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2875400000009

第9章 规划建设高起点

20.怎样将村庄规划与建设美好家园有机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住宅建设发展很快,不少村庄新房林立,但由于建设规划滞后,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建设乱的问题比较突出,必须充分认识村庄规划及规划管理在建设美好家园中的作用。

(1)建设美好家园必须编制好规划强化规划建设管理,将村庄规划与建设美好家园结合起来,坚持统筹镇村发展思路,以规划为先导,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因地制宜,因村定规,编制好村庄建设发展规划。

村级要在编制村庄建设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好详细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详细规划和建设方案要结合地方实际,具备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相适应,做到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能够改变和美化环境;在编制规划时要充分倾听群众的意见。镇级要切实加强对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把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加强《城乡规划法》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宣传,争取群众的支持和配合,营造良好的村庄规划建设氛围。

(2)建设美好家园必须按照规划实施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结合本镇、本村的实际,认真组织实施规划。对整个村庄和村民住宅的规划建设管理,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政府引导、依靠群众,试点示范、逐步推进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村庄建设规划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蓝图,是一个长期的建设目标,因此必须做到着眼长远,规划高起点,建设也要高起点。不能随意修改规划,更不能不按规划建设。

(3)建设美好家园,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在村庄建设中,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是建设的主体,这就要求村要有一个明确的、清晰的建设方案,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每一点都要有一个明确目标,要让群众看到。要对基础设施缺乏等不适宜人居的地方,有计划地实施搬迁;对有一定保护价值的自然村,应当保护原有建筑,新建建筑应当与原有建筑风格相协调;政府应当安排专用资金,用于农村村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各项建设,并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建公益事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村民也应适当投入,这不是增加农民负担,而是自己出资办自己的事。

(4)规划建设美好家园注意事项①不要改变用地的性质。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发建设道路、住宅、公用设施等,不能占用农田保护区的土地,并按土地利用功能合理建设,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②认真鉴定好旧建筑物的建筑质量等级,为规划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尽可能保留好的建筑,整治改造一般建筑,拆除或改造差的建筑。坚持原地改造与搬迁改造相结合,合理利用,逐步改造,不断完善。③建设、改造村庄道路。村庄道路改造要从全局考虑,其宽度、标高、走向及路面质量要依据经济发展来确定,通过道路改造来解决村庄内行路难、排水难、房屋布局混乱等问题。④注重绿化建设。村庄绿化不但可以净化空气,调整温湿度,美化人居环境,改善村庄面貌,而且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要着力搞好村庄绿化。

21.如何打造村庄亮点

村庄是村民生活、劳动的地方,将村庄做亮、做出特色,不仅能使村民安居乐业,而且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应在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将村庄打造成“绿色村庄”“特色村庄”“人文村庄”。

(1)打造“绿色村庄”要围绕“绿色”“生态”做文章,着力在为农民提供美丽、文明、和谐的家庭,修身养性的胜地,吃喝住行生态的良好环境上下功夫。加强环境的治理,综合整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污染,形成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将村庄打造成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的生产基地。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做到建园增绿,建路配绿,沿河扩绿,拆墙透绿,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庄品位,使广阔农村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

(2)打造“人文村庄”凡是具有历史、文化传统和名人古迹的村庄,都应做足文章,用功进行挖掘和开发,对古色古香建筑、名木古树、古迹要认真进行保护,对名人故居已损坏的要进行修复,特别是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伟人曾经生活或战斗过的地方要着力打造,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具有传奇色彩,一些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圣地应充分展示革命先人的功绩,为后人所瞻仰。

(3)打造“特色村庄”应根据村庄现有优势,认真搞好规划,挖掘发展潜力,进行深度开发,形成新的特色。可以沿着以下几条路子打造特色村庄:①打造特色农业村庄。发展特色大米、特色果蔬、特色畜禽、特色茶叶、特色花木、特色水产等农产品,并且进行深度加工,增加附加值,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特色。②打造特色工业村庄。根据村庄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品加工,形成产业链,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就是发展特色工业的典范。③打造特色旅游村庄。挖掘村庄历史、人文优势,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做好旅游文章,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凡是具备本地特色的村庄,都要打造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村庄,在本地扬名,在中国扬名,在世界扬名。

