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笺注
2836200000011

第11章 行由品第一(5)

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1]。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2],惟论见性[3],不论禅定[4]解脱[5]。

[1] 传灯录》五“南阳慧忠”章:“师问大耳三藏曰:‘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

[2] 林子三教正宗统论》:“惟论见性,斯其为指授也大矣。”

[3]《血脉论》:“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黄檗传心法要》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惟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

[4]《唐释宗密禅源诠》云:“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又曰:“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按:据此则知顿悟自心,即是见性,即是禅定。非见性之外,别有禅定。

[5]解脱者,离缚而得自在之义,即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也。《注维摩经》一:“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唯识述记》一本:“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唐释慧海《入道要门论》下:“曰:‘云何得作佛去?’师曰:‘不用舍众生心,但莫污染自性。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曰:‘若如是解者,得解脱否?’师曰:‘本自无缚,不用求解。’”按:据此则知自心即佛,自心即自性。莫污染自性,即是解脱,非见性之外,别有解脱也。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惠曰:为是二法[1],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2]。

[1]一为见性,一为禅定解脱,故曰二法。

[2]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即是不二之法。盖见性即是禅定解脱,禅定解脱即是见性。故繁言之则为三,简言之则为一。试以唐释慧海之言证之。慧海曰:“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惟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答:“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何以故?《菩萨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得如是者,即名解脱。”有一居士问二祖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1]:犯四重禁[2],作五逆罪[3],及一阐[4]提等[5],当断善根佛性否[6]?

[1]高贵德王菩萨,为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之略名。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所译《大般涅槃经》之第二十一至二十六卷,即《高贵德王菩萨品》。

[2]四重禁,又名四重罪,亦即四波罗夷罪也。一淫戒,二盗戒,三杀人戒,四大妄语戒。广如《梵网经·心地品》中说。

[3]五逆罪,五逆之罪恶也。《阿阇世王问五逆经》:“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

[4]阐,音“穿”。

[5]无成佛性者,名一阐提。译作不信,为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又十九:“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阐提。诸佛世尊所不能治。”

[6]身、口、意三业之善坚固而不可拔者,名根。又,善能生妙果,故亦名根。《维摩经·菩萨行品》:“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黄檗曰:“言阐提者,信不具也。一切六道众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谓之断善根阐提。”《大涅槃经》二十二:“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犯重禁,谤方等经、作五逆罪一阐提等有佛性者,是等云何复堕地狱?世尊,若使是等有佛性者,云何复言无常乐我净?世尊,若断善根名一阐提者,断善根时所有佛性,云何不断?佛性若断,云何复言常乐我净?如其不断,何故名为一阐提耶?’”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1],名为不二。一者善[2],二者不善[3];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4],凡夫见二[5];智者了达[6],其性无二[7]。

[1]《大涅槃经》二十二:“善男子,善根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佛性非内非外,以是义故,佛性不断。复有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佛性非有漏非无漏,是故不断。复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

[2]《菩萨璎珞经》:“顺于理为善。”有五善十善之别。俱见《法界次第》上之下、《俱舍论》十六。

[3]不善者,违于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如五逆十恶是也。《胜鬘宝窟》上末:“十恶破戒违理,名为不善。”按,善不善说,六祖因佛言善根有二,故推广说之。

[4]蕴,旧译名“阴”;荫覆之义。色心之法,荫覆真理之谓。新译名蕴,积集之义。色心之法,大小前后等积集而成自体之谓。蕴,五蕴也,亦名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顿悟入道要门》上:“问:‘何名五阴等?’答:‘对色染色,随色受生,名为色阴。为领纳入八风,好集邪信,即随领受中生,名为受阴。迷心取想,随想受生,名为想阴。结集诸行,随行受生,名为行阴。于平等体,妄起分别,系著虚识受生,名为识阴。故云五阴。’”界,即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内界,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外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六识中界。见《教乘法数》。

[5]《止观》一:“凡者,常也。”《法华经》:“凡夫识浅,深著五欲。”《佛性论》:“凡夫以身见为性。”《大威德陀罗尼经》:“于生死迷惑流转,住不正道,故名凡夫。”《楞伽经》一雷庵集注:“愚夫妄相,故说为二。圣人体达,故离有无。”

[6]智者,有智慧之人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我是一切智者。”了悟事理而通达之者,名了达。《法华经·提婆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

[7]《传心法要》下:“你但知一念不受,即是无受身;一念不想,即是无想身;决定不迁流造作,即是无行身;莫思量卜度分别,即是无识身。”又云:“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亦云灵台。”按据此即知,无念则五蕴空十八界空。故蕴之与界,无二无别。

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1],言:某甲[2]讲经[3],犹如瓦砾[4];仁者论义[5],犹如真金[6]。

