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咨询100问
2935500000003

第3章 心理咨询常识(2)

心理治疗的过程需要个案的主动参与,以达到观念和行为上的改变,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在进入正式的治疗过程前,应与治疗师就治疗目标、治疗模式、治疗期限、付费方式、请假方式、终止治疗的方式先做明确的讨论,作为双方日后遵守的准则。

1.案例记录

(1)一般背景资料。

(2)来访原因(学习、工作、婚恋、情绪、个性、人际关系、子女教育、疾病困扰或其他问题)。

(3)当前主要症状(程度、频率、发生时间及起因)。

(4)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经历和社会支持体系。

(5)个人的情绪、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自我认识评价及常用的应对方式。

(6)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可能有遗传或相互影响的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或心身反应特征)。

(7)心理测试结果。

(8)咨询师的一般印象。

(9)诊断与评价意见。

(10)处理意见与咨询方案。

(11)咨询各阶段及效果分析。

2.每次咨询记录的内容

(1)求助者来访时的特征。

(2)咨询中的会谈内容。

(3)总结咨询中的印象。

(4)综合对咨询话题、求助者主诉的内容、问题的记录。

3.阶段性小结记录

(1)每4~5次心理咨询后总结一次。

(2)会谈的主要内容。

(3)在咨询室内外求助者的变化。

4. 咨询终结时或中断时的总结记录

终结理由、终结时的状态、咨询过程中的变化、求助者的变化。

5. 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真实 自然

专家答疑

治疗中的配合包括多个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在治疗中尽可能做到真实,真实地表达和表现自己。其实,通常医生对患者几乎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能按时与医生接触,一切就都可以听其自然了。

“有问必答”比“拐弯抹角”更利于沟通。一些求医者存在种种顾虑,话说到一半时忽然又后悔了,改变了主题;有些人因怕露丑、害羞等原因不肯说关键的问题。这都不利于达到医治心病的目的。对医生的提问最好是有问必答,使医生的分析、判断更准确。

温馨提示

由于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弄清问题所在,寻找问题根源及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常常需要很多时间,因此,心理医生一般会将咨询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又可能需要几次咨询时间。

小贴士

心理医生和来访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基本知识ABC

弗洛伊德说:“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头脑的人。”大意就是,来访者才是治疗的主体,咨询师只是治疗的工具,他是被动的、从属的,就像案头一本字典,需要的时候就去翻一下。一旦形成了治疗关系,你必须投入,主动地承担你的困惑与问题,而不是干等着咨询师来做什么,因为如果你不投入,咨询师就只能等待。

投入的另一个方面是:一旦你决定找咨询师,接受他的帮助,你就要拥有心理学头脑,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努力地觉察和分析自己,寻找不一样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接受不一样的视角。这些工作不仅在诊室里做,更要在生活里做。当你面对咨询师时,你要告诉他在新的方法和视角下,同样的情景不同的内心体验和效果,这样才能和咨询师形成良好的互动。

其实,心理咨询成功的关键是咨询者自身的准备、内在成长的动力、咨询中真正投入的程度,我们都知道水涨船高这个道理,这里水就是咨询者,船就是心理咨询师。

关键词:社会型 临床医疗型

专家答疑

选择怎样的心理医生才能解决我们的心病?用何种治疗方法才能帮助我们找回快乐?

大体上说,中国现有的心理医生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心理医生,另一类是临床心理医生。前者主要由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法律学家、教育学家等构成,后者则主要从事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医学。

尽管临床心理医生有医学上的优越条件,但他们取代不了社会心理医生所能起的作用,因为人们所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远远多于医学心理问题。况且临床心理医生所具备的社会心理知识是有限的,他们在行使临床医疗时容易犯生物模式的错误,重躯体感受而忽视社会感受。

医生与来访者之间属于咨询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都为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做出各自的努力。双方平等协商,来访者有提供相关情况的义务,医生有做出解释和指导的责任。来访者可以听从医生的指导也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任何时候,来访者均对自身的决定和行为负责。因此,咨询关系与下述关系都不相同:商业关系、雇佣关系、上下级关系、其他医患关系、师生关系、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宗教关系等。

小贴士

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必须准备好承受治疗和改变过程中的痛苦。在任何一种治疗过程中,患者都必须承受一些焦虑和痛苦,都必须面对、接受、承受自己的内心冲突,这是任何心理疗法都无法避免的。它相当于外科手术中不可避免的疼痛和失血。这些痛苦在治疗的一定阶段,甚至会超过心理疾病本身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伴随痛苦和改变的心理治疗,才是真正的心理治疗。没有勇气承受治疗痛苦的患者,是无法从真正的心理治疗中获益的。

