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废物大小姐:帝君太撩人
3000000315

第315章 - 决赛之时(6)修改

※※※

【看到评论有读者宝贝觉得这个比较无聊,所以柔柔这两天正在一章章的检查修改哦,希望大家多多见谅哦~大家过两天可以再回头去看一下修改好了的文哦~】

夫气灵力长身轻之后,还须保养百日,方许试习。如随养随练,谓之抽筋扒骨,费力难成。如成之后,再力活静息三百日,则三宝凝定矣。又诗云:

精神凝结一团团,动静之为贵自然。

随所往来无阻滞,任从指点合先天。

又诗云:

手眼身勿滞,敌难知我武。

睛光威射人,甫不至于人。

稍疏便有失,此为真起手。

大成之法,先须活步身。单演招对招,入妙致人,方不助于人也。孙思邈之胆大心从,体用至矣。凡事依行,万无一失,矧在技者哉?怯敌己必受害,轻敌亦受其计。惟御以胆敢,待以虚心。有胆敢则彼威自抑,有虚心则猝变堪防,庶免资敌致害。虽平时空演,亦如见敌一般。进退横斜,步加稳准,体验得深,习演得到。或无患临场失志,猝变难随也。

至若因变亦受,逸以待劳,或从之为进退,逆力以为揭献。或柔以济刚,阳以化阴,猝中含柔,缓中蕴刚。或寓进于退中,寄奇于偶内,虚中实而又虚,实中虚而更实。侧伏引诈之机,涵于无形;注定圆照之神,寂于觉里。蓄发之前,继发于已发之候,随发于将发之形,必深造于此,方能对敌无隙。

《易》曰满损谦益。尤必以有若无、实若虚之心,卑以自居,乃为妥要。若偶或稍漏一心,则愤恨之气便起,是自取其乱之媒,斯为以艺累身。何其惑乎甚矣!

再动示之不动,进示之以退,可谓因人随变。彼虽机妙,乌能灾我哉!倘夙未细心,或疏茫动,败有必然者。又有顺逆诳呆,骄慢喜怒,动静远近,立行反霸击神之策,要在因地制宜,因性施逆。

又曰:气盈神灵则胜,气欠神昏则败。若平时技精兵练、声名自著,要知异地人情之喜忌险曲,地势之夷险宽窄,设防变外。知天则生克造化之理悉,知地则山河进退之路熟,知风土则计策易决,知人情则引诱乃顺。知此者,自能心在规矩之中,神游规矩之外。造诣如兹,讵能为所误耶?

止戈之术,可备而弗用,岂可用而无备?故临渴掘井,晚之已甚。艺高慢敌,昧之至矣。故君子贵尊贤容众,采群智以择从,谦以自驭,敬以接人。柔中刚非愚柔,此处出全身浑形远之道。群魔尽散,而高人义士得以近接也。故天时地利,不若人和。止戈之法,如斯而已。

是以慧笔挥来,乃见龙飞凤舞。心坛授持乎人力,仙机阐天地几绝之奇文,启后觉由生之等级。虽《经》中奥蒂或有遗漏,而剑内奇观已称略备。果能依此,若阅星霜,当不见弃于天地。勿谓纸短情长,言多莫如言简。若禀斯言,行难知易。练身要在练心,愿从此乘为万代遗规,相传以绵绵不息也已。

噫!克于依行,继传不息者,抑亦观难其人也。第谨笔之于楮,先生之面前,以待后学之取式。故将其中妙旨变式,备详于后。特为三复致意,识者当勿忽诸尔。

法:理明则法密。有其理,便有其法。然而在“法”的内容中,有练法、建体之法、运用于攻防之法,故而必须分别论之:

建体之法:有内功功法的建“健之体”、外功法的建“顺之体”、内外合修的建“健顺之德体”三项基本内容,及“形、气、神”三层艺境之体的修法内容。

练:既然有建德体之法,那么德体立便有德体运用直至至用的过程之方法。则剑经外篇的“初基等级详序”之内容中所述之系列方法,皆视为练法。不练不熟,此练法是为了熟而练的方法。

并将具体用招法则,定为“因变亦受、逸以待劳,从之以为进退,逆力以为揭献”之两法中施之,即“寄奇于隅内”。

并又有“用形、用气、用神”之区别的详细之论述。真可谓诸用法全矣!这可从经文中所述诸法之内容丰富详尽而知之。

术:术者,变化之道也。从歌诀“精神凝结一团团,动静之为贵自然。随所往来无阻滞,任从指点合先天。”的论述中,可以知道,随所往来的顺随为法而实施攻防招法,是其基本攻防变化之技术。而柔化刚发,以柔用刚是其根本的技术方法。

功:功夫也,听探,顺化之能力;以柔用刚之攻防能力。至妙变化之自出的能力;含形随应致变时至神知之能力。“务须功力体精神”之能力,层层体现攻防功夫之能力。

形:有形的手战之道,无形的手战之道。有形者,因形练形,后天之功,果能以先天之神为体用,足以向机御变,因变致神。无形者,极至道成,其妙存乎虚灵之人,其几速于影响。有形者,至妙变化之自出;无形者,含形随应致变,时至神知。

意:不动不牵意诚笃。气随心到,心逐气穿,心能普照,气自周全,久而力自加焉。式如行云流水,无停无滞,瞬息存养,动静轻清而灵,入手神妙,可以进退如意,形无定门,非斜非横,忽高忽低。功夫到此,可谓通真。此段论述,将“意”的练、用之法表达得淋漓尽致了。

体:健之体、顺之体、神之体、三者合一的浑之体,皆论述得清清楚楚:

健之体:本乎天之一,养气于至清,则健之体立。

顺之体:则乎地之一,融精于至宁,则顺之体立。

神之体:此于艮之一,涵神于至灵,则神之体立。

浑之体:以灵神,又浑化清、宁而一之,则浑之体立。正所谓“浑化归一之体”。

内外全无渣滓质,养成一片紫金霜。阴阳变化皆归我,变动飞潜各有常。

极至则无形无象,无极之体。

用:有其体,自有其体之用。有刚柔之德体,就有刚柔之德体的“柔化刚发,以柔用刚”之用。

健顺和之至的太和一气,则无形无象的无极艺境,则具“神化之功”的艺境。即“以柔软接坚刚,使坚刚化为乌有,神明艺境、化境之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