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2977500000004

第4章 敌战计(2)

本计的精妙之处,就是利用敌方与他方的矛盾或者敌方内部的矛盾,进行“打劫”。敌人内部矛盾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用人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不管哪种方法只要敌人的内部矛盾产生了,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地加深,直至激化,最后到爆发,这时,己方应“坐山观虎斗”,不宜攻打任何一方,而是让双方的力量消耗殆尽,便能轻举获胜。

第十计笑里藏刀

【原文】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注释】

信而安之:信,使信。安,使安,安然,这里指不生疑心。全句的意思为:表面上使对方没有疑心,从而安定下来。

阴以图之:阴,暗地里。图:图谋。全句的意思为:暗地里却另有图谋。

刚中柔外也:表面柔顺,实质内心刚强。

【译文】

表面上使敌人深信不疑,并使其安下心来,麻木松懈,在暗地里却谋划制胜的方案,经过充分准备后,乘机突然行动,不让敌人察觉而采取防范措施,这就是外表上友善、柔和,内心却深藏杀机。

【战例】

之一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扩大地盘,必须取得地势艰险的黄河崤山一带,派公孙鞅大将,带兵去攻打魏国。公孙鞅军队直达魏国吴城下。这吴城原本是魏国名将吴起的宝地,地势艰险,易守难攻,若要攻打恐难取胜。公孙鞅苦思冥想破城之计。他想到吴城守将曾与自己有过交往的公子昂,心中暗暗高兴。他立刻修书一封,主动与公子昂说往年之义,还说虽然我俩现在各事其主,但考虑到我们以往的交情,还是觉得两国罢兵好,订立和好之约。他还写好约定时间会谈议和大事。信送出后,公孙鞅还主动摆出撤兵的架势,命令秦军前锋即刻撤回。公子昂看完来信,又见秦军撤退,自然十分高兴,马上回信赴约。公孙鞅见公子昂已钻入自己设下的圈套,暗中在会谈的地方埋伏兵将。会谈那天,公子昂带了三百名随从到达约定地方,见公孙鞅带的随从很少,而且没带兵器,便觉得对方十分有诚意。会谈气氛融洽,都表露出不想与对方为敌和修好的诚意。

公孙鞅还摆上好酒好菜招待公子昂。公子昂入席后,还未坐稳,忽听一声号响,伏兵从四面八方围过来,公子昂和三百随从没有来得及反应,全部被拿下。公孙鞅利用被俘的随从,去开吴城门,不久就占领吴城。魏国只好忍痛割让西河一带,向秦国求和。秦国用公孙鞅笑里藏刀之计就轻而易举攻占了吴城。

之二

三国时期,由于荆州是交通要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17年,东吴重要谋臣鲁肃病死。孙、刘联合抗曹的“好景”已经结束。当时关羽镇守荆州,孙权早想夺回荆州,只是时机尚未成熟。不久以后,关羽派兵攻打曹操控制的樊城,怕有后患,留下重兵驻守公安、南郡,保卫荆州。孙权手下大将吕蒙认为夺回荆州的时机已到,但因病在身,就建议孙权派当时毫无名气的年轻将领陆逊接替他的位置,驻守陆口。陆逊上任,并不显露有攻取荆州之心,而是先定下假与关羽和好,暗地里真备战的策略。

他给关羽写去一封书信,信中极力赞扬关羽,说关羽功高威重,可与晋文公、韩信齐名。自称一介书生,年纪太轻,难担重任,要关羽多加指教。关羽读完陆逊的信,便哈哈大笑,说道:“无虑江东矣。”马上从荆州的守军中调出大部分人马,一心一意攻打樊城。陆逊又暗地派人向曹操通风报信,约定双方一起行动,夹击关羽。孙权认定夺取荆州的时机已经成熟,派吕蒙为先锋,向荆州进发。吕蒙将精锐部队埋伏在改装成商船的战船内,傍晚时分停泊在荆州城外的江岸边,江岸守卫误以为是商船,也就放松了戒备。等到晚上,吴军估计守卫士卒已睡熟,就乘机拿下江岸守台,随后吴军冒充蜀军一举夺得荆州。关羽得讯,急忙回师,但为时已晚,吕蒙已占领荆州。关羽只好败走麦城。

【前人之语】

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宋曹玮知渭州,号令明肃,西夏人惮之。一日,玮方召诸将饮,会有叛卒数千,亡奔夏境。堠骑报至,诸将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徐谓骑曰:“吾命也,汝勿显言。”西夏人闻之,以为袭己,尽杀之。此临机应变之用也。若勾践之事夫差则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译文】

《孙子兵法》说道:“敌人的说话谦让卑下,这是要发起进攻的征兆;……没有预先相约而突然请求讲和,一定是另有图谋。”所以,凡是花言巧语、满脸微笑的敌人,都是内藏杀机的外在显露。

