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找借口找方法
2981300000007

第7章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前途(1)

成功者之间,有些东西往往会惊人地相似:他们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他们都是身体力行的实践家,同时他们也都是积极乐观的思考者,正是这些造就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要想获得他们那样的成功,最重要的不是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也不是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而是要知道他们是怎么思考的。如果我们拥有成功者一样的思维方式,或许不久之后,你就能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仅在于思考方式的不同

失败者说:“我的父母是农民,大字不识一个,也没钱供我上大学,我很早出来工作,不停地换地方,干的都是一些杂活,不要再说什么了,我是不会成功的。”

成功者说:“这些都是真的,我父母是农民。但是我不会让过去掌握自己的未来,我必须比别人更努力地工作,才可能成为大人物。”

为什么本来在学历、能力和经验上没有什么差别的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后,干上了半年时间,就会出现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差别,有些人脱颖而出,有些人原地踏步,原因在哪里?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有些人,只求一生平平淡淡,没病没灾,不追求轰轰烈烈,工作结果自然就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有些人,抱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着强烈的成功愿望,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就一番事业,自然就表现得热爱工作,积极主动。

这样,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就导致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人生结果。

那种脑子里认定自己一生平平淡淡就可以的人,他的观念就会是“差不多就行,随遇而安,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会害怕“枪打出头鸟”,时时刻刻告诉自己“我何必自讨苦吃”,何必那样出头露面,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他脑子里有这种观念的话,想想看,他的行动就一定是差不多就行,对待工作一定是对得起这份工资就可以了,那么他一定会到点下班,不会主动多做一点事,遇事稍微有一点挫折,他就会说:“成功是少数人的事,我早就说过成功与我无关。”

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思路、这样的观点,观念导致行为,行为导致结果,他这一生一定是平平淡淡的,不会有什么大的波澜,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

如果一个人的观念是积极进取的,那么他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抱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人,一定能够成就事业。

很多年前,有一位年轻人,特别想在音乐界发展,并因此放弃了学业,投入了实际工作。但是一个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又是高中辍学的人,想找到这样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后他只能在一些较低级的酒吧中弹琴和演唱,以糊口度日。

这种情况,对于这个对音乐事业抱着无比美好的憧憬,却不得不终日面对一群喝得醉醺醺的酒徒的年轻人来说,让他真是情何以堪。那时候,他没有什么钱,以至于晚上只能在自助洗衣店里打地铺睡觉,幸好当时还有一位极其相爱的女友安慰他,支撑他坚持下去。

可是有一天,那位曾经深爱他的女友也离去了,这给了他无比沉重的打击,让他觉得人生毫无指望,因此决定自杀。但就在即将付诸行动之前,他联络了一家精神病院,看看他们能否为自己提供什么帮助。

没想到,医院竟然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不仅不再沮丧,反而打消了自杀的念头。他觉得问题全是自找的,意志消沉无济于事,今后一定要竭尽一切努力,成为自己所企望的成功的音乐家。

他一直就这么持续地努力着,虽然短期之内没有见到什么回报,但最终他还是成功了。他成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最流行的歌手和歌曲作者之一,他所作的曲子被唱遍全球每个地方,他就是比利·乔。

任何的失望,都不足以让一个人自杀,毕竟“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生命如此宝贵,没有第二次重来的机会,我们必须好好珍惜它。懂得珍惜生命,懂得使用生命,懂得为自己的生命寻找出路,你的生命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抱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人一定能够成功,就像比利·乔一样。为什么呢?我们先看他的观念。如果他的观念是积极进取的,那么他一定事事勇争第一,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最好,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在他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事情不做完,他绝对不会下班;他表现出的奉献精神和主动意识非常非常的强,他在哪里跌倒了,就会在哪里爬起来,爬起来的时候,还要抓一把泥土上来,总要有所收获,直到他成功为止。

一个人心里的高度,会决定他事业的高度。一旦一个人脑子里形成了这样的思维方式,那么他的人生的结果,一定会成就事业。如果你一生当中,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相信一切皆有可能,那么你接下来的行为方式,就是努力为自己的成功创造条件,努力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一生成功与我无缘,成功总是少数人的事,那么这一生当中,你只能成为一个过客。一个人想要打破平庸的生活方式,实现从平庸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改变,首先就要突破自己的心理瓶颈,不能因为过去的失败和眼光,限制了我们自己,给自己的职业生涯过早地下一个定论。

