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然后言,不厌于人”,说话之前,你要经常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我说这句话,会不会惹得别人不高兴呢?确定是没有问题之后,你再说不迟。只有这样,你才能不令人生厌。
如果你能够掌握说话的艺术,那么恭喜你,你身上已经具备了这样的优点:妇言。
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
长相是爹妈给的,又不能钻回娘胎里再生一遍,如果说长得不漂亮,就没有“妇容”,那要求也未免太高了一点。所以,班昭之前才会说,“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在她的心目中,“妇容”的标准有两点:第一,讲究清洁卫生;第二,注意穿着打扮。
假如你看到一个美女,头发乱蓬蓬的也不梳一下,脸上挂着两个黑眼圈,显得很没有精神,眼角还残留着分泌物,她开口说话的时候,你发现她的牙齿上粘着一片绿油油的菜叶,请问,你会有什么感觉?又比如说,你看到一个女人,她长得不是很漂亮,但是头发乌黑柔顺,双眼明亮,牙齿洁白,显得神采奕奕,请问,你又会有什么感觉?这两个女人比较起来,谁有“妇容”?
天生丽质难自弃,穿什么都好看的女人,很少;长相极其恶心,穿什么都让人想吐的女人,也很少。大多数的女人既不是特别漂亮,也不是特别难看,穿着打扮得好一点,回头率就高一点,穿着打扮得差一点,回头率就低一点。所谓“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因此,要想给别人好的印象,穿着打扮尤为重要。
以上,就是对“妇容”的全部解释。
专心纺织,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
“专心纺织”这四个字,地球人都看得懂,我就不废话什么了。至于“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意思跟《女诫·卑弱》中的“无好戏笑,洁齐酒食,以供祖宗”大同小异,我也不必再多说。令我觉得好奇的是,班昭一再提到“不好戏笑”,那她本人是不是经常板着一张脸,很少有笑容呢?如果真是如此,那也未免太没情调了。
下面来说点实在的。
一桌酒菜摆上来,供祖宗也好,奉宾客也罢,前提条件都是女人要懂得厨艺。一个女人懂得厨艺,最大的受益者,既不是挂在墙上的祖宗,也不是难得一遇的宾客,而是与她朝夕相处的老公。
在大多数男人的心目中,好老婆的形象,可以简单概括为十个字: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想征服一个男人的心,先要征服他的胃。由此可见厨艺的重要性。
妇功,一共十六个字,其中,“专心纺织”已经失去了时代意义、“不好戏笑”属于封建糟粕,“以奉宾客”的情况不多。因此,对现代女性而言,所谓妇功,其实就是厨艺。
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然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古人有言:“仁乎远哉?我欲仁,则仁斯至矣。”此之谓也。
三从四德之中的三从,已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没有人把它当一回事了;至于班昭所提出的四德,就算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班昭说得很清楚,四德其实“为之甚易”,只要有心,是不可能做不到的。
在现代社会,有一些女人,二十好几了,还不会烧菜做饭,鸡蛋能炒成焦炭,稀粥能煮成糊饭,虽然没有必要做一个五星级大厨,但基本的生存技能总该还是要有的吧?另外有一些女人,一眼看过去,打扮得很漂亮,是个美女。结果她一开口,就是百度神兽“草泥马”,让人觉得特别不舒服。言行举止如此粗俗,很难想象,她的德行能好到哪儿去。这样的女人,除了热衷于化妆打扮之外,别的什么都不会,四德之中,空有妇容,而无妇德、妇言、妇功,能算得上是好女人吗?
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有点女人味就行了;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别动不动骂娘就行了;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做的菜吃不死人就行了。这样的要求,不算太高吧?只要有心,不可能做不到吧?
可惜呀,美女常有,好女不常有。
专心第五:《礼》,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行违神祗,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故《女宪》曰:“得意一人,是为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
这前半段是封建糟粕外加大道理一堆,没有什么思想价值,真正值得一看的是后半段:
由斯言之,夫不可不求其心。然所求者,亦非谓佞媚苟亲也,固莫若专心正色也。礼义居洁,耳无涂听,目无邪视,出无冶容,入无废饰,无聚会群辈,无看视门户,此则所谓专心正色矣。
班昭前面唠叨了这么多,现在终于提出了她的观点,“夫不可不求其心”,意思是说,女人应该要让她的丈夫感到满意。
怎么样才能让丈夫感到满意?是不是要没有原则,没有主见,曲意逢迎,一味讨好呢?不是这样的。班昭的答案是四个字:专心正色。
所谓的“专心正色”,就是要求端正检点自己的行为。不该听的别听,不该看的别看,出门不可浓妆艳抹,回家不宜素面朝天,最好不要呼朋引类泡吧聚会彻夜不归,也不要太过关注左邻右舍的小道消息,等等。
那么,反面的例子是怎么样的呢?
