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之中的最后一帝,他不仅继承了先帝的业绩,且具先帝之德之能。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又过了十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推荐了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几个谷仓。
舜得到这些赏赐,让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很是眼红,他们想杀掉舜,霸占这些财物。象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用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继母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继母和象却往井里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底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继母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分东西时要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象住进了舜的房子,弹奏舜的琴。这时,舜回来了。象大吃一惊,嘴里却说:“哥,我以为你遭了难,正在思念你呢!”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爱弟妹,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这些都让尧帝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他更加觉得舜是难得的贤明能干的人。
这时的尧帝,年事已高,但他并没有急于传位给舜,而是先封侯,让舜入朝为官,委以重任,参与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历各种磨炼,处理许多棘手的政务。特别是让舜完成一个特殊的任务:在民众中宣扬推行父义、母慈、弟恭、子孝等道德规范。舜做得得心应手,很有办法,很有成效,很得尧的赞赏。这样舜又整整辅尧二十年,尧又对舜言传身教,舜的才干使尧帝十分满意。舜真正具备了一个做帝王的才干,尧帝这才把王位禅让给了舜。
舜称帝后,他施政的道德教育更有力、更系统、更规范化了。在用人上,他重用有道德的人。有人给舜说,有高阳氏与高辛氏,各生了八个儿子,由于他们教子有方,这十六个人都很讲孝道,品德高尚,而且有治国的才干。舜帝说:“天下能兴,用人是最当紧的,用了有道德的人,就能治理出一个好的天下,用了缺德的人,民众就要跟着倒霉。”因此,舜帝重用了尧帝时未曾启用的德才兼备的人。他还分了不同的部门来管理国事,让稷管农业,皋陶管法律,契管教育,伯益管山川林泽,特别是重用禹作为自己施政的得力助手,同时主管治水。好人办好事,他们功绩突出,很得民众爱戴。舜帝不仅会用人,且用人有规范、有标准。《尚书·皋陶谟》记载舜制定了“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前后每两字组成一“德”,如其中的“宽”指宽宏,但过于宽宏,不把握分寸,就会没有威严;与之相同,“柔”也应有度,“柔”指和柔、柔顺,如果一味地强调这一点,就会“植立”,难有建树。如此等等。这些德行也为后世所遵行,具体要求人们宽厚而不失威严,柔顺而不失主见,随和而不失庄重,具有治世能力而又谨慎认真,驯服而不失刚毅,正直而不失温和,宽大简洁而不忽略小节,刚正果敢而实事求是,坚强而不失良善。可见,诚信自古被中华民族视为基本美德。
舜帝想,仅仅制定标准与规范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标准与规范必须让每个臣子、每个百姓都知道。因此,他用了各种办法,把制定的律条传播下去。舜帝很有音乐天赋与才能,他懂得如何用诗歌、音乐来把自己的主张宣教下去。他对夔说:“教导年轻人是最要紧的,年轻人的道德好了,天下才能长久地好下去。年轻人容易骄傲,容易走邪道,要教他们一定做一个正正道道的人,做一个有礼貌、讲道德、有诚信的人。你把咱们定的律条编成歌,让他们唱,让他们记住,让他们照着去做。”夔按照舜帝的意见,不仅编歌编舞,还亲自参加演奏,吸引了不少人都来参加。尤其是年轻人,唱着、跳着,大家都陶醉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舜帝时,由于农业的发展,五谷丰登,需要器皿盛装。因而制造陶器作坊慢慢多了起来,但仍然不能满足销售。于是,一些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陶器便充斥市集,坑害百姓。有人将这一情况反映给舜,要求发布法令,狠治这些投机取巧人。舜想,治罪是可以的,但不是唯一的好办法。他主张,治假先要唱真,惩邪先要扶正,以诚信之德处理此事才是治本之法。