我们说,成功是一个不断积累、逐渐靠近的过程。成功绝对不是坐电梯,一按按钮就能到达顶层。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对待自己当下的生活,做好日常的本职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自我激励,那么成功一定指日可待。

看法决定想法,想法决定做法,做法决定活法

失败者说:“非常聪明与我无关,我在学校成绩落后,永远赶不上别人。高中的时候,旷课逃学,能毕业就算侥幸。有这种开始,别再要求我太多了。”

成功者说:“也许我不聪明,但是可以用勤奋来补偿它,然后当我需要脑袋时,就能雇佣别人帮助我思考。”

每个人的成功,都藏在自己身上,重要是怎样去找,怎样去改变。每个人都是有思维的,但是思维方式不同的人,人生结果就会不一样,那么怎样做才能改变最终的人生结果,获得成功呢?我们说一个人的改变,会遵循一定的轨迹,总结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一个人的看法决定一个人的想法,第二句话是一个人的想法决定一个人的做法,第三句话是一个人的做法决定一个人的活法。

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看一看,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和触动。

有一个老大娘,生了两个姑娘。大姑娘卖雨伞,二姑娘卖鞋。这个大娘每天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太阳一出来,我大姑娘的雨伞就卖不好了,一下雨,我二姑娘的鞋就卖不掉了。”

一位街坊就跟她说:“其实大娘您本来可以天天都开开心心的,没有必要这样天天唉声叹气。”大娘说:“我怎么能开开心心的呢?太阳一出来,我大姑娘的雨伞就卖不好了,一下雨,我二姑娘的鞋就卖不掉了。”

街坊就说:“其实您完全可以换一种想法,您完全可以这样想,下雨的时候,您大姑娘的雨伞好卖,大姑娘今天赚钱了,出太阳的时候,二姑娘的鞋就好卖了,二姑娘就赚钱了,日子就好过了。这样一来,您不就可以天天快乐了吗?”

大娘想了想说:“还真是这个理儿。”从此以后,大娘再也不四处抱怨了。

人性有一个弱点:自己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按照自己看待事物的价值观,去衡量事情该不该做,是否正确。一生之中,任何的事情都在于你的看法,看法决定了你的想法,想法决定了你的做法,做法决定了你的活法。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自己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本身的看法就不正确,那么之后的想法、做法就都会发生改变,最后必然导致活法,也就是结果上的不同。

就比如上面两个小故事里的主人公——秀才和大娘。一个是把别人的看法当成了自己的看法,结果影响了自己的想法,险些收拾行李打道回府,如果他真的那样做了,就真的与考取功名无缘了。另外一个,整天怨天尤人,不会反过来想问题,结果搞得自己很不开心。最后,两个人都是看法改变了,结果想法和做法也随之改变了,最终的结果也大为不同:秀才高中了探花,大娘快乐地过日子。

任何事情都是这三句话:看法决定想法,想法决定做法,做法决定活法。这就是我们要改变结果所必须遵循的轨迹,其实,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自我改变,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说不定就能改变最终的结果。

我们来读一个犹太老人临终前的遗言,看一看会给你什么样的启发: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决定改变世界。在我年长一点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志向过于宏大,所以我决定改变国家;等我更老的时候,我又发现这个目标也太大,所以我决定改变我的城市;后来我发现,连这个也办不成的时候,我决定改变我的家人;到了生命的晚年,我才了解我应该改变自己。如果我改变自己,我就可能会改变我的家人、我的城市,甚至我的国家,说不定我还可以改变世界。”

其实,很多人的一生都是像犹太老人这样经历的:年轻的时候,总是志向远大,整天想着做一些大事,开大公司,当大作家,做大领导。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有这样的想法是好的,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一个最大的前提:想做大事,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生活,要改变别人,必须从改变自己开始,你必须树立积极的思维方式,养成积极的做事习惯。要想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先从内心开始,改变你自己吧!

