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巧建安济桥
隋朝,李春的家门口。院子里李春正在凿石,父亲在旁边指指点点,还不时地叹气:“洨河上只有一座木桥,两岸来来往往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掉到河里,再也没有上岸来,你娘就是……唉,我做梦都想造一座桥啊!”李春停下手中活计宽慰父亲:“等您病好了,我和您一道修桥!”
赵郡平棘县(今河北赵县)县衙里新来了个不学无术的县令,想升官想得非常焦急,身边的师爷出了个主意:“听说浚河上还缺一座石桥,每年都有人过破木桥不慎掉下河淹死,老百姓怨声载道,前几任县令都想修桥,但至今也没修成,要是您能把桥修好,老百姓肯定会对您感恩戴德的。”县令非常高兴,再一打听,了解到本郡的李石匠和他的儿子李春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于是就派师爷去请。师爷来到李春家道明原委,父子二人十分欣喜,怎奈李父知道消息后的当晚就去世了,临死前反复告诫李春:“工程浩大,一定要考虑周详而后行。你一定要把桥修得结结实实,爹在天之灵也可瞑目了!”李春含泪答应了。
李春安葬了父亲,就前去县衙报到。县令知道其父已死,大失所望,催促李春速速造桥。李春深知事关重大,决定暂缓,先进行调查研究。县令急功近利,坚决不允,李春十分无奈。一连几个月,李春也没有出现,县令几次派人去找,都没有下落。百姓传言,李春不会造桥,又怕得罪县令,举家远迁了。县令知道后非常生气,眼看朝廷秋考迫在眉睫,他焦急万分……
一天,师爷兴冲冲地跑来报信,说李春回来了,县令气急败坏,下令拘捕李春。县衙里,县令拍案问罪:“我让你造桥,你竟然跑了?!”李春取出很多图纸说:“这一段时间,我走遍了黄河南北,做了许多实地考察,我想弄明白为什么石桥会那么容易地被冲垮,但至今仍无结果。”县令不问究竟,只是严令他必须在秋考来临之前将桥造好。李春无奈,只好按他的要求建桥,但心里实在没有一点把握。秋考时,工程按期竣工,按察使(掌管分道巡察、考核)前来考绩,对造桥一事大大夸奖了一番。县令喜上眉梢,而李春却高兴不起来。
大雨中,李春和一位老石匠前来观察新桥,看见桥墩上的石头在洪水冲击下不断掉落在河里。李春知道这座桥寿命也不会长,突发奇想:“能不能用没有桥墩的桥来代替它?”李春有了这个想法,感到非常兴奋,赶忙回到家里细细研究。他迅速画了一张图纸,向老石匠介绍:“你看,在桥中间留一个大拱,两边各有两个小洞,这样洪水再大也拿它没办法。洪水小时,可以从桥的大拱流过;洪水大时,上边的四个小洞也可引水。而且可以加大桥身的弯曲度,使它高于两岸,洪水无论如何不会冲击桥身的。”老石匠十分赞赏他的想法,然而对新桥的坚固性仍持怀疑态度。但看到李春如此满怀信心,老石匠还是决定支持李春。县令听说要拆掉大桥、另造新桥,极力阻拦,因为眼看皇帝擢升官员的诏书就要下了,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出什么差错。李春无奈,只好率领众石匠先行准备石料,等待时机。
又一次洪水袭来,大桥果然被冲垮了,县令心急如焚,速令李春改造新桥。李春率领众石匠昼夜施工,新桥很快就建成了,乡亲们都到大桥上去参观,有人问及新桥可以支撑多少时间?李春笑言:“我保证它一百年不会塌!”县令听说新桥建成,也来凑热闹,心中暗自盘算,这下子可要升大官了。他正在暗喜,突然衙役慌慌张张跑来报告:“大隋完蛋了,唐国公李渊做了皇帝,国号大唐,新任县令已经来了,要你赶快回去收拾东西走人哪。”县令听罢,瘫坐在地上,人们一阵哄笑。乡亲们都让李春给石桥起个名字,李春沉思良久,说:“修桥原本就是为了百姓,就叫‘安济桥’吧。”众人齐声叫好。
魏征直言进谏