宋代曹玮在渭州任知州时,号令严明,西夏人都很怕他。有一天,曹玮正在和各个将领饮酒,突然有几千名士卒叛变,逃往西夏国去。当边防侦骑前来禀报时,将领们个个大惊失色,而曹玮却谈笑和平常一样,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这件事,并且不紧不慢地告诉侦骑说:“他们是遵照我的命令去投敌做内应的,你不要张扬出去!”西夏人得到这个消息,以为这些人是被派来袭击他们的,就把这些人全都杀死了。此计是曹玮临机应变谋略的应用。再比如越王勾践被俘后做吴王夫差的奴隶,竟然使夫差长期受蒙蔽而变得没有疑心,也是这样子的。

【赏析】

笑里藏刀是一种表面友好却内藏杀机的谋略。表面上装出真实可信,和蔼可亲,以假慈悲换取真慈悲,以虚情假意换取真心实意,而实际上却使敌人在不知不觉中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从而轻而易举获胜。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原文】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注释】

损阴以益阳:阴,此处是指某些细微的、局部的事物。

阳,此处是指事物带整体意义的、全局性的事物。这里是说在军事谋略上,暂时要以某种损失、失利为代价才能获得最终胜利,指挥者应当行事果断,作出某些局部,或者暂时的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这是运用我国古代阴阳学说的阴阳相克相生、互相转化的道理而制定的军事谋略。

【译文】

当局势发展到必会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弃局部的损失而保全大局的利益。

【战例】

之一

春秋时期,晋国大奸臣屠岸贾鼓动晋景公灭掉晋国有功的赵氏家族。屠岸贾率三千人把赵府围得水泄不通,把赵家全家上下,杀得一个不剩。幸好赵朔之妻庄姬公主已被秘密送进宫中。屠岸贾闻讯要晋景公杀掉公主。景公不肯杀公主。庄姬公主当时已怀身孕,屠岸贾见景公不杀她,就定下斩草除根之计,准备除掉婴儿。庄姬公主生下一名男婴,屠岸贾亲自带人进宫搜查,公主将婴儿藏在裤内,才躲过了一劫。屠岸贾估计婴儿已偷偷送出宫,立即悬赏缉拿。赵家忠实门客公孙许臼与程婴商量救孤之计:如能将一婴儿与赵氏孤儿对换,我带这一婴儿逃到首阳山,你便去告密,让屠贼搜到那个假赵氏遗孤,方可罢休,赵氏嫡脉才能保住。程婴的妻子此时正生下一名男婴,他决定用亲子替代赵氏孤儿。他以大义说服妻子忍着悲痛把儿子让公孙许臼带走。程婴依计,向屠岸贾告密。屠岸贾迅速带兵追到首阳山,在公孙许臼居住的茅屋,搜出一个用锦被包裹的男婴。于是屠岸贾摔死了婴儿。

他认为已经斩草除根,放松了戒备。在忠臣韩厥的帮助下,找一个心腹的人假扮成医生,以入宫给公主看病为名,用药箱偷偷把婴儿带出宫外,程婴听说自己的儿子被屠岸贾摔死,强忍悲痛,带着孤儿逃往外地,十五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在韩厥的帮助下,兵伐讨贼,杀了奸臣屠岸贾,报了深仇大恨。程婴见赵氏深仇大恨已报,陈冤得已昭雪,不愿独享富贵,便拔剑自杀而亡,他与公孙许臼合葬一墓,后人称作“二义冢”。

之二

战国后期,赵国北部经常被匈奴詹褴国及东胡、林胡等部侵扰,边境民众痛苦不堪。赵国派李牧大将去镇守北部门户雁门。

李牧到任以后,每日杀牛宰羊,犒赏将士,只准坚守,不准与敌交锋。匈奴搞不清李牧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也就不敢轻举妄动。李牧加紧操练军队,养精蓄锐,几年后,兵马强壮,斗志昂扬。公元前圆缘园年,李牧准备攻打匈奴,他派少数人马保护边境百姓出去放牧。匈奴人见状,立刻派出小股骑兵前去抢掠,李牧的士兵与敌军交手,假装被击退,扔下一些人和牲畜。匈奴骑兵抢得东西,得胜而回。匈奴单于心想,李牧不敢出城交战,果真是一支不堪一击的队伍。于是亲自率领大军直逼雁门。李牧已料到骄兵之计已见效,于是严阵以待,兵分三路,给单于准备了一个大口袋。匈奴军队轻敌冒进,被李牧截断几处,随后逐个歼灭。单于兵败,狼狈而逃,詹褴国灭亡。李牧用较小的损失,却换取了全局的胜利。

【前人之语】

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决,即在长短之相较。而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也。