若夫动静轻脱,视听陜输,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说所不当道,观所不当视,此谓不能专心正色矣。
还是那十个字: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请注意,厅堂在前,厨房在后。男人都是视觉动物,他第一眼看到一个女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个女人会不会做饭,厨艺行不行,而是这个女人长得怎么样,身材好不好。等到深入交往,决定一起生活,同居或者结婚了以后,他才会考虑到她的厨艺问题。
把“下得了厨房”这个概念扩大一下,其实就是女人能不能操持家务的问题。有些女人,很爱她的丈夫,为了他,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做一个全职太太,这当然是很伟大的。但是,她们每天操持家务,养育子女,难免疏于打扮,这样日久天长,就会容颜渐衰,身材走样。
每天晚上,男人回到家,看到他的老婆披着一条大围巾,在厨房里忙活,蓬头乱发,满脸油污,毫无女人的魅力。她如此仪容不整,坐在自己的面前,就算桌上摆着再好吃的东西,男人又会有什么胃口呢?
男人对自己的老婆越来越不满意,于是,他就出去偷腥。女人发现了,当然会非常生气:你这没良心的负心汉,陈世美,我为你付出这么多,到头来,你居然背着我做这种事?
女人,如果你遇到这种事,在生气的同时,请你千万不要忘了冷静思考。固然,负心汉是有罪,陈世美是该铡,但是,你也应该反思一下你自己的问题。女为悦己者容,既然你爱他,那为什么不把自己打扮得好看一点呢?你是他的是老婆,而不是做饭婆,洗衣婆,扫地婆,你为他所做的,任何一个钟点工都可以做,如果说这就是爱,那他还不如找个保姆一起生活。他当然希望你能够下得了厨房,但他更加希望你能上得了厅堂,希望你能花容月貌,漂漂亮亮,让他觉得赏心悦目,当他带你出门的时候,他渴望看见别人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眼神,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他那点小小的虚荣心,让他觉得倍儿有面子。如果你爱他,不想失去他,那就首先要了解他,知道吗?
显然,“入则乱发坏形”是不对的。至于“出则窈窕作态”,那就更加不对了。一个女人,在家不注意形象,不为悦己者容,出门的时候反而浓妆艳抹,打扮得极其妖冶,莫非是想勾引汉子不成?
如果一个女人,隔三差五就要和一群人出去吃吃喝喝,常年混迹于酒吧歌厅等娱乐场所,总是半夜两三点才回家,甚至彻夜不归,她的男人能有安全感吗?如果一个女人,热衷于和邻家大妈交流小道消息,终日唧唧喳喳蜚短流长,她的男人会高兴吗?
爱他,就为他专心正色。
曲从第六:夫得意一人,是为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欲人定志专心之言也。姑舅之心,岂可失哉?物有以恩自离者,亦有以义自破者也。夫虽云爱,姑舅云非,此所谓以义自破者也。
这里面所说的“姑舅”,指的是公婆,而不是姑姑和舅舅。说来惭愧,我才疏学浅,不知道“永毕”“永讫”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至于班昭说“以恩自离者”“以义自破者”,我更是看得一头雾水,就算她在后面解释了什么叫做“以义自破者”,我也还是不明白她的意思。不过,前半部分只是理论,就算看不懂也没关系,接下来才是具体实践部分,只要把这部分弄懂就行了。
然则姑舅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从矣。姑云不尔而是,固宜从令;姑云尔而非,犹宜顺命。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此则所谓曲从矣。故《女宪》曰:“妇如影响,焉不可赏。”
班昭之前说了这么多道理,其实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女人应该讨好她的公婆,公婆满意了,就是“得意”,公婆如果不满意,就是“失意”。
那么,女人应该如何讨好她的公婆呢?班昭给出的答案是:固莫尚于曲从矣。曲从,什么叫曲从呢?婆婆说不是,是也不是,婆婆说是,不是也是,反正不管怎么样,你都要听她的。换一种说法,就是领导说你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行也不行,总之,领导就是真理,领导就是绝对正确,听他的,准没错。
能不能不听呢?绝对不行!你怎么可以触犯领导的权威呢?难道是不想混了吗?班昭说了,“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下级对上级应该绝对服从,“此则所谓曲从矣”。
天哪,这岂止是曲从,简直就是屈从!
必须承认,班昭所写的《女诫·曲从》确确实实是封建糟粕。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班昭要写下这样的内容呢?作为一个女人,她为什么不争取自己的权利,却要心甘情愿去承认、去接受这种对女人的压迫呢?