唐朝初年,唐太宗率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洛阳(今河南洛阳市),排场豪华,声势浩大,魏征、房玄龄等朝廷官员也随同前往。途经昭仁宫时,唐太宗因饭菜不可口、器具不华贵而大发雷霆,随行的大臣们吓得不敢吱声,只有魏征走上前,不慌不忙地说:“隋炀帝每天大吃大喝,精美的食物吃不完,却还要常常责备百姓不献食物,抱怨食物不够美味。如果陛下与隋炀帝一样贪图享乐,让骄奢淫逸的思想乘虚而入,那么,大唐如何能够长治久安呢?况且我朝新立不久,国力尚虚,陛下更加要懂得节俭啊!”这一席话说得唐太宗下不了台,非常尴尬。幸而房玄龄善解人意,及时解围,唐太宗才接受了魏征的进谏,决定将宫女、卫士等陪同减去一半。
当晚,房玄龄拜访魏征,善意地劝告他进谏时一定要注意言语用辞,给皇帝留些情面,也可避免引来杀身之祸。魏征对房玄龄的一片好意并不领受,义正辞严地说:“臣子进谏陛下,当直言不讳,又怎能拐弯抹角,含糊其辞?”房玄龄只好无奈地离去。
几个月后,太监寻来一只小鹞献给唐太宗,小鹞乖巧可爱,唐太宗爱不释手,整日把玩,连大臣参见也不顾了。魏征听说后,不顾房玄龄阻挡,直奔皇帝寝宫,唐太宗措手不及,只好将小鹞藏在衣服里。魏征当面质问唐太宗,单刀直入地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陛下若在小事上马马虎虎,日后必然铸成大错!”唐太宗有些生气了,但却无语反驳。魏征走后,唐太宗拿出小鹞,却已经耷拉着脑袋,死了。
两年后,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国富民强,天下太平,百姓也粮仓充盈,夜不闭户。此时的唐太宗有些飘飘然了,决定大兴土木,修复先皇的陵墓。这一想法受到了朝廷上下的一致赞成,尤其得到尊孔崇儒、提倡孝道的房玄龄极力拥护。大家纷纷认为修复先皇陵墓,是为天下人树立了一个尽孝道的楷模,乃功在千秋之举。但魏征却又一次不合时宜地站出来,极力反对,并搬出隋炀帝营建东宫的教训,担心唐太宗重蹈亡国覆辙。朝廷上一时气氛紧张,唐太宗愤而离去。大臣们纷纷指责魏征倚老卖老,不通人情事理,就连一向支持他的房玄龄也走向了对立面,魏征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古代酒器退朝回府的魏征闷闷不乐,家人问起,魏征道出心声:文武百官中不乏阿谀逢迎的小人,唯有房玄龄与自己是同道之人,虽然在某些见解上难以苟同,但两人同样一心为国,可如今,他居然和其他平庸之辈一样,极力怂恿皇上铺张浪费,实在叫人寒心。
几天后,魏征上书唐太宗,不屈不挠地反对修建陵墓,唐太宗怒不可遏,扬言不杀魏征难解心头之恨。此时,房玄龄却出乎意料地站出来替魏征说话:黎民百姓连连遭受战乱之苦,好不容易遇到陛下这样的明君治国有道,从而国力昌盛,百姓安乐。可如今,若又要大征劳役,只怕民怨沸腾。在房玄龄的劝慰下,唐太宗终于决定取消修建陵墓的计划。原来,魏征与家人的一番话传到了房玄龄的耳朵里,房玄龄恍然大悟,被魏征的先见之明所折服,心甘情愿地放弃了自己的主张。
数年后,魏征染病身亡,唐太宗亲自祭拜,并感慨道:魏征一去,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玄奘天竺取经
唐朝的西北边疆,荒凉的戈壁滩上有两个中年和尚风尘仆仆地行进着,其中那位师兄就是玄奘,他与师弟两人长途跋涉,同往天竺(今印度)取经。他们来到关卡口,请求守门将领准许过关。将领非但不答应,还将两人当成突厥的奸细,不由分说就将他们关押起来。将领经过严刑逼问,一无所获,一怒之下要将两人斩首示众。师弟一听,吓得浑身哆嗦,语无伦次地要求退回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玄奘冷静地晓之以理,他说:“目前国内佛学一片混乱,令人深感遗憾,若能去天竺取回真经,解答众佛徒的困惑,当是一件无上功德。况且,突厥屡屡犯我边疆,杀我百姓,恶如豺狼,人人得而诛之,我们怎么会去给他们报信呢?”最终,将领被玄奘的一片诚心所感动,破例放两人出关。临别时,将领提醒玄奘:“从长安到天竺,漫漫征途几万里,这后面就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漠,而且还要爬雪山、过草地,恐怕你们还没走多远就已经葬身沙海了。”果然,没走多远,眼前就出现了茫茫无际的沙漠,巨大的龙卷风夹着沙土扶摇直上几百米高,差点将两人卷向半空。但这些艰难险阻都没有动摇玄奘西去取经的决心和意志。
