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是一门实际操作要求很高的技术,熟练准确地操作、潇洒自如地驾驶车辆,是在具有基本驾驶技能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驾驶实践,在各种各样的道路条件、复杂多变的交通因素的“磨砺”下不断积累经验练成的。对于新手,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因此,多注意理论学习,了解一些必要的驾驶常识,掌握驾驶车辆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行车中的有关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节)驾驶操作规范
一、正确的驾驶姿势
正确的驾驶姿势,能够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便于正确运用各种驾驶操作机件,观察汽车前方和左右的情况,观察各种指示仪表,从而能够正确、持久、灵活、安全地驾驶汽车。为此,必须有正确的驾驶姿势,并坚持良好的习惯。
1.正确上、下车
一辆汽车占有一定的空间,特别是大型汽车,车身体积大,难免有看不到的死区域,驾驶员上、下车时要开闭车门,如果照顾不到汽车附近的情况,容易发生事故,因此,驾驶员要遵守一定的程序,有正确的上、下车动作,以确保安全。
上、下车看起来很简单,但从上、下车的动作可以看出一个人开车的熟练程度及习惯。掌握上、下车的动作顺序,从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1)上车的方法
2.正确的驾驶姿势
汽车的安全驾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驾驶员的驾驶技术。而驾驶技术的发挥又与驾驶员的正确姿势紧密相关。因此可以说,正确的驾驶姿势是安全行车的第一步。
正确的驾驶姿势能使驾驶员在长时间的驾驶作业中,不会过早地出现疲劳和肢体麻木现象;能使注意力集中,敏锐地观察车外情况和车内仪表,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作出可靠的判断。
驾驶时,身体应对正方向盘坐稳,两手分别握在方向盘盘缘左、右两侧。头正肩平,两眼向前平视,看远顾近,注意两边,观察上下。上身轻靠后背垫,胸部略挺,略收小腹,两膝自然分开,左脚放在离合器踏板左下方(或下方),右脚放在加速踏板上,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思想集中的良好状态。如图2-1所示。
⑵下车的方法
下车前要拉驻车制动器操纵杆,熄灭发动机,将变速器操纵杆放到空挡,等停车操作完成后才能下车。
步骤1注意周围特别是后方的交通情况。
步骤2车门稍开一点,再次确认交通状况。
步骤3打开车门,迅速下车。注意车门不要开得过大。
步骤4轻轻关好车门,同上车时的关门方法相同,在车门关到还差10厘米时用力关上。
方向盘的高
采用了可以变换方向盘位置的转向柱可调机构。把方向盘调整到适于我们操作的位置。
座椅高度
调整到有良好视野的高度。
座椅靠背和靠枕…调整座椅到头、腰、后背可以与之紧密接触。
座椅的前后位置
使手可以轻松的放在方向盘上,同时手腕有一点弯曲。腿没有完全伸直就可以把制动踏板完全踏到底。
驾驶员座椅的位置对形成正确的坐姿有着重要的影响。若座位过于靠后,驾驶时驾驶员上体被迫向前,背部无依托,不但使全身肌肉紧张,而且用车时不易保持身体平衡,影响动作的敏捷、准确;若座位过于靠前,驾驶时上肢和脚部被迫处于弯曲状态,缩小了手脚的活动范围,影响操作,在需要大幅度转向时更不方便。若座位太高,使脚部与方向盘下缘不能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限制了双脚的动作;若座位太低,影响了视线,不利于安全行车。
高速行驶时的正确驾驶姿势与中低速行驶时稍有不同,这是由高速行驶的特点决定的。高速行驶时方向盘灵敏度增加,车辆能够承受的方向盘最大转动量仅有中低速行驶时的1/4左右。因此,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方向盘转动量不可能很大。只用手腕和小臂的动作,即可完成转弯或变换车道等行驶过程。在驾驶姿势上,两手应轻握方向盘,小臂稍伸展,肘部保持稍弯曲的状态。
而在一般道路上中低速行驶时,驾驶员注视点较近,为了易于观察车前方处情况,身体往往向前靠。高速行驶时,人眼的有效视野变狭窄,注视点移向远方,车前方附近处反而变得模糊不清。这时宜于调整靠背稍向后倾斜,坐在座椅前后适中的位置,使背部第三腰椎部位可靠抵在靠背上。这样的驾驶姿势可减轻疲劳,适于高速长距离行驶。
3.座椅的调整
很多驾驶员在开车前,经常会忽略调整驾驶者座椅的位置。其实,正确的驾驶姿势可以有效保护驾驶者的安全,若是座椅位置不合适,就会影响驾驶员视线和操纵灵敏度,甚至导致交通事故,伤害到自己和他人。
