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难经(四库全书)
2896400000010

第10章

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十二经,谓手足三阴三阳,合为十二经也。手经则太阴肺,阳明大肠,少阴心,太阳小肠,厥阴心包,少阳三焦也。足经则太阴脾,阳明胃,少阴肾,太阳膀胱,厥阴肝,少阳胆也。皆有动脉者,如手太阴脉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手阳明脉动合谷、阳谿,手少阴脉动极泉,手太阳脉动天窗,手厥阴脉动劳宫,手少阳脉动禾窌,足太阴脉动箕门、冲门,足阳明脉动冲阳、大迎、人迎、气冲,足少阴脉动太谿,阴谷,足太阳脉动委中,足厥阴脉动太冲、五里、阴廉,足少阳脉动下关、听会之类也。谓之经者,以荣卫之流行,经常不息者而言;谓之脉者,以血气之分袤行体者而言也。故经者,径也;脉者,陌也。越人之意,盖谓凡此十二经,经皆有动脉,如上文所云者。今置不取,乃独取寸口,以决藏府死生吉凶,何耶?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然者,答辞。诸篇仿此。

此一篇之大指,下文乃详言之。寸口,谓气口也,居手太阴鱼际,却行一寸之分。气口之下曰关、曰尺云者,皆手太阴所历之处,而手太阴又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也。《五藏别论》帝曰:

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而变见于气口也。《灵枢》第一篇云:脉会太渊。《玉版论》云:行奇恒之法,自太阴始。注谓:先以气口太阴之脉,定四时之正气,然后度量奇恒之气也。

《经脉别论》云:肺朝百脉。又云: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合数论而观之,信知寸口,当手太阴之部,而为脉之大会明矣。此越人立问之意。所以独取夫寸口,而后世宗之,为不易之法,着之篇首,乃开卷第一义也。学者详之。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承上文言。人,谓平人不病而息数匀者也。呼者,气之出,阳也;吸者,气之入,阴也。《内经·平人气象论》云: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故平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以呼吸之数言之,一日一夜,凡足万三千五百息。以脉行之数言之,则五十度周于身。而荣卫之行于阳者二十五度,行于阴者亦二十五度。出入阴阳,参交互注,无少间断。五十度毕,适当漏下百刻,为一晬时,又明日之平旦矣,乃复会于手太阴。此寸口所以为五藏六府之所终始,而法有取于是焉。盖以荣卫始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

计呼吸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漏下二刻,为一周身,于是复还注手太阴。积而盈之,人一呼一吸为一息,每刻一百三十五息;每时八刻,计一千八十息,十二时九十六刻,计一万二千九百六十息;刻之馀分,得五百四十息,合一万三千五百息也。一息脉行六寸,每二刻,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每时八刻,脉行六十四丈八尺,荣卫四周于身;十二时,计九十六刻,脉行七百七十七丈六尺,为四十八周身;刻之馀分,行二周身,得三十二丈四尺,总之为五十度周身,脉得八百一十丈也。此呼吸之息,脉行之数,周身之度,合昼夜百刻之详也。行阳行阴,谓行昼行夜也。

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

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

尺,《说文》云:度名,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规矩事也。古者寸、尺只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故以以,象布指之状。十分也。人手!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从一。今按:如《说文》所纪,尤可见人体中脉之尺寸也。尺,阴分;寸,阳分也。人之一身,经络荣卫,五藏六府,莫不由于阴阳,而或过与不及,于尺寸见焉,故为脉之大要会也。一难言:寸口为脉之大会,以肺朝百脉而言也。此言尺寸为脉之大要会,以阴阳对待而言也。大抵手太阴之脉,由中焦出行,一路直至两手大指之端,其鱼际却行一寸九分,通谓之寸口,于一寸九分之中,曰尺曰寸,而关在其中矣。

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

关者,掌后高骨之分,寸后尺前两境之间,阴阳之界限也。

从关至尺泽谓之尺,尺之内,阴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寸口之内,阳所治也。故孙思邈云:从肘腕中横文至掌鱼际后纹,却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为尺。此九分者,自肘腕入至鱼际为一尺,十分之为十寸,取第九分之一寸中为脉之尺位。从鱼际后纹,却还度取十分之一,则是寸。此寸字非寸关尺之寸,乃从肘腕横纹至鱼际,却而取十分中之一,是一寸也,以此一寸之中取九分,为脉之寸口,故下文云寸十分之而入取九分之中,则寸口也。

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

寸为阳,尺为阴,阳上而阴下。寸之下尺也,尺之上寸也,关居其中,以为限也。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此之谓欤?分,犹别也。

