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乌鳢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2899600000006

第6章 人工繁殖(1)

在20世纪80年代前,乌鳢养殖主要是套养在家鱼养殖池中清除野杂鱼,养殖产量极低。到80年代末随着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开发,乌鳢养殖亦有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效益,相继推动了群众性的养殖到因而单靠原来的捕捉野生苗种方法来解决乌鳢养殖的苗种问题,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养殖的需求。而且野生每一窝的数量有限,规格不齐并适应不了集约化养殖的需求。为此,必须通过人工繁殖来解决乌鳢高密度养殖种苗来源的困难。我国乌鳢人工繁殖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单位开始研究,先后在人工繁殖技术上做了试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进展不快,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特0年代初,不少水产研究部门、养殖单位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开展了乌鳢人工繁殖的一系歹,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成效,从而为乌鳢的集约化养殖种苗来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1.亲鱼的选择

亲鱼选择的时间最好是在当年的9月份。选择2冬龄以上的乌鳢作亲鱼最好。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养殖的都可以作亲鱼,野生的要选用网具捕获的个体,忌用钩钓的乌鳢作亲鱼。规格在0.5—1.5千克均可,最理想的是0.75—1.25千克。这样规格的亲鱼性成熟较早,怀卵量大,受精率高。一般不宜用4冬龄以上的鱼作亲鱼,原因主要是其繁殖会g力下降的缘故。

亲鱼的再次选择宜安有在3月底4月初。这时亲鱼的性腺较为明显,比较容易选择,适合于小规模的繁殖。但工厂化育苗亲鱼的需要量大,有的地区市售乌鳢不多,一时可能收集不起来。如到外地收集怀—4月份雌鱼怀卵已进入期、仅期,通过长途运输死亡率比较高,怀卵越多死亡越高,损失很严重。同时通过捕捞、运输后的伤口在温度为18—20°C时容易发生水霉病,施药治疗等都会影响繁殖。所以秋季留种较为妥当,更适合工厂化育苗。

为了提高养殖效果,争取当年养成商品鱼,当年上市,当年出效益,加快资金回收最养殖需要早苗同争取4月份出苗最月底放苗种,11月底冬眠前50%可以上市,翌年5—6月份全部可以销售。在华中地区,最早繁殖的时间是在5月上旬后阶段,当年出商品鱼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采用塑料大棚自然越冬,延长摄食时间,提早开食,加强饲养,促进亲鱼早熟、早繁才有可能。值得说明的是这种方式不可能大批量进行,同时鱼苗培育不可能像养鳖那样,用保温、调温设施来调控,这样成本大大提高,与乌鳢的价值不相符。

2.亲鱼的放养

(1)亲鱼池的选择放养池的大小应根据每一次繁殖量的多少而定同例如一次能繁殖50—70对,基本上按每10平方米放养1对的原贝J,则选择0.6—1亩的池塘;如果一次只能繁殖30—冬对,则选择0.3—0.6亩的池塘同其主要原因是,当亲鱼性腺已成熟时最好是一次捕捞,一次催产,不宜多次捕捞。

因为乌鳢拉网捕捞起捕率较低。一般是将池水抽干捕捞,对亲鱼剌激很大。池塘过大,亲鱼过分集中,多次抽干,多次捕捞,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多次强烈剌激,会造成亲鱼的性腺退化,影响后面几批的催产效果。所以应采取每池的放养量和每次繁殖量配套的原贝J选择亲鱼池的大池深1.5—2.0米为宜,灌水1.0—1.5米,池埂高出水面0.5米以上。若池深只有1.0—1.2米,水仍可灌到0.8—1.0米,四周插上竹篱笆或日鱼网围栏,高1.5米,防止乌鳢跳出池塘。

(2)放养的准备工作放养前作好鱼池的清整消毒工作,一般采用干塘消毒。若齡泥过厚的要挖掉过多的齡泥,留下20厘米左右。每亩用50—75千克生石灰清塘,灌水10天后可以放养亲鱼。在池中养殖少量的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供乌鳢隐蔽栖息,同时有防逃作用。如果选择的亲鱼是野生的,亲鱼池中可放养一些小杂鱼,规格要4、,不宜过大。

