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2843500000009

第9章 希腊:欧洲文明前源头(4)

雅典远征西西里的失败,是其有史以来最惨的一次失败,丧失了最精良部队五万人和几乎全部战舰,丧失了海上霸权,元气大伤。因为这场惨败,雅典几乎家家有寡妇,户户有孤儿,陷于悲惨的境地。西西里战役成为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转折点,从此雅典急剧衰落。

公元前405年羊马河之战,斯巴达人消灭了称雄数十年的雅典海军,第二年雅典投降,长达近30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以斯巴达的胜利而结束了,斯巴达取得了对希腊的霸权。

伯罗奔尼撒战争给希腊各邦造成了巨大灾难,成为希腊城邦历史的转折点。此后,希腊各城邦开始衰落,陷入了危机之中,不久,希腊终于被北方的强邻马其顿所征服。

史学家修昔底德

修昔底德(公元前460年或455年—公元前400年或395年),古希腊历史学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作者。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以后,他也像大多数贵族子弟一样,凭借家族的门第和个人的才干而步入仕途。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他已经30岁左右,并可能已投身军旅。军旅生涯使他积累了一定的军事经验,因而于公元前424年被推选为雅典的“十将军”之一,率领一支由7艘战舰组成的舰队,驻扎在色雷斯附近的塔索斯岛。当斯巴达的军队围攻安菲波里斯的时候,他接到该城守将攸克利的求援后立刻率军增援,但在他到达之前城池已被攻破。当局认为他贻误战机、且有通敌之嫌,就将他革职并放逐到色雷斯。此后的20年间,他虽然居住在色雷斯,但始终关注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进展情况,随时记下具体过程。据说公元前404年,战争结束以后,他才获得特赦,得以重返故乡雅典。

修昔底德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记载翔实,分析精密,书中很少有闲话。他说:“我的历史似乎不易于研读,因为其中缺乏浪漫因素。”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到今天仍然受到历史学家和军事学家的重视,虽历经千年,经典地位一直屹立不动。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战争史并未写完,只写到战争的第20年(公元前411年)就停止了。后来,克塞诺丰续写了最后一段战争史,但逊色很多。

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336年夏季的一天,在马其顿首都帕拉的宫殿里,人群川流不息,热闹非凡,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正在这里为自己的女儿举行盛大的婚宴。马其顿的文官武将,王室成员,和来自希腊各城邦的贵宾出席了这个宴会。宾主频频举杯,腓力二世兴致勃勃地接受客人们的祝贺,一杯杯地喝下他们的祝酒。

此刻,腓力二世政治生涯正处于顶峰。就在两年前,他亲率马其顿军队,在喀罗尼亚彻底击败希腊城邦联军,迫使它们承认马其顿在希腊世界的领导地位;一年前,他又召集希腊各城邦在科林斯开会,希腊世界正式组成以马其顿为盟主的联盟,并授权腓力二世率领马其顿和希腊联军远征亚洲。

婚宴仍在进行,腓力二世渐露醉态,这时一名名叫保塞尼亚的武将走过来,要向腓力二世敬酒。腓力二世微笑着正要接过保塞尼亚的酒杯,突然,保塞尼亚拔出暗藏的利刃,刺入腓力二世的胸口。腓力二世倒在血泊中,很快死去。

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后,他的年仅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登上马其顿王位。

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出生在马其顿宫中,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3岁时,父亲将他的朋友、希腊世界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请来,作为亚历山大的老师。亚历山大和亚里士多德共同度过了四年岁月。从亚里士多德这里,亚历山大获得了希腊文明众多领域的宝贵知识,大大开阔了眼界。所以说,希腊文明为亚历山大重塑了灵魂,并培养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精神。希腊传记家普鲁塔克称:“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爱好一切读物,一切知识。”亚历山大对亚里士多德充满感激之情,将他看作是自己精神上的父亲。

亚历山大还是位俊美的青年。他有着浓密的褐发,长着一双可以“熔化人的蓝眼睛”,五官极富表情,身材均匀,是雕塑家理想的模特儿。他喜爱运动,擅长希腊人所从事的赛跑、马术、击剑等运动项目。他还喜爱诗歌、音乐,长于竖琴弹唱。