22.怎样构造宜于家居的环境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村民人居环境的好坏成为越来越热的一个话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改善居住质量是他们现阶段提升生活质量的最大需求,而构造宜于家居的环境,则是衡量居住质量的重点。构造宜于家居的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构造适用性的家居,这是对家居室内的要求首先,从使用出发,对家居厅室进行合理分配。住宅内部分区要合理,应将起居厅、餐厅、厨房集合在一起,形成公共活动区,将卧室与卫生间集合在一起,形成私用活动区,公用区靠近入口,私用区设在住宅里部,公用、私用分区明确,使用顺当。其次,房间的面积和尺度要适当,房间不宜过大或过小,建筑面积较大的住宅,可增加不同功能的空间数量,如设置学习室、多个卫生间、家务间、贮藏间等,有的还可设家庭团聚室、休闲室、电脑工作室等,使住宅套型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特别要根据农村特点,将农具、农产品贮藏等专用间设置好。再次,住宅内部各个房间的布置和相互联系要恰当。起居厅是家庭的核心部位,它的位置应起到组织家庭生活的中心作用,厅内不应有太多的门和洞口,否则就会因没有足够长度的墙面使家具布置发生困难,还会因有人在厅内往返而干扰他人会客、团聚、视听、休闲等公共性活动。由于起居厅内活动人数相对较多,又是一个家庭的集聚点,厅内需要有良好的光照、通风和视野。厨房因常有家人提着菜篮或拿着垃圾进出,应使其靠近房子入口处,不致污染其他空间。厨房与餐厅要紧邻,端上菜肴、撤除餐具就会方便。卫生间与卧室要相近,对老人或晚间使用不会发生麻烦,等等。

(2)构造相融性的家居,这是对家居室内、室外相统一的要求目前农村居住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善,楼房越建越高,面积越建越大,外观越建越美,但居住的方式无非是三种情况,即集中居住、非线条形或“一”字形居住,沿河沿路居住、分散居住,房型无非是套型楼房、别墅或是平房。无论是哪种居住方式、什么房型,都必须与周围环境相融、相称、相宜。首先在房屋的造型上要与邻居相融,不能质量落差太大,别墅和平房不宜相间居住,村委会在安排住宅时须按照建造房子的情况合理安排。在房子的风格上要相协调,切记土洋结合,高矮相间,外形要美观大方,最好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以达到整体效果,形成楼房群、别墅群或平房群。其次在装修上要与房屋相称。装修的关键在于既环保又有良好的感观。装修环保性能主要体现在选材上,有些材料如化学地毯、天然花岗岩、壁纸、溶剂性涂料、甲醛含量较高的板材等应尽可能少用或不用。装修完工后的一定时期内暂不宜直接居住,应保持空气流通,以降低有毒物的浓度。室内种养花卉植物,也可净化空气,治理室内污染。在装修的风格上要与房屋的建造风格协调,档次与房屋档次相匹配,切忌外表富丽堂皇,装修却土里土气。最好请专业人士设计,专门装修队伍施工。再次应使住宅与周边环境相宜。在住宅地的选择上,既不能选择在农田中间,也不宜选择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最好选择在集中居住的区域,有良好的公用事业,出行以及公用设施的获取都比较方便,同时也有利于集体活动和邻里之间的情感培养、交流。

(3)构造绿色家居,这是对家居外部环境的要求绿色家居有益于调节环境氛围,促进人体健康,是生态家居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在我国目前农村还不具备构造生态家居的情况下,可以先从绿色家居做起。首先,在住宅地的选择上,可以依山而住,沿河而居,利用山坡、河坡的绿色植物作为美化家园的天然条件。其次,可以利用房屋周围的空地植树、种草、栽花,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绿化覆盖率,而且可以使家居周围的绿化更具有观赏性。有条件的村民还可以栽一些盆花。

