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2847200000014

第14章 国学经典各家会通(2)

荀子的“性恶论”是礼法统一观的理论基石,是制度规划完善的前提。法家制度的源头是“性恶论”,所以不管是制定制度还是完善制度,都要懂得荀子之道。

确定一种制度完善不完善,就如同确定一个酒驾的人是否还敢喝酒开车一样。让最喜欢喝酒的人怕这种制度,制度才有用。所以当确定一种制度完不完善时,必须要有性恶论的假设前提,这样规划的事情才会完善。这就叫作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一种制度好不好,就看它有没有办法把坏人整倒,要让坏人没有做坏事的机会。还以酒驾为例,酒驾的现象一直很严重,每年因酒驾而被祸害的人数不胜数。从本质上说,酒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之前的规定对日益增加的酒驾丝毫起不到威慑、打击作用,直到2013年关于酒驾处罚标准和醉驾处罚新规定才慢慢严格起来。我们为什么一开始不一针见血地对酒驾的人进行严惩?因为很多人认为那是限制人权、侵犯人权。结果,却让更多人遭遇不幸。

提到人权,我们来说说民主,民主一般代表着由广大人民拥有控制权。但有的领导者认为越民主越难带队伍,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意见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有理,最后发现很难做事。

所以,我们要想真正化解危机,一开始就要有本事把制度建设好。做企业也一样,企业要想好好经营,就要在“性恶论”的前提下,做最好的准备。

有些老板跟我讲:“我的员工都那么呆,我真不知道怎么会变成这样?”我说:“员工没怪你就好了,你还怪员工。”老板说:“为什么这么讲?”我回答:“当初你是觉得他们好才用的,后来他们为什么变呆了,是你训练出来的,你还怪谁啊。”他似乎明白了:“对哦,好像真的是我把他们变成这样的,我不懂激励。”所以,我们要怪只能怪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反求诸己,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方法有什么问题,怎么调整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这才是重点。

卓越领导者的经营智能要靠平时的整合。中国人常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道德培养出来。所谓道德,就是我们平时的德行。

兵家主张“五事”——道、天、地、将、法要整合运作。《孙子兵法》说:“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

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我们不会盖棺定论,因为谁都不知道自己这辈子会怎么样,这要靠这辈子德行的修为。也就是说,我们这辈子有没有“道”,要靠修得的德行。只要我们的德行好,天时、地利、人和都会配合我们。

法家的主要代表韩非子提倡法、术、势相结合。所以,我们带部属的时候,要懂得法、术、势的交流运作。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整合兵家、法家的思想。领导者懂得术,才会信赏必罚,让权势得以执行,权势又让法令能够执行。这叫作抱法处势。“抱法处势则治”,因而能够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样一个循环就是企业的永续经营之道。

其实,道、天、地、将、法,这五个字总结出了企业经营中最关键的几个点(见表3—6)。

其中,最重要的是“道”。道,在企业管理中就是经营理念。

“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你的经营理念员工不认同,你会发现他跟你根本合作不下去。

外在因素包括天、地。天就是天时,地就是地利。企业经营最重要是什么?要讲究天时、地利。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我们的市场在哪里。

王永庆先生曾说过,卖冰淇淋一定要冬天的时候就开始卖,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如果夏天才开始卖,等到琢磨出怎么赚钱的时候,秋天到了、冬天到了,冰淇淋卖给谁呢?所以,时机的掌握、市场的掌握,是企业家必须要具备的本领。

内在因素包括将、法。将指的是领导者,法指的是制度。经营的好坏跟领导者有直接关系。领导者要有五德,智、信、仁、

勇、严。为什么智排在第一位?因为智者不惑,有智慧的人不怕问题,敢于面对问题,不容易困惑。另外,经营的好坏也离不开制度保障。

除“五事”外,《孙子兵法》中还有“七计”,是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胜负的情形。“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跟“五事”对比,“七计”讲得更细。

比如,对于“五事”中的将,“七计”中讲了三条,包括将领的能力、兵众的能力,士卒的能力。与管理企业相对应,将孰有能,说的是中、高层的干部,哪一方的能力较强。兵众孰强,说的是哪一方员工开源能力较强。士卒孰练,说的是哪一方员工节流能力较强。

