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端上餐桌的中药
2860900000019

第19章 果实种子类中药(6)

沙棘果实营养丰富,具有滋补肝肾,补脾健胃功效,特别适合老人、妇女、儿童食用。在一些欧洲国家,人们把沙棘果实当作食品和调味品,用于制作糖果、糕点、软糖、冰激凌等,也用于烹制菜肴,如鱼汤的调料和烤肉的佐料。下面介绍数款沙棘食谱:

1.沙棘菊花饮(《家庭健康网》)沙棘50克,菊花10克。

将沙棘、菊花洗净后共同煎汤,每日2次,可早、晚服用一次,也可代茶饮。适用于帕金森病合并高脂血症。

2.沙棘汁(《中国藏医治疗》)新鲜沙棘100克,白糖20克。将沙棘洗净,以杵捣烂如泥,并用干净消毒纱布绞取果汁,在果汁中加入白糖,适量温开水,搅匀饮用。具有生津止渴,利咽去痰的功效。可治疗咽喉干燥、疼痛等病症。

3.沙棘膏(《中国藏医治疗》)新鲜沙棘50克。将沙棘洗净,以杵捣烂如泥,加清水500毫升,先以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30分钟,滤去果渣,将果汁重新放回瓦罐中,以小火慢慢浓缩为膏。具有健脾益胃,止血通经的功效。可治疗胃痛、消化不良、胃溃疡、皮下出血、月经不调、闭经等病症。

4.白糖沙棘(《高脂血症四季饮食》)沙棘30克,白糖少许,将沙棘洗净、调入白糖即可。吃沙棘,每日1~3次。

可利血补虚、降低血脂。适宜于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

5.沙棘肉丁(《药膳食谱集锦》)猪后腿肉250克,鲜沙棘10个,酱油、白糖、料酒、精盐、葱、姜、淀粉适量。

将肉爆至八成熟,沙棘去核加入,加少许水煮烂压泥,加入调料。佐餐食。可散淤活血,降低胆固醇。

6.沙棘拌核桃仁(《药膳食谱集锦》)核桃仁50克,沙棘300克,精盐、味精、香油适量。将沙棘洗净、用沸水焯熟,再将核桃仁用开水泡后去皮,用开水再浸泡5分钟取出放在沙棘上,食用时拌匀即可。佐餐食之。四季均可食用,有降脂降压、润肠通便之功效。适宜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

7.菊棘饮(《菜篮子疗法》)菊花3克,鲜沙棘15个,决明子15克,将上述三味放入保温杯,加沸水冲焖30分钟即成。代茶饮,1日数次。能清热明目,降压降脂,适宜于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者。

8.枇杷沙棘饮(《吃能治病》)枇杷核18克,沙棘15个,干姜10克,大枣10枚,将上物共煮取汁,加糖热服,1日2次,可缓解心绞痛,安心定神。适用于头晕目眩、心悸、苔白、脉滑。

9.醋柳仙掌子汤(《食疗本草学》)醋柳果(沙棘)30克,仙掌子120克,加水煎汤取汁调入适量蜂蜜服用。可用于热伤津液或暑热烦渴。

芡实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芡实在我国中部、南部各省均产,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即得。芡实又名“鸡头米”、“水鸡头”、“鸡头苞”等。

本品果实球形或长圆形,顶端有宿存突出的花萼,形似鸡头,含种子数粒。种子圆形,豌豆大小,种壳嫩时桔红,质松易碎,成熟时棕红至黑褐,坚硬难碎。去外壳后的种仁黄白色,称为芡米。

“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古药书将这样的评价给了芡实。《本经》中记载:“芡实: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本草纲目》云:“止涩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相传宋代苏东坡到老都身体健壮、才思敏捷、面色红润,其自称是得益于数十年坚持每日嚼食煮熟的芡实。中医认为,芡实味甘涩,性平,入脾、肾、胃经。具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固肾涩精、补脾止泻、益肾止渴、开胃进食、助气培元之功效。

