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看得清这个形势,他知道他自己的长江厂要稳定的立足,并取得长足发展,必须要找到新的路子。李嘉诚首先看到的是,长期以来,有很多的厂子都面临这一个问题,那就是厂家为商家所左右,使厂家并不能真正面对市场,难以真正把握市场风向。长江也是一样的。长江厂创办以来,主要生产塑胶玩具和日用品。这两大类产品,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先后变化了几十款。但这大部分都是根据代理经销商的订单要求设计改型的。李嘉诚也曾想过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推出新产品左右商家,但因为太忙,风险又大,只能将这一构想暂且放在一边。虽然从事塑胶业已有7个年头了,但李嘉诚却认为自己只不过是此一行业的一个平庸之辈而已。但是又有几个人甘于平庸?何况是本来就具有不平庸天性的李嘉诚呢!这样的现状,李嘉诚当然不会满足。他盼望有一天能有一个新的突破,使长江厂从众多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独领市场风骚。这个时候,李嘉诚想到了国际市场。他知道要想寻求突破,就要开阔视野,放眼全球,关注国际市场塑胶业的新动向。比较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年轻时候刻苦学来的英语。有了语言优势,别的就好解决了。于是,利用英语,他开始密切的关注国际的塑胶市场。
在国际形势方面,最可靠最新近的信息来源自然是杂志了,英文版的各种相关行业方面的杂志就成了李嘉诚的关注对象。一天,李嘉诚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读到一则简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并即将投入批量生产,推向欧美市场。当时的李嘉诚不仅仅看的是这一本杂志,他继续关注其他的杂志。在另一本英文杂志,李嘉诚又看到了另外一则消息。消息说,欧美人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家庭主妇正逐渐成为职业妇女,家务社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两条看似不搭界的消息,立刻在李嘉诚脑海中电光火石般接上了轨。他在推想,欧美的家庭,都喜爱在室内户外装饰花卉,但是快节奏使人们无暇种植娇贵的植物花卉。塑胶花与植物花相比,除了可以节省时间外,同样可以变幻无常,正好迎合了现代人多姿多彩的生活,塑胶花正好弥补植物花的这个缺陷。李嘉诚甚至立即判断,塑胶花的面市,将会引起塑胶市场的一场革命。李嘉诚更长远地看到,欧美人天性崇尚自然,塑胶花革命势必不会持久。因此,必须抢先占领塑胶花市场,否则就丧失先机。李嘉诚这一创想开始了他迈向成功的最重要的一步。
于是,李嘉诚以最快速度办妥赴意大利的旅游签证,亲自考察塑胶花的生产流程和销售市场。洞烛先机,抓住机遇,就等于踏上了通往成功之路。这是李嘉诚的特色,是成功的大商人必备的基本的素质。
创业感悟:一个大商人重要的是有远大的总揽全局的眼光,不仅能自如应付眼前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在现在的发展中看到未来的趋势,一定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从而在不断地发展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做大事业的人往往是在别人没有想到的地方开创出一条新路来,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
6.放眼国际偷师学艺
李嘉诚如是说: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1957年春天,李嘉诚满怀着美好的希冀和强烈的求知欲,以最快速度办妥了赴意大利旅游签证,亲自前往考察塑胶花的生产流程和销售市场。他明白,自己好不容易发现了这次能使长江厂从众多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独领市场风骚的机遇,决不能错过。
意大利素以众多的文物古迹、浪漫的艺术氛围著称于世。但是,这些对李嘉诚没有吸引力,他无心观光游览,心里唯有争奇斗妍的塑胶花。他一下飞机,便找到一家小旅馆住下来,来不及休息,便急不可耐地去寻访杂志上那家公司的地址。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终于找到了这家工厂。
李嘉诚知道,一般的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素来视为机密,不肯轻泄于人。自己贸然前来,人家当然不会白给,也许应该名正言顺地向他们购买技术专利。但是要购买技术专利就要有足够的专利费,而这个专利费不是便宜的,长江厂只是小本经营,哪里有资金购买。况且,技术专利不是能轻易买到的,人家往往要在充分占领市场,赚得盘满钵满,直到准备淘汰这项技术之时,才肯出手。然而,李嘉诚已经铁定了心要得到人家的技术了。香港人太善于模仿跟风了,对急于打空当、填空白的李嘉诚来说,等塑胶花在香港大量面市后再去模仿,是他极不愿看到的结果。只有从技术上获得新的突破,他的塑胶花才能从香港熙熙攘攘的塑胶市场脱颖而出。如果没有此项技术,长江厂只能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李嘉诚思索很久,怎么样才能获得此项技术,寻求到突破呢?
