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可不知的成功方法全集
2844600000006

第6章 付诸实际行动(2)

为了拉到业务,佐川清于是挨家挨户去询问别人有没有货物运送。可是开业一个月过去了,他连一笔业务也没有接到。家中已经穷得几乎揭不开锅了,“佐川急便”陷入了困境。

可是他并没有丧失信心,想起家中妻子和孩子期待的眼光,他就充满了信念,他必须加倍努力,就这样他每天都奔走在京都和大阪之间的商业街拉生意。

他以前就干过脚夫的工作,他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办好自己的公司。连续奔走了一个半月,他在业界也混了个脸熟。

第45天,大阪一家叫千田商会的老板着见佐川清总是这么不知疲倦地跑来跑去,于是跟他闲聊了起来,千田先生从佐川清那里得知丸源的伊藤芳治是他的表兄。佐川清告诉千田先生自己曾在丸源干过脚夫的工作,可是他不想依靠表兄,想自己干出一番事业来。

千田对这个小伙子产生了好感,他十分钦佩佐川清的独立精神,当即拿出10台照相机要他送到京都的一家店去,还不收他的保证金。

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佐川清十分明白。他不负厚望地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这次运送工作。

很快地,佐川清的名声开始在京都和大阪之间的商人间传开了,许多人称赞他是一个勤快守信用的小伙子。他吃苦耐劳,许多脚夫不愿意干的又脏又重的活,他都一口应承下来。并且总是圆满地完成工作。

光顾佐川清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了,佐川清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妻子幸惠看到丈夫这么辛苦,这个出生贫苦家庭,心地善良和乐观的女人也参加到帮助丈夫的工作中来,夫妻两人一起帮人运货,人们都把他们称为“大阪的鸳鸯脚夫”。

1958年底,“佐川急便”的规模得到了扩大,并雇佣了新的人手,1959年,“佐川急便”先后在大阪、敦贺、福井、金泽、富山开了五家分店。

1978年,“佐川急便”成立20周年之际,已拥有8700辆汽车,221家店铺,从业人员1,65万名,年营业额2850亿日元(约合19亿美元),收益超过了“日本通运”,名列日本商业运输界第一。

如今的“佐川急便”更是在全国拥有20000台车辆,年经营货物量为12亿件,营业额达8000亿日元,并在世界各地开设了许多分支机构。

佐川清以自己的勤劳和吃苦,从小事干起,终于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天地。

从佐川清创业的过程来看,主要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1.他确实是从很小的一件事情干起的。脚夫是一项出卖体力的工作,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件很低贱的工作,可是佐川清却仍然义无反顾地干了下去。

2.他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勤劳和苦干来创业的。“佐川急便”刚成立的时候,他一个半月没有接到活儿,不过凭着自己守信和吃苦,终于还是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是日本战后通过吃苦耐劳创业成功的典型。

他刚开始成立“佐川急便”的时候,他并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亿万富翁,不过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他最终成了一个亿万富翁。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只要你用心去做,你的辛勤和汗水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今的“佐川急便”完全采用了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他不停地告诫自己的后人,不要忘记“脚夫精神”,一切都要从原点开始。

当别人询问“佐川急便”为什么发展如此迅速时,佐川清回答说:“因为我们一直都在拼命地做!”

佐川清给自己准备的墓志铭是:“一个一生额头上流着汗拼命工作的人,长眠于此。”

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脚夫精神”,那就是吃苦耐劳,不断进取!

积跬步以至千里

成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努力。

现代社会一切都变快了。人们埋头于今天的事,而明天、后天、下个月,乃至几年以后该干什么,也都早在策划之中。

生活的快节奏,导致人心态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大家都太急于求名,急于求利,急于求成。总言之,太急功近利。

真正成功的人常能举重若轻,履险如夷,临危不乱。这是一份定力,也是一种智慧的胸襟。大处如此,小处也如此。读书、参加考试,除认真准备之外,必须能够把得失置之度外。凡事在于自己尽力而为,只要自己已经尽力,成功与否,那就已经不是自己的力量所能操纵,多去忧虑反而分散了自己的精神与心力,削弱了成功的可能性。

人的一生由许许多多的偶然的和必然的事件组合而成,有时一次偶然的事件使某个人变成了大人物,有时一次偶然的事情使某个人变成了小人物。在常人看来,大人物总是和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小人物总是和小事件联系在一起。有的人一辈子也不会做成一件大事。但是,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会和一件又一件必然的小事发生关系。因此说,小事情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内容。

