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我有什么可担心的,保守的股票不会波动太大。已有两代保守的投资者在成长的过程中持这样一种观点,即投资于能源类股票不会让你有任何损失。你只需要把这些省心的股票放入保险箱,同时把股票分红的支票兑现就可以了。实际上,投资者如果没有紧跟形势就一定会遭受可怕的财务上和心理上的打击。
9可能要花长一点时间,有些事情才可能发生。当你花了很大的耐心拥有一只被别人忽视而偏偏你喜欢的股票时,你会开始想是不是别人是对的,而我是错的。但是只要公司的基本面是好的,你的耐心一定会得到回报。
10看来我已经赔了这么多钱,我不再买股票了。这种想法最糟糕的地方是它引导人们去买不应该买的股票。如果只是为赚回在股市中所赔的钱而进行投资,必将会导致失去更多的钱。
11我已经错过了一只好股,我一定要抓住下一只。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好是对那些即使股价在高位最好的公司股票进行投资,也不要对那些价位较低的可能会成为好公司的股票进行投资。
12股市上涨,所以我一定是对的;股市下跌,所以我一定是错的。如果我一定要选择一个最大的投资谬误,我相信是当股市全面上涨时,你认为自己做了一笔很好的投资。然后你会一直持有这只股票,直到它下跌才意识到自己投资的股票并不是很好。其实,股价的上下波动只能说明有人愿意付更多或更少的钱去购买同一种商品而已。
林奇避而不买的股票
股票投资中,知道自己不该买什么同知道自己应该买什么同样重要。
——彼得·林奇
林奇认为自己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与众不同的选股策略:
“我掌管富达公司麦哲伦基金的这13年间,尽管有过无数次的失误,但每只个股还是平均上涨了20多倍。其原因在于我仔细研究之后,发现了一些不出名和不受大家喜爱的股票。我坚信任何一位投资者都可以从这样一种股票分析的策略中受益。”
林奇的选股策略的与众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他不但知道该买什么股票,还知道不买什么股票。以下就是林奇避而不买的几种股票:
一、不选热门股
人们往往对热门股追捧得趋之若鹜,林奇却对热门股回避得唯恐不及:“如果有我不愿买的股票,那它一定是最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股票。”
热门股之所以如此热门,是因为其股价涨得很快,快得总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遗憾的是热门股跌起来也很快,甚至比涨得还快,快得让你找不到脱手的机会。
相反,林奇对无人问津的冷门股却热情无限:“如果你找到了一只几乎不曾被机构投资者问津的股票,你就找到了一只有可能赚钱的股票。如果你找到一家公司,它既没有被分析家们访问过,又没有专家会承认知道它,你赚钱的机会就会大了一倍。”
关于如何找到冷门股,林奇发现的一个规律是:那些业务让人感到乏味、厌烦、甚至郁闷的公司股票,一般是少人问津的冷门股,却最终会成为股价不断上涨的大牛股。
二、不买虚夸股
所谓“虚夸股”是被吹捧成下一个IBM、下一个麦当劳、下一个英特尔,或者下一个迪斯尼之类公司的股票。这也是林奇避而不买的股票,因为依据他的经验,被吹捧成下一个的公司几乎从来都不会真正成为它的楷模那样卓越非凡的明星——不管是百老汇、图书畅销排行榜、全美篮球联赛还是华尔街都不例外。
事实上,当人们把某一只股票吹成是下一个什么股票时,这表明不仅作为后来模仿者的这家公司的股票气数已尽,而且那只被追随的楷模公司也将要成为明日黄花。当其他的计算机公司被叫做“下一个IBM”时,你可能会猜到IBM将会经历一段困难时期,事实上IBM后来的确陷入了困境。现在大多数的电脑公司都努力避免成为下一个IBM,这也许意味着目前身处困境的IBM反而在未来有可能变得前途光明。
三、不选高增长易变行业
投资于高增长行业几乎是股市中投资策略的一个主流,林奇却对此不屑一顾:“很多人喜欢投资于让人激动的高增长行业,这里总是人潮如涌,但不包括我。我喜欢投资低速增长的行业,例如生产塑料小刀和叉子的公司,但是我也只有在找不到像葬礼服务业这种没有增长的行业时才会这么做。正是在这种零增长行业中才最有可能找到能赚大钱的股票。”
为什么林奇如此与众不同呢?因为他发现高增长行业吸引了大批想进入该行业分享奶酪的聪明人和强势企业,而众多竞争对手的进入使该行业竞争变得非常激烈,公司很难持续保持利润率,股价相应会下跌。而低增长行业同时是低竞争行业,公司容易持续保持利润率,股价相应会随着利润的上升而上升。
四、不选过于依赖大客户的供应商公司股票
