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艺绝天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2910500000010

第10章 杂缀妙联(1)

眼中人是面前人水底日为天上日;眼中人是面前人。

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州(今福建建瓯)人。淳化进士,任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北宋文学家。

北宋仁宗年间,一日,老丞相寇准与几位文臣在池边游玩。他见日头映在水中,即吟出上联,杨大年脱口对以下联,众人齐声称妙。

形为实,影为虚,此联虚虚实实,相映生辉。下联内含对丞相的尊敬之意,堪称佳联。

李耳生马援死李耳生,指李树为姓,生而知之;马援死,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相传宋代淳化年间,同僚黄宗旦与杨亿闲暇对句,恰成这副巧联。

李耳:指道教创始人老子。传说,他生下即能说话,指着门外李树为姓。故有“生而知之“一言。

马援:东汉大将。他曾说过:“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

此联嵌典恰当,以“死“对“生”,工稳自然,更为奇妙的是:上联“生“是“姓“的旁部;下联“死“又是“尸“的旁部。

云内流泉远云内流泉远;风前飞鸟轻。

此联虽只十字,却向读者呈现了一幅诗意盎然的中国画。”远”、“轻“二字,具有灵光活气。有人称此联为:晋人文、宋人诗、元人书。即宋代大文豪苏轼集晋代陶渊明《归去来辞》中之字成诗句,元代书画家赵孟頫书写此联传世。堪称联墨苑一绝。

无山得似巫山好无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山(今属四川)人。嘉桔时与兄苏轼同登进士。

一次,苏辙与苏轼,偕同佛印和尚,同游巫山。佛印眼观变幻无穷的巫山烟雨、云海,出上联让二苏对。当时,苏轼先对出一句: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辙嫌兄长下联失之轻薄,于是对出此巧联。

“无“与“巫“同韵;“何“与“河“也为同韵,对仗甚工,足见名门大师功力诗与书诗罢春风荣草木;书成快剑斩蛟龙。

这是黄庭坚自撰的书斋联。

上联言吟诗之韵味,好像春风荣草木;下联指书法笔见功力,犹如快剑斩蛟龙。语出不凡,足以惊人。

雪里红梅风中绿竹雪里红梅,雪映红梅梅映雪;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世居太原,后迁襄阳,晚年住润州(今江苏镇江),北宋杰出书画家。

此联在句式上,采用先勾轮廓后描绘的手法,色彩鲜明,有静有动,犹如一幅颇具风采的“梅竹图”。吟联如赏画,不失名家大作。

朔雁与阳鸟一行朔雁,避风雨而南来;万古阳鸟,破烟云而东出。

陈(1178-1260),字子华,号抑斋,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开禧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参知政事、佑神观致仕。

一次,朱熹与陈对饮,二人趁酒兴对成此联。

上联“避”,下联“破”,仅二字把朔雁和阳鸟写活了。

鼎甲盘庚鼎甲一二三;盘庚上中下。

“鼎甲”,旧时科举,殿试取一甲前三名,即一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盘庚”,是商代国君盘庚动员臣下渡河南迁建都于殷的告谕书。分为上中下三篇。

以数为列,一二三;以等为列,上中下,对仗平淡中显奇巧。尤为难得的是:“盘庚“对“鼎甲”,“盘”、“鼎“皆为器皿,“庚”、“甲“都是天干字。丝丝入扣,字字工对。

《论语》与《周易》

《论语》二十篇,惟乡党篇无子曰;《周易》六四卦,独乾坤卦有文言。

这副对联从《论语》、《周易》的篇章特征着眼,再从中挑出“惟”、“独“者写就,可谓巧矣藕断露丝飞栗绽缝黄见;藕断露丝飞。

此联巧借谐音,顿然生趣。你看:

栗绽凤凰见;藕断鹭鸶飞。

巧对大明君千里成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一人为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一次,朱元璋在南京结识了一位四川才子。初见面时,二人相互猜测,并出口对成此联。

先拼字,后复字。上联切重庆地形特点,下联也合皇帝身份。

多宝大明寺名多宝,有许多多宝如来;国号大明,更无大大明皇帝。

洪怀素(生卒年不详),明代僧人。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日登南京多宝寺,乍观寺门上的匾额,冲着僧人洪怀素吟出上句。其实朱元璋口拈此句也无意求对下句,可是在一旁站着的洪怀素为了讨好朱元璋,对了下联。