错误的用词,错误的看法,错误的结果

失败者说:“我知道我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了,我的能力就这样了,就算学,也不会有什么长进。”

成功者说:“现在还不是给自己下定论的时候,毕竟我以后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我想如果我继续努力,改掉身上的缺点,也许短期之内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我相信几年之内,我一定会是另外一个模样。”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使用一些错误的用词,这些错误的用词,往往会导致一些错误的看法,而错误的看法必然导致错误的结果。

正像一本畅销书中提到的,失败者有失败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如下几点:

第一,将“喜欢”误解为“应该”。

比如说某一个员工喜欢某一个岗位,他喜欢得不得了,但是始终没有能够坐到那个岗位上去。他就开始说:“领导不喜欢我,领导不信任我。”好像那个岗位天生就应该属于他似的。

我们说一个人要出类拔萃,要出人头地,必须先过三关,即信任关、能力关和使命关,具备了这样的基础,你才可能被上司赏识,得到领导的提拔。

你喜欢的,未必就是你应该要做的,你真正要做的事情,是把你的本职工作做好。当你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之后,还要问问你自己还有什么应该做的事情,当你在本职工作做好的基础上,把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把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做好了的时候,你就已经具备了出人头地的条件了,只有到这个时候你才可能被提拔和重用。一个能够真正得到赏识和重用的人,一定懂得什么是他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做的。如果把“喜欢”误解为“应该”,一旦得不到的时候,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心情,继而影响自己的工作。

第二,将“暂时没有找到方法”误解为“不可能”。

过去我们经常说水不能够倒流,但是自从抽水机发明以后,水倒流了;过去我们经常说人不可以上天,但是从飞机发明之后,人上天了;过去我们经常说人在太空中不能行走,但是我们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上天之后,人真的在太空中行走了。因此,在我们还没有找到方法的时候,不要自己给自己设限,认为不可能。我们将暂时没有找到方法误解为不可能,就会给自己下一个定论,说这件事情已经绝对不可能,绝对不会有改变结果的可能了。

第三,将“很难”误解为“没有办法”。

“很难”和“没有办法”不是一回事。在工作与生活中,你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你很难每一次都准时,但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办法了。比如说,有些人在工作中,总会有很多事情做不完,结果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明天的工作改到后天,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然后认为自己工作能力有限,没有办法按时完成。其实,未必就没有办法,事情做不完,很多时候是你没有做好安排,要么就是被一些紧急的事情缠住了手脚,只要分清轻重缓急,合理有序地安排时间,并严格按照计划行事,就一定可以做得到。

第四,将“暂未成功”误解为“失败”。

有的时候,有的事情与我们自己理想中的结果有一些差异,或者与我们想象的目标有一段距离,有些人就会说自己是失败了。我们说事实上不是那么回事,暂时没有成功,并不代表着失败。成功总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经过了这个阶段才能到达下一个阶段,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第五,将“可能”误解为“一定”。

有的事情偶尔发生了,有的人就会说这个事情是一定的,比如说你有可能被提拔和重用,但未必就是一定会被重用。有的人在工作中得到领导的两次表扬,就认为自己可能要被提拔,久而久之就会误解为自己一定会被提拔,可日后当他做了第三件好事,领导却没有提拔他,也没有表扬他的时候,他心里就会开始变得不愉快。实际上,那只是我们的误解,领导的表扬只是一种激励的方式,不代表什么暗示性的内容。所以我们说,往往是错误的用词,导致了错误的看法。

第六,将“我生气”误解为“他使我生气”。

生气不生气,关键看自己,看你自己怎样看待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事物本身并不能够决定我们的想法。有的时候你生气了,别人未必就是主谋,顶多是个导火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你自己对待事情的心态和想法。比如说在工作中,你由于得不到提携,由于客户不买我们的产品,得不到客户的信任,就开始生气了,认为上司跟你做对,客户罪大恶极,事实上,不是那么回事。上司有上司的考量,客户有客户的观念,如果你在工作中表现得出类拔萃,如果你的产品物美价廉,上司自然有提拔你的道理,客户也不会对你拒之门外。他们之所以没有那么做,问题还是在你自己,是你自己工作不够努力,没有做出业绩来,是你自己推销技巧不好,没有把产品的利益点说清楚,你自己没做好,怎么能反过来怪他们呢?

第七,将“到目前为止”误解为“永远如此”。

有些人到目前为止,没有被提携,没有被重用,或者到目前为止,一个产品都没有销售出去,他就给自己下定义说:“我没有做这个的命,我不是干这一行的料,我永远命该如此。”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没有人生下来就注定做什么,注定怎么样,所有的成功都是靠后天的努力得来的。即便是一时没有成功,也应该坚持下去,因为放弃努力,就等于放弃成功的机会。

第八,将“有些”误解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