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2840900000012

第12章 情感心理常识(4)

有人试图用这个办法克服孩子的“游戏机成瘾”。就是给孩子玩游戏机计时,时间越长,奖励越多:不到3小时,惩罚;超过5小时,就给小奖;超过8小时就给大奖。孩子为了得奖,拼命地玩,最后竟累得疲惫不堪,厌倦透了,再也不想玩了。

由此可见,当我们做一件事是为了钱,或者要顾及到钱,就不会那么自由了,就必须要取悦于人,当然没有纯粹创作时只取悦于自己那么舒服了。

亚健康状态

心理实验:

实验一无所适从的狗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让狗看两种图像:一种是圆形,另一种是椭圆形。每天见到圆形图像时,狗就得到一份食物;而每当见到椭圆形图像时,则挨一下痛苦的电击。如此重复若干次,狗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圆形出现,意味着有吃的,狗摇头摆尾流口水十分高兴;椭圆形出现狗则紧张害怕,准备逃避。

后来,实验者将圆形一点一点地变椭圆,将椭圆形一点一点地变圆。起初狗还能分辨,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可是,当这两个图形越来越相近,以致难以区分时,狗则表现惶恐不安,无所适从,在笼子里乱转、号叫、拒食、腹肌痉挛、呕吐。

再经过一段时间实验,狗不但患了“焦虑性神经症”,还出现皮肤干燥、脱屑、脱毛、溃疡。长期处于这种紧张状态下的狗还出现各种肿瘤,如甲状腺瘤、膀胱癌、肺癌等。

实验二焦虑的猴子

1958年,心理学家布雷迪用猴子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被称为“执行猴”实验。他把一对猴子绑在两个并排的椅子上。一个叫做“执行猴”,它可以按一杠杆来避免电击,如果间隔20分钟按一次杠杆它就可以永远不会受到电击。

如果到了20分钟的间隔时间,它没有按杠杆,就要被电击。同时,另一只猴子也受到一次电击。执行猴避开电击时,它也不受电击。也就是说,另一只猴子和执行猴受到电击的次数是一样的。

所不同的是,它无事可做,只有把命运交给执行猴。在这个实验中,执行猴患了胃溃疡,而无能为力的猴子却没有患胃溃疡。因为执行猴比另一只猴情绪紧张,因此,这个实验说明了不可以预期的电击更容易使动物患胃溃疡。

从上面对动物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心身疾病产生的原因。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的确,有些事情、有些人会令我们产生满意、高兴、怜悯的情绪;而有些事情、有些人则会令人产生痛苦、忧愁、憎恨等不快之感。

当我们处于愉快和欢乐的情绪状态时,神清气爽,看什么都有趣干什么都有劲;相反,当我们处于悲伤、忧虑、焦躁、苦闷、怨愤的情绪状态时,坐卧不安,心烦意乱,周围的一切都好像跟自己作对,做什么事情都确气无力。

不知我们有没有进一步想到过,情绪不仅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而且,情绪还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情绪分为愉快的或积极的情绪、不愉快的或消极的情绪两大类。积极的情绪能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到丧,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工作的强度和效率,使人健康、长寿而消极的情绪则使人颓废,对工作和生活失去兴趣,甚至会造成身体状况恶化。

心理学领域中所进行的许多实验都证实了这一观点。

其实,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影响,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了。我国古代医学《黄帝内经》中就有“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现代研究发现,情绪是很多疾病的致病因素。

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说:“没有心灵的帮助,身体无法痊愈。”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愉快可以使我们对生命的每一次跳动、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躯体和精神性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健康。

在人们心情不愉快时,会引起内源性皮质类固醇的增加,损伤T细胞的机能,对免疫球蛋白产生抑制,干扰白细胞活动,降低抗体活动能力,不能及时消灭增殖的细菌;使机体过敏和免疫力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这种主要地或完全地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且主要:表现为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被称作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障碍。但是,目前有哪些疾病应该列入心身疾病呢?