“多多“与“大大“在联中好像是叠用,其实不可叠读,这就是其中之妙处。

大明永乐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朱棣(1360-1424),明太祖第四子,1402年继位,庙号成祖,年号永乐。曾使解缙等编纂《永乐大典》,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作出贡献。

这是他在元宵节观灯时,作的一副对联。上联叠复“明“字,下联叠复“乐“字,在于盛赞大明天下,皆大快乐。下联“永乐“一语双关,既意指“永远快乐”,又作为“永乐“年号,与上联“大明“对仗。

日照龙袍万点金风吹马尾千条线;日照龙袍万点金。

传说,朱元璋与马后为结发夫妻,仅生一子,即太子标。朱棣乃元顺帝妃瓮氏遗腹子,后封燕王驻北平。一日,朱元璋欲试二位太子才识,出上句让他们对。建文当时对作:“雨打羊毛一片毡。”朱棣出语惊人,对成妙对。

下联对上联,不仅对得好,而且暗寓将来要继承龙位、掌管天下之雄心。

王不出头谁是主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是主姚广孝(1335-1418),名道衍,字斯道,苏州人,明朝谋士。曾参与纂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

明成祖朱棣为燕王时,一年春节,设宴招待群臣。席间,朱棣出句,姚即刻对出下联。

这是一副拆字对。巧在下联话里有话,暗含劝燕王举兵金陵靖难继位之意。

草本木本春香秋香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上联的“蒲”、“桃“恰与“葡萄“同韵;下联的“梅”、“桂“又与“玫瑰“同韵。并且,三样叶分作“草本木本”;三种花散发着“春香秋香”。通篇处处皆妙,确是不可多得的联苑珍品。

闷死寨内将军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杀落头刘海;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烟,闷死寨内将军。

一日,解缙邀朋友下棋。刚见面,朋友要与解缙对对子,解缙一口应允。朋友指着墙上挂的四扇屏出句。解缙随后指着桌上的象棋对成此巧联。

构思各具特色,新颖有趣。

朔日望日端阳重阳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礼月令》载,阴历每月初一日为“朔日”,十五日为“望日”。上旬上即朔日日,中旬中即望日日。五月五即端阳节,九月九即重阳节。

上联写天象,下联言节气。联语如此组合,有俗雅之分,雅俗共赏。

水车与风扇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明代,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和祝枝山很要好。这天,二人到乡间游玩,一路走,一路对成此联。

上联“水”、“车”,下联“风”、“扇”,以顶针格式,结成连环。

山峰星斗四壁山峰,淡淡浓浓图画;满天星斗,圈圈点点文章。

传说,上联是周文宾所出,让祝对,祝允明对成此联。

巧用比喻,“山峰“似图画;“星斗“像文章。叠音词出现,更见“图画“之美,“文章“之妙。

“月半“与“日中“

月半月圆,世上皆称月半;日中日昃,人间尽道日中。

沈石田:明代才子,与祝允明为好友。

一次,沈石田与祝允明月下对饮。二人相对成此联。

此联把字同义不同的“月“和“日”,写进联语中,耐人寻味。上联第一和第三个“月“字,都当月份讲。第二个“月“则是月亮。下联第一和第三个“日“字,皆为一天的意思。第二个“日“指太阳。”昃“为太阳偏西之意。

沼内种莲田中插稻沼内种莲,藕白、花红、叶绿;田中插稻,秧青、苗翠、谷黄。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江苏苏州人。明初书画家。着有《石田集》、《石田诗钞》、《江南春词》等。

相传,一天,祝允明与沈周在苏州荷花池边观赏荷花,祝允明吟出了上联。沈周对以下联。二人击掌称妙上联突发奇思妙想,莲花的根、花、叶三种颜色“白”、“红”、“绿”,形象生动,令人叹服。下联从农夫插稻秧为题人手,点出了稻子秧、苗、谷三个生长阶段的颜色“青”、“翠”、“黄”,自然逼真,让人叹为观止二月莺花九秋蟾桂二月莺花,声色动人耳目;九秋蟾桂,影香惹我身心。

