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2840900000020

第20章 道德心理常识(5)

但是人就是这样,天生有一种惰性,如果随着自己的性子,恐怕人什么都不想干呢。我们必须要认识人的这个本性,在做事时,要尽量避免惰性对我们的影响。

怎样战胜惰性呢?最好的办法恐怕就是做事时给自己规定指标。当然我们一般由别人给自己规定指标,有时没有人规定,最好自己给自己规定一下,否则人就很难避免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规定任务指标给任务接受者,会造成一个心理压力,这个心理压力可以激活一个人的行动,为了完成这个指标而做出各种努力。这就是“指标定律”。指标在人生中就是目标。

有许多人,就像一艘在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船,漫无边际地生活着,不知道未来在那里,只是在原地打转,无奈地挥霍着生命。无聊、空虚的情绪长期占据心灵,自己没有可以倾注热情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光阴。一张纸放在太阳底下不会燃烧,但用聚焦镜把阳光聚在一个点上,纸就会燃烧。人一旦有了目标,生命就开始聚焦,才会在生活中发现新的契机,一步步向理想迈进。

规定指标,也是防止“吃大锅饭”、“滥竽充数”的最常用手段。在群体中,如果不规定出指标,更容易乱了套,人人都想偷懒耍滑,都指望着别人去干。所以,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团体,指标都是达成目的的巨大动力。

虚假一致偏差

唐朝时有一个皇族的后裔名叫李载仁,生性迂腐,行动迟缓,不吃猪肉。安史之乱中,他为了逃避战乱跑到湖北一带,在当地的军阀高季兴属下担任了观察推官。

到任不久,他接到通知前去参加会议。正要上马的时候,跟随的两个仆人因为口角打了起来。李载仁见此情景不由勃然大怒,他转身命令仆人从厨房中拿出饼和猪肉,罚打架的人面对面地吃下去。

在其他仆人惊羡的目光下,两个打架的仆人吃完了饼和猪肉,抹了抹嘴。

这时,李载仁板着面孔郑重其事地警告他们说:“以后如果还这样,就在猪肉里面再加点酥油,重重处罚你们。”

李载仁所犯的这个错误,在心理学上称为“虚假一致偏差”。虚假一致偏差是指由于人们认为有很多人的信念、价值观与行为同自己的一致,所以会出现坚信自己的判断及行为的正确性,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的倾向。

社会心理学家罗斯说:“人们都有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的倾向。罗斯等人在一项经典研究中,问大学生是否愿意在身上戴一块写有字的大广告牌子在校园里漫步30分钟,有些人同意,而有些人则拒绝了。可是回答问题的两类人都认为大学生中有2/3的人同意他们的选择。显然,他们的估计都不是正确的。

虚假一致偏差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人们在认知他人时总好把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例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认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际也认为别人好交际;吸烟的中学生普遍认为大多数中学生也同他一样吸烟。在西方的社会调查中,常常发现持有一定成见的人认为大多数其他人的观点同自己一致。

有时候,虚假一致偏差不仅会造成人的错误认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的行动,还可能造成沟通中的不协调。

在《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像祝愿其他的人一样,上前祝愿尧能够“长寿、富贵、多生儿子”。但是对这些祝愿,尧都表示辞谢。华封人十分奇怪就问道:“长寿、富贵和多生儿子,是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的,可是您却偏偏说不想要,这是为什么呢?”

尧说:“多生儿子就会经常为他们担心,富贵以后就要整天忙于打理,长寿以后年老昏聩无能,就会受到人们的耻笑。这三样东西并不是什么美德,所以,我说不想要。”如果说上面的华封人的偏差还是受到社会的影响的话,那么尧的开明与观点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如果我们能明白“虚假一致偏差”的道理,就可以在生活中避免出现荒唐的举动。

目标适度定律

1968年的春天,美国人罗伯特·舒乐立志用玻璃建造一座大教堂,建筑预算为700万美元。700万美元对当时的舒乐来说是一个不仅超出了能力范围,甚至超出了理解范围的数字。当天夜里,他拿出一页白纸,在最上面写上“700万美元”,然后在下面写道:

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

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

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

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卖掉10000扇窗,每扇700美元。

60天后,他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了商人约翰·可林,捐出第一笔100美元。8个月后,一名捐款者对舒乐说:“如果你的诚意与努力能筹到600万元时,剩下的100万元由我来支付。”第二年,他以每扇500美元的价格请求美国人认购水晶大教堂的窗户,付款的办法每月50美元,分10个月付清。6个月内,一万多扇窗全部售出。

到1980年9月,历时12年,大教堂竣工,最终造价为2000万美元,全部是舒乐一点一滴筹集而来的。可以想象,如果不是他把捐款分解700美元这种“够得着的目标”。这个大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所谓够得着的目标,要能够看得见。我们看得见它,才会觉得它就在不远处,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这会给我们巨大的信心。

古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实生活中任何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组成的。大目标比较吓人,而小目标则容易达到。我们做事的时候,如果比较难,可以把它分解,一步一步地做。

一个中学生每天6∶30起床。他的爸爸强迫他每天早晨5∶30起床,6∶00读英语,一下子提前了一小时,他感到太难了。妈妈出面调停,允许他6∶15起床,他才欣然答应。半个月后,妈妈又让他提前15分钟起床,他也同意了。这样一步一步,过了两个月,他就能在5∶30起床了。

