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文化纵横
2965000000007

第7章 文化概论(5)

史前文化是指没有文字记录之前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文化。中国史前文化按照考古年代主要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青铜器时代。历史考古学家一般通过文字、铭刻、古建筑等方面考察古人类的历史,岩画作为石刻文化艺术便是史前文化研究中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中卫岩画与贺兰山岩画属于同时期的文化遗产,大多是北方游牧民族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原始自然的石刻方法来描绘记录生产方式、生活内容,以及大自然和动植物,为研究中卫历史文化提供了极为丰富而宝贵的考古资料。

中卫现代地貌多为距今200多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地质运动而形成,由于大小河流的侵蚀、联通、汇集,形成了自西向东贯通的黄河古道。黄河两岸的平原、湖泊、山川、草原、森林,非常适宜原始人类采集、狩猎、繁衍生息。中卫黄河两岸遍布的近1.5万幅史前岩画,是史前时代居住、迁徙、流转于该地区的原始人类的鸿篇巨制,在华夏大地上放射出了人类文明的曙光。

岩画分布与特征中卫岩画主要分布在卫宁北山,被考古界定名为“大麦地岩画”,与贺兰山岩画一道都是宁夏人的骄傲。目前,大麦地岩画,因为有可能将中国文字的起源往前推5000年而备受瞩目。中卫岩画多用凿刻、磨刻和涂抹方式完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早期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大部分作品当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的中石器、新石器时代,少数作品延续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原始人类以图画为语言载体,真实地记述了这一地区远古人类放牧、狩猎、祭祀、争战、交媾等生活场景,表现出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是原始思维、原始观念和原始社会形态的反映,也正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

卫宁北山岩画带该岩画带北靠腾格里大沙漠,南接一碗泉新旧石器遗址,东界中宁县枣园乡,西与阿左旗骆驼山相接,分布约400平方公里。现已发现岩画据点10多个,有大麦地、黄石坡、石房圈、新井沟、黄羊湾、石马湾等,遗存岩画13000多幅(个),是中国现今唯一的世界级“岩画主要地区”。

卫宁北山岩画带的密集中心在大麦地,已发现岩画12000幅(个)。这里四面群山环绕,沟壑遍布。在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的核心区内,排列着东西走向的山梁17道、山水沟16条;排列着南北走向的山洪沟11条,山梁石壁嶙峋,排列有序,如同一道道天然陈列台,恰似一座野外岩画博物馆。就在这6平方公里的山梁岩面上,遗存有岩画2137组,含个体图像8532幅(个),每平方公里图像达356组,含图像1422幅(个),超出国际公认的世界“岩画主要地区”规定标准的142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块面积12平方米的石板上,凿刻着216个图像,每平方米图像达18个,还有一块长26厘米、宽22厘米的石头上,竟凿刻着20多个图像,其中一幅野山羊高4厘米、长8厘米。以上这些,堪称世界之最。

香山岩画带该岩画带在黄河南面,分布在香山主峰周围。这里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地势开阔,水草丰美,自古至今都是良好的狩猎、放牧场所。香山岩画区现已发现岩画点有石马沟、石羊沟、大井河、骚胡槽子、红石水沟、茶树沟、南长滩、李家水、暖圈沟、火石沟、小井子沟、南井沟、陈水沟、冰沟等,遗存史前岩画1000幅左右,其密集中心在南长滩。

八长城文化拾遗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长城建筑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更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世界中古时期七大奇迹之一,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堪称人类文明史上所创造出的最为伟大的作品。因其工程之艰巨、存在之长久、功能之显赫、影响之深远,积淀凝聚了极为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浓郁民族地域性色彩。长城文化不但包括作为物质实体客观存在的物态文化,而且蕴含反映长城南北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冲突与融合的制度文化,以及军屯、民屯、商屯中体现的经济思想,守边将士、文人墨客、艺匠画师的文艺作品等。这些无不鲜明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寄托着当时人们的向往与追求,铭刻着民族的心理轨迹,凝聚了时代的社会人文信息。

宁夏地处中国古代北部边防前沿,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秦、汉、隋、明四个朝代都曾在这里修筑长城。

中卫境内现有长城,典籍可考者多见于明代,俗称“边墙”,时称“西长城”。西长城在中卫沙坡头区全长达160多公里,位于市区西北部,跨越黄河两岸,因黄河分为两段:一段位于黄河之南,由甘肃靖远县芦沟堡进入沙坡头区南长滩,然后沿黄河东行至常乐镇下河沿,长约70公里;一段位于黄河以北,由迎水桥镇黑林村西沙嘴起,沿腾格里沙漠东部边沿及卫宁北山南坡而行至胜金关,长约90公里,在中卫黄河以北地区形成半圆形防卫圈。黄河北岸长城的起点(胜金关)与黄河南岸长城的终点(南长滩)隔河遥相呼应。