明代,王宠与文征明交友甚笃。一日,二人在花下对饮论诗。王宠出句,文征明对成此联。

“莺“有“声”,自然悦“耳”,“花“有“色”,能不赏“目”?前后对应,环环相扣。下联亦具这等妙趣:“蟾“(明月)有“影”,映“我身”;“桂“飘“香”,惹我倾“心”。字词自见功力不凡月如弓霞似锦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朝霞似锦,暮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施盘(生卒年不详),字宗铭,江苏吴县人。

明代英宗在位时,他科考得中进士第一。有人带他去拜见张都宪,张设宴招待这位新科进士。酒过三巡,张出句让施对,施盘对答如流。

上联将“月“比“弓”,下联将“霞“喻“锦”,这都是前人用烂了的比喻,读者见之也难免生腻。后面换了一种说法:“上弦月,下弦月”,“东川锦,西川锦”。旧喻翻出新意,妙鸿是江边鸟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镇江丹徒(今属江苏)人。成化进士,官至右都御史。

有一天,杨在翰林院与一同科学士相对成此联。

拆字准确,联语对工。

截断分开移多补少枣棘为薪,截断分开成四束;阊门起屋,移多补少作双间。

陆粲(1494-1533),字子余,明代长洲(今苏州)人。

这是一副拆字联。撰联者构思巧妙,上联从“截断分开“下手;下联由“移多补少“着工。将“枣棘“二字截开成“四束”,“束“与“束“虽不同,这里取字形相似,也能说得过去。把“闻“中“昌“移出一个“日”,“昌“实为“日”、“曰“组成,并非两个“日“字,同也取“日”、“曰“字形相似成联。严格而论,这副拆字联,拆得确有勉强之憾。

羊脂白玉天鳝血黄泥地;羊脂白玉天。

黄(生卒年不详),字日升,号东楼,江苏吴县人,明代弘治进士。

一日,黄到乡下出访,见该地泥土近于赭色,十分新奇。问路旁农夫,答道:“鳝血黄泥地。”黄兴起,将农夫语作上句,对下句为联。

“羊脂“对“鳝血”,一岸上物之脂,一水中物之血。”白玉天“对“黄泥地”,形容修饰,各见特色。天上云白似“羊脂”,地上土黄如“鳝血”。字字对仗工丽,妙绝春景秋书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这副对联比喻新颖,富有诗情画意。”柳线莺梭”、“云笺雁字“为实写,后面联语为虚写,颇有言未尽、意无穷之妙题张氏书室联水隔笙簧,白日鸟啼花竹里;庭园锦绣,青春人在画图中。

上联有“笙簧“之音、“鸟啼“之趣,听来悦耳动人。下联有“锦绣“之美、“画图“之境,看去耀目迷人。上下联融为一体,有声有色,书室主人自然而然身居画图之中了。联语对仗十分讲究,单看“笙簧“对“锦绣”,“白日“对“青春”,足显其笔下功夫。唐代诗人杜甫有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白日”、“青春“似从此处借来,借得巧,用得也巧,在联中焕发了新的含义,非名流妙笔不能有如此佳句。

自题书舍联雨醒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

徐渭,可称为明代继解缙之后的楹联大家。他的楹联成就,应与其诗书画齐名。这副自题书房联,即是他诸多遗联中的代表作。

此联写景皆以“声“人手,但读者能从“雨“声“风““响“中,清晰地看到“蕉叶“之碧绿、“藕花“之艳红。这些音响与色彩的巧妙融合,构成了一幅韵味别致的写意画。联中“醒”、“载“二字用得新颖奇丽,别具匠意。

五指三长两短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和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清·梁恭辰《巧对补录》:“旧有一绝对,久无人能对者,后为徐青藤(徐渭,字文长)所属。”所属对之联,即指上面这副对联。

联内巧以数字为对,而且是散点式嵌入一至八各数字。”六和”,指杭州西湖畔的六和塔。上下联对仗工整,“擎天”、“插地”,气度不凡,使整个对联富有形象化,立体感。

类似于此联的传说颇多,而且都托于历代名士之身。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些传说:

北宋嘉佑年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黄州。一天,朝中来了位钦差大臣,名为巡视讲学,实为暗查苏东坡有何不轨行为。查无所获,于心不甘,即以与苏门弟子对对子为幌子,想当面败露苏东坡的名声。这位钦差把上联念出来后,苏门弟子们都把手举起来,摇了摇,不答不理。钦差大臣不解其意,正要发作,苏东坡轻蔑一笑,解释了弟子的手势哑谜对。钦差听了,顿时瞠目结舌,无言以对。这副对联是:

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又说,宋代高丽派使臣来访大宋。使臣出句考一过路老人,老人未答话,摆手而去。陪同宋臣苏东坡代解“摆手“成对句为:

独塔巍巍,七级四方八面;只手摆摆,五指三长两短。

三更月半夜风一帘花影三更月;万壑松声半夜风。

祝世禄(1539-1610),字延之,号无功,德县(今江西鄱阳)人。万历进士,明代着名书法家。

“月“映“花影”,“风“播“松声”,时值“三更”、“半夜”。联语中“三更”、“半夜“似显重复,意在突出夜景的有色有声。有人还将此联改为:

一庭花影三更月;十里松阴百道泉。

一肩挑尽洛阳秋赏菊客来,两手擘残彭泽景;卖花人去,一肩挑尽洛阳秋。

相传,湖广巡抚顾磷,爱养菊花。重阳节,菊花盛开,顾邀当朝宰相张居正前来赏菊。不料,一位好友伸手摘花三枝,顾十分惋惜,并念出上联对句。话音刚落,下联让张居正对上了。

上下联都切赏花之题,妙在借助夸张手法,一个说“擘残”,另一个则道“挑尽”,充分表现了二人爱花如痴如醉的心情。

溪西鸡齐啼屋北鹿独宿;溪西鸡齐啼。

徐唏(生卒不详),字孟初,明代江阴人。官至兵部尚书。这是他做府吏时,与太守对成的一副对联。

上句按《佩文诗韵》言,除“北“属“职“部外,其余四字皆为“屋“部同韵。五字均是入声。下句五字全属“齐“部同韵,又都是平声。这在联海中实为奇特罕见之作。

宝盖头字对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客官寓官宦,富室宽容。

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福建福清人。万历进士,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天启元年,拜首辅。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返朝途经福州,在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留宿。品茶之余,翁念出上句,以示照顾不周之歉。叶向高随即笑笑,吟成这副妙对。

全联皆由宝盖头字撰成,道出各自心意,此联别具一格,确实难度不小。正因为要搜寻同偏旁字,联语牵强、生硬是难以避免的。

绝命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金圣叹赴刑这天,儿女们哭哭啼啼,前来祭奠。此时,他却出了个五字对题,让儿女对。生离死别之时,谁还有心对对子。午时三刻到了,还是金圣叹含着泪念出了下联。

上联中,“莲“是“怜“的谐音;下联里,“梨“是“离“的谐音。联语一语双关,意味深长。

皂荚与芭蕉皂荚倒垂千锭墨;芭蕉斜卷一封书。

比喻贴切,对仗严谨。”倒垂”、“斜卷“两动词极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岩泉滴久石玲珑涧雪压多松偃蹇;岩泉滴久石玲珑。

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崇祯进士,明末抗清统帅。

“偃蹇“(yan,jian),即倾倒变形。”玲珑”,这里指经水滴时久石头变得孔穴明晰、犹如手工雕镂的工艺品了。联语精妙对仗,内含哲理,似有“滴水穿石“之寓意。

树影横江山色倒海树影横江,鱼游枝头鸦宿浪,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眠滩。

清康熙年间,贵阳来了位巡抚大人。一天夜晚,巡抚登上甲秀楼观景,见岸上风物映在涵碧潭中,禁不住吟出上句。恰逢此时,贵阳才子周起渭也在楼上,听见对题,脱口对出下联。巡抚大人连声称妙上下联皆在水中倒影上作文章。形象生动,好像画了两幅山水禽兽图。此联与“难题“明代袁炜撰《湖山倒影日月循环》联相仿。

碧波洞口联乌须铁爪紫金龙,驾祥云,出碧波洞口;赤耳银牙白玉兔,望明月,卧青草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