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美德3
2840400000011

第11章 悌篇(4)

司马温公照耀青史的伟大风范,启发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人们从他不凡的品操中,体会到了真正的忠诚爱国与骨肉的至情,也见到了一位读书人能“退则独善其身,进则兼善天下”的卓绝操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身体力行,追随这种不朽的精神风范,世世代代绵延不绝、长盛不衰。

【注释】①宋朝司马光,字君实,人称司马温公,他对待父母极其孝顺,对待哥哥弟弟极其友爱,侍奉皇上极其忠心,对待朋友极其诚信,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贤明的宰相和知名的学者。他投注了一生的心血所编纂的《资治通鉴》,记载了中国历史中许多善恶成败的经验教训,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一部珍贵的政治殷鉴的宝典。

司马光年仅六岁,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气质。有一次他听到《春秋·左传》的故事之后,非常地兴奋,回到家里就讲给家人听,对其中的道理都能很清楚地讲述出来。从那以后他就手不释卷、刻苦读书,有时读到入了神了,连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在拜读圣贤书的过程中,他不但产生了对历史殷鉴的深刻印象,从而奠定了编纂《资治通鉴》深厚的史学基础,而且也树立了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所以,他一生不但在学问上博古通今,而且在品德上更是卓绝超迈。

有一天,他在书房里正专心地埋头读书,窗外同龄的小朋友都在开心地玩耍。突然间传来了一阵惊恐的呼叫声,紧接着一群孩子接二连三地都惊叫起来,后来,惊叫声又变成哭喊声。

司马光察觉到情形不对,赶紧合上书本走了出去,只见水缸里露着两只手,一个小孩在惊慌失措地挣扎着,孩子的头不时地冒出水面。原来是一个调皮的孩子爬到了水缸上面,一不小心就掉了进去。小朋友们被吓坏了,哭喊着不知如何是好。

司马光突然看到旁边有一块石头,灵机一动,就把它用力地扛了起来,朝水缸狠狠地砸了过去。只见缸里的水哗哗哗地奔涌而出,水里的孩子得救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几乎传遍了京洛一带。一时,年纪小小的司马光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大家都对他智勇双全的表现赞叹不已。

时光荏苒,转眼间司马光已经二十岁了,他不但品格超群,而且书读得非常精博,就在这一年考中了进士。生性简朴的他一向不喜欢华丽,中了进士之后,要参加喜宴、晋见皇上,大家都穿上最华美的衣服,戴上大红花,而唯有司马光不愿意戴花。同僚就跟他说,这是皇帝所赏赐的,不能不戴,他才勉强地插上一枝,由此可见,他是何等勤俭。尤其当他位极宰相时,也依然是粗茶淡饭,衣着简单,生活俭朴,一生保持着勤俭清廉的风范。

早年,司马光并没有小孩,他的夫人很着急,就为他寻觅了一个小妾,趁机送入书房,正气凛然的司马光明白夫人的意思,但却连正眼都不瞧一眼。此妾很想试探他,顺手取了一本书,温柔地问他:“这是什么书?”话语间还故作妩媚之态。司马光不为所动,面容立刻变得更加严肃,他毕恭毕敬地站了起来,拱起手,非常郑重地回答:“这是《尚书》。”结果,本想大献殷勤的妾也知难而退。正由于接受了圣贤的教诲,刚正廉明的司马光才能把持住做人的分寸,丝毫不为所动。

温公一生不爱名利,行谊谨慎,从来不说虚妄不实的话。尤其晚年更是如此,他一生光明磊落,立身处世堂堂正正,从来没有一件事是不可告人的。也就因为他的磊落风范,这一段话成为流传千古的美德,也是后人对他最推崇的德行之一。

当时王安石提出了新法,司马光看出新政对百姓的危害很大,所以他不畏权责的迫害,极力地反对,得罪了不少当权的政客,因此埋下了祸患。后被降职外放外,他并未因此而畏惧权势,完全不计个人得失,仍然深切关注着百姓的疾苦。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就是他高洁的风范。