【现代研究】

芡实含有多种氨基酸、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树脂、维生素、粗纤维、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据营养成分分析,每500克芡实含有蛋白质22克、淀粉160克、钙45毫克、磷550毫克、铁2毫克、维生素B12毫克等。

芡实种仁中含有的抗氧化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芡实可以加强小肠吸收功能,提高尿中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萝卜素浓度。由于芡实含碳水化合物极为丰富,约为75.4%,而含脂肪只为0.2%,因而极容易被人体吸收,特别是夏天炎热季节脾胃功能衰退,进入秋凉后功能尚差,及时给予本品,不但能健脾益胃,又能补充营养素,若平时消化不好,或热天出汗多又易腹泻者,经常用芡实煮粥,或煮红糖水吃,有很好效果。若用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很大的好处。常吃芡实还可治疗老年人的尿频之症。

临床上,用于治疗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等病症。

【食物疗法】

芡实既可代替粮食充饥,又可烹调为风味小吃,咸甜皆宜,还可以制作各种药膳,充分地将药用和食用的功能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下面介绍数款芡实食谱:

1.芡实八珍糕(《糖尿病新世界》)芡实、山药、茯苓、白术、莲肉、薏仁、扁豆各30克,人参8克,米粉500克,清水适量。将诸药研粉与米粉和匀,加水做成糕,蒸熟即成。

可补肾固精,健脾除湿。

2.龙眼枣仁芡实汤(《中国食疗大全》)龙眼肉6克,炒枣仁10克,芡实12克。将上三味加水煎约30分钟即可。

可安神补心,用于心悸、失眠等证。

3.芡实煮老鸭(《糖尿病新世界》)芡实200克,鸭子1只(约1000克),盐、黄酒少许。将鸭杀好洗净,芡实填于鸭腹,在砂锅中清水煮沸后加入黄酒,改文火煮2小时至肉烂,加盐即可食用。可固肾涩精,用于肾虚遗尿、阳痿、泄泻者。

4.芡实粥(《吃能治病》)芡实肉、莲肉、薏苡仁、山药各50克,白粟米100克,白糖10克。先将芡实、莲肉、薏苡仁、山药共研为末,每次用末50克,与白粟米一起加水共煮作粥。

本粥甘甜清淡,营养丰富,具有健脾利湿,调中和胃的功效。

适用于脾虚泄泻,形体浮肿,四肢无力等病症,并可作为补益之剂长期服用。

5.人参山药芡实汤(《36种疾病的营养治疗》)山药、芡实、麦冬各15克,人参10克,五味子3克,水煎取汁,每日一剂,分2次服。可益气养心,健脾固涩。适用于遗精。

6.芡实核枣粥(《保健养生食疗》)芡实粉30克,胡桃仁15克,去核红枣7枚。先将芡实粉加凉水打糊,加入滚开水搅拌,再加胡桃仁与红枣肉,煮烂成糊状,白糖调味,不拘时服用,连食数周。用于肾气不固,遗精、早泄,或伴头晕、乏力、腰膝酸软。

花椒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花椒或青椒的果皮。产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河南等省。秋季采收成熟果实。

花椒又名秦椒、蜀椒、南椒、巴椒、汉椒、川椒等。本品为蓇葖果,多单生,直径4~5毫米。外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散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直径0.5~1毫米,对光观察半透明,内表面淡黄色。香气浓,味麻辣而持久。

花椒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与使用历史。唐代孙思邈的《千金食治》中说:“蜀椒,味辛、大热,有毒。主邪气,温中下气,留饮宿。”《本草纲目》中记载:“花椒:

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

花椒在古代中国占据了相当高的地位,因为古人认为花椒是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玉衡星精”,在《春秋运斗枢》一书中有“玉衡星精而为椒”的记载。中医认为花椒性味辛、温,入脾、肾经,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驱虫健胃、利尿消肿、坚齿发、解鱼腥毒等功用,广泛用于各种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呃逆、风寒湿痹、泄痢寒疝、虫积腹痛、口臭齿痛、阴痒疮疥、皮肤皲裂、冻疮等病症的治疗。