渐进的发展不容易被人感觉到。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国外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一个中学生每天6∶30起床。他的爸爸强迫他每天早晨5∶30起床,6∶00读英语,一下子提前了一小时,他感到太难了。妈妈出面调停,允许他6∶15起床,他才欣然答应。半个月后,妈妈又让他提前15分钟起床,他也同意了。这样一步一步,过了两个月,他就能在5∶30起床了。

逐渐发生的变化,不容易被人感觉到,而突然的巨大变化,则容易让人受不了。当然,我们应该正面地使用这个道理,懂得渐进对达到目标的作用。

这就是说,逐渐发生的变化,不容易被人感觉到,而突然的巨大变化。则容易让人受不了。当然,我们应该正面地使用这个道理,懂得渐进对达到目标的作用。

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样高,那么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子,几乎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去做那些傻的事。但是如果篮球架跟一个人差不多高,随便谁不费多少力气便能“百发百中”,大家恐怕也会觉得没什么意思。

所以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引得无数体育健儿奋争不已,也让许多爱好者乐此不疲。

篮球架子的高度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有句话:“要吃跳起来才够得着的枣儿。”就是这种意思。人只有给自己定一具稍微高点的且能够得着的目标,才会激励自己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它。我们把这个定律叫做“目标适度定律”。

下坡容易定律

物理学有个实验:

斜坡上端的小球,往下滑不费力,且越滑越快;而往上推,则要克服重力。“上坡”就是消耗一定能量,上升一定高度,同时也蓄积了一定的势能。势能也可转变为动能,一旦释放就成为物理学中的“下坡”。

人生的“上坡”和“下坡”也是这样。

做父母的常有这样的体会。想要帮助和引导孩子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能一次又一次地监督甚至强制,孩子还是很难养成。而一种坏的行为习惯,不用教,孩子可能一下子就会了。父母不由地感叹:真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啊!

中国还有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似乎体现了人的一种天性:自由散漫一学便会,严守纪律、约束自己则难得多。人们说的“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把这个心理定律叫做“下坡容易定律”。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

这也许要从人性中的本能、欲望的低级需求中寻找答案。

人类学家的观点是,人性首先是动物性的。攻击、破坏、放纵是动物的本能。为了得到生存的环境,为了得到生育后代的利益,动物世界中弱肉强食,最强悍、有力的动物才能得以生存下来。

而守纪律、讲信用、爱劳动、爱清洁、勤奋好学等优良的行为,属于人特有的社会行为,是需要长期培养才能形成的。在培养优良行为的时候,个体需要对本能加以克制和约束。而松散、贪心、懒惰、自私自利等坏的行为,则是受人的生存驱动力的影响、源于本能的低级需求,是对欲望的放纵行为,没有意志力的克制,就会自发地表现出来。

比如,孩子玩完了玩具,一扔便了事,既方便、又无需约束,不用学也做得到。这是来自人的本性中的自私和散漫。而大人要求孩子玩好了玩具放回原处,这种行为与本能相违,需要有意志力和自控力,而这种品质是需要长期而严格的相应训练,才能形成的。所以中国古话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当一个人在不懈努力向上攀登的时候,当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力求上进的时候,就是正在“上坡”。但是,如果我们费半天劲攀登上去的坡,一不小心,可能一下子就滑下来,就是说“上坡容易,下坡难。”

竞争优势定律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内心充满了对对方的仇恨。根据法官的判决,丈夫应该把自己财产的一半转让给妻子。于是丈夫开始出售自己的车、房。但想到让死对头平白无故得到一大笔财产,他感到很不甘心。一狠心,他竞将自己价值几百万元的车和房以几千元的价格出售,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这种做法是仇恨导致的竞争心理超越了共同的利益。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就是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如那位丈夫一样,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定律”。

有这样一个笑话:上帝向一个人允诺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三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你在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的敌人将得到你所得到的两倍。”于是这人开始提出自己的愿望,第一个愿望第二个愿望都是一大笔财产,第三个愿望却是“将我打个半死”。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却说明人们的竞争意识有多么强烈,拼着自己挨点皮肉之苦,也要给敌人更大的苦头。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概都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在上公共汽车时,明明知道依次上车会更快,可是当一看到车进站后,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蜂拥而上。结果是许多人卡在车门上,半天谁也进不去。这样做的结果只是导致大家的上车速度全都变慢了。其实人们心里也不是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可是为什么还要那么做呢?

人往往就是这样不理性,明知道谦让一下,合作一下会对大家都有好处,可是大家心里都想:凭什么要我谦让,他怎么不谦让呢?因为都抱着这样的心理,最后谦让和合作还是不会发生,而人们还是要陷入竞争。

这也是“竞争优势定律”的作用,或者说,人们的天性更加倾向于竞争而不是合作。正因为竞争是人的本性,人在和别人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竞争。那么,合作大多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呢?

在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根据力量对比的大小来决定:自己应该选择竞争行为还是合作行为。如果对方的力量实在太大,那么,自己多半会选择与之联合共同完成任务,不愿拿鸡蛋碰石头。但如果人们自己有更大的力量时,多半会采用竞争。这说明,竞争还是占优势的,合作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