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

老阴之数终于十,故阴得尺内之一寸。此“尺”字指鱼际至尺泽,通计十寸者而言。老阴之数极于九,故阳得寸内之九分。此“寸”字指入手!寸而言。

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寸为尺之始,尺为寸之终,云尺寸者,以终始对待而言。其实贮寸得九分、尺内一寸,皆阴阳之盈数也。庞安常云:越人取手太阴之行度鱼际后一寸九分,以配阴阳之数,盖谓此也。

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有图。

太过不及,病脉也;关格覆溢,死脉也。关格之说,《素问·六节藏象论》及《灵枢》第九篇、第四十九篇皆主气口、人迎,以阳经取决于人迎,阴经取决于气口也。今越人乃以关前、关后言者,以寸为阳而尺为阴也。

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关前为阳,寸脉所动之位。脉见九分而浮,九阳数,寸之位浮,阳脉,是其常也。过,谓过于本位,过于常脉;不及,谓不及本位,不及常脉,是皆病脉也。

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

遂者,遂也,径行而直前也。谢氏谓:遂者,直上直下,殊无回旋之生意。有旨哉。经曰: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

以阳气不得营于阴,阴遂上出而溢于鱼际之分,为外关内格也。

外关内格,谓阳外闭而不下,阴从而内出以格拒之,此阴乘阳位之脉也。

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关后为阴,尺脉所动之位。脉见一寸而沉,一寸阴数,尺之位沉,阴脉,是其常也。过,谓过于本位,过于常脉;不及,谓不及本位,不及常脉,皆病脉也。

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

经曰: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营也,以阴不得营于阳,阳遂下陷而覆于尺之分,为内关外格也。内关外格,谓阴内闭而不上,阳从而外入以格拒之,此阳乘阴位之脉也。

故曰覆溢。

覆如物之覆,由上而倾于下也。溢如水之溢,由内而出乎外也。

是其真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覆溢之脉,乃孤阴独阳,上下相离之诊,故曰真藏之脉,谓无胃气以和之也。凡人得此脉,虽不病犹死也。此篇言阴阳之太过、不及,虽为病脉,犹未至危殆。若遂上鱼入尺而为覆溢,则死脉也。此“遂”字,最为切紧,盖承上起下之要言。不然,则太过不及,阴阳相乘,关格覆溢,混为一意,漫无轻重矣。或问此篇之阴阳相乘与二十篇之说同异,曰:此篇乃阴阳相乘之极而为覆溢,二十篇则阴阳更相乘而伏匿也。“更”之一字与此篇“遂”字,大有迳庭。更者,更互之更;遂者,直遂之遂。而覆溢与伏匿,又不能无辨。盖覆溢为死脉,伏匿为病脉,固不可同日语也。此书首三篇,乃越人开卷第一义也。一难言寸口,统阴阳关尺而言;二难言尺寸,以阴阳始终对待而言,关亦在其中矣;三难言覆溢,以阴阳关格而言,尤见关为津要之所。合而观之,三部之义备矣,一、二难言阴阳之常,三难言阴阳之变。

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

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

呼出为阳,吸入为阴,心肺为阳,肝肾为阴,各以部位之高下而应之也。一呼再动,心肺主之,一吸再动,肾肝主之,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脾之候也。故曰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在中者,在阴阳呼吸之中。何则?以脾受谷味,灌溉诸藏,诸藏皆受气于脾土,主中宫之义也。

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

浮为阳,沉为阴,此承上文而起下文之义。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

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

肾肝俱沉,何以别之?

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

心肺俱浮而有别也,心为阳中之阳,故其脉浮而大散;肺为阳中之阴,其脉浮而短涩。肝肾俱沉而有别也,肝为阴中之阳,其脉牢而长;肾为阴中之阴,其脉按之濡,举指来实。古益袁氏谓:肾属水,脉按之濡,举指来实,外柔内刚,水之象也。脾说见前。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耶?