黄河北岸长城修筑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中卫依贺兰山,阻黄河,左联银川,右接庄浪,是边陲要地。然而,卫宁北山虽是天险,自镇关墩至胜金关40多公里,通大漠的隘口很多,当时宁夏将领认为,如果修筑观音口、镇关墩至黄河90公里的边墙,广武、玉泉、大坝等地就能守御无恙。于是,奏请修筑了这段长城。

黄河南岸长城修筑于明代隆庆五年(1517年),其目的是阻挡北方鞑靼进人中卫西南的裴家川一带。《读史方舆纪要》载:“(明)隆庆五年,督臣王之浩请于宁夏扯木峡旧堡河口(今中卫下河沿一带),至五方寺塔儿湾白草墩(今甘肃省靖远县境内),增筑边墙、墩台、大小堡寨,驻将领于此,以遏胡寇出人要路,并筑东西大小隘口。”但据有关专家考证,认为中卫黄河南岸长城应修筑于秦始皇时代。《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宁夏长城研究专家周兴华多次现场考证,发现了大量秦代陶片等实物,并查阅了相关资料,认为中卫黄河南岸长城确属秦长城,并意外发现在沙坡头旅游区内还有一段秦昭王长城,国内专家已予以确认。

中卫境内长城大多以土筑为主,还有以陡峭山坡为天然墙体加以人工削凿而成的,也有先以石块砌墙基后再用黄土分层夯筑的。长城墙体之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处烽堠,其作用在于敌军兵临城下,发动攻城近战,当垛口无法遏止敌人进攻时,守城士兵一方面可以从台上垛口居高临下进行侧翼射击,控制来敌架梯攻城,相临两台,左右相救;另一方面又可以指挥相邻兵力狙击敌人。烽堠突出墙面,基宽10米左右,分墙台与敌台两种。

墙台烽墩明代,宁夏中卫领烽墩75个。墙台台顶与城墙顶平行,每台盖铺房1座,供巡逻士兵休息,也有用于放哨的望孔。又称墩铺、跨墙墩台。敌台台顶不仅突出长城城墙之外,而且高出城墙之上。平地上的长城敌台一般呈圆形,高出城墙3~4米;山巅深谷上的敌台一般呈半圆形,高出城墙七八米,模样近似现代碉堡。

长城现状中卫古长城经长期风雨剥蚀、战争毁坏,已成残迹。目前,保存较好者,黄河以北有两段:一是胜金关段长城遗址,位于市区东北,个别地方被黄沙埋没,断续长约5公里,高4-8米,基宽6-10米,顶宽2-6米,全部系黄土夯筑。二是杨渠至何滩段长城遗址,在市区西北,断续长约10公里,高4-6米,基宽4-8米,顶宽2-4米。此外,烽火墩遗迹清晰,相距约3公里1个。黄河以南有三段:一是南长滩段长城遗址,在市区西南方向,长约600米,高5-10米,基宽6-10米,顶宽2-4米,全部系黄土夯筑;二是下河沿段长城遗址,在市区西南的沙坡头对面,长约3公里,高4-8米,基宽5-8米,顶宽2-4米,全部系黄土夯筑;第三段为黄石镟长城遗址,全长约300米,除黄土夯筑外,还有石砌、凿削等形式,在一些高山峡谷处,尚留有石块垒砌的长城遗迹。

这些长城遗址,是中华民族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现了中卫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所处的军事地位,现在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移民文化探微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移民行动。秦朝统一全国后,南征越族,北击匈奴,秦始皇迁中原人到当地居住。汉武帝时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到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完全由政府实施的移民在120万人以上,占总人口的三十分之一,绝大部分移民从迁移到定居的费用完全由官方负担,沿途有大批官吏和士卒监护,移民迁徙距离最远的有二三千公里。西晋末“永嘉之乱”,又称“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由北方西北方迁入中原。唐代中期“安史之乱”之后,大批中原人移居江南。北宋末年“靖康之变”以后,大批中原人移居江南。明代初期迁移大量人口到经战乱农业破坏严重的河南等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移民迁入四川,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湖南、湖北、广东等地迁入四川的移民及其后裔达到600多万人,占当地总人口60%以上。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起清朝开放东北的“封禁地”,以后又采取鼓励政策,山东、河北及北方各地的移民大批迁人东北,至清末移民累计超过1000万人。

