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乌鳢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2899600000004

第4章 生物学特性(1)

(一)分类与分布

乌鱧属卢形目,樊,亚目,鱧科,鱧属。学名为Channaargus(Cantor)。鳢属鱼类在我国共有7种樊卩乌鳢、斑鳢、月鳢、纹鳢、点鳢、甲鳢、眼鳢。已经开发利用的是前面6种,其中乌鳢、斑鳢的人工养殖较为普遍。月鳢近年来养殖规模也较大,但因其个体产量低、市场销售不旺而发展趋缓。乌鳢在我国除了西部高原地区之外,从南方到北方黑龙江的河J11、湖沼和池塘中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的诸水体中,尤以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辽宁与台湾省出产乌鳢最多。

(二)形态特征

乌鳢身体长,略呈棍棒形或圆柱形,前部近圆筒形,后部较为侧扁,背缘、腹缘较平直。尾柄较高而粗短,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6倍。头大而尖长,头长为眼间隔的4倍以上,像蛇头;体长为体高的5.3—6.2倍,为头长的3.0—3.3倍。乌鳢头背面前部略平扁,后部渐隆起,有发达的黏液孔。口端位,吻短而钝圆,口裂大,口裂长为吻长的2.3倍,约为头长的1/3,口径大,所以能吞吃个体较大的鲫鱼。口内牙齿丛生,上颌有细齿带,下颌外缘前方有细齿,内缘齿尖强,犁骨、颚骨上有犬齿,舌尖。乌鳢眼位于头侧前上方,距吻端很近,眼间隔平宽。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管状,后鼻孔圆而小,位于眼的前上方。鳃裂大,左右盖膜愈合,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粗而短,结节状,排列稀疏鳃g上有发达的辅助呼吸器官——鳃上器,它是突出在鳃腔前背方的两片耳状和三角形的骨质突起,是由第一鳃弓背面的鳃骨和舌颌骨各一部分扩展形成鳃g上器及鳃上黏膜层上面有丰富的微细血管网分布,可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从而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突人鳃腔并覆盖有表皮黏膜的骨质薄片,又称褶鳃;乌鳢的鳃上器虽然构造简单,但骨片较大,相应地扩大了与空气的接角4面积,因此呼吸作用强,这与乌鳢的运输方便关系很大。

乌鳢头部及体部均被有中等大的圆鱗。头部鱗片呈不规则的骨片状。侧线在臀鳍起点的上方下弯,向下移一行鱗再沿体侧中部延伸达尾鳍基部。背鳍和臀鳍的基底均很长,背鳍起点在腹鳍基部前上方,后部鳍条超过尾鳍基部,臀鳍起点约在背鳍第16—17鳍条的下方,臀靖基底后端约与背靖基底末端相对。胸鳍位置高,其后缘为圆形。腹鳍短小,近胸位,起点在胸鳍中部下方舌左右腹鳍互相靠近,末端不及肛门。尾鲭圆形。D.47—52鳃31—36鳃.17;V.1—5。侧线鱗60—89(7—8/15—17)。鳃耙10—13。脊椎骨52—60。

乌鳢体呈灰黑色,背部与头背面较暗黑而深,腹部灰白色。体侧有2列大型的不规则斑纹,头侧自眼到鳃盖后缘各有2行纵行的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尾鳍上具有黑色相间的斑纹,胸鳍、腹鳍呈浅褐色或淡黄色,其间也有不规贝1的斑点。腹鳍基部有一黑斑。

乌鳢腹膜白色,食道较短,食道与胃无明显的界限。胃口呈“Y”形,可分为贲门部、胃本部和幽门部,胃壁较厚。以幽门括约肌与小肠分开。肠短小,小于体长,作2次盘曲。在胃与肠交接处有形如指状、长短不等的幽门盲囊2个,很长,长度大于胃长,这是对肉食性鱼消化道较短的一个偿。鳔单室,较长,前部呈粗管状,后部扩大,向后深人尾柄部,无鳔管。肝胰管通到胃与小肠的相接处。肝脏位于食管下方,呈土黄色,分为左右2叶。墨绿色的胆囊位于肝脏右叶上。