当时,司马光居住洛阳,想就此隐退,终老余生,但是百姓却希望他能继续在朝廷任职。史书记载,百姓们在家中日夜祷告,甚至在路上呼号哭泣,苦苦哀求他不要离开。这样的民心所向,哪里是普通的才智德能所能感得的?这是非比寻常的德行与真诚爱民,才能得到民心如此的拥戴。到了哲宗的时候,司马光重新备受重用,成为当时的宰相。

与司马光卓绝高迈的品格一样流传久远的,是他用了十九年的时间,以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所编纂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这部史书,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举凡和民生休戚、国家政务有关的事迹,无论是善恶功过、是非成败,凡是可用来告诫后人的历史经验,都节录下来,以严谨的态度汇集整理成册,期望能作为往后的施政参考,借此惕厉后人不要再重蹈历史的覆辙。展读这部《资治通鉴》,绵延不绝的历史经验,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感恩先贤的用心良苦。这是历经多少心血才得以承传,使我们能够汲取这么多先人宝贵的智能与经验。《资治通鉴》的历史经验无非就是我们最好的借鉴。

勤政爱民的温公在晚年病重的时候,仍然拖着虚弱的身体,亲自处理公务,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有一次他病情加剧,昏迷了过去,口中仍喃喃自语,仔细一听,所说的全都是天下大事。

作为一位贤臣良相,司马温公贬官之时豁达超然,而当他重新掌握大权时,则毅然承担起整治天下的重任,广开言路,举荐贤才,振兴国家,《宋史》称赞他建立的是扭转乾坤的不朽功业。他勤政爱民的风范,得到了天下百姓对他的爱戴,他也以光耀千古的德泽,得到了一代代的华夏子孙对他不尽的感恩和追念。

②谥:shì,古代在最高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朱显焚券

朱显兄弟,租产已分,不敢异处,取券尽焚。

在元朝真定这个地方,有一位叫朱显的人。元世祖至元年间,朱显的祖父卧病在床,想到自己随时都会撒手人寰①,于是他决定在弥留之际,将家产按等份分好,还立下了字据,把后事交代得非常妥当。

英宗至治年间,朱显的哥哥不幸过世了,留下了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家里一片萧瑟凄凉,令人分外感伤。看到侄子们孤苦无依,朱显非常地难过,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他对侄儿彦昉等人有着特别的照顾,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细致关怀。

看到侄子们年纪这么小,还没有能力自立。如果就这样把财产均分,各奔前程的话,那有谁能够关心孩子们的教育?又有谁能在身边料理,他们想象不到的种种问题?如果没有人帮助他们撑起这个家的话,往后的情形将会怎样?放他们不管的话,于心何忍?想到这里,恻隐之心油然而生。

于是,朱显就对他的弟弟朱耀说:“父子兄弟,本就同气连枝,不可分离。现在,哥哥已经离开我们了,他的孩子那么小,无论是情理还是道义上,我们都需要代替哥哥来履行长辈应有的责任,把侄子的生活安顿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此外,如果没有长辈在他们品行上日日督导的话,又怎能培养他们的厚道善良?所以我们是不是不要分家,全心全力来看护和照顾?”

平日,哥哥总是在默默地关怀年幼的侄子,那么的真诚无私,弟弟被他深重的情义所感动。而今,哥哥又为了侄子而决定放下这笔丰厚的遗产,让整个大家庭共同来分享。对哥哥无私的心怀,他由衷地佩服与敬爱。

于是,他们一同来到祖父的墓前,把祖父留下来的分产证明,全部焚毁。从此之后,这一家继续其乐融融地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关怀照顾,非常地温馨。