那就先进去探探风。于是,李嘉诚以香港经销商的身份进入了这家公司,言称准备在香港推销该公司的塑胶花。公司职员彬彬有礼地带李嘉诚进入产品陈列室,那里琳琅满目的塑胶花使李嘉诚大开眼界,他恨不能多长几双眼睛。如果自己的长江厂能吸收到这里生产塑胶花的一部分产品的技术,那么自己离成功也就不远了。李嘉诚一面拿着花束在手中端详,一面向接待者仔细询问有关塑胶花的知识。这位满脑子都是问题的“港商”差不多在公司磨蹭了一整天,最后才购买了几种款式和颜色的塑胶花,声称准备先带回香港试销。现在样品有了,脑子里也装满了塑胶花的常识。然而,从这里得到的只能是皮毛的外在常识,至于具体的生产工艺和配方调色等方面的知识及技术,李嘉诚一无所知。
然而,这已经不错了。李嘉诚从工厂里出来之后,就开始想方设法去寻找接触这些知识和技术。他马不停蹄地立即一头扎进当地图书馆,查找这方面的资料。然而,李嘉诚很失望,这里能找到的资料,他在香港也已经看过。李嘉诚心急如焚。就这样回香港,无论如何难以开发出塑胶花的新产品。长江厂的塑胶花将有可能就此沉寂下去。
天无绝人之路。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头脑的人。李嘉诚的运气不是很差。这天,李嘉诚正一筹莫展在旅馆里翻着报纸,突然发现这家公司的下属工厂招聘工人的广告。他灵机一动,决定去应聘。进公司里打工,多接触一点人家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实际东西,同时还能接触到许多有能力的技术工人,来个“偷师学艺”。虽然这样做很不道德,但是当时专利法还不是很健全,偷师学艺的现象还很普遍。
主意已定,他便按照报纸上的地址,前去报了名,凭着他已有的技术,应聘一个普通工人自然不在话下。但他是外国人,只有旅游签证,按规定,持有旅游签证的人是不能够打工的。但是这家公司的老板有些“贪心”,以很低的工薪让这样只有旅游签证的“亚裔劳工”打工,能够有额外的收入。老板让李嘉诚干最下等的工作,而且给他的工薪不及同类工人的一半,他知道这位“亚裔劳工”是非法打工,绝不敢控告他。当时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主,常常采用压低工薪的做法,盘剥非法移民。于是,李嘉诚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这家工厂原来和别的公司同在市区,由于环境保护组织的抗议,才从市区迁到郊外。这样,李嘉诚就不必担心总公司的人发现他这位“香港经销商”了。这真是给他的“阴谋”创造了绝好的机会,他根本不在乎老板给他多低的工薪。而且更让李嘉诚感到高兴的是,老板给他的工作也为他的偷师学艺创造了条件。
在异国工厂里,李嘉诚打的是最苦最累的工,他负责清除废品废料。这样一来,他就能够整天推着小车在厂区里的各个工段里走来走去,他的双眼不停地四处搜寻,整个工厂的所有生产流程都逃不过他的双眼。从生产工艺到调色配色,李嘉诚均能看得到。他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偷偷收集各种有关塑料花技术方面的情报。
李嘉诚一边卖力的干活,一边努力的搜集实践得来的真实资料。他每天一下班,就急急忙忙地赶回旅店里,把他这一天所观察到的一切全都一字不落地记下来。没过几天,这些资料就积累了厚厚的一大本了。尽管白天的工作已经让李嘉诚身体异常的疲惫,但是有了这么多的成果,李嘉诚的心里是兴奋满足的。
另外,李嘉诚想自己看到的毕竟还是感性的,或许还没有接触到技术的精华。于是,李嘉诚就想到了工厂里的技术工人,他要用自己的真诚和朴实刻意地去接近他们,跟他们做朋友。这朋友也是有选择的,他专门选那些在某一关键工序的熟练技术工人作为结交对象。每逢假日,他便邀请这些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在吃饭游玩时,他趁机向他们请教有关他看不明白的技术问题,声称他也打算到其他厂里去应聘技术工人,而不打算像现在这样,永远做一个下等劳工。朋友们也大都乐意“帮助”他,并很自豪地向他炫耀一些好的技术窍门。就这样,李嘉诚通过眼观耳听,大致悟出了塑胶花制造和配色的要领。
李嘉诚的目的终于达到了,虽然有些不光彩,甚至还有违背商业道德的成分在内,但是李嘉诚是有着创大业的雄心,他的那种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怕吃苦受累的毅力以及他随机应变的精明也是值得肯定的。临行前,意大利的塑胶花已推向市场,李嘉诚跑了好些花店,了解了一下塑胶花的销售情况。他发现,塑胶花市场前景确实十分广阔,正如他预想的那样,因此感到十分欣慰,觉得此行确实不虚。最后他带着几大箱塑胶花样品和资料,满怀信心和希望,决定回国拓展事业。
创业感悟:眼光要长远,才能多发现机遇。发现了机遇,就要抓住机遇,机遇这东西一般都是转瞬即逝的,如果不尽快抓住,就会失掉这次机遇。站在国际市场的高度上,为自己发现的机遇创造实现的条件。主动出击,去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如果在别人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前途将会一片光明。