正确的座椅高度应该调整到驾驶员的视线不被挡住,可以清楚地看见仪表及街道标志;调整座椅的前后位置时,臀部尽量向后靠到座垫及座椅靠背之间,这样可以坐得更稳。座椅调整好后,注意一下手、脚的位置,两手握住方向盘时要分别放在方向盘9点钟和3点钟位置并且略微弯曲。这样,万一发生撞击时,能有效分散撞击力,避免力量过于集中在手臂关节上。当将制动踏板踩到底时,还必须能使腿保持弯曲。如果制动踏板踩到底时,两腿是伸直的,那么一定要把座椅拉前一点,让两腿保持弯曲而且不要让膝盖顶在转向柱上,否则脚的动作会受到影响,会造成反应不及时。
(1)前后的调节
做前后调节时通常使用座椅右下方调节杆,见图2-2。向上拉解除固定装置,座椅可以前后移动,使身体距方向盘、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加速踏板的距离适宜,达到双手转动方向盘方便敏捷,两腿伸缩自如、灵活。位置调整好后,松开调节杆固定座椅。座椅离错综复杂机构太近或太远都会影响驾驶技术的正常发挥,如图2-3所示。
(2)角度的调节
调节角度时,旋动座椅左侧的调节钮,见图2-4。根据自己的身材进行调节,最多倾斜1-2段。调整时,以背部的力量调节背倾角,调节至手掌能按住方向盘上端为宜。肥胖者将靠背调节到以腹部不要碰到方向盘为准。
⑶头枕高度的调节
开车习惯将座椅调低身体前倾,还是把座位调高头靠着头枕?有人觉得前一种姿势有助于看清道路,但专家认为后一种姿势更加安全。
提到汽车安全设备,安全带与安全气囊都是人们认为不可或缺的,而头枕与安全的关系却往往被人忽略。其实,头枕不仅为汽车不可缺少的安全设施,而且特别关乎开车人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在发生追尾事故的情况下,即便车速只有10千米/小时,也非常容易发生人身伤害,头枕甚至关乎驾车人的生命安危。
①头枕与头部颈部安全。不少人以为头枕是用来让开车人或乘车人更加舒服的,实际上它首先是一个安全设施。
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由于碰撞所引发的巨大冲击力,使得车内的司机和乘车人头部突然后仰,受到较为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伤害。据介绍,即使在只有10千米的时速下发生碰撞,车辆的加速与减速的力量全部挤压在人脆弱的颈部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受伤的事。医学专家把颈部受伤者分成三种程度:第一种是最轻微的,只是颈部僵硬或稍许疼痛;第二种较为严重,包括肌肉与骨骼损伤,颈部动作范围到达极限;第三种最严重,会导致神经系统出现问题甚至瘫痪。头枕的设置,正是为了保护脆弱的头部与颈部不受伤害。在各种汽车碰撞事故中,追尾最容易引发头部颈部受伤,有海外统计表明,26%的追尾事故中头部颈部会受伤。
头枕属于国家汽车整车强制认证检测项目中的一项,从材质、强度、吸能性、位置和大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目前的国家标准中,只是对轿车前排座椅配置头枕进行了规定,而后排座是否配置头枕并没有强制规定,国外如欧盟的汽车强制标准也没有对后排座头枕强制规定这一项。
特别的头枕设计,在发生事故时有助于减少头部受伤程度。调整时,按住座椅顶部中间,向上拉出头枕,向下释放头枕(图2-5)。
②头枕的正确使用。头枕虽不能够完全避免发生伤害,但正确选择和使用头枕,会使车内的人在发生事故的时候更加安全一点。以下是正确使用头枕的注意事项:
选择优质头枕。优质头枕应是由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成,它在形状、高度、大小、位置上都要兼顾安全性与舒适性。海外统计资料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使用质量良好头枕的司机比使用劣质头枕的司机在追尾事故中颈部损伤概率降低24%。不少安全性高的车往往在前后座都设置了头枕。
调整头枕高度和角度。目前,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绝大多数都配有头枕,这些头枕主要分为2大类,一种是不可调式,另一种是可调式。可调式的头枕中又分为手动可调式和自动可调式。其中手动可调式只能做高度的单向调节,而自动可调式则可以在二维的方向作自动调节。这种头枕多装备在高档车上。关于头枕的正确调整方法其实并不十分复杂,将头枕高度调整到眼部或耳朵上沿就比较安全,太低则容易造成头颈受伤。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越近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0厘米。如果是具有锁止功能的可调整头枕,在调整后一定要保证将头枕位置锁止,以免撞击时发生移位。
保持正确的坐姿。有研究者指出,由于司机在开车时为了观察路况往往身体前倾,而乘客头部紧靠头枕,所以坐在后排的乘客头颈受伤的几率要比司机更小。
冬在驾驶过程中,一定不要去掉头枕或试图调整头枕位置。
4.后视镜的调整
-般轿车都有3个后视镜,车主每天驾车看它们几乎不下百个来回,但有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却常被人们忽略。比如,后视镜如何调整才能达到最佳程度、如何处理后视镜的盲点问题以及后视镜反射率对各种光线情况下的影响等。借助汽车后视镜,驾驶者可以扩大视野范围,间接看清楚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可以说,汽车后视镜对驾驶员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正确的后视镜位置