腓力二世在世时,亚历山大已显示出非凡的勇敢和军事才华。在公元前338年的喀罗尼亚战役中,亚历山大率马其顿的骑兵,杀入希腊人的队伍,为马其顿立下了大功。腓力二世极其欣赏自己的儿子,他曾对亚历山大说:“山啊,马其顿对于你来说是太小了,到外面去发展一个较能适合你的身份和地位的大帝国吧!”亚历山大一直把父亲的这句话记在心间。

亚历山大即位时,马其顿正处于困难的局面,国内存在一个强大的阴谋集团,腓力二世的死就是这个集团策划的;在希腊世界中,马其顿的霸主地位远未巩固,那些反马其顿的政治势力仍计划采取新的行动。面对这一切,亚历山大毫不怯懦,勇敢地迎接挑战。他首先借助军队的支持,粉碎了国内的阴谋集团,处死了杀死父亲的凶手。之后,他亲率一支大军,南下希腊半岛,几天内就抵达底比斯,迫使希腊各城邦表示对马其顿的忠诚。

公元前335年,他再次召集希腊各城邦在科林斯举行同盟会议,确立马其顿的盟主地位。同年,他率军北进,挺进多瑙河,进入亚得里亚海海岸,击败反叛的部落,将伊利里亚人赶入山区。当他回国后,听说底比斯再次反叛,他马不停蹄,率大军在几天内攻陷底比斯,将这座城市夷为平地,以警示其他希腊城邦。

亚历山大知道,他的真正任务是东征,夺取东方广袤的土地和巨大的财富,这样才能化解希腊世界内部的矛盾。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3万多步兵和5000名骑兵,开始了东征。在许多人看来,亚历山大东征的举动近似于疯狂,仅仅波斯帝国就拥有百万大军,亚历山大以区区几万人来东侵,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是,亚历山大却认为,他就是《荷马史诗》中那位无人可敌的英雄阿喀琉斯的后人,他领导的东征是希腊人与特洛伊人战争的继续,他要完成当年希腊英雄们未完成的事业。

亚历山大的军队渡过了达达尼尔海峡,进入亚洲,沿着相传特洛伊战争时希腊联军的进军路线,并寻到了那位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坟墓。亚历山大为阿喀琉斯献上花圈,花圈象征着王冠,以表示对这位英雄的崇敬。

在小亚细亚的地中海海岸,马其顿—希腊军与波斯人在格勒拉克斯河相遇,双方进行激战。亚历山大持剑冲在前面,一名波斯人手拿一支长矛,绕到亚历山大身后,正要刺去时,被亚历山大的部将克莱图斯发现,他眼疾手快,挥剑劈去,砍断了那个波斯人的手臂,救了亚历山大一命。亚历山大大败波斯军,首战告捷。随后,他率军进入伊奥尼亚地区,当地的希腊移民城市的居民纷纷打开城门,欢迎马其顿人帮助他们摆脱波斯人的统治。

亚历山大继续进军,他在高地亚的一个小村庄听说那里有一架战车,车轭上打着一个无法解开的绳结,据说谁能解开这个结,谁就是亚洲的霸主。亚历山大来到车前,这个用奇特办法打成的绳结,谁也看不出绳子的头和尾,亚历山大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打开绳结,然而他灵机一动,拔出利剑,一剑劈开绳结,同时大叫:“我解开绳结了!”这个传说坚定了马其顿人追随亚历山大的决心。

亚历山大在伊苏遇到了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率领的60万大军,双方进行了一场恶战。波斯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面对马其顿步兵密集的方阵,也无能为力。亚历山大率骑兵发起猛烈攻击。波斯人再次大败,大流士三世仓皇出逃,将数万的波斯人,包括他自己的妻子、母亲和女儿丢给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在部将的簇拥下,走进大流士三世的营帐,他也不禁为波斯王的奢侈而震惊,感叹道:“这样才像个国王。”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率军进入叙利亚,之后进军埃及,拜谒埃及人的阿蒙神庙,自称为阿蒙神之子,取得了埃及人的信任。他深深为尼罗河三角洲的富庶所吸引,下令在那里建一座新城,以作为马其顿的新都。这座新城以他的名字命名,叫作亚历山大里亚。