大事能检验一个人的智慧、才能和品格,小事也能。如果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漂亮、舒心,那你也能得到极大的快乐和对自我的肯定。古人说得好,小事虽然微不足道,但不做也是不能成功的,那些常常好高骛远的人,他的成就肯定不会超过常人多远。古人还说,忽视小事、专做大事的人,他的成就往往不如做小事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小事来得频繁,办事所花的时间也多,积累起来数量也就大;而大事来得稀少,积累起来数量也就小。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子;播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儿。人积累耕耘的经验就成为农夫,积累砍削的经验就成为工匠,积累贩卖货物的本领就成为商人。这种积累,既是痛苦的,又是快乐的。

美国社会工作者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沙利说过,人们往往不了解,即便是取得最微不足道的成功,也已经迈出了许许多多蹒跚艰难的脚步。

你希望一口吃个胖子,夺取成功就像迈一下脚步那样简单,你或许常这样想:“我真希望自己是个完美无缺的人。假如我有好的天资,是个大智者的话,我就会每天干什么事情都永远不会失手,我会马上把吸烟、赌博的恶习戒除掉。”

这是幼稚的懒汉的成功逻辑。你以为成功者都有遗传得来的特殊天赋,有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的诀窍。按这种逻辑,成功者每做一件事情都是轻松愉快的,易如反掌的。懒汉们认为,成功者都是无师自通的天才,学了第一课,就能够一下子成为专家。你这种“马上如愿”的思想,是导致失败的大敌。

举个例子。你是一个抱着“马上如愿”思想做事的人,你决定当一个画家,你期望自己一下子就能搞出像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样的杰作,期望自己一夜成名。但你不知道自己是该先画蒙娜丽莎的秀发还是先画蒙娜丽莎的额头,你便认为绘画很艰难,情绪陡变,顿时扔掉画笔,长叹创作之难。因为你相信的是:如果一个人有出息,有才干,想要做什么事。都能一下子如愿以偿,用不着像达·芬奇那样天天画鸡蛋苦苦地做单调乏味的努力,用不着一点点地积累经验,用不着费多少时间锻炼基本功。这种想法,终将你抛向失败之谷底,不堪回首。

上天就是这样捉弄人,你越希望即刻如愿的,越难以即刻如愿。成功,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成功,是一个缓慢的积累过程,缓慢的学习过程。攀登珠穆朗玛峰,需要从脚下第一步开始,没有一下子就能跃上山顶取得成功的。

比尔·盖茨曾这样告诫年轻人:“刚刚毕业的你不会一年挣4万美元,你不会成为一个公司的副总裁,不会拥有一部装有电话的汽车。你能够使成功成为你生活的组成部分,你能够使昨日的梦想变成今天的现实。但是仅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你必须动手去做才能让你的理想实现。因为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们都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用中国的话说就是没有人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在这个世界上,所有超级富翁都是很有耐心的人。他们在刚刚毕业的时候,不会像比尔·盖茨所说的那样,幻想自己拥有一部装有电话的汽车——他们知道成功这件事不会像足球明星主罚点球那样一蹴而就,成功是不断前进、不断强大的结果。他们知道如果每一天的自己都比前一天强大一点点,那么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在日本,最富有的那些商人一直坚信这样一种看法:一个有耐心的人的身上会散发出成功的芳香,而一个没有耐心的人的身上则只能散发出失败的臭气。

日本商人一般都很喜欢打高尔夫球,在他们看来,打高尔夫球最基本的要求是弯腰低头,闭上嘴巴,两眼盯住球,然后用合适的力度挥杆击球——实际上,这也是他们与人交往时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因此,那些聪明的美国商人或欧洲商人,在谈判的过程中会尽量让日本商人先说出自己的看法,自己只是耐心地倾听,决不打断日本商人的话。他们知道。如果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不厌其烦的听众,并辅以“是”、“对”、“当然”,那么,日本商人将会敬重他们的礼貌、自制、谦恭的谈话艺术,并且一定会主动地征求他们的意见。经过这样一番交流,美国商人或欧洲商人会发现,最终达成的谈判结果将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人类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所谓强者只是指那些既有意志力又有耐心等待时机的人。”

英国政治活动家伯克则说:“耐心比力量更强大,它能帮助你完成更多的事情。”

如果你想成为那种能够玩转财富游戏的最强者,那就时刻告诫自己“耐心、耐心再耐心”吧。

别让抱怨耽搁你的脚步

古人云:“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苟子·荣辱》)意思是说,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别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不抱怨天;抱怨别人的人则穷途而不得志,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进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任何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的举动都毫无意义,任何成功之道都不是抱怨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

可能会有人抱怨自己的工资低,地位不高,工作权限不大,工作内容乏味等问题,回忆一下最近,你听到过这样的抱怨没有,最近你抱怨过这些问题没有?有。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这样的疑问和抱怨。

但是,这些都不是你不好好工作的理由,什么样的待遇都是工作成绩的回报,没有好的成绩只想着好的待遇的事情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不流行吃大锅饭,锅里的米没了,还吃什么大锅饭?