花椒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也应该科学食用。

花椒性味辛,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

【现代研究】

花椒中主要含有挥发油、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生物碱和矿物质等成分。其中,挥发油是花椒香味的主要成分和重要经济价值指标,油中主要含有牦牛儿醇、柠檬烯、枯醇等。

花椒中所含的生物碱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花椒水提物能延长血浆凝血酶原作用及消耗时间,因此具有较好的凝血作用。花椒挥发油对猪蛔虫、阴道滴虫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多种细菌、真菌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花椒中所含的花椒宁碱具有抗癌作用,对人类白血病有极强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对病毒引起的几种癌症有效。此外,花椒还有抗溃疡、免疫调节、镇痛、镇静等药理作用。

【食物疗法】

现在,人们通常把花椒作为辛香调料,其实花椒还有良好的保健治病功效。下面介绍数款花椒食谱:

1.花椒粥(《美食中国》)花椒5克,粳米50克。花椒水煎10分钟取汁,取粳米常法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花椒汁略煮即可。空腹趁热服用,可温通散寒止痛。适用于龋齿疼痛,怕冷恶风,牙痛连及半侧头痛者。

2.花椒冰糖梨(《药膳食疗》)梨一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0颗花椒,2粒冰糖,再把梨对拼好放入碗中,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可,一只梨可分2次吃完。

蒸花椒冰糖梨对治疗风寒咳嗽效果非常明显。

3.花椒红糖汤(《养身保健》)花椒12克,红糖30克,花椒水煎取汁,加入红糖搅拌溶化,味麻甜,有散寒下气的作用,可用于回乳。

4.花椒炒鸡蛋(《药膳食疗》)花椒9克,研成末,鸡蛋2只,加油炒熟。治疗胆道蛔虫症。

5.花椒乌梅汤(《药膳食疗》)花椒30克,文火微炒后,加乌梅5克,水煎汤服。可用于由风寒引起的腹痛。

赤小豆

本品为豆科植物赤豆的种子。全国各地普遍栽培。秋季荚果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采收。赤小豆又名红豆、饭豆、米豆等。呈圆柱形而略扁,两端稍平截或圆钝,长5~7毫米,直径3~5毫米。表面紫红色或暗红棕色。平滑,稍具光泽或无光泽。一侧有线形突起的种脐,偏向一端,白色,约为种子长度的2/3,中央凹陷成纵沟;另侧有一条不明显的种脊。质坚硬,不易破碎;剖开后种皮薄而脆,子叶2枚,乳白色,肥厚,胚根细长,弯向一端。气微,味微甘,嚼之有豆腥气,色泽鲜艳,味美可口,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是一种药食兼优,人皆喜食的品种。

赤小豆入药最早载于《本草经》:“下水肿,排痈肿脓血。”《名医别录》中载:“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僻,下胀满。”《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本草纲目》:“赤小豆,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而治下痢肠僻,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下胞衣产难,皆病之有形者。久服则降气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据《本草纲目》中记载:宋仁宗在东宫时曾患了痄腮,命道士赞宁给他治疗。道士取了70粒赤小豆,捣烂为末,敷患处,宋仁宗的痄腮很快痊愈了。

赤小豆虽好,但也并非人人皆宜,因其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

【现代研究】

赤小豆中含有α-球朊、β-球朊、脂肪酸、烟酸、糖类、维生素(A1、B1、B2)、植物甾醇、三萜皂苷、膳食纤维和各种微量元素(硒、碘、磷)等。

现代研究表明,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苷,可刺激肠道,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因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赤小豆还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另外,赤小豆富含叶酸,有催乳之功效。

临床上赤小豆常用于消热毒、利水消肿、健脾止泻等,可治疗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烦热口渴等症。由于赤小豆还具有补脾、补血、生津、益气、益肾、补肝等营养保健功能,并有美容、抗衰老、治疗阴虚盗汗和抗肿瘤等作用,所以常被用作保健食品。