再如,对于“五事”中的法,“七计”中强调,不只是制度的执行,还要赏罚分明。法令孰行,说的是哪一方的管理制度和员工纪律能彻底执行。赏罚孰明,说的是哪一方能做到信赏必罚,以确定彻底执行。

其实,“五事”“七计”的要点再多,归纳综合起来就三大项:第一,道,也就是经营理念怎样;第二,外在因素,也就是时机怎样、市场怎样;第三,内在因素,领导的部分要考虑市场开源、训练节流,制度的部分要考虑严谨考核。

我们要化繁为简,因为执简才能驭繁。这样,我们才能在任何变局中找到应对的方法。

那么,法家的法、术、势又该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实际上,它讲出了基层员工、中坚干部、高阶领导三个阶层的整合。

基层员工的管理比较重要,因为基层员工属于硬件结构。对基层员工为什么强调法?因为我们不可能让他们上班、下班、请假、休假的都一个一个地交代,每一件重要的事情都一个人一个人地讲。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致性的规则,如此才能够让势发挥得快而有效,这叫抱法处势。

硬件结构很重要,软件内容也很重要。企业的制度可以借鉴你的,也可以借鉴他的,企业也可以买更多的硬件设备,但是每个企业的软件——中坚干部不一样,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干部最重要要有势。什么叫势?势就相当于老虎的牙齿。当老虎没有牙齿时,我们会不会怕它?我们根本不怕,反而会觉得老虎还蛮好玩的。因为老虎没有牙齿,我们就把它当猫养了,觉得它很可爱。所以干部没有势,员工根本不怕他。但是干部太有势,就容易拿鸡毛当令箭,仗势欺人。所以,干部要利用法治的驱动力量,让高阶领导能贯彻他的意志,或指挥别人去实施他的意志。

如何考验干部的势无过与不及,没有滥用,就是统御之术。领导统御干部的方法是,使干部有职权而不弄权,叫作循名责实。这就要懂得虚静之道,即无为的哲学,也称作镜子的哲学。

什么叫镜子的哲学?照镜子的时候,我们可以尽情地把自己的任何行为都表现出来。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自我。我们给镜子真实的形象,镜子就会给我们真实的形象;我们给镜子虚假的形象;镜子就会给我们虚假的形象。另外,我们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别人往往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和行为给予反应。就像苏小妹对苏轼说的那样:“哥哥呀,你已经输了。禅师心中是佛,所以他看你就像尊佛;你心中是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会像牛粪。”

领导的心要正,要敢于展现真实的自我,这样部属才会认真对待、真诚付出。如果领导都在表演,那部属也会用表演来回应。

领导化身为镜子,部属的一举一动就没法隐瞒。领导重视的,不是领导在的时候员工做什么,而是领导不在的时候他在做什么。领导在的时候,员工不会那么嚣张,也不会故意摸鱼打混。

很多企业的管理一开始都差不多,是非化、制度化,这没什么问题,后来强调电脑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为什么管起来还是很费劲?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注意到,一个很重要的自动化——人力自动化。

什么叫人力自动化?人力自动化就是领导不在的时候,部属也在认真做事。我们自己深更半夜工作其实没什么了不起,部属为我们深更半夜工作,我们才了不起。所以,我们要有本事让部属这样做。“我愿意”是生产力,如果部属不愿意,逼他也没用。那么,怎么才知道部属愿不愿意呢?就看当领导不在的时候,他是不是很主动。他主动,说明他愿意;他不主动,说明他不愿意。

比如,爸爸妈妈都有工作,都是准时上下班。儿子放暑假的时候,看爸爸妈妈在,一定装作很认真地看书。只要爸爸妈妈一去上班,门一关,他就把书丢一边,马上活跃起来了。

什么时候他才会再拿起书看?爸爸妈妈下班的时候。他知道爸爸妈妈五点下班,如果有弟弟或妹妹的话更好,他躺在沙发上,跟弟弟或妹妹说:“五点快到了,去窗户边看看爸爸妈妈回来了没,回来提醒我一下,我稍微歇一会儿。”爸爸妈妈回来一看,发现儿子在认真看书觉得很骄傲,儿子这么努力,肯定会考个好大学。

这样的现象在企业中也是存在的,所以我们不要被自己看到的假象蒙蔽,我们要有一定的术,才可以确定干部的势是不是得到正确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