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2843500000005

第5章 东方的曙光:从巴比伦到印度(4)

四个等级在法律面前是不平等的。《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150~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只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洗澡)就行了。

《摩奴法典》还对各个种姓的衣食住行都作了烦琐的规定。比如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禁通婚,以便使种姓的划分永久化。

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机构,处理有关种姓内部的事务,并监督本种姓的人严格遵守《摩奴法典》及传统习惯。倘有触犯者,轻则由婆罗门祭司给予处罚,重则被开除出种姓之外。

被开除出种姓的人也成为贱民。贱民只能居住村外,不可与婆罗门接触,只能从事被认为是最低贱的职业,如抬死尸,清除粪便等。走在路上,贱民要佩戴特殊的标记,口中要不断发出特殊的声音,或敲击某种器物,以提示高级种姓的人及时躲避。婆罗门种姓的人如果接触了贱民,则认为是一件倒霉的事,回去之后要举行净身仪式。

总的说来,印度的种姓制度实质上是一种阶级制度。但是,由于鲜明的阶级关系被掩盖在等级的划分之中,因此它容易模糊阶级界限,在劳动人民之间制造隔阂和对立,不利于他们团结对敌。此外,种姓制度实行职业世袭,把生产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种姓制度的存在,是造成印度社会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印度自古代至近代,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但是种姓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历代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种姓制度经过长期演变,越来越复杂,在四个种姓之外,又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亚种姓。今天,在印度仍然保留着种姓制度的残迹,受压迫受剥削最深的贱民达几千万人。

关于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Aryans)是欧洲19世纪文献中对印欧语系各族的总称。从印度和波斯古文献的比较和研究中推知,远古在中亚地区曾有一个自称“雅利阿”(Arya)的部落集团,从事畜牧,擅长骑射,有父系氏族组织,崇拜多神。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一支南下定居印度河上游流域,一支向西南进入波斯,另一支迁入小亚细亚。自18世纪欧洲语言学界发现梵语同希腊语、拉丁语、克尔特语、日耳曼语、斯拉夫语等有共同点后,即用“雅利安语”一词概括这些语言。现通称印欧语系。

19世纪,曾有人鼓吹雅利安人种最优越,优于闪米特人、黄种人以及黑种人。雅利安主义的信徒们将北欧和日耳曼诸民族视为最纯粹的“雅利安人种”成员。这种言论被希特勒和**分子所利用,并以之作为德国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对犹太人、罗姆人(吉卜赛人)以及其他一切非雅利安人采取灭绝措施。

菩提树下的顿悟

北京的西山有一座卧佛寺,寺里供奉着一尊很大的铜铸佛像,它侧卧着身子,头枕右手,目光十分慈祥。不仅在北京,全世界每个有佛教信徒的国家都有这样的卧佛。这个卧佛是谁?

他,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的本名叫乔答摩·悉达多,是一位王子。公元前6世纪出生在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他的父亲就是当时的国王净饭王。

悉达多的母亲在生他之后的第七天就去世了,所以他是由姨母抚养长大的。从小悉达多就特别聪明,无论什么事情一学就会,而且对任何事情都愿意问为什么,非要得出答案不可。

净饭王非常喜欢小王子,希望有一天小王子能成为一个勤政爱民的大王。但是老国王总为这个小王子担心,因为他总是思考一些在父亲看来十分荒唐的事情。比如他问,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是婆罗门,有的人却是首陀罗?而且,婆罗门的子子孙孙都是婆罗门,首陀罗的子子孙孙永远是首陀罗,这又是为什么?老国王回答不出来,只好说这是上天安排的,但悉达多说,他不相信,又说他要找到一个人人平等的办法。

悉达多19岁的时候,同表妹结了婚,家庭生活也十分美满。

有一天,悉达多出城游玩,看见一位老人拄着木棍,艰难地移动着脚步;走出不远又看见一个病人倒卧在污泥中,正遇着一群鸟啄食一具尸体。他问一个过路人,这是怎么回事,过路人说:“真是少见多怪,这种事经常发生,又不是第一次。”回宫后,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十分烦闷和苦恼。他在想:难道人的一生就不能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吗?