温馨提示

心理问题不要等成了“心病”时才去求医。现实中,心病不算病的观念还很有市场,不到万不得已,人们似乎还不愿与心理医生打交道。其实预防心理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及早治疗更为重要,在“心理才感冒,还未发高烧”时就应该去找心理医生了。

想好开头说什么。一些求医者见到医生后情绪波动很大,不知从何谈起,浪费了许多时间。事先想好“开场白”,几句话就能进入主题,给医生一个好感觉。

防止就事论事地纠缠于细节之中。有些人生怕医生不了解自己的经历与问题的发生、发展和现状,用大量时间去讲述一件事的细节。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医生更关注你的思想观念及对问题的认识。对于事情的叙述,先可大致讲一讲,然后等医生提问再说。

心理咨询有没有痛苦?

基本知识ABC

心理咨询有时会产生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有:

(1)对医生或咨询产生依赖。

(2)极少数情况下来访者按医生建议行事时出现不期望的后果。

由于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或个性及观念改变导致的以前的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等的变化不是副作用。例如,以前的依赖关系看上去很像是亲密的恋爱关系,在咨询后可能破裂,即与过去的恋人分手。这种关系破裂不是副作用。

关键词:抗抑郁药 应用

专家答疑

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需要服药。但是,许多心理问题已经导致大脑功能改变,有时服药是必需的和基本的。药物只能按医生的处方服用。然而,不是所有心理医生都有处方权。如果一个没有处方权的心理医生(是心理专家,但不是医生)认为来访者应该服药治疗,那他(她)会建议来访者转诊到精神科医生或有处方权的心理医生,或者既看心理专家又看精神科医生。

但是用药不要误用和滥用。比如,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药物治疗是主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人们对抗抑郁药的特性和适应证等认识不足,出现以下滥用、误用现象:

(1)用抗抑郁药治疗其他精神疾病。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将其他的精神和行为问题误认为是抑郁症,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将抗抑郁药用于没有抑郁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前期痴呆与老年性痴呆);单用抗抑郁药治疗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结果不能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

(2)只要是抑郁症,一概使用药物治疗。抑郁症状可能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共同表现,有些适合药物治疗,有些需要心理治疗,还有些需要联合使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抗抑郁药不可能治好所有的抑郁症。

小贴士

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行业都有了新的发展,心理咨询也不例外。心理咨询已从原来的地面交流发展出了心理咨询在线交流,这种咨询方式无疑能解决一些地面咨询所经常遇到的难题,但同时也会有不少弊端存在。

心理咨询在线交流优点:方便、快捷、安全,突破时空限制,信息量丰富、一对多宣传普及知识,资源共享成本低廉,可以进行网上心理测验、心理互助、主动选择收集个性化信息,非即时互动便于思考分析,便于存储和查询资料或案例等。在线心理咨询不影响来访者的现实生活,轻度心理问题可提前预防、发现和处理,婚恋性等隐私问题可直接在网上解决,中度至重度问题也可以获得知识性的咨询,对于来访者和咨询师而言都有不少好处。

心理咨询在线交流缺点:缺乏直接观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温馨提示

一般来讲,以前的教育不管个人的特殊性,而心理咨询则要求个别化。例如,对一个竞争心太强或管事太多(其心理问题也因此而引起)的人,医生可能会提出“顺其自然”或“无为”的观点并讨论如何才能做到顺其自然,而对于一个缺乏竞争心(因此引起心理问题)的人则可能会鼓励他积极生活或提出“有为”的观念。

有的时候心理医生的说法会不一致,这是因为不同的医生持有不同的学术观点,所以许多心理问题有不同的解释和解决方法,不过,一般来讲,这些方法都有助于解决问题。另一个不一致的原因是,相同的心理问题但在不同的人可能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

如何进行心理诊断?