随后,他又转回亚洲。公元前331年,他的军队在两河流域的高加米拉与波斯军决战,波斯军队再次在马其顿人的方阵前败下阵来,几乎全军覆灭。大流士逃到米底,在那里被部将所杀。亚历山大乘势夺取两河流域、苏萨、波斯波利斯,占领了整个波斯帝国。

在征服波斯的过程中,亚历山大采用软硬兼施两手。在攻取泰尔城时,这个城市的人民奋起抵抗,给马其顿人造成极大困难。在攻占泰尔后,他下令屠城,杀害了8000居民,其余1.2万人被卖为奴隶。他进入苏萨城时,该城居民不仅没有抵抗,还开城门来迎接他。亚历山大不仅下令不得对苏萨任何居民进行伤害,还将掠取的大流士三世的金钱送给他们一部分。

在波克哈拉,他的士兵抓住了杀死大流士三世的波斯将领比苏斯,亚历山大声称要为大流士三世复仇,下令鞭笞比苏斯,并割去他的耳和鼻,最后将遍体鳞伤的比苏斯的手脚捆在用绳索拉在一起的两棵树上,当执刑者砍断绳索后,比苏斯的身体顿时被扯裂。亚历山大之所以严惩这个叛徒,是想缓和波斯人的不满情绪。之后,他以波斯阿里门尼斯王朝的“合法继承人”自居。

在征服波斯后,亚历山大不顾将士们的反对,执意率军于公元前327年进军印度。在印度西北部,他击败印度王公的联军,并计划继续向恒河流域进军。他的将士在经历连年征战后已十分疲惫,早已归心似箭。他们认为,从波斯、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印度河流域所夺取的财富他们一辈子也享受不完,为什么亚历山大还要向东进军?亚历山大深信自己是阿喀琉斯的后代,必须完成征服东方的使命。但是,亚历山大发现,现在他的将士再也不听他的命令,尽管他威胁、恐吓、恳求,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他们死也不愿继续前进。亚历山大感到愤怒、沮丧和无可奈何,一连三天,他一个人躲在帐篷里不见任何人。最终他作出了撤退的决定,仅留一部分人驻守在战略要地。亚历山大的军队分两路撤退:一路由海军将领涅阿尔霍斯率领,从海上撤退;一路他自己亲自率领,从陆路撤退。公元前324年初,两路军队在巴比伦境内的奥波斯城再度会合。至此,为期10年的亚历山大东征结束,而当年追随亚历山大东征的大兵已所剩无几。

经过大规模的东征,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巨大帝国。为了维护这个帝国,他积极促使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在苏萨,他举行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婚礼,他本人娶了大流士三世的女儿斯塔提拉,他的1万名将士也同时娶了波斯姑娘或其他亚洲姑娘。同时,他征募了3万波斯青年,以希腊的方式来教育他们,将他们培养成自己的战士。

亚历山大仍在策划下一步的远征,目标是地中海的西部和南部,包括北非、西班牙和意大利。

公元前323年6月13日,亚历山大因突发疟疾病逝,他所建立的庞大帝国就迅速解体了。但希腊的文化和制度却长久地影响着这些被占领地区,直到下一个征服者——罗马人的到来。

希腊化时代

马其顿帝国是个“暴发户”,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将为了争夺最好的地盘,不断展开征战,将帝国一分为三。安提柯占据希腊和马其顿,托勒密占据埃及,塞琉古获得的地盘最大,从小亚细亚直到今天的阿富汗。历史学家把亚历山大和他的后继者统治的这段时期称作“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促进了各族人民的交往,使商业更加顺畅。各国国王还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措施,使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都有很大发展。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都是这个时代的人。

希腊化时代时,最富庶的是托勒密王朝的埃及。位于尼罗河入海口的亚历山大里亚是地中海的大港,还是一个文化中心,它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享有国际声誉。据说亚历山大图书馆当时藏书70万册。

希腊化时代疆域非常辽阔,各民族语言和风俗各异,靠什么来维系这样一个“大拼盘”呢?靠的是希腊语和希腊文化。帝国的上层统治者和知识分子都说希腊语,人们信奉希腊宗教,过希腊节日,看希腊戏剧。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武力征服远不如文化传播更长久、更深入人心,一个国家建设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