(3)亲鱼的放养要点亲鱼的放养关键是密度、时间和雌雄比例。密度一般按每亩放养100—150千克,最多不超过200千克。应按亲鱼的规格大小而定,一般在150—250尾左右。密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过高会影响亲鱼的活动空间,过低不容易W养,特别是野生亲鱼,这些都会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时间安排于9月份。9月份水温在25—30°C,从高温逐渐转凉,有利于亲鱼越冬前的培育,摄食比较旺盛。亲鱼通过捕捞、运输,特别是野生亲鱼到了新的生态环境中,常不会觅食。而9月份放养尚可通过2个多月的驯养,使之适应新环境主动摄食,恢复体质,而且可以促进性腺的发育,提高雌鱼的怀卵量。放养时雌雄基本上按1:1的比例混养。这时雌雄比较难以判别,所以只能说基本上放养数要比实际需要量略大一些。亲鱼下池前采用2%—3%的食盐水消毒或用30毫克/千克的福尔马林溶液药浴10分钟左右,消毒后放人已准备好的亲鱼池。

(4)培育与管理

(1)饲料与投饲:投饲总的要求是做到“四定”。投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冬眠前,放养后第二天开始投喂。如是野生亲鱼尚需进行驯化引食,逐步适应后增加投饲量。一般按池中亲鱼重量的6%—8%,尽量让其吃饱、吃好。饲料可选用新鲜的小杂鱼(餐条、麦穗鱼、鳑皱鱼、小鲫鱼等)为主,适当配饲氨基酸全面、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精饲料,直至停食为止。第二阶段在开春之后,浙江、湖北、江西一般在3月份,随着气温的上升,水温上升到15°C左右,亲鱼开始活动觅食,这时少量投饲,逐步引食。投饲量要控制,一般为在池乌鳢重量的1%—2%,以后逐步增加。不能一开始就猛投,原因是越冬后的乌鳢,由于长时期的冬眠,消化道处于萎缩状态,一时暴食会损伤肠道,使机f旨失调,产生肠道疾病。

当气候、摄食正常之后,亲鱼进人培育期。这时在每天按在池亲鱼体重6%—8%投喂小杂鱼的基础上,最好在亲鱼池中再投放些活的小杂鱼。饲料鱼的质量和鲜度要好这、杂鱼的品种最好选用餐条、麦穗鱼、鳑皱鱼、泥鳅等。到4月中旬,随着怀卵量的增力卩和成熟度的提高由亲鱼摄食逐渐下降,所以投饲量要适当控制。在催产前2—3天,让其排空肠中的食渣,消耗一定的体内脂肪,这样更有利于雌雄的鉴另1J,更有利于催产。

(2)水质管理:虽然乌鳢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亲鱼培育时对水质要求则相对高一些,透明度应大一些,应适当注人新水月初开始要定时冲水刺激,冲水次数和冲水量比四大家鱼相对少一些,这样可以促进性腺发育由提早成熟。

(3)防病措施:饲养培育期间每半个月消毒一次,一般采用15—20毫克/千克生石灰或1毫克/千克漂白粉全池泼洒;越冬期每月消毒一次,用20—25毫克/千克的生石灰溶液全池泼洒。越冬期乌鳢伏入池底部淤泥中,所以药物的浓度可适当高一些。定期消毒可防真菌的感染,防止开春后暴发水霉病和鳃霉病,同时也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二)繁殖的技术要求

1.繁殖设施

根据不同的繁殖方式有不同的设施和要求。进行小规模人工繁殖者,可采用家鱼人工繁殖的部分设施。但如果进行工厂化人工育苗,还必须建造专门的暂养池及产卵孵化池。

(1)人工鱼巢用3厘米的方木(杉木)或直径3厘米左右的竹,做一个边长为60厘米的方框,在方框下方内侧安上总长为45厘米的棕榈线,线径为3毫米。毫厘米的线放在框架内侧,与框架平行,放入水中漂于水面,毫厘米的线与框架垂直向下,沉于水中。