年少就失去父母,这真是人间的至痛。如果没有亲情的力量来维持家庭的温暖,那孩子如何心智健全地成长呢?如何培养对周遭一切热切的关怀,经营积极向朱显焚券上的人生?在侄子们最为艰难的时候,如果还分家分财产,情何以堪?朱显的焚券,不但是尽了兄弟应有的手足情义,也是对父母尽最大的孝心。

兄弟同气连枝,对父母而言,都是亲生的骨肉。而对于祖父母来说,这些儿孙都是他们最疼爱的人。兄弟姐妹同根同源,就像是从同一棵树生出来的枝杈一样,彼此亲密无间。

在祖父的眼中,儿孙都同样可爱,因而一视同仁,平等关怀。这就如同父亲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并没有轻重厚薄之分。因此,一家人相互扶持照顾,是天经地义的,就像一只手帮助另外一只手一样,何来分别之有呢?

朱显和弟弟朱耀看到侄子们生活贫困,无依无靠,于是将祖父留下的田产证明全部烧毁,一家大小继续生活在一起。实际上,这不但没有违背祖父的遗愿,反而深深地慰藉着祖父的心。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孙贤德孝顺,互相关怀帮助?父母那期盼牵挂的心,是永不磨灭的,就算是远隔天涯,也要把自己对孩子深深的爱,带到另一个世界去。

孝顺的朱显,深深体会到父亲对子孙的关怀疼爱。立下均分财产的证明,正是源于这样的爱;而今将它全数烧毁,更是从根本之处,透彻理解了爱的真义。这良苦的用心,更加显扬了朱显的一片孝心。因为天下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见到儿孙分了财产之后,反而更加贫困、拮据。

综观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形,这种淳朴厚道的心行,已经越来越少见了。甚至有许多人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就很想要得到父亲的财产。曾经听一位朋友说到,有一次他儿子看过电视之后,就问父亲说:“爸爸,如果你死了之后,你的财产就全都是我的了,对不对?”

当时,孩子才七岁,他的父亲听到这样的言语,非常地难过。到底自己对孩子辛勤地养育为的是什么?为什么孩子这么小就会讲出这样的话来?他内心十分感慨地说:“在这种仁义道德废绝殆尽的社会当中,将来年纪大了的时候,养儿防老是不可能实现的,唯有自求多福,才是最好的保生之道。”伤感的话语,令人感慨莫名。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教育问题。孩子看了电视之后,竟然说出这样的言语,为人父母的人是否曾经考虑过,电视媒体,网际网络,它们的危害性、它们污染的程度,到底有多深、有多强?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个问题。

因此,为人父母的人,有没有认真地去了解,孩子们所看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节目?是否注意到,电视的污染,网络的影响,对孩子的品德、思想所产生的种种负面作用?

期望天下的父母,能从日常生活中切实关注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多着重德行的培养才能防患于未然。如果我们能为他们多讲解一些教忠教孝的德育故事,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建立孩子孝悌的观念。深信,将来他一定能够成为一位孝顺而又贤德的人。

【注释】①寰:huán,广大的地域。

张闰①无私

张闰无私,八世同居,共织互乳,缙②绅不如。

元朝张闰,她家里有八代不曾分炊,共同生活在一起。最难能可贵的是一家上下有一百多口人,都非常和睦,从没有是非,没有闲话。每天张闰都领着家里这一大家的妇女们会聚在一个房间里,一同做着裁缝或织布之类的活计。工作完毕后,所有织好的布和做好的衣服,统统收归于仓库之中,没有一个人会占为己有。每逢小孩啼哭的时候,那些妇女们无论哪一个看见了,就抱起来给他吃奶,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都作为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和爱护。而这些孩子也一样不分是不是自己的母亲,凡是有人喂他,他就能停止啼哭了。可见,她们一家是多么和睦和相融。