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谓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逆顺也。

又设问答,以明阴阳,脉见于三部者,不单至也。惟其不单至,故有此六脉相兼而见。浮者,轻手得之;长者,过度本位;滑者,往来流利;皆阳脉也。沉者,重手得之;短者,不及本位;涩者,往来凝滞;皆阴脉也。惟其相兼,故有一阴一阳,又一阳一阴,如是之不一也。夫脉之所至,病之所在也。以脉与病及经络藏府参之,某为宜,某为不宜,四时相应不相应,以名病之逆顺也。

五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

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

肺最居上,主候皮毛,故其脉如三菽之重。心在肺下,主血脉,故其脉如六菽之重。脾在心下,主肌肉,故其脉如九菽之重。肝在脾下,主筋,故其脉如十二菽之重。肾在肝下,主骨,故其脉按之至骨,举指来实。肾不言菽,以类推之,当如十五菽之重。今按此法,以轻重言之,即浮、中、沉之意也。然于《枢》、《素》无所见,将古脉法而有所授受耶?抑越人自得之见邪?庐陵谢氏曰:此寸、关、尺所主藏府,各有分位,而一部之中,脉自有轻重,因举陵阳虞氏说云:假令左手寸口如三菽之重得之,乃知肺气之至。如六菽之重得之,知本经之至。馀以类推之。夫如是,乃知五藏之气,更相溉灌,六脉因兹亦有准绳,可以定吉凶、言疾病矣。关、尺皆然,如十难中十变脉例而消息之也。

六难曰:脉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何谓也?

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

浮沉以下指轻重言,盛虚以阴阳盈亏言。轻手取之而见减小,重手取之而见实大,知其为阴盛阳虚也。重手取之而见损小,轻手取之而见实大,知其为阳盛阴虚也。大抵轻手取之,阳之分,重手取之,阴之分,不拘何部,率以是推之。

七难曰:经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敦。

此六者,是平脉耶?将病脉耶?

然。皆王脉也。

六者之王说见下文。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

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

上文言三阳三阴之王脉,此言三阳三阴之王时,当其时则见其脉也。历家之说,以上古十一月甲子,合朔冬至为历元,盖取夫气朔之分齐也。然天度之运,与日月之行,迟速不一,岁各有差,越人所谓冬至之后得甲子,亦以此欤?是故气朔之不齐,节候之早晚,不能常也。故丁氏注谓:冬至之后得甲子,或在小寒之初,或在大寒之后,少阳之至始于此。馀经各以次继之。

纪氏亦谓:自冬至之日,一阳始生,于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脉王也。若原其本始,以十一月甲子朔合冬至常例推之,则少阳之王,便当从此日始,至正月中。馀经各以次继之。少阳之至,阳气尚微,故其脉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犹有阴也,故其脉浮大而短。太阳之至,阳盛而极也,故其脉洪大而长。

阳盛极则变而之阴矣,故夏至后为三阴用事之始。而太阴之至,阴气尚微,故其脉来紧大而长。少阴之至,阴渐盛也,故其脉紧细而微。厥阴之至,阴盛而极也,故其脉沉短而敦。阴盛极则变而之阳,仍三阳用事之始也。此则三阳三阴之王脉,所以周六甲而循四时。率皆从微以至乎着,自渐而趋于极,各有其序也。袁氏曰:春温而夏暑,秋凉而冬寒,故人六经之脉亦随四时阴阳消长迭运而至也。刘温舒曰:《至真要论》云: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有随天地之气卷舒也,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类,则五运六气,四时亦皆应之,而见于脉尔。若《平人气象论》:太阳脉至,洪大而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难经》引之以论三阳三阴之脉者,以阴阳始生之浅深而言之也。篇首称“经言”二字,考之《枢》、《素》无所见,《平人气象论》虽略有其说而不详,岂越人之时,别有所谓上古文字耶?将《内经》有之而后世脱柬耶?是不可知也。后凡言“经言”而无所考者,义皆仿此。

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

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肾间动气,人所得于天以生之气也。肾为子水,位乎坎,北方卦也,乃天一之数,而火木金土之先也。所以为生气之原,诸经之根本,又为守邪之神也。原气胜则邪不能侵,原气绝则死,如木根绝而茎叶枯矣。故寸口脉平而死者,以生气独绝于内也。此篇与第一难之说,义若相悖,然各有所指也。一难以寸口决死生者,谓寸口为脉之大会,而谷气之变见也。此篇以原气言也,人之原气盛则生,原气绝则寸口脉虽平犹死也。原气言其体,谷气言其用也。

九难曰:何以别知藏府之病邪?

然。数者府也,迟者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

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藏府之病也。有图。

凡人之脉,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之间,脉四至,闰以太息,脉五至,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之脉也,其有增减,则为病焉。

故一息三至曰迟,不足之脉也;一息六至曰数,太过之脉也。藏为阴,府为阳。脉数者属府,为阳为热。脉迟者属藏,为阴为寒,不特是也。诸阳脉皆为热,诸阴脉皆为寒,藏府之病,由是别之。

十难曰:一脉为十变者,何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