数月后,两人来到高昌国(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一带),发现举国上下非常推崇佛教。国王听说来了两个从大唐去天竺取经的和尚,非常高兴,将他们奉为上宾。国王告诉两人:国民都很信仰佛教,但却无人能为百姓阐释佛理。他希望玄奘两人能留在高昌国传经讲道。为了打动两人的心,国王开出了十分优厚的条件:封两人为护国法师,建一座全国最大的寺院供养两人,且加赏黄金百两、骏马千匹。师弟有些动摇了,但玄奘却断然拒绝。国王看出了师弟的心思,故意叉开话题,草草了事。然而到了夜里,国王偷偷地来到师弟的房间,两人将条件都谈妥了。
第二天一大早,玄奘找到师弟催促启程,师弟故意拖延时间,含糊其词。玄奘看出内有隐情,与师弟发生了争执,国王一怒之下将玄奘押入大牢。玄奘为了能西去取经,绝食三天三夜,且滴水不进。国王听说此事后,有些感动了。
一天夜里,玄奘突然惊喜地发现四周空无一人,他赶忙收拾行李,悄悄溜了出去,一路跌跌撞撞、连滚带爬,没命地奔跑着。这时,背后传来高低起伏的喊叫声,玄奘回头一看,一条长长的“火龙”绵延而来,知道一定是有人追来了。他心里一急,脚步加快了,却不慎滑了一跤。这时喊声越来越近,玄奘绝望地仰天长叹:“没想到我葬身异国,只可惜取经无望了!”但追兵跑过来并玄奘取经没有擒拿玄奘,原来他们是奉国王的命令,前来护送玄奘西去取经的,玄奘喜出望外。追兵牵出一匹白马,说:“这是我们国家最好的一匹马,能日行千里,国王吩咐送给你。”又掏出一封信,“这是我们国王写给沿途各国国王的文书,遇到什么困难可以请他们帮忙。”玄奘感激不已,朝王宫方向拜了几拜,骑马西去了。
他一路穿越雪山草地,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达了天竺,拜摩揭陀国(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佛学造诣最深的戒贤法师为师,苦读经书。十几年后,他成为天竺学问最深的佛学大师,很多人希望他留在天竺,但都被玄奘婉言谢绝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更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终于,他带着大量的经书又回到了长安。
禄东赞五解难题
唐朝,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宽阔的大道上正行进着一支队伍,旌旗飘扬,衣着鲜艳,引来无数围观的百姓,街道上好不热闹。几匹精壮的白马托动着好些个木箱,木箱没有封顶,人们可以看见里面装的是黄金千两、珍宝百件。围观的百姓“啧啧”称奇。原来,这是吐蕃赞普(王)松赞干布派使臣入唐求亲的车队路经此处。为首的年轻大臣便是吐蕃使臣禄东赞,他骑一匹高头大马,神采奕奕,气宇轩昂。车队一路行进,终于到了皇城。
皇宫内。唐太宗正为五国使臣进京求娶文成公主一事颂心。太宗:“这五国都派了使臣而来,想要迎娶朕的文成公主;若是草率决定,有失大唐尊严,也会引起各国的非议,这……这该如何是好呢?”一大臣上前道:“皇上,臣有一计。不如来个‘比文招亲’,让五国使臣来解五道难题,谁获胜,谁就能为自己国家的君王迎娶到文成公主。这样,既可不失公允,又可使五国使臣心服口服。”太宗连声称好,立即让大臣们拟定考题。
第二天,五国使臣上殿拜见太宗时,迎来了第一道考题——“九曲穿丝”。九曲明珠内“九曲八弯”,虽然两端有孔,但若想穿线入孔,实属不易,该怎样将丝线穿入珠中呢?