要讨论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一种绝对不容打破的关系。下级对上级,或者晚辈对长辈,只能是绝对服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得有丝毫违逆。
在一个家庭当中,她的公婆,或者说他的父母,是长辈;她,或者他,是晚辈。作为晚辈,她只能曲从于她的公婆,而他,也只能听命于他的父母。如果胆敢违抗家长的旨意,就是不孝,就是有罪。
试问,谁有这样大的勇气,敢公然挑战封建社会的礼法制度呢?在家长的面前,岂止是没有女权,甚至连男权也没有!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陆游和唐婉的悲剧,大家也都知道吧?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一句话,自己能做主吗?不能!只要父母不满意,随时可以把儿媳赶回娘家,让儿子另外再娶!在这种家长绝对权威的情况下,作为晚辈,谁敢不低头,谁敢不曲从!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想象,当年卓文君为了自己的终身幸福,决定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时候,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千古佳话只此一例,卓文君之后,再无卓文君!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由于宗法制度的束缚,连男权都无法保证,班昭又怎么可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去大声疾呼,争取女性的权利呢?一个又一个的悲剧,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面对家长,无论男人女人,都是苦命的人。如果你没有卓文君的勇气,那么对不起,除了曲从之外,你别无选择。
总有一天,媳妇会熬成婆,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她又会去欺负儿子的媳妇。如此恶性循环,我只能无奈地说一句:冤冤相报何时了,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和叔妹第七:妇人之得意于夫主,由姑舅之爱己也;姑舅之爱己,由叔妹之誉己也。由此言之,我臧否誉毁,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复不可失也。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亲,其弊也哉!自非圣人,鲜能无过。故颜子贵于能改,仲尼嘉其不二,而况妇人者也!虽以贤女之行,聪哲之性,其能备乎!是故室人和则谤掩,外内离则恶扬。此必然之执也。《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此之谓也。夫嫂妹者,体敌而尊,恩疏而义亲。若淑媛谦顺之人,则能依义以笃好,崇恩以结援,使徽美显章,而瑕过隐塞,姑舅矜善,而夫主嘉美,声誉曜于邑邻,休光延于父母。若夫惷愚之人,于嫂则托名以自高,于妹则因宠以骄盈。骄盈既施,何和之有!恩义既乖,何誉之臻!是以美隐而过宣,姑忿而夫愠,毁訾布于中外,耻辱集于厥身,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斯乃荣辱之本,而显否之基也。可不慎哉!然则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谦顺矣。谦则德之柄,顺则妇之行。凡斯二者,足以和矣。《诗》云:“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其斯之谓也。
这一章所讲的,主要是女人与丈夫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之道。班昭的主旨思想是“以和为贵”,她认为,如果一个女人拥有“谦顺”的品质,就能与其他家庭成员打好关系,保障家庭的和谐稳定,如若不然,则“姑忿而夫愠,毁訾布于中外,耻辱集于厥身”,是大大的不妙。
古人多为宗族聚居,四世甚至五世同堂都是不稀奇的,家庭成员众多,所以女人当然有必要处理好妯娌关系。而现代人则往往各立门户,兄弟姐妹之间并不住在一起,家庭关系简单,成员往往只有父母子女。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女人,她只要相夫教子就足够了,基本上不需要去面对、去处理妯娌关系。因此,对于现代人而言,《女诫·和叔妹》的意义不大,我也不想逐字逐句地深入讲解,大家看得懂就看,看不懂就算了。
下面是对《女诫》的总结评价。
《女诫》七章,其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卑弱》、《妇行》两章。女人若能如此,足以至臻完美。
(第二章)《夫妇》,班昭虽然认为夫妇都要“贤”,但“夫贤”是为了“御妇”,“妇贤”是为了“事夫”,男尊女卑的倾向十分明显。封建糟粕,可以不读。
(第三章)《敬慎》,讲的是夫妇相处之道,提倡夫妇之间应该彼此体谅、宽容、忍让,不要斤斤计较,为一些小事伤了和气。这样的观点,自然是值得肯定、认同的。
(第五章)《专心》,前半段属于封建糟粕,后半段关于“专心正色”的论述,还存在一定的思想价值,值得一读。
(第六章)《曲从》,则是整个社会的无奈。作为晚辈,无论男女都要对家长绝对服从,婚姻大事不得自主。当时既无男权,也无女权,有的只是家长权、宗法权。孔雀东南飞,不亦悲乎!
(第七章)《和叔妹》,由于时代变迁,里面所写的内容,已经失去了意义,可读性不大。
总的来说,班昭所写的《女诫》七章,除去某些封建糟粕之外,她的主旨思想还是值得肯定的。女人应该读《女诫》,男人也不妨读一读。比如“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以及“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这不仅仅是对“女人”的要求,更是对“人”的要求,无论男女,皆应如此。或者(第三章)《敬慎》所讲的夫妇相处之道,男人读了,也是能从中受益的。
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要求男女都要有牺牲奉献的精神。男人,应该精忠报国,在必要的时候为国捐躯,文死谏,武死战。女人,应该三从四德,为她的家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甚至为守节坚贞而死。男人牺牲的对象,是他的国家,他的君主,女人奉献的对象,是她的家庭,她的夫君。
由于不同的社会定位,当然要对男女施以不同的教育。教育男子的书很多,完全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但是,在班昭的《女诫》出现之前,女子教育还是一片空白。《女诫》中所讲述的修身养性、为人处事之道,即使时至今日,对现代女性而言,也依然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女子教育第一人,班昭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她是一个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女人,在此,我要向她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尘洛若影,一家之言,不胜惶恐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