为更好地观察车后情况,驾驶员根据自己的座椅将车内和车外后视镜调到最佳位置,调整时注意手不要接触镜面,保持驾驶姿势。另外,行车中调节后视镜是非常危险的。
应该怎么调整位于左、右及挡风玻璃中央的3个后视镜?还是老话一句,先把标准坐姿调整好,再来调整镜面。
①中央后视镜。左、右位置调整到镜面的左侧边缘正好切至自己在镜中影像的右耳际,这表示,在一般的驾驶情况下,从中央后视镜里是看不到自己的;而上、下位置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面中央即可(图2-6)。
图2-6调整中央后视镜调整要领:水平摆中间、耳际放左边。远方的水平线横置于中央后视镜女性应该特别小心。根据调查,在车辆碰撞事故中,女性比男性发生头部、颈部受伤的几率高出1.8-2.2倍。可能的原因是男性比女性肌肉更加发达,而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女性在乘车时比较习惯远离汽车靠背。
的中线位置,然后再移动左、右,把自己右耳的影像刚好放在在镜面的左缘。
②左侧后视镜。上、下位置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左、右位置则调整至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1/4(图2-7)。
图2-7调整左侧后视镜调整要领:把水平线置于后视镜的中线位置,然后再把车身的边缘调到占据镜面影像的1/4。
(右侧后视镜。因为驾驶座位于左侧,因此驾驶员对车身右侧的掌握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上有时路边停车的需要,右侧后视镜在调整上、下位置时地面面积要较大,约占镜面的2/3。而左、右位置则同样调整到车身占1/4面积即可(图2-8)。
图2-8调整右侧后视镜调整要领:把水平线置于后视镜的2/3位置,然后再把车身的边缘调到占据镜面影像的1/4。
(2)调整误区及注意事项
很多人以为,要消除视线死角,都尽量把左、右后视镜往外调或往下调。另外为了能随时维持整齐的仪容,也有很多驾驶员把中央后视镜调整得在开车中把自己都照进去。而根据三阳工业安全驾驶训练中心表示,要获取最大的有效后视角度,依上述的方式调整才是最正确的。
车子的视觉死角可能多得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可不是区区三个后视镜就能涵盖得住的,所以无论在切换车道还是左、右转时,还是在确定安全无虞的情况下回头望一眼吧!
另外,很少有人注意后视镜反射率的问题。反射率的大小与镜内表面反射膜材料有关,反射率越大,镜面反映的图像越清晰。汽车后视镜反射膜一般采用银和铝等材料,它们的最小反射率一般为80%。高反射率在一些场合会有副作用,例如夜间行车在后面汽车前大灯的照射下,经车内后视镜的反射会使驾驶者产生炫目感,影响行车安全。因此车内后视镜一般采用棱形镜,虽然镜面也是平的,但其截面形状是棱形,它利用棱形镜的表面反射率与里面反射率不一样的特点,达到无炫目要求。白天采用反射率为80%的银质或铝质的里面反射膜,晚上则用反射率只有4%左右的表面玻璃。为此,晚上应适当将白天位置的内后视镜转动一下角度,使其适应驾驶要求。
5.安全带的使用
安全带能有效地保护乘员,避免或减少伤亡。安全带只有在挺直上身,将身体完全坐入座中时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腰部的安全带必须紧贴骨盆部尽量往下系牢,切忌系在柔软的腰部,以防万一出现意外时,受到强烈冲击而发生危险。如图2-10所示。
安全带是最简单的,但又是能发挥最大效果的安全装备。气嚢等安全装备,是在使用安全带的大前提下设计出来的。发生交通事故时,不使用安全带的驾驶者的iI死亡率是使用安全带的驾驶者的20倍。
(1)佩戴方法
步骤1轻拉锁舌将安全带横过胸前及髋部,检查是否有打结、扭转。步骤2将锁舌插入锁体内,直到听到它与锁体的啮合声为止。
步骤3腰部的安全带必须紧贴骨盆部,尽量往下系牢,调整肩部的安全带,使其与髋部贴紧(图2-11)。
(2)解开方法
按压座椅锁体上的按钮,即可弹出锁舌,松开安全带。锁舌侧的安全带收卷器可将安全带自动卷入(图2-12)。
二、车体位置感觉1.对汽车的静态感觉
(1)对汽车整体的静态感觉
汽车停放摆正后,驾驶员对车体各部分与路面相对位置的视觉感觉,称为静态感觉。正确认识车体的静态感觉,有助于驾驶员准确判断车轮的行驶轨迹,准确判断车体在路面上的位置。
①右侧车体部分的感觉。一般来讲,驾驶员视线通过汽车前部中间位置延伸到地面的交汇点,就是右侧车轮的运行轨迹;驾驶员视线通过车体前部中间位置至车体右边线的任一位置延伸到地面的交汇点,必在右侧车轮的运行轨迹之外。所以,驾驶员通过车体在路面上的交汇点判断出来的车宽远远大于实际车宽。驾驶员对右侧多出来的这部分车体的感觉是在车右侧之外,有一块伴随着车体遇行,向右凸出的一大块“屏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