禄东赞目不转睛地望着明珠,沉思着。突然,他看见了地上的小蚂蚁,心生一计。禄东赞用马鬃拴住蚂蚁的腰部,轻轻吹了口气,蚂蚁便乖乖地爬进了珠孔;待它从另一端爬出来时,禄东赞赶忙用丝线接住马鬃,轻轻一拉,丝线便穿入了孔中。
紧接着,第二道考题出现了。只见殿外两边的马厩内各拴着一百匹母马和小马,谁能将每匹小马准确无误地送到它自己的母亲身边呢?那四国使臣傻了眼,唯有禄东赞胸有成竹地向太宗请示道:“陛下,禄东赞斗胆,请陛下同意将这些小马饿上一天。”太宗疑惑地点了点头。
第三天清晨,天还未大亮,太宗便兴致勃勃地出现在马厩旁。禄东赞解开了拴住小马的木栏门,将小马放出马厩,只见饥饿的小马驹们一刻也不耽搁,立即奔向自己的母亲,有滋有味地吮起乳来。太宗见此情景,不由连连称赞。
两道题考过后,使臣们各自回驿馆休息。当禄东赞正在驿馆房间内挑灯夜读时,忽听外面一阵喧哗。原来是宦官前来传达皇上旨意,让各国使臣连夜进宫晋见。禄东赞觉得事有蹊跷,派人准备了一小袋青稞面,一路留下记号,以便原路返回。
五国使臣终于到达了皇宫,个个气喘吁吁、疲惫不堪。正在这时,传话的宦官又出现了。“皇上让在下传个话,今日夜已深,请大家即刻回各自的驿馆休息。”那宦官笑眯眯地说道。众使臣一片哗然。原来这就是太宗所出的第三道考题:谁能在完全陌生而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回到各自的驿馆,先到者获胜。众人都在后悔进宫时没有留下记号,只有禄东赞不慌不忙地沿着路上撒的青稞面标记,第一个回到了自己的驿馆。
第四天,在金銮殿上,各国使臣们“一决雌雄”的时刻终于到了。太宗请出了大唐史官,并让五国使臣各提一个有关历史的问题,谁的问题能将史官难倒,谁就完成了第四道考题。
使臣们各显神通,有问“中华文明之开山始祖”的;有问“张骞通西域之贡献”的;有问“祖冲之之成就”的;更有甚者,居然问“关公为何短命?”史官不紧不慢,对答如流。四国使者一一败下阵来,只剩禄东赞一人了。
只见他从容不迫地上前问道:“大人,您博学多才,我无论如何是难不倒您的。现在我只向您提一个问题,请您告诉我——我应该向您提出什么问题,您才答不出来呢?”“这…”自信博学的史官突然间愣住了,不知该回答什么好,只能低头认输。
太宗对着五位使臣正色道:“各国使臣,朕所出的五道难题中已经解出了四道,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道,请大家务必全力以赴,不要失去最后的机会。”此时,大殿上突然出现了一群公主打扮的女子,人人年轻貌美、个个衣着相同,乍一眼看去,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这最后一道考题便是:到底谁是真正的文成公主?
禄东赞凝神片刻,突然大叫一声:“我认出来了,公主头上有朵红云!”太宗顿时一愣:“文成公主头上有朵红云,朕怎么不知道?”他一边想一边朝公主望去。那些假扮公主的宫女也纷纷向公主望去。文成公主更是吃了一惊,抬头朝自己头上望去。禄东赞看得真切,便大步上前,跪在文成公主身前,高呼:“吐蕃使臣禄东赞拜见公主!”
太宗见此情景,当即将文成公主正式许配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禄东赞下跪谢恩,太宗满脸欢笑,文成公主也笑意盈盈,各国使臣连声称赞,大殿上一片欢腾。
孙思邈为民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