[1]合掌者,合左右掌,合十指以表吾心专一之敬礼法。《观音义疏》上:“合掌者,此方以拱手为恭,外国以合掌为敬。手本二边,今合为一,表不敢散诞,专至一心。一心相当故,以此表敬也。”《法苑》二十八:“若指合其掌不合者,良由心慢而情散故也。必须指掌相著,不令虚也。”

[2]《史记》:“某子甲何为不来乎?”《魏略》:“许攸呼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

[3]讲经,讲说经典也。

[4]瓦砾,瓦片与小石,喻其毫不贵重也。《北史·李安世传》:“圣朝不贵金玉,所以同于瓦砾。”

[5]《世说》:“隐几安坐,读书论义自若。”

[6]莲池大师云:“六祖既受黄梅心印,隐于屠猎佣贱一十六年。后至印宗法师讲席,出风幡语,印宗闻而延入,即为剃染,礼请升座说法。人知六祖之为龙天推出矣,未知印宗之不可及也。其自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夫印宗久谈经论,已居然先辈大法师矣,而使我慢之情未忘,胜负之心尚在,安能尊贤重道,舍己从人,一至于是乎?六祖固古佛之流亚,而印宗亦六祖之俦类也。圣贤聚会,岂偶然而已哉?”

于是为惠能薙发[1],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2],开东山法门[3]。

[1]“薙”同“剃”;剃须发,着染衣,佛弟子出家之相也。去骄慢,且为分别外道出家之所为。《因果经》二:“尔时太子,便以利剑自剃须发,即发愿言:今落须发,愿与一切断除烦恼及习障。”《毗尼母论》三:“剃发法,但除头上毛及须,余处毛一切不听却也。所以剃发者,为除骄慢自恃心故。”《传灯录》五:“仪凤元年丙子正月十五日,会诸名德为之剃发。”六祖发塔,在广州光孝寺佛殿后。六祖初剃发时,其徒为藏发于此,盖发冢也。

[2]《岭南丛述》卷三十八:“广州光孝寺菩提树,不花不实,经冬不凋,叶之筋脉,细致如纱绢。广人每用此为灯为花为蝉虫之翼(《天台志》)。诃林有菩提树,萧梁时,智药三藏自西竺持来,今历千余年矣。大可百围,作三四大柯。其根不生于根而生于枝,根自上倒垂,以千百计。大者合围,小者拱把。岁久,根包其干,惟见根而不见干,干已空中无干,根即其干;枝亦空中无枝,根即其枝。其叶似柔桑而大,本圆末锐。二月而凋落,五月而生。僧采之,浸以寒泉,至于四旬之久,出而浣濯。滓渣既尽,惟余细筋如丝,霏微荡漾。以作灯帷笠帽,轻柔可爱。持赠远人,比于绡縠,其萎者以之入爨矣(《广语》)。菩提树子可作念珠,面有大圈,文如月周罗,细点如星,谓之星月菩提(《粤东笔记》)。嘉庆二年六月二十五夜,飓风吹倒。陈中丞大文命工培护,越年枯萎,寺僧乔庵离相同诣南华接一小枝归,植旧地,今扶疏犹昔(《光孝寺志》)。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雷州府志》)。

[3]《宋高僧传》八《神秀传》:“昔魏末有天竺沙门达磨者,得禅宗妙法,自释迦佛相传,授以衣钵为记,隐于嵩山少林寺。寻卒,以法付慧可,可付粲,粲付道信,信付忍,忍与信俱住东山,故谓其法为东山法门。”

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1],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2]、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3],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4],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5],各令净心[6];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7]。一众闻法[8],欢喜[9]作礼而退[10]。

[1]《书·洪范正义》:“辛苦之味入口,犹困厄之事在身。故谓殃厄劳役事为辛苦。”

[2]古时称刺史曰使君。又,凡奉使之官,亦以使君称之。

[3]累劫,累叠数多之劫量也。世界成坏之时期曰劫。《无量寿经》下:“世世累劫,无有出期。”

[4]供养者,资养三宝,为奉灯明、香花、饮食、资财等事。《法华文句》二下:“施其依报,名供养。”《法华经·授记品》:“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法。”

[5]《四教集注》:“教者,效也;效之则革凡成圣也。”

[6]各令净心者,各净其心,使无污染,以还复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也。《宗镜录》二十六:“破妄我而显真我之门,斥情心而归净心之道。”

[7]《涅槃经》十一:“以何等故,名佛菩萨为圣人耶?如是等人有圣法故,常观诸法性空寂故,以是义故,名圣人。有圣戒故,复名圣人;有圣定慧故,故名圣人。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闻、智慧、舍、离,故名圣人;有七圣觉故,故名圣人。”

[8]一众,犹云大众也。

[9]《法华经·安乐行品》:“合掌赞佛,闻法欢喜。”

[10]《楞严经》十:“皆大欢喜,作礼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