于是,舜帝选了多位制陶巧匠,来到河滨,选择优质陶土,开办了一个很大的陶器作坊。舜帝对工匠要求很严,从取土、配料、制坯、烧结、出窑、检验、出售,每一道工序都有详细规定,谁也不允许走样。哪一道工序出了问题,都有明确惩罚。宁可少出活,也不许出粗品、劣品,废品更不允许了。舜帝自己还亲自参加制作,示范给工匠看。因此,舜帝开办的陶器作坊,出的陶制器皿,不仅质地坚硬、精美光亮、棱角分明,而且质高价低,名气越传越远,陶坊也越办越大。近处百姓购换,远处的百姓也跋山涉水前往买货;不仅普通百姓来买,连有的陶匠也来买。这样一来,舜帝制作的陶器供不应求,劣质陶器很少有人去买,渐渐地没有了市场,迫使他们有的设法提高自己的质量,有的则关门停业。
舜帝为了体察民情,规定五年一次外出巡查,最有名的有两次。五岳之首泰山一带,在舜的那个古老年代,就是中华大地的一块宝地,是东方最繁华的地方。那里居住的东夷族,是当时华夏民族中数一数二的大部族。舜帝出巡,决定首先到东夷族那里去看一看。
这一天,舜的一队人马出发了。然而,东进不如南发,南渡黄河,是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而东进一步就必须跨越巍峨的太行山。三天赶路,已人困马乏。有人建议,东夷族那里不要去了,改道向南。舜帝说:“东之东,东之重,事有急缓,先急后缓,山再高,路再险,也不能改变先去东夷的决定,出巡时制定的计划,不能随意改变。”
在舜的决心与鼓励下,一队人马历时十天终于跨越巍峨太行,眼前呈现一片平原大地。大家信心足了,眉开眼笑,人不歇足,马不停蹄,星夜兼程,继续向东挺进。
这一天,一行人来到今山东菏泽一带。这里土地肥沃,稼樯茂盛,物阜民康,舜的一行人马便住下来歇息了数日。离开前,有位老臣请求舜帝留他在菏泽长久住下来,这样可以把黄河中游发达的耕作技术在这里传播开去,又可以把这里的先进文化传回去。舜帝认为可取,答应了这个请求。
舜帝一行人马到达泰山,舜帝一看,这里山清水秀,真是一块风水宝地。东夷首领对舜帝到来先是有点漫不经心。过了数日,听下边禀报了舜帝给本部族教耕帮织的动人事迹和人品,东夷首领既感动又佩服,觉得舜所在黄河中游农耕就是比东夷先进,天下之兴,在和不在抗。于是,东夷人杀猪宰羊,盛情接待了舜帝一行人马。东夷成为舜帝管辖之下的东部最富有的一个部族。
年事已高的舜帝,住在禹为自己营造的鸣条行营中,心里却放不下黎民百姓。舜帝决定南巡。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舜帝带领几名老臣、几名仆从,从鸣条出发,南渡黄河,经中原大地,向江南进发。毕竟是上了年纪,舜帝的体力已大不如从前;加之一生操劳,到了晚年,人老病就多了。开始,日行百里,后来八十里、六十里、五十里,行一日,息半日,舜帝的体力日渐不支。一天,因雨中受寒,舜帝病倒了,身边的人劝说,还是回行营为好。舜帝说:“风寒小病,不是大事,休息几日就会好的。”娥皇、女英两位夫人每日精心照料夫君。有的地方官和老百姓听说舜帝病了,也纷纷赶来看望,有的送医送药上门,也有的劝舜帝不要南下了,就地住下也可。舜帝不肯,说江南偏远之地,有些地方至今还不懂农耕,他一定要去。娥皇深知丈夫的脾性,她附耳给劝舜帝的人说:“不要再劝了,他从来就说到做到,他要办的事情,不会半途而废。”果然,舜帝休养数日后病情好转,挣扎起身,又继续过长江,向南进发。
这一天,舜帝一行人来到苍梧一带。那里,主要居住的是三苗人部落。舜帝带诸位老臣,走村串户,访问百姓。他亲眼看到,有的地方人仍住在山窑土洞里,阴暗潮湿,病倒的很多。舜帝便教他们营造土屋,改变居住条件。有的以兽皮为衣,又脏又厚,夏天热得要命,舜帝便教他们学习织麻,改变服饰。有的以人代牛,不懂牛耕,舜帝便教他们耕作技术,发展农业……三苗人对舜帝的英明早有所闻,这下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个深冬的黄昏,积劳成疾、年事过高的舜帝病逝在苍梧。这一年是公元前2203年。“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贱帝位。”舜帝德高望重,英明无比,惠及后人,万人敬仰。中华民族文明史,起始于尧舜,特别是舜,正如《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诚信是中华文明古国贯穿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一条美德红线。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就会被人们唾弃,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将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民族就可能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