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2875400000003

第3章 村庄环境美如画(1)

1.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环境有什么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义之一,也是对新农村环境提出的具体要求。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村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必须把握以下要求:

(1)村庄建设规划要做到科学合理首先,规划要符合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把乡镇和村庄建设规划列入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市(县)为单位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其次,在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特点,突出地方特色。第三,要按照集约、节约用地原则,配套规划道路、公共绿地、公共设施(学校、医院、文化中心、娱乐场所),适当考虑集中供水(电、热、沼气)。第四,要出台详细的规划实施配套规章,防止出现老村荒芜和“空心村”现象。

第五,要采取适度并村搬迁的方式,使城中村逐步规划为集中连片的居住社区,使人口过少、道路交通不便的小村庄并入附近的中心村或向镇驻地集中。第六,村庄建设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体现规划建设效益。

(2)要建立“农户收集、镇村清运、集中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理机制所有农村垃圾都做到能日产日清,并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基本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农村保洁队伍,配备必要的垃圾收集和转运设施,统一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置场所。

(3)农村所有路、河、沟塘要做到优美、整洁、通畅河道、沟塘水面整洁,河坡平整无堆积物,河道畅通无障碍物;村庄路道要做到路面平坦整洁,道路通畅美观;河道旁、路两侧绿树成荫,植被整齐。

(4)庭院整洁村居院落物品摆放有序,庭院环境整洁美观,无乱倒乱扔垃圾、乱堆乱放杂物、乱搭乱建棚屋现象,无露天粪池。所有农户都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

(5)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有完整排污治污系统,所有污水、垃圾都能集中收集、处置。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工作基本做到全覆盖,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民休闲健身娱乐场所和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等设施均配套俱全。

要达到以上要求,村民,尤其是村民代表要积极参与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积极献计献策,每个村民都应从我做起,从自己的家庭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干群同心整治环境,家园就会越来越美。

2.农村生活垃圾如何进行处置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00千克,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农村垃圾处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从目前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看,由于村民的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绝大部分村民还不能做到将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分类,所以对现行农村生活垃圾不宜采取简单的填埋,最好采取焚烧的方法,并逐步推行对垃圾进行合理分类,科学处置,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江苏省海安县通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县建立“农户收集、镇村清运、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和集中处理机制,村组按照统一标准配置垃圾池、垃圾箱及其他垃圾收集设施,做到每8~10户配有1个垃圾收集设施,每个村都设置垃圾中转房,每一名保洁员都配备了垃圾清运工具。要求所有垃圾收集设施摆放位置既方便村民投放垃圾,又符合相关规定(国道、省道边沟以外5米,县、乡村道路边沟以外3米,没有边沟的以路肩为界),并能与环境相协调,做到美观大方,各镇都建设了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全县所有垃圾都由县垃圾配送公司送至垃圾焚烧厂焚烧发电,真正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

3.怎样做好农村河道的保洁

农村河道不仅是农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重要载体,而且为农村的泄洪、引水、灌溉、通航和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用水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做好河道保洁工作非常重要。

河道美景

近年来,农村河道保洁问题较多:①由于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部分企业无视环保法规,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向河道内偷排工业污水。②一些村民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文明意识较差,法制观念淡薄,很多村民把河道作为天然垃圾场,随意向河坡倾倒垃圾和生活污水。③部分河道内水草、浮萍、垃圾等漂浮物布满了河面。④部分河道淤积严重,多年未疏浚,河床抬高。⑤部分村民和单位侵占河道,向水面要地,违章搭建。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不仅大大降低了河道的排灌、通航能力,而且使河道综合功能弱化、水质下降。

针对目前农村河道存在着“脏、乱、差”状况,实施农村河道保洁既是当前改善农村水环境的迫切要求,也是加速城乡统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农村河道保洁总的要求是水清、岸绿、河道畅。

(1)水清首先,要定期对农村河道的淤泥进行清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级负责,逐年实施,周期轮疏”的原则,结合冬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一定时间内对本区域范围内所有农村河道疏浚一次。其次,要正常清除河道垃圾、水面漂浮物以及水生植物。第三,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禁止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第四,要对部分不流通的河道开展常年化、日常化的配水调水。

(2)岸绿首先,要制止各种形式的侵占河道现象,拆除各种侵占河道的违章建筑,清除各类建筑物。其次,要因河制宜地加大对河道护岸力度,遵循农村河道生态的多样性和沿河居民需求的多元化,针对河道所处地段、重要程度、功能效益,加强对河道两岸河坡河岸的稳固,防治水土流失,满足河道生态性和沿河居民群众安全性、亲水性和休闲性等综合需求。再次,要建立正常的河道两岸的保洁制度,经常清理河岸、河坡垃圾,清除杂草和各种违章种植。最后,要坚持河道整治与两岸绿化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的“三同步”原则,按照“总量适宜、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绿化要求,对农村骨干河道两岸实施植绿、造绿,并根据条件许可,在部分河道两岸建设生态林带,布置休闲景观,打造河岸绿色长廊,努力使河道两岸成为沿河居民群众游憩、休闲、运动、亲水的主空间。

(3)河道畅要拆除河道内各种阻水障碍物;清除坝头坝埂,保证水系畅通;取缔在主河道内违规设置的各种拦鱼、捕鱼设施;清理河道生长的各类高秆杂草和漂浮物。

河道保洁工作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实行定政策、定责任、定河段、定人员、定考核的“五定”保洁措施,加大河道保洁的监管力度,确保各保洁责任单位开展日常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保洁工作,从而达到水清、岸绿、河道畅的保洁目的。