(三)食性

乌鳢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其摄食器官的构造与其食性相适应。乌鳢口腔内具有捕食口器。口咽腔较宽大,与食道相接处具有放射状排列的皱裙,伸缩性较大,故可以吞食整尾较大的饵料鱼。基舌骨支持着三角形而游离的舌,具4对全鳃,鳃耙数目稀少,并特化变短为球状突起,其表面布满棘状小剌,适宜控制食物,且对食物有一定的肢解作用口乌鳢之所以能捕到行动敏捷、体表光滑的泥鳅,这与其各部分口腔齿能牢固把握食物、防止逃逸的功能是分不开的。

乌鳢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随鱼体大小、季节和水体环境的不同,所摄取的具体食物有所不同口一般3厘米以下的幼鱼主要摄食烧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厘米的小鱼主食水生昆虫的幼虫、小虾、蝌蚪及小型鱼类;体长20厘米以上的成鱼摄食各种小型野杂鱼、青蛙和虾类,主要有鲫鱼、餐条、泥鳅等口乌鳢对食物的选择性不十分明显,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小经过一段时间的别化小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在饲料不足的情况下,互相残食现象非常严重。能吞食体长为本身2/3以下的同种个体。经观察,鱼苗培育到1.5—2厘米时就有相互残食现象。甚至大4、相差不多的个体间吞食而卡于咽部,致使两鱼双双毙命,因此在养殖生产中应注意投足饲料,避免互相残杀。

乌鳢的摄食方式为伏击式或掠捕式。在猎捕食物时,它并不去追赶,而是隐蔽于草丛中或其他隐蔽物附近,密切注视周围的动静,一旦看到有鱼奸等在附近经过时,便悄悄地由水底潜行靠近密然后迅速猛冲过去,吞食猎物。乌鳢张开口吞食饵料的同日寸,鳃上腔内的空气卩乎出来,待食物咽下去后便立刻向水面伸出吻端吸人空气。乌鳢摄食量很大,往往能吞下其体长一半大小的食物,最大胃容量可达到其体重的60%之多。其食量的大4、与水温关系较大,夏季水温高时相当贪食,摄食强度最大,秋季当水温降到12°C以下时停止摄食,冬季和生殖期间不进食。乌鳢追食性强,其游泳、跳跃能力强,而且游动速度快,跳得高,摄食时主要靠游动和跳跃来捕捉食物,因此离它较近的中小型水生动物往往被其猎食,甚至可跳出水面捕食水面昆虫,成鱼可跳离水面1米以上,性情十分凶猛。

(四)生长

乌鳢的生长速度很快。在自然条件,1冬龄鱼的体长为19—39厘米,体重为冬0—750克;2冬龄鱼的体长为38—45厘米,体重为600—1400克;3冬龄鱼的体长为45—59厘米,体重为1450—2000克;最大个体可达8千克以上。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年鱼体重可达冬0克,翌年可达500—1000克。由于各种水体生态条件的差异,食物的数量及个体的内部原因,乌鳢个体的生长差异很大,各年龄组的鱼体长与体重很不一样由总的说来,乌鳢在2龄前,生长旺盛,为体长加速生长阶段,其体长的年增长与年增长率均最快最2龄以后,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趋势。乌鳢生长与水温密切相关。

水温在20—25°C时,生长较快,25°C左右生长最快。在长江流域每年的5—7月、9—10月是生长最旺盛时期。水温下降,生长逐渐减慢;水温降到15°C以下时,逐渐停止摄食生长;冬季低温期几乎停止生长,到第二年春季水温回长到15°C以上日寸,又开始摄食生长。