基本知识ABC

心理诊断在临床中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心理诊断在精神科运用最广泛,它既用于鉴别器质性精神病与功能性精神病,也可用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心理诊断对于确诊心理变态也有一定价值。在神经科,心理诊断对确定大脑不同部位的病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准确性甚至不低于脑血管造影等物理诊断手段。有的学者研究使用心理测验测定老年人的某些心理能力模式的变化,能够预报死亡。这种测验中的三项测验的分数都突然降低时,在5年内死亡的可能性很大。

关键词:心理测验IQ

专家答疑

心理诊断的重要手段是心理测验。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是可以测量的,心理现象也是可以测量的。例如,物体的重量或长度可以称或用尺来测量,人的血压可以用血压计来测量,人的记忆可用记忆量表来测量。当然,人的心理现象的测量与物理现象、生理现象测量比较,有它自己的特点。

心理测验的种类很多,据美国心理学家1961年的调查,心理测验的量表已近3 000种。但就其分类来讲,只是几种类型。

从测验的目的来分,可分为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殊能力测验等。

从测验的内容来分,可分为文字测验与非文字测验。

从测验的形式来分,可分为个体测验与团体测验。

从测验的方法来分,可分为问卷式测验、作业式测验、投射性测验。

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比奈-西蒙量表。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智力测验是斯坦福-比奈量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与儿童智力量表。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采用了“智力年龄”这个概念,它指的是根据智力测验结果而得出的年龄。实足年龄或生理年龄指的是儿童出生后的实际年龄。使用智力年龄概念能把儿童的心理年龄或生理年龄进行比较,这比以往用聪明与笨的笼统概念描述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一个进步。

斯坦福-比奈测验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特尔曼在1916年对比奈-西蒙测验进行修订而制定的。它使用智力商数(简称智商或IQ)。所谓智商是智力年龄(MA)除以生理年龄(CA),智力年龄虽然能表示智力的绝对高低,但不能表示智力的相对高低,智商却能表示智力相对高低。

小贴士

人格测验的种类很多,目前在西方盛行的是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简称为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的内容很广泛,由566个问题组成,包括健康、心身症状、神经障碍、运动障碍;性的、宗教的、社会和政治的态度;教育、职业、家庭、婚姻等问题;各种异常行为表现如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幻觉、幻想、施虐狂和受虐狂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对于诊断人格特点与心理疾病有较大价值。

温馨提示

智商在140以上者为天才;120~140为最优秀;110~120为优秀; 90~l10为常态;80~90为次正常;70~80为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孱弱;50~60为愚鲁;25~50为痴愚;25以下为白痴。被诊断者的智商在60左右应该引起怀疑,并应做进一步检查。如果被诊断者的智商在25以下,可以确诊为严重的智力落后。

什么叫心理障碍?

基本知识ABC

众所周知,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有生物属性,亦有社会属性,是有着丰富思想感情的,所谓“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因此,人会患生理疾病,心理上也可能出毛病。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人们使用“心理障碍”这个词。什么是“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由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我们可以从一个人行为上的偏离程度来判断这个人的“障碍”程度。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偏离社会生活的规范程度越厉害,那么他的“障碍”程度也就越深。这种“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在后天生活经验当中,一些不良的适应形成习惯而造成的,而由于先天因素遗传所造成的“心理障碍”较为少见。

关键词:心理障碍 类型

专家答疑

心理障碍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适应性障碍。主要是由于环境的原因造成的心理和行为失调。通常表现为不能正常地适应工作、生活和学习,不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等。

(2)焦虑性障碍。焦虑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害怕,是不能达到目标和不能克服障碍时表现的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忧心忡忡;经常怨天尤人,自忧自怜,毫无缘由地悲叹不已;碰上一点小事,往往坐立不安;并伴有身体不适感,如出汗、口干、心悸、失眠等。

(3)抑郁性障碍。主要表现是情绪持续低落,郁郁寡欢,悲观厌世,心理功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不愿与人交往,情绪呆板,总以“灰色”的心情看待一切,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自罪自责,内心体验多不幸、苦闷、无助、无望,总感到活着没有意思。

(4)恐怖性障碍。患有恐怖性障碍的人,所害怕的对象在一般人看来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但仍出现强制性的回避意愿和紧张、焦虑、眩晕等心理反应。如恐高症、利器恐怖、动物恐怖、广场恐怖及社交恐怖等,其中社交恐怖较为常见,主要表现就是赤面恐怖,也就是在众人面前脸红,面部表情惊恐失措,不敢正视对方,害怕别人看透自己的心思而难堪,心理产生紧张不安、心慌、胸闷等情况。

(5)强迫性障碍。做事反复思考,犹豫不决,自知不必想的事仍反复想,不该做的事仍反复做,因而感到紧张、痛苦。强迫性症状中常见的有:①强迫观念,如强迫回忆、强迫怀疑等;②强迫意向或强迫冲动等;③强迫动作,如反复检查门锁等。强迫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曾出现过,但只要不成为他们的精神负担,不妨碍正常的工作、生活,就不应算作强迫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