河道保洁责任人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尽心尽责,做好河道美化的守护工作。广大农民要自觉参与河道的管护,不乱倒垃圾,不侵占河道,积极植树护绿。

4.怎样管护好农村道路

农村道路通常指农村公路,包括县道和乡道两个层次。

县道是指具有全县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镇)与乡(镇)之间及乡(镇)与外部连接的公路。县道一般采用三、四级公路标准;乡道采用四级公路或等外路标准。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大、覆盖面广,农村公路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出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条件之一。

对农村道路的管护一般要达到以下要求:①路面整洁,无破损,无堆放物,无积水,保证道路畅通。②路肩完好,无雨淋沟,肩面平整。③标志齐全,无未经路政部门审批的广告、标语、非公路交通的标志牌。④绿化整齐,公路行道树和草坪栽植到位,无路肩和边坡种植物及杂草杂物。⑤公路两侧无影响公路环境的披棚、坟墓和违章建筑,公路路面、公路用地、公路桥下无非公路使用的堆积场、漂浮物及其他杂物、垃圾等。⑥公路集镇段无摊外摊、店外店和无占用公路用地的“马路市场”及摆摊设点。⑦无公路打谷晒场、焚烧秸秆和损毁绿化现象。⑧无其他损坏路产、侵犯路权等影响公路安全畅通的现象。

清洁的道路

乡村小道也是农村道路的组成部分,对农村的乡村小道的管护一般要做到路面平整,道路整洁、无占用乡村小道的堆积物、建筑物及其他障碍物。

农村公路的管护工作必须经常化、制度化,做到有管护队伍、有管护制度、有管护资金、有管护台账,确保农村公路的管护工作能充分发挥公路功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使农村公路的管护工作走上规范运行的轨道与农村河道保洁责任人一样,农村道路管护人员应当站得高、想得远,任劳任怨,对损坏道路的人和事要敢于批评教育。村民要不乱占道路,不在道路上打谷晒场,不损坏路面,不损毁坏绿化。

5.如何对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

近年来,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不断增加,许多地区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但由于相关政策脱节、缺乏合理规划与布局、技术应用滞后等原因,畜禽废弃物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环境中,造成了农村的环境污染。

养殖污染也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治理养殖污染已成为全社会十分关心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畜牧业废弃物潜在的利用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正在逐步得到资源化开发与利用。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作为肥料使用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的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源。利用好畜禽粪便并将其转化为有机肥,对减少化肥使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将粪便进行干湿分离,干粪可用来制作有机肥料,粪水可以用来产生沼气;也可将粪污进行堆肥处理后利用,堆肥处理过程中,可杀死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卵,也可除去臭气,方法简单易行,投资少。

(2)作为动物的添加饲料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尤其是消化道较短的禽类,粪便中的养分含量更高。通过干燥处理、化学处理、发酵处理、青贮处理、热喷处理、膨化处理等方式,可将处理后的畜禽粪便用来做反刍动物及猪的添加饲料。

(3)可以用来发展沼气工程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在高温(35~55℃)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降解为沼气和二氧化碳。沼气可用来发电或作为居民生活的燃料;沼渣作为肥料,可以改良土壤,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沼渣液还可作为饲料,用于养殖畜禽,节省饲料资源。

(4)用来生产动物蛋白利用蝇、蚯蚓和蜗牛等优良品种分解畜禽粪便,达到既提供动物蛋白又能处理畜禽粪便的目的,在一些地方通过“粪养蝇-蝇生蛆-蛆喂鸡”链式循环,打造出了高品质的生态养殖工程,开发生态产品,此法不但经济,而且生态效益显着。

(5)实行种、养配套对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可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果园、牧场、林场等,从而形成果牧、林牧、桑牧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既可有效处理畜禽粪便,又能增加经济效益。

畜禽粪便处理中心

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20世纪80年代素有“百万雄鸡下江南”的江苏省海安县在发展畜禽养殖业和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上找到了和谐发展的科学路径,全面推行畜禽生态健康养殖。该县年存栏生猪120万头,存栏家禽5000万羽,年产生畜禽粪便约200万吨。该县规定:对存栏家禽3万羽以上、存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必须规划建设连片50亩以上的设施种植业,实行种、养配套,全县所有畜禽养殖场都必须设置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畜禽废渣的储存设施和场所。推广粪便干湿分离机械的使用,将干粪还田或制造有机肥料和再生饲料,粪水用于产生沼气。全县已投入运营的6家有机肥加工厂,年生产销售有机肥10万吨以上。

全县所有家禽存栏3万羽以上、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都统一配备了畜禽粪肥干湿分离处理机械,全县3547户规模养殖户均建设了蓄粪池,目前该县已建沼气池超万个,处理畜禽粪便能力超过100万吨。

各地环境条件不一样,养殖品种不一样,因此对畜禽粪便清洁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各地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综合治理。重点是抓好养殖大户,帮助他们对畜禽粪便科学处理,提高粪便价值,增加收入,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其他养殖户也会跟上。

6.如何减少农药、化肥的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大国。

据统计,我国的耕地只占世界的7%。化肥用量占世界的40%多。2008年我国生产和使用了5868万吨化肥,而1977年只使用了723万吨化肥,30年来化肥用量增长了7倍多。我国平均每亩施用化肥26千克以上,远远高出发达国家认定的15千克/亩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料之间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造成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造成了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针对化肥、农药污染的特点,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应实行农技推广部门和农户联动,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

(1)加强宣传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板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化肥、农药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广大农户、相关单位充分认识到化肥、农药污染防治工作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当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