【食物疗法】

赤小豆所含营养极其丰富,被誉为粮食中的“红珍珠”,既是调剂百姓生活的营养佳品,又是食品和饮料加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民间常将赤小豆与玉米同煮,有利水除湿,降低血压的作用,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常食之主食,四季皆宜。

下面介绍数款赤小豆食谱:

1.赤豆苡仁鲤鱼汤(《东方药膳》)鲤鱼1条,赤小豆50克,苡仁50克,葱、姜、盐、味精、高汤各适量。将鱼去鳞、鳃、内脏,洗净;赤小豆淘洗净,放入水中浸泡30分钟后入锅内煮酥烂;苡仁淘洗净备用。将赤小豆、苡仁塞入鱼腹内,放人蒸盆内,加姜、葱、盐、高汤,蒸30分钟,待鱼熟后即可出笼食用。每日或隔日一剂,适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腹腔穿刺抽液术后。

2.赤小豆冬瓜炖乌鱼(《养生保健中药》)鲜乌鱼一条约500克,去鳞腮及内脏,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100克,外加葱头3枚切碎,清水适量,共炖熟烂服食,不加盐。有补脾、利水、消肿的功效,适合于急慢性肾炎及肝硬化腹水患者服食。

3.二豆清暑汤(《养生保健中药》)赤小豆、绿豆各等份,洗净入锅中,加水煮至豆烂。夏季经常饮用,有清热去火、消暑祛燥、解毒利尿之功效。适用于预防中暑和肠炎痢疾。

4.赤小豆解酒汤(《食品杂谈》)赤小豆50克,白茅根100克。清水洗净,加水适量,共煎煮,半熟加入洗净的粳米200克,煮成粥,酒后食之。有除烦止渴、利尿解酒的功效。

5.赤小豆通乳汤(《食品杂谈》)赤小豆适量,加水煮汤,代茶饮之;或赤小豆250克,加粳米适量,煮粥食之。用于乳汁不通。

6.赤小豆治肾炎(《农村百事通》)乌龟一只(500克左右),赤小豆100克,将乌龟切碎(去掉头部),与赤小豆同炖烂,不放盐,1日内分次吃完。每日或隔日一剂,连服数剂。

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或肾炎低蛋白血症。

大枣

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大枣又名红枣,属于药食两用之品,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果实椭圆形,表面暗红色,带光泽,肉质,柔软,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硬。

以色红、肉厚、饱满、核小或无核、味甜者为佳。

《神农本草经》将大枣列为“上品”,指出其药用价值:“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日华子本草》曰:“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中气。”《药对》言其:“杀附子,天雄毒。”《本草备要》载:“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荣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长沙药解》称:“大枣,补太阴之精,化阳明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肝而息风,疗脾胃衰弱。”

而《北梦琐谈》记载更为神奇:“河东永乐县出枣,世传得枣无核者食可度世。里有苏氏女获而食之,不食五谷,年五十嫁,颜如处女。”可见古人对大枣功效的推崇。另有记载,古时候,有一村妇时常在夜间哭泣,其家人、邻居都十分害怕,以为她是“鬼上身”,便请来一些道士施法“抓鬼”,可都没有什么效果。后来,来了位行医老者。说自己能治好农妇的病。

待他看过农妇后,开了一方叫她每天服用。十几天后,农妇的病奇迹般地好了。这则药方就是——甘麦大枣汤,是汉代医家张仲景治疗“脏躁”病的专用方剂。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不足、血虚证、脏躁证等。

大枣虽然有益,但未必人人都适合食用。大枣味甘性温,食用过多会助湿生痰蕴热,有湿热痰热者不宜食用。此外,月经期间有眼肿或脚肿、腹胀现象的女性不适合吃红枣,否则水肿的情况会更严重;体质燥热的妇女不适合在月经期吃红枣,否则会造成月经量过多。因其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最好少食用大枣;鲜枣进食过多可引起腹泻。食枣后应及时漱口,否则易引起齿黄或龋齿。

【现代研究】

大枣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环磷酸腺苷、三萜皂苷、生物碱、黄酮和有机酸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