没有好的待遇却要求好好工作,好像也不太公平?乍看似乎是存在一些问题,努力工作了却得不到好的回报,谁还愿意努力啊?还不如休息什么不干,顶多维持目前的水平好了,反正一样拿薪水!

我们说这种观念要不得。努力工作却拿不到优厚回报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目前企业正处在困难期,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员工的要求。可能是因为你的工作尽管项目多,却不是很重要,与重要岗位比,你的薪水就是要低一点,还可能你处在这个行业,却和另一个比较有竞争力的行业比较,比较的结果,肯定是自己拿的少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但不是不可改变,如果因为员工们的努力,企业效益好了。大家也能拿到优厚的薪水,也能获得体面的职业。如果因为你的工作努力,你的岗位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老板也不会视而不见的,也会给你加薪晋职。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职业也是这样,是一点一滴做起来的。仔细查阅一下那些经常在媒体露面的优秀企业家,他们或者拥有做普通员工的工作经历,或者拥有白手起家的艰苦历程。正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才使他们拥有了今天风光和魅力。他们也遇刮了许许多多“可以抱怨”的事情,但他们懂得用实际行动代替无聊的抱怨。

我们每个人也是这样,都有一个卑微的开始,一份不被人看好却要付出巨大的辛苦的初始职业,做着辛苦的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这种境况别人可以看不起甚至不屑于提及我们的工作,但我们却不可以看不起自己的工作,轻视自己的工作就等于轻视自己。只要我们把职业当作一种事业来仔细经营,这个不显眼的工作也许就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开始,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注定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深入。

抱怨的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在我们身边周遭有太多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并且才华横溢,但总是怀疑环境,批评环境,而这种态度就对他的进步和成长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正像一本书中说的:“只要你依然是某一机构的一部分,就不要诽谤它,不要伤害他——轻视自己所就职的机构就等于轻视你自己。”没错,如果你想诽谤它,就不如选择离开,当你选择留在这里的时候,就应该为它而努力。我知道它一定会有缺点,但也会有优点,正因为优点大于缺点,才要选择留在这里,可是因为看到缺点就大肆抱怨,渐渐养成抱怨环境、不思改善的习惯,其实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而不是环境或组织。

职场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人,一种是爱抱怨的人。同样一个命令下达,有人埋头苦干,有人破口大骂。埋头苦干的人不见得笨,而破口大骂的人不见得聪明,但是前者一定有一个好心情,后者则容易愤怒,其中的区别就是态度不同,他们面对目前工作的不满情绪,抱怨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前途、薪水、同事老板的关系相处儿方面。换到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个新环境,抱怨不会停止,讨厌的老板、同事继续出现,到头来,倒霉的是谁呢?

除了抱怨之外,是不是该学着把看事情的角度稍稍修正,将自己从自己的躯壳抽离,站在另一个角落瞧瞧自己。佛家说,要懂得缩小自己。才能看见自己的缺点,看见他人的好,如果一味的抱怨,一味的攻击,除了制造口角之外,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面目可憎而已。

你自己是个爱抱怨的人吗?要不要试试把抱怨收起来,告诉自己:“我既然选择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全部。因为这是我的工作,我必须把它做好并且立即行动。”如果继续一味地抱怨,不能调整自己的态度,那么你可以另择他路了,这样也一定比抱怨更有意义。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且也都是现实的,但前提有一个,就是努力做好目前的职业,在这个职业上获得了成绩和进步,才可以慢慢获得认可和相应的回报。如果继续你的做法,那么一切又将重复,倒霉的仍然是自己。

让抱怨在我们的生活中,少之又少,直至消失!

不让闲言碎语阻碍你

优秀的经营管理者必然是谦虚的人。他总是千方百计地了解下情,四面八方地收集意见。每当面临决策之时,更是如此。经营者应该有察纳雅言的胸襟,但又不能让舆论、不能让闲言碎语所左有。决大计不虑小疑,处大事不畏谤言,方能不为浮云遮望眼,高瞻远瞩奔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