较为公认的心身疾病有: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紧张性头痛、慢性疼痛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瘙痒和斑秃等。

如果就老年人的心理与疾病来说,医学界研究证明,强烈、持久、不良的情绪因素,可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过长,生理功能障碍进一步发展,就可出现身心疾病。老年人常见的心身疾病,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等。此外,心理、情绪因素与肿瘤、癌症以及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精神、情绪紧张,不仅影响脑功能,同时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代谢和免疫功能也会发生变化。长期的情感压抑、亲人丧亡的悲哀,对癌症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早期使体内激素分泌失去平衡,后期削弱机体免疫力,从而加速癌症的发展。

由此可见,当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幸事件,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生率都相对增多。

反过来,疾病本身又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脑动脉硬化、严重的可引发高血压。轻则会削弱老年人的记忆力和工作能力,甚至还可引起智能减退和痴呆。长期因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更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和消极的心理。

对动物的实验就更能证明这一点。动物实验是心理实验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动物虽然没有类似人一样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但是动物有着原始的心理萌芽,这就是动物实验能够有效揭示心理规律的理论基础。

越来越普及的亚健康,使现代都市人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觉得自己心慌、气短、浑身乏力,但心电图显示却很正常;不时地头痛、头晕,可是到医院一检查。发现血压和脑电图也没什么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根据这一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如果“第三状态”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因此。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是这个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其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等生理与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忧郁焦虑、胸闷心悸、失眠健忘、精神不振、疲乏无力、腰背酸痛疾病等。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造成亚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由于过度疲劳造成精力、体力透支。由于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用心、用脑过度,身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负荷状态。二是由于人体的自我老化,表现出体力不足、精力不支、适应能力降低。三是现代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前期。在发病前,人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出现器质性病变,但在功能上已经发生了障碍,如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四是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即使是健康人,也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处于亚健康状态,例如女性在月经来潮前表现出的烦躁、不安、情绪不稳、易激动等。

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平时注意锻炼身体,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膳食合理,饮食要少盐、少糖,应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豆制品等;要多吃新鲜蔬菜、瓜果、鱼和水产品,这样可以补充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或偏食。暴饮暴食会造成消化道器质病变;偏食会因为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而诱发“亚健康”状态。

寂寞空虚定律

一次,几个心理学系的大学生误了火车,而下一趟车得等三个钟头。开始的时候,他们感到很寂寞,这时有人问:“什么是寂寞呢?让我们来看看候车室里谁最寂寞吧?”于是大家有事干,立刻感到不寂寞了。

他们看到一位姑娘手里捧着一本书,专心地读着,不管她读的是教科书,还是小说,她是不会寂寞的,这很显然。再看看那两个下袖珍象棋的小伙子,当然他们也不寂寞。

他们又把目光转向一对年轻的情侣,他们难分难舍,互相凝视着,恨不得那拆散他们的火车永远不来才好,他们哪有什么寂寞?

这时,他们发现有一个年轻人,百无聊赖,只好读起车票价目表来,看来他是个寂寞的人。

那么,寂寞究竟是什么呢?

从心理学上看,当没有外界刺激进入经过休息的大脑皮质,而皮质上同时又有决定着期待什么东西的时候,就会产生寂寞感。正是这种原因,使寂寞者的皮质神经动力有别于单纯想睡觉的人。也就是说,困倦的人并不属于寂寞的人。

寂寞在某种程度上与期待相似。它总是与想改变条件并得到积极活动可能性的愿望有联系。因此,重病患者一般不会感到寂寞,而对于正在恢复健康的人来说,却比较容易寂寞。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的内部世界越丰富,他的寂寞感就越少。因为这样的人,随便干点什么活,就会比较容易填满无所事事的时间。因此,内心生活丰富的人,一般都比较容易自负。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在囚徒身上检验过这条规律。在今天,挑选和训练宇航员时,要把他们长时间安置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专门的舱内,进行这种检验。也就是说,宇航员必须要有较强的抗寂寞能力才行。此外,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热爱自己工作的科学家,他们虽然经常独自研究做实验,却没有一个感到寂寞的。他们投入工作,感到乐在其中。还有孔子。一大把年纪,仍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丝毫感不到寂寞的时光。

有些平时情绪很正常的人,一到星期天就感到很郁闷,有人管这叫“星期天沮丧症”。照理说,辛苦工作了一个礼拜,到了休息的日子,自己可以支配,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对有的人来说,却感到寂寞突然袭来,因为在工作以外,他们没有学会怎样对抗寂寞。

这种情况较多发生在单身一人的情况。看到别人都去约会、活动,自己就会感到寂寞苦闷。另一种因为星期天过后将会面对很多工作,在星期天就感到心情烦躁。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学家建议人们对周日的活动应尽早做出筹划安排,搜集有关信息,如郊游、聚会、娱乐、充电等,尽量让自己过得充实。

