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3026300000005

第5章 中国历代将相(1)

姜子牙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或姜尚。商朝末年人。任周初“太师”,被尊为“师尚父”,因有“吕尚”之称。又以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于周文王时进入周族方国统治集团,成为主掌军政的核心人物。

姜尚辅佐周文王,确立了先改变力量对比,尔后伺机决战的渐进灭商方略。为隐蔽周的谋略企图,实行韬光养晦之策,采取了建商宗庙于周原以祭祀商王先祖、率商之叛国臣服于商、向商王贡献方物等手段,制造恭顺事商的假象,消除了商纣王对周的疑心。商纣王赐命文王掌握西方征伐大权,而将商的主要力量用于对付东方,为周发展实力提供良机。

文王死后,姜子牙又继续辅佐武王,于武王继位第二年偕王率师东进,在盟津(今孟津东北)与众多反商诸侯相会,主持大规模渡河演习。曾亲入商都探察情况,施离间之计,促其内部反叛。

武王继位第四年(公元前1045年,另有前1057年等多说),姜尚见商纣统治集团分崩离析,不顾“龟兆不吉”的占卜和“风雨暴至”的天候,促武王抓住战机,乘隙进军。沿途安抚商地民众,揭露纣王罪行,宣扬“恭行天罚”,分化瓦解敌人,顺利进至商都附近。继而在牧野之战中率精兵为前锋挑战,在商军“前徒倒戈”之时,乘势与主力大破商军,一举灭商,开创了西周王朝。

周成王亲政后,受封于齐(今山东北部),掌握征伐四方的大权,与新封的鲁国共同成为稳定东方局势、巩固周初统治的重要力量。后世言兵谋皆宗姜尚为本,兵书《六韬》亦托名姜尚所作,足见其在中国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

周公旦

周公旦,姬姓,氏号为周,爵位为公,名旦,字不详。出生年月不详,卒年不详,享年大约60多岁。

周公旦是文王之子,排行第四,亦称叔旦,史称周公旦。他在文王时期受封周原,是第一位周公,其后裔世袭周公之爵称。

他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诵年幼,由周公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的儿子武庚禄父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势力扩展至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周书诸篇,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

管仲

管仲(公元前723年~前645年),名夷吾,也称敬仲,谥号敬,史称管子。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管仲的祖先是姬姓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管仲少时丧父,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后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甚至被尊为“仲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有说“管夷吾举于士”。

管仲之所以能相齐成霸,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管仲在齐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倡“尊王攘夷”,终于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并施行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稳定和改善的基础上,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管仲的对内、对外政策,将守旧与革新结合为一体,具有明显的两重性、过渡性。但他毕竟辅佐齐桓公建立了霸业。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孙武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由于出生在贵族家庭,孙武有优越的学习环境,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对少年孙武军事方面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孙武一生的事业在吴国展开,死后亦葬在吴国,因此《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就把孙武称为“吴人”。

孙武的一生,除了其赫赫战功以外,更主要的是他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珍贵的论兵、论政的篇章,其中尤以流传下来的《孙子兵法》最著名。孙武的军事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正因为孙武在军事科学这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三者被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明亮的星体。

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音云,yun第二声),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属今监利县人,县城大车站外有其雕像。也有一说在襄樊市谷城冷集区沈湾(原系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入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

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哥哥叫伍尚。春秋末期吴国兴亡,伍子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治国用兵以务实为旨,有远见卓识,谋略不凡。《汉书·艺文志》著录兵书《伍子胥》十篇、图一卷,虽已遗失,却可证实伍子胥生前有其军事著作。

伍子胥有两件流传千古的故事:一个是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另一个是伍子胥劝夫差停止伐齐。

伍子胥晚年的命运不佳。夫差在打败越国之后,狂妄骄横,穷奢极欲。伍子胥看到夫差已坠入越王勾践缓兵求和的计谋之中,多次进言忠谏,而夫差非但不听,反而听信太宰伯的谗言而疏远伍子胥。公元前484年,伍子胥知祸不可免,便将自己的儿子送到齐国,后来夫差以此为借口,赐剑子胥,命其自刎。伍子胥临终前对夫差派来的人说:“我死后可将我的头挂在城门上,我要看着越军入城。”说罢自刎而亡。

小知识

伍子胥墓

伍子胥墓位于江苏苏州吴中区胥口镇西伍相国祠内,墓封土高约l米多,冢以麻石砌成,墓前碑书“吴相国伍公之墓。原墓在文革中被平毁。在苏州建城2500年(1986年)之际,人们将该墓修葺一新,墓家直经3米,高1米,全部由花岗岩砌成,周围遍植翠柏青松。还有吴相国伍公鸱夷藏处碑和重建胥山祠记碑等今均无存。近处还有二妃墓、拜将台等古迹。