又有一天,悉达多看见一个人穿着破烂的衣服,捧着一个瓦钵,表现出一副悠然自得、富足快乐的样子。王子问随从这是什么人,随从说:“这是出家修道的人。”悉达多赶忙向修道者行礼,并问他为什么会这样的快乐。修道者对他说:“世事无常,只有出家人可以得到解脱。”

回宫之后,王子又在想那个修道者的话,很有感触,并产生了出家的念头。第二天早晨,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儿子。消息传出后,全城都在庆祝净饭王得了孙子,悉达多有了儿子。但悉达多在思考了一夜之后,决定出家修道。他悄悄走过妻子的房间,看见她怀抱着儿子,想走进去看上一眼。但是,他终于停住了脚步,叹息说:“要修道是多难啊!”终于,他下定决心,抛开妻儿,毅然离开了家。

第二天,悉达多走出了国境,在一条河边拔剑削掉自己的头发,做了一个修道者。

老国王不见了儿子,急得要命,派了几个人出去寻找,终于在森林里找到了悉达多,但他坚决不肯回家。此后,悉达多四处周游寻访有名的学者学习哲学,又跟随苦行僧学道。当时印度流行所谓“苦行”,就是要用各种自讨苦吃的办法来求道,比如不吃不睡。悉达多也曾经用过这种修行法,结果弄得精神和体力几乎衰竭,仍然一无所得。后来他意识到,只有身体强壮,才能找到真理。于是,他开始注意锻炼身体和意志。

一天,悉达多来到一条小河边,想洗个澡,把出家后六年来积在身上的污垢统统洗净。河边放牛的小姑娘看到悉达多心力交瘁的样子,很是担心,便给他喝了许多牛奶。悉达多终于恢复了元气。他走到一棵菩提树下,盘膝而坐,在那里闭目沉思,静修了六年。

在悉达多35岁那年,他终于想通了解脱人间痛苦的道理,创立了佛教。后来,悉达多就到各地去传教,招收信徒,希望大家相信他说的一切,并且照着去做。佛教就这样产生了。作为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被他的弟子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的学说和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其中也有许多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姓的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释迦牟尼的教诲。

释迦牟尼把佛教解释为“四谛”,“谛”的意思是真理,四谛也就是四个“真理”: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人的一生到处都是苦,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其实都是苦。“集谛”指人受苦的原因。因为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将愿望付诸行动,就会出现相应的结果,那么在来世就要为今世的行为付出代价,即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灭谛”是说如何消灭致苦的原因,要摆脱苦就要消灭欲望。“道谛”是说如何消灭苦因,要想消灭苦因就得修道。

释迦牟尼还为教徒制定了“戒律”。在家的和出家的教徒都必须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出家的教徒男的叫僧(和尚),女的叫尼(尼姑)。他们必须剃光头,穿僧袍,完全脱离家庭生活。另外他们还要遵守一些出家人的戒律。

佛教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同情不幸的受苦人。宣扬只要今世做了善事,来世就有好报;今世做了坏事,来世就有恶报。释迦牟尼的这些主张,逃避了严酷的现实,有消极的一面。他还主张用自我解脱的办法来消除烦恼,否定斗争,所以历代统治阶级往往都利用它。

公元前485年2月15日,释迦牟尼为给几个弟子讲道,来到一条河边,然后到河里洗澡。洗完澡后,弟子们在几棵娑罗树之间架起了一张绳床,释迦牟尼侧身而卧,枕着右手,对弟子们说,我老了,马上就要死了,我死之后你们不要因为失去导师而自暴自弃,而要大力弘扬佛法,拯救世人。说完,他就圆寂了。以后,人们为了怀念他对弟子的苦心教导,就在寺庙里塑造了释迦牟尼的卧像,并把释迦牟尼诞生的那天(农历四月八日)称作“浴佛节”,把他修道的那天(农历腊月八日)称为“腊八节”。

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以后,骨灰结成许多五光十色的颗粒,佛教把这种颗粒叫作“舍利”。后来,有八个国王分取舍利,把它珍藏在特地建造起来的高塔中供奉,以表示对释迦牟尼的景仰。这种塔用金、银、玛瑙、珍珠等7种宝物装饰,人称“宝塔”。在北京西山灵光寺的“佛牙塔”里,据说就藏着释迦牟尼的一颗牙齿。

公元1世纪时,佛教传播到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今天,全世界有3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

印度——宗教盛行之国

绝大部分印度人笃信宗教,印度到处都有神庙。印度人认为,信仰宗教是天经地义的事,无信仰倒是不可思议的。有史以来,印度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多地探讨生命的最终奥秘,相信与直觉有关的某些精神状态,讲出世,面向未来,而轻视人生,这一点与关注现世的中国人有很大不同。

印度宗教派别众多,上古有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中古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巴克提教派(近代发展为锡克教)、基督教,其中印度教又由许多教派组成。但是,印度思想文化具有统一性与连续性。有人认为,印度文化的精神是“毁”,中国文化的精神是“生”。印度人的思想超越国界,征服了许多人。伊斯兰教四五百年的统治,英国人一两百年的统治,仍没有抹灭印度的传统思想文化。