(2)繁殖池

(1)自繁产卵池:可采用土池,大小应根据亲鱼的多少而定,一般在0.1—1亩为宜,水深最深1米左右,浅处0.3米,四周围网高0.5米,防止亲鱼跳上岸,又要便于管理操作。繁殖池最好选择远离通道、僻静的地方。

(2)网箱:产卵孵化兼用的网箱网目为30—40目,规格以1米X2米X米的长方形为宜。装网箱时,入水0.6米,露出水面0.4米。箱底不能碰到池底。

(3)暂养池:水泥池2口,一般规格为10米X5米X.2米,且进排水自如。

(4)产卵池可泥池2—6平方米,可用孵化缸代替。

(5)孵化兼幼苗培育池:形与产卵池相同,不同的是滤水网。网片的网目前期为40目,后期为10目,可以活动拆换。流水式则用进水大阀附喷水小阀,静水式则用增氧装置。

(6)工厂化育苗:全场布局示意图(供参考),具体安排根据各场实际情况作合理安有a.产卵池、孵化池(兼幼苗培育池)的多少根据各场的生产规模和每批繁殖量的多少而定。一般孵化池为产卵池的2—3。

b.产卵池可以用家鱼的孵化缸代替。

c.室外尚需建设一口具有过滤fg力的贮水池。贮水池的大、根据生产量而定。

d.水塔。大小同样决定于生产量,一般40—50吨即可。高度不需很高,一般水塔底部高出地面1.5—2米就可以了。

e.排水沟。根据各场的排水方向而定,深度应根据各场的地势高低而定。总的要求是注意排水量保证场内的通道,便于操作管理。

f.各排水口都要设置防逃设施。

2.催产剂目前用于乌鳢催产的催产剂主要有:鲤鱼脑垂体(PG)、HCGXRH—A及马来酸地欧酮(DOM)。值得一提的是DOM用于乌鳢的催产效果很好,大大降低了苗垂体的用量,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3.繁殖前的准备工作

(1)贮水池的清整消毒鱼类人工繁殖的水源由贮水池、过滤池、水塔三大部分组成。

在人工繁殖前将过滤池的大卵石、棕片取出,经清洗除去淤积的泥沙和脏物,重新安装好,保证水质清洁和畅通。

贝亡水池干存水,清淤后每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消毒,并晒上1周。让池底结硬后注人新水清—10天后水成淡绿色即可使用,此项工作一般在人工繁殖前15—20天进行。

水塔同样要清洗,排除积存泥土、脏物,并进行消毒。同时对水泵、管道检修,保证人工繁殖时供水畅通。

(2)产卵和孵化池孵化池清洗消毒一般要提前2—3天进行,消毒后注人新水,在投放亲鱼产卵或移人卵子前一天再用孔雀石绿0.1—0.2毫克/千克消毒,防止卵子感染水霉。同时安装好防逃网片。

(3)工具消毒人工繁殖用的网箱、捞海、小捞子、鱼筛、鱼夹、毛巾、面盆(白色)、大羽毛(鹅毛)都需清洗消毒,晾干后才能使用。

4.亲鱼性腺检查

在浙江省,乌鳢繁殖一般在5月上旬到6月下旬,1998年浙江省萧山市在4月下旬就开始繁殖,并取得成功。而在湖北省,乌鳢繁殖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关键是看水温,一般水温达到20°C以上,较稳定之后就可以进行繁殖。为了达到更好的繁殖效果,在繁殖前20天左右需进行一次性腺成熟情况的检查。方法是将亲鱼池水干,进行逐条检查亲鱼的性腺成熟程度,并按程度好坏分池放养。成熟度低的可以注射催熟剂,注射后单独放养,继续强化培育,定期冲水刺激等,并按雌雄比例1:1为标准卜缺,落实生产计戈J。