(五)生活习性

乌鳢是底栖性鱼类,喜栖息在浑浊、水草茂盛、软泥底质的静水或水流较缓的湖泊、河流、水库、河沟及池塘等水体中。但河流中水流湍急的地方很少栖息。乌鳢常潜伏在水深1米左右的青蛙、泥鳅、鲫鱼及各种水生昆虫密集的浅水处,平时多隐蔽在水草下面或静止在水层中,只有在捕食或水中缺氧时才在水体中上层活动。随水温和季节不同,乌鳢的栖息水层有所不同。一般春季水温回升到18°C以上时,常在水体的中上层活动。夏季多在水体的上层活动到当天气闷热降雨时,往往会跳出水面,匍匐于岸边。当其所在的池塘食物不足时,就向其他池塘转移,转移时身体呈蛇形,一弯一曲向前蠕动。秋季水温下降到6°C以下,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深处。冬季水温过低时,则蛰居于水底,有的甚至将身躯埋于淤泥之中。

乌鳢对不良水质、水温和缺氧等不良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其呼吸器官除鳃外,还有一个辅助呼吸器官——鳃上器,可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当水中缺氧时,乌鳢便可将头伸出水面进行呼吸,在少水或无水的潮湿地带也能生存很长时间。因此,乌鳢耐低氧的能力很强到它在混浊缺氧的水体中也能生存,并且在少水甚至无水的条件下,只要保持其鳃部和皮肤的湿润,仍可存活较长时间。根据这一特点,乌鳢可采用无水保湿法运输,且成活率较高。乌鳢在空气中能存活的时间长短与气温密切相关。一般气温高时存活时间短,气温低时,存活时间较长。通常气温25—27°C时,可存活1昼夜;10—15°C时,可存活1—3昼夜;平均7°C时可存活1周。可见乌鳢适合在气温7°C左右进行无水运输。

乌鳢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具有耐高温与耐低温的能力。在水温0—41°C的范围内都能生存,适宜的水温范围是16—30°C,在20—25°C时生长最快。水温降低到12°C时,停止摄食,生长也几乎停止。温度降到6°C以下时,乌鳢转移到深水处活动。冬季水温过低时,埋于淤泥越冬。只要冰下有水,就完全能自然越冬。越冬期间乌鳢行势居生活,即将身体后半部潜埋在软泥、烂泥或草堆里气头露在水中,不吃不动,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基础代谢维持着生命活动。翌年春季水温回升到8°C以上时,又开始活动,由深水处游至沿岸浅水处觅食,夜间常停留在水体的上层。

乌鳢对水体pH值和盐度的适应性也很强。在酸性和碱性的水域中均能生活。乌鳢能忍耐的pH值的范围为3.1—9.6,它对水体中pH值的变化很敏感,一旦超过其忍耐pH值的范围就会很快死亡。乌鳢属广盐性鱼类,在淡水和咸淡水中都能生活,甚至能忍受50%的人造海水。

乌鳢的跳跃能力很强,成鱼能跳出水面1.7米左右,鱼种也可以跳离水面30厘米以上。尤其是池外的水位比池内低时,乌鳢先作迟缓后退,然后迅速跃起,跳人其他池塘。跳跃时在空中呈弧形,斜着头落入水中,速度甚快。在有流水冲击和降雨时,更易剌激乌鳢跳跃而逃跑气且常常逆流而上逃窜。在夏季多雨、栖息地食物不足或其他生态条件不适宜时,乌鳢能以蛇形移动的方式越过塘基,移居或转移至U其他水域场所栖息。这种“过道”现象往往在雨夜进行以—4米长的距离用30分钟就可越过。乌鳢平时在水中游动速度缓慢,动作类似于蛇形,扭曲着身体游泳,经常在近水面处斜着头悬着身体,仅摇动胸鳍,以维持身体平衡。当受到突然惊吓时,便立刻钻人水草丛中隐蔽起来。另外乌鳢在利用鳃上器呼吸换气时,其喉部凹陷处C藏有一定的空气,因此可使身体在水中保持首尾平直的姿态。

乌鳢的生命力很强,有时将鱼剖腹去肠后放入水中,还会逃之夭夭。去鳃去内脏洗净后放在菜板上还会跳动挣扎,所以广东人称它为“生鱼”,这无疑与其生猛有关。

(六)繁殖习性

1.产卵场和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