如果一家公司把25%~50%的商品都卖给了同一个客户,这表明该公司的经营处于十分不稳定的状态之中。例如,SCI Systems公司管理良好,是IBM计算机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但是你无法预料IBM何时会自己生产所需的配件或者变得不需要这种配件也照样能够生产,因此取消与SCI的供应合同。彼得·林奇说过,如果失去某一个重要客户会给一家供应商公司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那么我在决定是否购买这只股票时就会非常谨慎。
除了取消合同的风险之外,大客户还拥有很大的谈判优势可以逼迫供应商降价和提供其他优惠,这将会大大压缩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因此购买这种过于依赖大客户的供应商公司的股票几乎不可能获得很大的投资成功。
五、不选高技术公司股票
1995年~1999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牛市,指数上涨一倍,连续5年股票的回报率都在20%以上。这次大牛市中,人们对网络股等高科技企业的狂热是最大的推动力。但是,在人们的狂热中,林奇却再次宣称自己是技术厌恶者:
“一直以来,我都是技术厌恶者。我个人的经验表明,只有那些不盲目追赶潮流的人才能成为成功的投资者。事实上,我所知道的大多数有名的投资人(首当其冲的就是巴菲特)都是技术厌恶者。他们从来不会买入那些自己不了解其业务情况的公司股票,我也同样如此。”
林奇和巴菲特一样,从来不会买入那些自己不了解其业务情况的、变化很快的、未来发展不稳定的公司股票。他同样坚持只投资于自己能够完全理解的传统稳定行业的公司股票。
六、不选多样化公司的股票
林奇非常厌恶公司通过收购实现多样化,以至于他将其讽刺地称为“多元化恶化”:
“利润不错的公司通常不是把钱用来回购股票或者增加股息,而是更喜欢把钱浪费在收购其他公司这件蠢事上。这种‘精心准备’的收购对象却是一些这样的公司:a价格被高估;b业务经营完全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这两点确保收购后的损失而不是收益能达到最大。”
相反,林奇喜欢寻找专业经营的优秀公司。比如,他非常关注抽资独立型公司。采用抽资摆脱做法的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就会变成独立自由的经济实体。尤其是兼并和收购浪潮中成为恶意收购对象的公司,往往通过卖掉或者抽资摆脱做法,与子公司脱离关系后很快就可以击退恶意收购者,这时独立出来的子公司的股票就会独立上市。
[投资课堂]
彼得·林奇认为,理想的公司应该具备以下13个特点:
1名字听起来很傻,或者说得好听一点,听起来很可笑。
2公司的业务属于“乏味型”。
3公司的业务属于“令人厌烦型”。
4通过抽资摆脱做法独立出来。
5机构投资者不会购买它的股票,分析家也不会关注其股票的走势。
6关于公司的谣言很多的股票。
7经营的业务让人感到沉闷。
8增长率为0的行业(缺乏竞争,容易做大)。
9它有一个“壁橱”。有保护的公司(比如专利、地区优势)。
10人们要不断购买它的产品(药品、饮料等)。
11它是高技术产品的用户。生产中运用高技术(可以节省成本)。
12本公司的职员购买它(代表对公司的发展有信心)。
13它在回购自己的股票(林奇认为如果公司对将来的发展有信心,也可以像投资者一样投资自己公司的股票,回购和增加相反,会增加股东的权益)。
依据以上13条判断标准,林奇避而不买的股票是:
1高增长和热门行业中无法利用专利或“壁龛”来保护的公司。热门股票涨得很快,跌得也很快。
2小心那些被吹捧成某公司第二的股票。
3多样化恶化的公司(就是那些尝试多样化经营但不成功的公司,不能产生协同作用的收购,林奇是喜欢主管业务简单的公司)。
4小心供应商公司(产品有25%以上供应一家公司,会造成再定价方面没有发言权,影响公司收益,失去一个客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警惕期权、期货与卖空交易
对于一般投资人而言,期权与期货的最大用处是以小搏大,与一般的买卖股票相比,投资的风险和可能的回报都被极大地放大了,期权和期货的投资或投机人要充分了解这一点。
——彼得·林奇
近年来,期货、期权等新的投资手段已经变得非常流行,以至于华尔街那条古老的格言“购买一股股票分享整个美国的成长”应该变成“购买一份期权分享整个美国的成长”。
期权、期货交易果真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吗?