心理学家还纠正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社交圈的大小与寂寞有关。其实不论一个人接触多少人,只要有亲密的朋友,就不会感到寂寞。如果认识很多人,却没有亲密的朋友,也一样会产生寂寞感。

心理学家还发现,寂寞对人类的免疫系统有一定损害。我们应该主动去和他人接触,多培养业余爱好。实际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无穷无尽,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很容易驱走寂寞。

冲动惹祸端

据说,古时候越西这个地方有个男子,独自一个人过日子。他用芦苇和茅草盖起了小屋住在里面,又开垦了一小块荒地,用自己的双手种了些庄稼,打下粮食来养活自己。时间久了以后,豆子、稻谷、盐和奶酪等东西都可以自给自足了,不用依赖任何人。就这样,他每天下地耕作,闲的时候就出去走走,生活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可是,有一件事却让他整天发愁,那就是家里的老鼠成灾。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一群老鼠,没多久便成倍成倍地增长。白天,它们成群结队地在屋里跑来跑去,在房梁间上蹿下跳地吱吱乱叫,打坏了不少东西。到了夜里,老鼠闹腾得更欢了。它们钻进食橱、跳上桌子、跑进箱子里,见东西就咬,咬破了好些衣服和器具,偷吃了东西不算,还把吃不完的拖回洞里去慢慢享用。

这“咔嚓咔嚓”地一闹常常就是一整夜,吵得这个男子觉也睡不好,白天下地都没有精神。于是他想了好多办法来治鼠,用药啦,下夹子啦,都试遍了,可就是没有一个特别有效的法子。这位男子对老鼠越来越烦,火气越来越大,渐渐地,他觉得自己苦恼极了。

有一天,这个大男人由于心里窝火,喝醉了酒,困得要命。他从外面踉踉跄跄地回家来,打算好好睡上一觉。可是他的头刚刚挨上枕头,就听见老鼠“吱吱”的叫声。他实在困了,不想和老鼠计较,就用被子包上头,翻个身继续睡。

可老鼠却不肯罢休,竟钻进被子里张嘴啃起来。这男子用力拍了几下被子,想把老鼠赶跑再睡。果然安静了一会儿,可他忽然闻到一股叫人恶心的腥臊味,一摸枕边,竟然是一堆鼠尿!

这时他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一股怒气直冲头顶。借着酒劲,他翻身下床,取了火把四处烧老鼠。房子原本是茅草盖的,一不小心就点着了,火势迅速蔓延开来。老鼠被烧得四处奔跑,于是火越烧越大,老鼠终于全给烧死了,可是,他的屋子也同时被烧成了灰烬。

第二天,这个迷迷糊糊的男子从醉酒中醒来,发现什么都没有了。他茫茫然地,感到自己无家可归了,但是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老鼠对这个男人的打扰,煽动起他消灭老鼠的“冲动”。但是,一旦冲动得过于鲁莽,则会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结局,竟然把自己的房子和老鼠一起烧没了。可见一时的情绪冲动可能给人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

其实,好冲动的人特点大都是相同的,他们都容易受主观因素的支配,以情绪衡量事物,不能真正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因而不能得出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思维有片面性。冲动常常使人不能自制,丧失理智,尤其是一些青年人,更容易犯冲动的毛病。他们常常遇到一些小事就会被感动,有时是振奋、激动,显得非常热情,或者是动怒、怄气,甚至跟人争吵等一些特别激动的情绪。

对冲动的克制和理智行事,来自于一个人的见识与自控力。那些才识高、见解深的人,一般都比较善于思考,能分清事情的本质。所以,我们只有深入生活,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对事物才能产生深刻的见解,才能避免主观主义和片面性。

但是,我们说的反对感情用事,并不是提倡不要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古今中外许多不朽著作,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以情而作、以情取胜的。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人的不幸福,往往是因为在该用理智的时候用了情感,而该用情感的时候却用了理智。问题在于我们要知道什么时候该用情感,什么时候该用理智,才能使生活正常发展。

其实,情感冲动会使理智失去作用,使人做出事后懊悔的事来。冲动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爆发强烈而暂短的情感状态。而冲动往往使人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控制力,往往容易说出错话、办出错事,产生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只有控制冲动,保持理智的头脑,避免感情用事,才能避免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来。

一诺千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