尤其是明代洪武、永乐两朝实施的大规模移民,中央在山西洪洞设置移民司,给予优惠政策,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执行,或采取军事驻防方式安置,将江南富户和无地农民迁至今安徽凤阳一带和西部地区,并通过设立卫、所的方式将军人及家属迁往全国各地驻防,同时将从塞外投降或被俘的蒙古军民安置到北方各地等。此间,移民总数达到11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

在今中卫市沙坡头区及中宁县,流传着关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这一传说的内容是: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的。但凡提到祖籍,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老鸹窝”。洪洞大槐树究竟与中卫人有着多少渊源,如此使人们萦绕于怀呢?这里面有一段辛酸的移民史,从而不断地衍生出厚重的移民文化。

历史缘由元朝末年,中原腹地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加上旱涝、河洪、蝗虫、瘟疫、兵燹,天灾人祸不断,尤其是黄、淮二河屡屡决口,淹没田亩无数,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芜,致使中原大地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人迹罕见。中原诸州,元末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得中原者得天下,失中原者失天下。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王朝,得了天下。为了巩固政权,医治元末以来天灾人祸造成的创伤,迅速发展生产,这位封建帝王采纳了郑州知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等人的建议,做出了向中原地区大规模移民的战略决策。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洪武大移民”,也是明王朝第一次大移民。

明朝太祖朱元璋驾崩之后,建文帝继位,搞了一次“削藩”,不料却惹恼了朱元璋之四子燕王朱棣。朱棣以人京“扫碑”“清君侧”为名,从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一路烧杀抢掠,杀向南京。攻克南京之后,朱棣当了皇帝,迁都北京。一次“靖难之役”,整整打了4年。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燕王扫碑”。这一扫又扫得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雪上加霜。“民非杀即逃”,千里中原,白骨累累,疮痍满目,鸡犬之声罕然。于是,朱棣又效仿朱元璋搞了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即“永乐大移民”。前后两次大移民,历时整整50年。

移民境况明朝初期的两次中国历史上历时最久、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大移民为何选在山西,又为何选在洪洞县这棵古老的大槐树下呢?

太行山位于山西之东侧,吕梁山居于山西之西边,汾河中流横贯。山西两山夹一水的地形,铁桶一般坚固。虽然处于黄土高坡,天灾不断,但旱涝无虞。特别是蒙古贵族察罕帖木耳、扩廓帖木耳父子利用这里的有利地形,割据一方,战火却极少波及。所以,正当中原地区遭遇兵荒马乱和瘟疫之时,山西却得天独厚,呈现出一番风调雨顺、物阜年丰、人丁兴旺的升平景象。加之相邻各省的难民源源不断地落荒山西,山西则成为明初人口最稠密之地。《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为189万余人,河北人口为189.3万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到403.454万人。而山西人口稠密又首推晋南汾河平原,仅平阳(临汾)一府就有165万多人。晋南则以地处交通要道的洪洞县为最。洪洞大槐树植于汉代,《洪洞县志》记载,明时大槐树“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筑满了巢穴,成为方圆百里独一无二的奇特现象,世人称作“奇树”。大槐树之西是殿宇巍峨、僧侣济济、香客络绎的广济寺。大槐树下是阳关古道,通达四方。明初大将徐达的行辕兵站设在洪洞,移民是由军队强制遣送的,因而行辕兵站兼办移民事务,既方便又节省费用。洪洞又正合“洪武”统一天下之简称谐音,所以明朝中央政府便将洪洞县定为移民集散的首选之地。

俗话说故土难离,移民工作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为迁徙顺利,明朝中央政府便设置骗局,在当时有移民任务的汾州府、辽州府、沁州府、潞州府和平阳府等州府县衙广贴告示,晓谕乡民:凡不愿移民者,限三日之内到洪洞县的大槐树下领取免迁证;愿移民者可在家等候。于是,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披星戴月、昼夜兼程,犹如百川归海,从四面八方纷纷赶到大槐树下,八日之内,就云集了十几万人。老实的庄稼人还未等喘过气来,便被官兵团团围住,这才知上了官家的大当,愿移得移,不愿移也得移了。为此,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立了移民机构,委派官员驻守,集中扣押移民,发放“凭照川资”,整编遣送。他们被官兵绑起来,连成长队,像犯人一样,分别向全国100多个府县解押。

文化映象“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槐树之下老鸹窝。”这首民谣在中卫地区世代相传,已有五六百年之久,曾让对于移居塞北中卫的后世子孙流下了思乡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