众所周知,股市风云变幻,股票是涨是落,就连华尔街的分析家也难以把握,更何况还是遥遥在望的期权、期货。有着同样命运的期权、期货,等到可以兑现时,如果公司股票走强,投资者就可以通过期权交易获利,反之,它就会变成一张废纸,一文不值。前几年经济走强时,期权、期货缔结了不少神话,但随着经济的衰落,神话也就烟消云散,人们不得不接受了期权、期货等于零这个事实,把期权、期货当做一张废纸,甚至是一张“骗纸”。
林奇曾这样说过:
“在我整个投资生涯中,我从未购买过一次期权,也没有购买过一次期货,我现在仍然根本不想购买期权和期货。要想从一般的股票投资上赚钱,本身就已经十分困难了,要想在这些如同赌博一样的期货或期权交易上赚钱更是难上加难。据我所知,除非是一个专业的期权或期货交易者,否则想从中赚钱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实,对于这个风雨飘摇的期货、期权,不仅给投资者的承诺没有保障,而且还有其他弊端。
第一,期权、期货风险很大。
林奇认为期权、期货确实有着短期获取暴利的可能,对于那些不满足于一点一点慢慢赚钱只想快速发大财的小投资者来说很有诱惑力。但是实际上他们选择了期权、期货投资反而等于选择了快速变穷而不是快速变富的道路。这主要是由于期权、期货与股票不同,它只是一份合同,有效期只有一两个月,到期后就变得一文不值了——之后投资者必须再购买另一种期权、期货,这只会再次损失掉100%的投入资金。经过一连串这样的期权、期货投资失败,投资者就会输得倾家荡产。
第二,期权、期货代价很昂贵。
期权、期货看起来似乎十分便宜,但是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必须购买4~5份期权、期货才能获得一年期限的股票买卖选择权,那么你就会明白期权、期货的代价有多大了。每一笔期权、期货交易都需要支付给经纪人很高比例的佣金。期权、期货交易简直就是经纪人的摇钱树,经纪人几乎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就能从客户的期权交易中获得很大的收益,一个经纪人只要有少数几个期权、期货交易活跃的客户就可以过上非常舒服的生活了。
第三,期权、期货投资最大的弊端在于持有期权与持有公司的股份毫不相关。
当公司业绩增长非常繁荣兴旺时,所有持有股份的股东都会受益,但期权、期货投资却是一个零和游戏,期权、期货交易中一方获得任何1美元的赢利,相应交易的另一方都会发生1美元的亏损,只有极少数的期权、期货投资者能够保持一直赢利。
当你购买了一股股票后,哪怕是一只风险极高的股票,你也是在为国家的经济增长作贡献,这正是股票存在的根本目的所在。对于前几代人来说,他们认为投资于小公司的股票是一种危险的投机,但是最起码这些所谓的“投机者”为IBM、麦当劳、沃尔玛的早期发展起步阶段提供了重要的资本支撑。在规模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期货和期权交易市场上,没有一分钱资金是投入到有建设性意义的用途上的。这些资金没有为任何事情的发展提供资助,只是让赚了很多佣金的经纪人和发了大财的极少数赢家们把大把的钱挥霍在购买豪华汽车、飞机和房屋上。在期货和期权交易市场上,我们所见到的无非是巨额的财富从粗心鲁莽的投资者转移到小心谨慎的投资者那里而已。
正是由于期权、期货交易的这些弊端,巴菲特认为应该将期货和期权交易确定为违法行为。彼得·林奇说:“我完全赞成他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