再就是在栽种绿化品种的选择上要注意高矮搭配得当,花开季节相错,四季均有常绿品种,真正达到绿色家居的要求。

23.集中居住有哪些好处

农民集中居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既可以迅速改善广大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准,而且又为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优点:

(1)节约耕地,提高集约化用地水平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行农村居民集中居住既能复垦老住宅用地,又能节省新住宅用地,便于整理土地,实现农田方整化、种植规模化、作业机械化,是农村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江苏省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较大,其中不少资金用于新农居建设,一方面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另一方面节省住宅用地,这是江苏工农互补的具体体现。

(2)节省投资,有利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小而散的居住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本高、配套难、水平低,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行农民集中居住,能够用少量资金改造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设施,提高基础设施质量,同时集中居住也使得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公共服务十分便捷,方便村民。

农民集中居住区

(3)便于管理,提高农村精神文明水平农民集中居住可以对农民实行社区化管理,有利于社会治安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等,便于对农民进行文化、科技、法律、技能等宣传培训,便于生态环境优化,极大地提高农村文化程度和农民的生活质量。

(4)方便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农村居民点是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集聚地,通过合理的村庄布点,完善了村庄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环境。同时通过搬迁安置,改变了原来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落后的状况,改善了农民居住的环境和配套服务设施,从而大大提升了农民的房产价值,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5)集中居住,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可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用地集约、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新型社区和城乡一体、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城乡格局。通过引导农民向集镇集中居住,带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经营能手集中,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

集中居住后,村民委员会应以规章制度、村规民约等形式,建立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管理制度,并按一定比例配备专职保洁和管养人员,实现农村环境的长效管理。

广大村民也应积极向集中居住点搬迁,自觉服从居住点管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农村的良好居住环境。

24.如何将村庄建设与管理结合起来

村庄规划是建设美好家园的基础,村庄建设是实现美好家园的关键,村庄管理是实施美好家园建设的重要保障。有了一个好的规划,村级基础设施就得按规划逐步实施,村民住宅就必须按规划来建设。由于村民之间经济收入有差距,户与户之间在建房、修房、装饰等方面就会有落差,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内使所有的村民都住进新房。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所有村民都必须在规划的指导下建设,建好以后也必须加强管理。农村基础设施也好,村庄庄园也好,往往建起来的时候非常美,但稍过几年就会逊色得多,问题在于没有重视管理。

加强村庄的管理必须抓住以下几点:

(1)制定好管理制度制度是规范村民个人行为的工具,要管理好村庄就必须用制度来约束村民的行为,可以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或制定单项的管理制度来实现,如制定绿化管理制度、道路管理制度、垃圾处置制度等。制度或村规民约制定中要注意倾听村民的意见,使制定制度的过程成为宣传教育村民的过程。制度制定出来以后就要严格执行,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2)组建专业的管理队伍村庄管理既要靠村民委员会加强领导,做到有人分管,还要靠建立专业队伍,如道路管护队伍、垃圾处置队伍、河道保洁队伍、绿化管理队伍等等,并且要加强对管理队伍的考核,使管理人员的工作真正到位。上述几种管理队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组织,由村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队伍可以实行专业化,也可以兼职。

(3)有管理经费要管理好村庄必须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如垃圾收集清运设施,绿化维护设备等等,管理人员还要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这些都需要筹集部分资金作为保证。

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可以由村级集体经济支出,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地方可以通过管理组织适当向农民筹集,使管理工作既到位又能长效化。

(4)加强对村民的教育提高村民素质是管理好村庄、实现村庄环境美的重要环节,必须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评比,增强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自觉性。海安县通过评选清洁文明户,有效地改变了村民的陈规陋习,使农村环境得到了较好的维护,保持了农村村庄的环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