吴起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在政治、指导战争诸多方面有了丰富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深化为军事理论。《汉书·艺文志》著录《吴起》48篇,已佚,今本《吴子》六篇(《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系后人所托。其主要谋略思想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吴起继承了孙武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治兵》《论将》和《励士》三篇主要阐述了他的治军思想。他重视将帅的作用,尤其是重视将帅的谋略,强调好的将帅应有优良的品质和作风。重视士卒的训练,提高实际作战能力。强调赏功以励士兵。

孙膑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

早年孙膑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举荐给齐威王。当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并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八万救赵。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而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份坐镇指挥。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的情况,采取“批亢捣虚”、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先攻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示敌以弱,尔后直奔大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而在其回军必经之途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截击,大败魏军,擒(一说“擒”为制服、战胜)庞涓。二十七年,魏又因韩联络齐、宋,不赴逢泽(今开封南)之会而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再度派田肦(一说田忌)、孙膑率军救韩,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扑魏都大梁,待庞涓撤围,即还师回齐。然而魏军欲全歼齐军而紧追不舍,孙膑因势利导,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诱其弃主力步兵,仅以轻车锐卒追赶,齐军则以逸待劳,连车为垒,伏于马陵(今范县西南),大败魏军,杀庞涓(一说自杀),掳魏太子申。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反映了孙膑的军事思想:认为战争有一定的规律;在战略战术上贵“势”,即依据一定条件占据主动和优势;突破前人速战速决的理论,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适应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强调攻城;认为只有覆军杀将方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对野战中车垒的运用、阵法的研究和将领的必备条件等均有阐述。

廉颇

廉颇(公元前327年~前243年)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公元前298至前266)、赵孝成王(公元前266至前246)、赵悼襄王(公元前246至前236年)时期。

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分别为东西方强国。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58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

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廉颇曾居功自傲,不服蔺相如位居其上,后感其顾全大局,负荆请罪,结成生死之交,合力抗秦。

后来,赵王中秦的离间计而以赵括取代其为将,赵军随即因错误的作战指导而惨败。其后赵王困于秦之攻伐,欲复用廉颇,然其使者受权臣郭开贿赂而毁之。廉颇终不被赵复用。后又至楚为将,郁郁不得志,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小知识

廉颇墓

廉颇墓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八公山纪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称“颇古堆”,距县城7.5千米。古堆高约20米,周约30米,基有条石垒砌。背东靠山,面西平原,不远便是淮河。

李牧

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李牧常年驻守北部代郡、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北)边境地区防御匈奴,有效地防备了匈奴的侵扰,赢得了士兵们的爱戴。但是,匈奴人却认为李牧胆怯,连赵国边境上的士兵也认为自己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因此把他召回,另派将领替代,却伤亡惨重。于是,赵王又请李牧复出,其后十多年,赵国北边稳固,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李牧也因此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最重要的将领。

赵王迁三年(前233年),李牧因战功被封武安君。公元前229年,赵王中秦计,李牧被斩杀,三个月后,赵国也灭亡了。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无不为止扼腕叹恨。

白起

白起(?~前257年),也叫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秦国名将,中国军事家、统帅。为将30多年,拔70余城,共歼过百万敌军,魏国、赵国、韩国、楚国等国皆畏忌三分,有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等辉煌胜利。

白起因战功被封为武安君,与王翦、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8年),因功被封为武安君。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击破赵、魏联军于华阳(今河南郑州南),斩首15万。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在战事中秦军射死赵军主将赵括,后赵军因缺粮崩溃,秦军俘虏并斩杀赵军40万。

秦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围邯郸失利,秦王命白起接任,白起认为之前未能趁胜追击,致失战机,此役必无功而返,遂托病拒不受命。昭王大怒,免去白起官职,贬为士兵,驱逐出咸阳。出西门十里至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北),秦王派遣使者赐剑令其自杀,白起死前曾懊悔杀降过激。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

蒙恬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汉族,祖籍齐国,山东人。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庄襄王二年(前248),曾经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立下了战功。其父蒙武曾为秦裨将军,与王翦一起灭楚,亦屡立战功。

蒙恬少年时习刑狱法,担任过审理狱讼的文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并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而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34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

长城利用地形,借天险,设制要塞,有力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来,蒙恬又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900千米,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战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项羽

项羽,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为西楚霸王。名籍,字羽。祖父项燕为战国末年楚名将,为秦将王翦所杀;叔父项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