。
● 关联词:和平 裁军 防止核灾难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百名歌星演唱会 《让世界充满爱》
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这是第40届联合国大会倡导的一项重要活动,得到了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和组织的支持。国际和平年的主题是 “捍卫和平,保障人类的未来”。其主要目标是:促使联合国、联合国各成员国的政府及民间组织,教育、文化和学术机构以及新闻工具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促进和平、国际安全与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加强联合国作为致力和平的主要国际组织的作用;集中注意并鼓励反映当今世界的基本和平要求,尤其是在和平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相互关系,裁军和防止核灾难的紧迫要求,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行使人权和自由等方面。
中国政府高度赞赏并十分重视国际和平年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很多贡献。1985年5月10日,国际和平年中国组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1986年6月16日,为了宣传国际和平年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国际和平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图案采用中国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形式,一只口衔橄榄叶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代表了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美好愿望;和平鸽身上绘有许多不同肤色的儿童形象,象征国际和平年捍卫世界和平和造福人类未来的宗旨与使命。对于中国民众来说记忆更为深刻的是,中国流行乐坛第一次推出了128名歌星的庞大阵容,联袂演绎《让世界充满爱》。这一年的5月9日,100名歌手在首都体育场同声高唱,这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页。
年仅22岁的音乐人郭峰主创了这首《让世界充满爱》,并在文化部门的支持下举办了一场大型音乐会。音乐会当天首都体育馆座无虚席,由篮球场地改造的舞台被一盆盆鲜花围绕,被一幅幅水粉画印衬,这就是当时最时髦的演出现场了。在这种氛围中,《让世界充满爱》的前奏音乐响了起来。韦唯、程琳、杭天琪、付笛声、蔡国庆、崔健、孙国庆、常宽等当时最出名的一百名歌星从两侧登上舞台。他们手拉手、肩并肩,在中国流行乐坛上形成了第一次规模宏大、震撼人心的合唱,歌声一直传诵到现在:“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 ……”
铁饭碗
● 对我国长期实行的统包统配、只进不出的用工制度的一种形象说法,比喻劳动者一旦工作就有了终生的依靠。
● 关联词:大锅饭 劳动制度改革 劳资关系 辞退
1986年9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改革劳动制度的四项规定,对新中国成立后延续多年的劳动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有:1.企业新招收的工人开始实行合同制;2.企业招收工人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3.企业可以辞退违纪职工;4.对职工实行待业保险。
从此以后,新进企业的人员再也没有终身制待遇,而是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所以人们说:中国企业职工端了几十年的铁饭碗在这一年被打破了。
所谓“铁饭碗”是对我国长期实行的“统包统配、只进不出”用工制度的一种形象化说法。改革以前,企业长期实行以固定工为主的用工制度,这种用工制度的特征在于:国家是用工的主体,企业无用工自主权;劳动关系的建立不是通过法律方式,而是通过计划统配的方式;职工虽然没有流动的自主权,但有充分的就业保障,企业则无权辞退职工。人们对1985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还记忆犹新。杭州饭店奥地利籍总经理弗莱克想辞掉21名合同制工人,结果这些工人的家长去饭店质问:“我们的孩子究竟犯了什么罪?”弗莱克叹道:“在中国解雇一个人,比枪毙一个人还难。”1986年中国的劳动制度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新招工人中实行劳动合同制,而到了后来,职工下岗也成为非常普遍而平常的事。
随着“铁饭碗”的被打破,“大锅饭”也不能再吃下去了。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即企业不论经营好坏,不论是赢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企业工资总额与企业的经营效益脱节;二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即在企业内部,职工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不会影响个人的工资分配,工资分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在198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体制很不完善,职工们都争着要端上国有企业这只最稳当的“铁饭碗”,在这里吃“大锅饭”,而政府就成了那掌勺的厨师。这种制度严重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经济活动失去了活力。为彻底根除这种弊病,中央作出了要求:“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之后,“打破铁饭碗”“打破大锅饭”成为新时代的口号,中国经济在有声有色的改革中突飞猛进起来了。
朦胧诗
● 新时期诗歌第一次最有革命意义和影响性的浪潮,1980年代的先锋诗歌运动。
● 关联词:新诗潮 北岛 舒婷 顾城 海子
“朦胧诗潮”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它在诗坛乃至中国文学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最终给我国当代文学史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做“朦胧诗”。
“朦胧诗潮”的出现有其特定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时代特点和政治环境决定了诗歌的基本范式是“颂歌”与“战歌”,对于诗人的要求是“必须具有正确的、强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感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和精神的伟大变革,向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的教育。”这个时期代表性的诗人以及诗歌有比如贺敬之的《放声歌唱》,郭小川的《自己的志愿》,虽然也有些不错的篇章,但个人情感被社会的大众的政治的本质所取代,诗歌所独有的含蓄、暗示、暧昧等美学因素完全被忽略。以致于发展到“文革”中,诗坛上“假、大、空”的标语口号式韵文泛滥。
朦胧诗的出现,对这种固定不变的诗歌模式和审美惰性进行了强有力的冲击,使人们领悟到诗歌的审美本质,一些在迷惘中觉醒的青年作者,凭着善感的心灵和有限的新诗知识,尝试建立个人化的审美世界。他们追求生活在心灵中留下的真实感觉,追求自己内心的秘密,从而创作出了与前一历史阶段迥然不同的作品,因为突破,因为创新,不被时人理解,所以被称之为“朦胧诗”,其实,这正是诗的觉醒,是诗自身的复归。
被看做朦胧诗的主力作者是北岛、舒婷、顾城、江河、食指、杨炼、芒克、多多等人,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食指的“当蜘蛛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等等,都是当时人们熟悉得能脱口而出的朦胧诗诗句。
按 揭
● 指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 关联词:贷款 楼花 供楼 物业管理
按揭,又称按揭贷款或供楼贷款,是指购房者以所购住房(或“楼花”即对此房所拥有的权益)作抵押,向银行申请一定资金贷款,并分期还款的一种金融服务。
把供楼贷款称为“按揭”,源于我国香港地区学者以粤语音对英语mortgage的汉译,这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融资购房的方式。随着城镇居民住房的商品化,自1980年代起,商品房预售按揭开始在内地流行。1985年,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发放了首笔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揭开了深圳乃至全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序幕。凡是具备了以下条件者都可以申请按揭贷款: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及在中国大陆有居留权的境外、国外公民;2.有稳定的合法收入,具备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3.同意以所购房产(或“楼花”权益)作抵押。此外,一般来说,无论是建行还是工行,都还要求借款人在该行有拟购房房价30%以上的购房储蓄存款。
1980年代,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刚刚开始,个人住房由国家或企事业单位负担解决的数十年历史结束,住房开始实行货币化至商品化的改革。“按揭”一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诞生,它预示着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中的“住”即将翻开历史的新篇章。
自1986年起,“按揭”一词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民众的生活中并为他们所熟知,二十年以后,由“按揭”而派生出的“房奴”也大量出现了,“房奴”现象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二十到三十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被奴役般的压抑。
国际通行看法认为,如果偿还房贷的月供超过个人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影响还款人的生活质量。而据焦点房地产网的一项最新调查,我国32.18%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月收入的50%以上。他们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不工作,房子就会被银行收去”的精神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