当时一些当官或大户人家都自惭不如,所以到顺帝至元年间,朝廷里就派了钦差,在她家门前旌表起来,把她们作为大家的学习榜样。

【注释】①闰:rùn。②缙:jìn,古代称官僚或做官的人为缙绅。

章溢代戮①

章溢之侄,为寇所擒,愿以身代,贼亦心钦。

元朝顺帝至正壬辰年间,黄州的地方有一伙盗贼从福建省过来,侵犯浙江省龙泉县赞善等地方。这个时候,有一个友悌的人叫章溢,同他的侄子章存仁逃到山里避乱,不料,章存仁被盗贼捉去了,章溢赶紧跑去对盗贼说:“这是我的侄儿,他的年纪还小,哥哥只有这一个儿子,不能让哥哥没有后代,我情愿自己来替我侄儿去死,千万不要杀我侄儿。”说着竟然号啕大哭,盗贼们看到这种情景,被感动了,因为敬重他的义气,就把叔侄俩都放了。

人逢患难,识之真情。元朝灭亡后到了明朝,章溢成为明太祖一个得力的助手。当明太祖登基时,还有的人愤愤不平。有一次,明太祖询问章溢说:“现在这样应该如何统一天下?”章溢讲道:“天道无常,唯德是福。”这就是说,天道无常,只有以德治国,才能长治久安。不好杀人者,实行仁政,才能一统天下。由此可见,他是如此厚道之人,如此有爱心慈悲之人。

【注释】①戮:lù,杀。

郑濂碎梨

郑濂碎梨,食者千余,不听妇语,七世同居。

明朝郑濂家里七代同住在一起,二百多年不曾分家,合族聚居在一处。太守为他们的门题匾为“天下第一家”,为的是鼓励这一家,同时也影响邻里向他们学习。

明太祖即位,把郑濂召到京都,问道:“你家凭什么称作‘天下第一家’?”郑濂回答说:“臣全族合灶共食,至今已有十一代了。郡太守认为可以鼓励,树立好风俗,所以题以这个匾名。”皇上说:“你家吃饭的有多少人?”郑濂回答:“一千多人。”皇上说:“千余人同居,真是天下第一家。”于是就让他退下。马皇后正巧在屏风后,听了之后对皇上说:“陛下当初一个人发动起义,就取得了天下,现在郑氏一家千余人,假使发动起义,不是更容易了吗?”皇上听了一惊,命令中官再召郑濂入宫,问道:“你管理家事也有什么规矩吗?”郑濂回答:“也没什么,只是不听妇言①而已。”皇上听了大笑,正逢河南进贡香梨,就送他两个梨子。郑濂拜谢后,接受了梨子回到家里。这时太祖皇帝叫校尉暗地里跟他去,看他有什么举动。不曾想,郑濂一到了家里,就召集了全家一千多人,一齐出来谢恩。谢恩后,郑濂就搬出两个大水缸,放了两大缸的清水,把梨子一边一个敲碎,使整个果汁渗到水缸里去,然后,每人都分得一碗梨水,全家人都得到皇帝的赏赐。太祖皇帝晓得这一回事,非常高兴。

由此可知,郑濂是一个非常有智慧之人,懂得领导家里、懂得大公无私、也懂得这样去持家就做到公平了。公平,人心就平,心平了之后就和,和谐安乐,其乐融融。

【注释】①妇言:古时妇女只在家里,所受教育少,见解容易出偏颇。但历史上也有许多伟大的女性,读书明理,不仅成就自己的家庭,还成就了国家,如:岳飞的母亲;唐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更值得称道的是周朝的“三太”:太姜、太妊、太姒(sì)。太姜是周太王的后妃,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她的儿媳是太妊,孙媳是太姒,著名的周武王和周公是太姒所生。这三位母后懂得把女性最好、最高、最伟大的德行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奠定周朝伟大基业、实施幕后工程的关键人物。今天,妻子也叫“太太”,就是为了纪念这“三太”。所以,今天的妇言不仅仅是指无知的妇女之言,那些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男人之言也叫妇言。

廷机教弟

廷机教弟,仍易旧冠,奉命维谨,可谓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