阿育王统一印度

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从政治上讲,他统一了印度,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从文化上讲,他把佛教立为国教,并鼓励佛教向周围各国的传播,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他的祖父,就是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罗笈多。

公元前325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从印度河流域撤走,在旁遮普设立了总督,留下了一支军队。这时,旃陀罗笈多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赶走了马其顿军队。随后,旃陀罗笈多又推翻了难陀王朝,建立了新的王朝。由于他出生在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后来人们把他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

阿育王的父亲是帝国的第二代国王宾头沙罗。阿育王只是宾头沙罗王众多王子中的一个。他从小就特别崇敬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喜欢听佛祖如何经历许多肉体和内心的痛苦终于成佛的故事。他对兄弟们说,佛教可以教人消灭个人欲望,使人安分守己,这对治理国家很有用处。

公元前273年,宾头沙罗王病逝。不久,为了夺取王位,王子和公主们进行了残酷的内战,其中最为激烈的是阿育王和长兄之间的战争。在这场争夺王位的斗争中,阿育王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后,阿育王夺取了王位,但直到称王后的第四年,阿育王才举行正式的登基典礼(灌顶信仰仪式)。

阿育王即位后,就追随祖父旃陀罗笈多的事业,开始向外扩张。他曾征服过湿婆萨国,但最大规模的扩张是对羯陵伽的远征。羯陵伽是孟加拉湾沿岸的一个强国,拥有步兵6万,骑兵1万,战象数百头。这个国家不仅在军事上很强大,而且由于海外贸易发达,在经济上也很富庶,这就引起了阿育王的关注,在他举行登基典礼后的第八年(约公元前262年)开始向羯陵伽大举进犯。最后羯陵伽国被征服,被俘的羯陵伽人有15万人,被杀的有10万人。

羯陵伽战争对阿育王影响极大。在战争结束不久,阿育王同佛教高僧优波毯进行了多次长谈。最后,在优波毯的感召下,阿育王皈依了佛教,成了一名虔诚的教徒。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他曾经发布过一道敕令,对羯陵伽人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感到深切的忧虑和悔恨。”后来他又一次向全国人民宣布:“战鼓的响声”沉寂了,代替它的将是“法的声音”。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是不遗余力地宣扬佛法,从此以后,他向邻国派遣的将不再是军队,而是宣扬佛法的高僧。

阿育王所说的“法”,就是以佛教的伦理道德观为基础,强调仁慈的实践和虔诚的思想。他认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信仰佛法,重要的在于行动。一个人能否向善,不是看他参加了多少次佛教的仪式,而是看他在每一件事情上,是否能按照佛法去做。

阿育王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以家庭作为人生的基点,首先在家庭中体现他所说的那些道德。主要是要服从父亲,尊崇老师和长辈;对亲朋好友要慷慨和友好;对仆人和贫苦的人要乐善好施;对动物要仁慈,不能滥杀。

阿育王以身作则。他首先宣布在全国废除斗兽之类的血腥娱乐,不允许用动物做杀生祭礼,在宫廷中对王公大臣们喜欢的狩猎游戏也加以限制。

阿育王不久又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下令在王宫和印度各地竖立石柱,开凿石壁,将他的诏令刻在上面。他还召集了全国的一大批佛教高僧,编纂整理佛教经典,在各地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

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公主在去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传教时,不仅带去了许多僧侣和佛典,还带去了一枝神圣的菩提树的树枝,并亲自种植在当地,这棵树一直生长到今天。

经过一番宣传和使节往来,佛教不仅传遍了锡兰,而且很快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乃至世界各地。

除了宣传佛教,阿育王还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如扩大灌溉工程、修筑道路、建立医院等等。在阿育王在位的四十多年里,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印度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历史著作里,他被称为“伟大的阿育王”。孔雀王朝也成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但是,这种统一很不稳固,在阿育王死后不久,被征服的羯陵伽和其他小王国纷纷宣布独立,印度半岛又退回到分崩离析的状态中。

印度的历史文化特点

印度历史上长期处于割据分裂状态,从没有真正统一过。莫卧儿帝国及英国统治时期,被认为是印度历史上全国统一时期,但即使在这一时期,全国仍有大小王国五六百个。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境内仍有邦国三百多个。

古代印度人关注精神世界,不太注重物质世界。所以,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但往往以神话传说代替历史。印度历史有许多地方都说不清,有些则靠别国人记载,如中国东晋的法显、唐代的玄奘。可印度人喜欢讲故事,许多神话传说反映了重大历史事件,最著名的两大史诗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国人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印度人却爱讲:“从前有一个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