7.独家推出合理定价
李嘉诚如是说: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从意大利回到长江塑胶厂后,李嘉诚不动声色地把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召集到了他的办公室,并把带回来的塑胶花样品一一展示给大家看。随后,李嘉诚满怀信心地向大家宣布,长江厂今后将以塑胶花为主攻方向,一定要使其成为本厂的拳头产品,使长江厂更上一层楼。李嘉诚一边进行市场调查,一边抓紧时间研制。
李嘉诚四处寻访,高薪聘请了一些塑胶专才。选定设计人员之后,李嘉诚便把样品交给他们研究,要求他们尽快开发出塑胶花新产品。他强调新产品应着眼于三点:一是配方调色,二是成型组合,三是款式品种。
李嘉诚知道,什么叫因时因地而变,他首先不能跟风于人家意大利的产品。塑胶花说白了就是植物花的复制品,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甚至每个家庭、每个人喜爱的花卉品种都不尽相同。李嘉诚发现他带回来的样品,无论从品种,还是花色方面看都太意大利化了,不适合香港人的口味。他现在要面对的是广大的香港人,还有国际的大众人群,因此李嘉诚要求设计者顺应香港和国际大众消费者的口味和喜好,设计出一套全新的款式来,不必拘泥于植物花卉的原有形状和模式。
设计师们经过精心研制,终于做出了不同色泽款式的“蜡样”,这一点,李嘉诚已经保证了绝对不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另外,就是看市场需求了。虽然李嘉诚对设计师的作品很满意,但他依然不敢确信是否适合香港大众的口味,于是他便带着蜡花走访了不同消费层次的家庭,最后决定以其中的一批蜡花作为主打产品。此时,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把配方调色确定到最佳水准。又经过连续一个多月的昼夜奋战,终于研制出了第一批样品。
独家生产出产品之后,合理定价是李嘉诚的第二个高明之处。一个人只有走出自己的路,才能另开新局面。这是所谓“另辟蹊径”,这自然是李嘉诚的一大经商之法,况且李嘉诚精于此法,极其愿意走别人未发现之路。
做出样品之后,李嘉诚思索,怎么定价?李嘉诚在香港洞烛先机,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按理说,物以稀为贵,卖高价在情理之中。但是李嘉诚明察秋毫,他认为塑胶花工艺并不复杂,因此,长江厂的塑胶花一面市,其他塑胶厂势必会在极短时间内跟着模仿上市。本来,批量生产的塑胶花,成本也并不高。价格一高,问津者必少。其他厂家再一拥而上,长江厂的市场地位就难得稳定。因此,最好尽快在独家推出的第一时间内,以适中的价位迅速抢占香港的所有塑胶花市场,一举确定长江厂的领先地位。这样一来,当跟风者蜂拥而上时,长江厂的塑胶花早已深深植入了消费者心中,市场地位将难以撼动。
在长江塑胶厂批量生产即将大规模上市的前两天,意大利塑胶花进入了香港市场,由连卡佛百货集团公司经销。连卡佛是老牌英资洋行,走的是高档路线。意产塑胶花价格不菲。李嘉诚深知长江厂的塑胶花质量目前还比不上意产塑胶花,同走高档路线,不是对手。因此,李嘉诚更坚定了原来的思路。以低价打入,让消费者先认识长江塑料花,就算赚不到钱,那也能树立形象。
定出价格方案之后,李嘉诚开始具体的实施了。实施方案还是按照先推出“独家”这一特性,以吸引客户,然后用低价格迅速打入市场。李嘉诚携带自产的塑胶花样品,像最初做推销员那样,一一走访经销商。当李嘉诚把样品展示给他们时,这些经销商被眼前这些小巧玲珑、惟妙惟肖的塑胶花弄得瞠目结舌、眼花缭乱。有些经销商是长江厂的老客户,正因为太了解长江厂了,他们才更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就凭长江厂那破旧不堪的厂房、老掉牙的设备,能生产出这么美丽的塑胶花?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最开始还有一个客户怀疑这是意大利的产品,李嘉诚早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形。他心平气和地微笑道:“你们可以将两者比较,看看是港产的,还是意产的。”大家围着塑胶花仔细察看,这才发现李嘉诚带来的塑胶花,的确与印象中的意大利产品有所不同。在样品中,有好多种中国人喜爱的特色花卉品种。李嘉诚说:“欢迎各位去长江看看,长江虽然还是老厂房,可生产塑胶花的设备却是新的,研制塑胶花的都是新人,当然,现在的事业更是新的。”
李嘉诚眼看推销时机成熟,报出了塑料花的价格,又一次使他们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这么好的东西,竟然这么便宜,确实太意外了。物美价廉,当然不愁畅销。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了供销合约。有的为了买断权益,甚至主动提出预付50%订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