【译文】

己方和敌方的情况,各有优势与劣势。在战争中,各个方面都超过敌方是很难做到的。决定战争胜负,在于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优势与劣势的较量。而在优势与劣势的较量中,也有劣势战胜优势的秘诀。比如赛马,用下等马对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这一类例子,则是带兵打仗的指挥人员独有的诡计和谋略,并不可以用一般道理能推测出来。

【赏析】

李代桃僵在军事上指敌我双方实力相当,或者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用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胜利的谋略。两军对峙,敌强我弱或实力相当的情况是很多的。如果指挥者作战谋略符合实际情况,那么,可变弱势为强势。孙膑赛马的故事为大家所知晓,他在田忌的赛马处于劣势情况下,仍使田忌以二比一获胜。但是,在军事上不可以生搬硬套。春秋时齐魏桂陵之战,魏军左军最强,中军次之,右军最弱。齐将田忌准备用孙膑赛马之计攻打魏军,孙膑却认为此方法只是为了赢取赛马游戏的胜利不能与作战相提并论。他说,这次作战不是争得两胜一负,而是大量地消灭敌人。于是用下军对敌人最强的左军,以中军对实力相当的中军,以力量最强的上军迅速消灭敌人最弱的右军。齐军虽有局部损失,但是敌人左军、中军已被钳制住,右军很快被击败。田忌迅即指挥己方的上军乘胜与中军合力,力克敌人的中军,胜利后,三军合击,一起攻破敌人最强的左军。这样,齐军在全局上处于了优势,终于获胜。李代桃僵,就是趋利避害。将帅的聪明之处,在于要会“算账”。古人所说:“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以少量的损失换取全局的胜利,是明智之举。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原文】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注释】

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人的某些疏忽和漏洞。

少阴,少阳:少阴,此处是指敌人小的疏漏,少阳,此处是指己方得到小利。全句意思为:己方要善于捕捉时机,见隙捣虚,变敌人小的疏漏而成为己方小的得利。

【译文】

敌人再微小的疏忽,必须利用;微小的利益也要争取到,让敌方的小疏忽成为己方的小得利。

【战例】

之一

公元猿愿猿年,前秦国统一了黄河流域一大片土地,可谓是实力强大。秦王苻坚坐镇项城,调集数十万军队,打算要消灭东晋。他派其弟苻融为先锋去攻打寿阳,初战告捷,苻融判断东晋兵力不多并且缺少粮草,建议苻坚迅速攻打东晋。苻坚闻讯,不等大军集齐,即率领精兵数万,去攻打东晋。接着前秦大将梁成率军屯于洛涧,东晋强渡洛涧,杀了前秦守将梁成。刘牢之乘胜出击,重创前秦军。谢石率军渡过洛涧,顺淮河而上,抵达淝水一带,驻军在八公山边,与驻军在寿阳的前秦军隔岸相对。苻坚见东晋军队严阵以待,立即下令坚守河岸,等待后续军队的到来。谢玄想到若要等到后续军队的到来,敌人的兵力越来越多,只有速战速决。于是,他决定用激将法将骄狂的苻坚给激怒。他派人递去一封信,说道,我要与你决一死战,如果你怕跟我决一死战,还是趁早向我求饶。如果你有胆量和我决一死战,你就后退一箭之地,让我渡河与你决一死战。苻坚非常气恼,决定后退一箭之地,等东晋军队渡到河中间,再回去攻击,将晋兵歼灭在水中。苻坚不知这时秦军士气很低落,下令撤军后,顿时引起大乱。秦军争先恐后,人马相撞,混乱一片,怨声四起。这时指挥已不灵,有几次下令停止后退,但如洪流般的人马已混乱不堪,根本无心作战。这时谢石指挥东晋将士,迅速渡河,乘敌人杂乱无章,奋力追杀。前秦先锋苻融被东晋军在混乱中杀死,苻坚也中箭受伤,逃回洛阳。前秦军大败。淝水之战,东晋军抓住有利战机,乘虚而入,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著名的战例之一。

【前人之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译文】

在大部队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空隙有很多。利用敌人的空隙和过失便可取得利益,不必要通过战争的途径来获胜。打胜仗时可以运用此计,打败仗时也可以运用此计。

【赏析】

顺手牵羊在军事上指看准敌人在移动中出现的疏忽,抓住了敌人的软肋,从而有机可乘,获取胜利。敌人大部队在行军的过程中,漏洞肯定不少。比如,大军急于前进,各部行军速度不同,可能造成给养困难,步调不一致,战线拉得越长,可乘之机就会越多。看准敌人的空隙,抓住时机出击,只要对己方有利,不一定要完全取胜。这种方法,胜利方可以运用,失败方也可以运用;强大的一方可以运用,弱小的一方也可以运用。战争史上一方经常用小股游击队,打入敌人的心脏,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攻敌人的“软肋”,从中得利。古人所说:“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意思是说,要善于抓住战机,乘机得利。当然,这种小利是否要必得,还要考虑全局,只有不会出现“因小失大”,小利才可以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