检查性腺时最大的困难是雌雄鉴别。乌鳢的第二性征差异不明显,从外形上很难鉴别。特别是乌鳢人工繁殖时要采取对组繁殖(单繁),因此雌雄的鉴别十分重要。如果有一尾亲鱼选错,那么这一组就不可能进行繁殖。在此介绍乌鳢雌雄鉴另U的几个外形特征:一眼看去,雄鱼与同长的雌鱼相比,腹部较痩,身体较狭长一些;雄鱼背鳍和尾鳍比雌鱼要宽长一些;体色较深黑,成熟时腹部两侧多数呈暗紫红色;生殖孔白色较为狭。仔细观察:在3月下旬至4月乌鳢的性器发育已进入第3期末第4期初,逐步趋向成熟。雌雄鱼的特征是:雌鱼的生殖孔突出,呈鲜红色,红色逐渐扩大成圆形,椭圆形,直径约0.6—1厘米,生殖孔较小则尚未成熟。成熟的雌鱼胸腹白色膨大丰满,腹部向上,圆而松软,中间凹陷,卵巢轮廓明显;胸鳍、腹鳍黄白色、灰白色。雄鱼身体两侧体色成暗紫红色,腹部有较多的黑色斑点,肥软,比雌鱼痩小。生殖孔稍有扩大,呈微红色,胸鳍、腹鳍具蓝黑色的条纹。雄鱼比雌鱼的体色黑而鲜艳。

检查时操作要谨慎,动作要轻,速度要快,防止损伤亲鱼和过强剌激亲鱼,防止流产。检查过的亲鱼按雌雄、按成熟度分池放养,继续加强投饲管理,冲水剌激,直到水温上升到20°C以上,开始催产前2—3天左右停食,准备催产。

5.乌鳢的自然繁殖

性成熟的乌鳢每年到了繁殖季节就在生活的水域里寻找适合产卵的场所动一般在淡水水域中水位比较浅、水草丛生的地方自行产卵。有时性成熟的乌鳢亦在成鱼养殖池中偶然产卵动—出小苗,但数量不多,其主要原因是成鱼养殖一般是1冬龄的乌鳢,且多为高密养殖。而乌鳢生殖时需要安静,在人工养池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互相干涉和争偶,所以窝数不多。为了获得大量的鱼苗动宜采取模仿自然生态的方法,投放适量性成熟的乌鳢,让其在人为设置的环境中产卵受精,以便及时从中捞取受精卵进行孵化。如果不及时的话,受精卵经过天2—3天的时间将会孵出仔苗,很容易被其他乌鳢或其他鱼吞食,所以在繁殖期要给其创造类似自然的环境,并做好每天巡塘观察。

(1)产卵池的清整消毒根据繁殖数量选择大、适宜的池塘,一般采用土池。繁殖前每亩用50—75千克生石灰干塘消毒,注水后10天可以投放亲鱼。水质以清新、透明度大、较痩为好,四周围养上水草。若水草生长比较茂盛,可以距离岸边1—2米、池水较浅的地方开洞设置人工鱼巢,一般相距4—5米一个。并在池底打桩,将鱼巢固定,防止风吹和鱼的活动而移动。在人工鱼巢中投放浮草,亲鱼便会前往巢内产卵。如果从繁殖池的中央到鱼巢位置的底部挖浅沟,更易引诱乌鳢上鱼巢产卵。若池中放养较繁茂的水花生,可在靠近池边1—2米处开洞(捞去水花生,露出水面),洞距4—5米,直径为60厘米左右并并人少量的水草,乌鳢亦会在此营巢产卵。但采用人工鱼巢的,产卵比较集中,容易发现,便于采卵。

(2)釆弗在繁殖季节要加强巡塘,特别是风平浪静的时候,乌鳢在黎明前进行产卵,所以在巡塘过程中重点注意人工鱼巢水草的边缘和草中开的洞穴中是否有卵或刚孵出的仔鱼。乌鳢的卵漂浮在水面,排列十分漂亮并成片的黄色面并很易发现;仔鱼黑色,集群,附在水草上。一旦发现及时捞取,移人孵化器中。在巡视和采卵过程中操作要轻,保持环境的安静。采卵后仍将人工鱼巢、草洞整理如初,使其他乌鳢能继续在此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