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华尔街奇书
3028100000005

第5章 用FQ喂饱你的钱包(4)

在20世纪50年代,索罗斯带着5000美元来到了纽约。在朋友的介绍下,成了一名专事黄金和股票的套利商。虽然在后来套利已成为最火爆的金融赌博形式之一,但是,在几十年之前,它却是非常萧条的。没有人愿意投入大额的股份,以期从公司的接收股中赢利几百万美元。在当时的年代,像索罗斯这样的生意人,只能通过小心翼翼的研究,利用同一种股票在不同市场的微小差价,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来赢利。不过那时,欧洲人只同欧洲人打交道,美洲人只同美洲人接触。这种地方观念使索罗斯有利可图,使得他在欧洲证券方面大有作为。

1960年,索罗斯第一次对外国金融市场进行了成功的试验。通过调查,索罗斯发现,由于安联公司的股票和不动产业务上涨,其股票售价与资产价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他建议人们购买安联公司的股票。摩根担保公司和德雷福斯购买了大量的安联公司的股份,但其他人并不相信。事实上,索罗斯对了,安联股票的价值翻了三倍。索罗斯名声大振。

所以说,对于华尔街从事的商业运作而言,他们不是在简单地做交易买卖,实则在进行风险管理而已。他们的“风险意识”让他们有了敏锐的商业直觉,能够及时嗅出风险和利益的到来,及时找出对策,化风险于利益,从而在生意场上游刃有余。

什么是冒险的勇气?明知道危险很大,还要去做,那就成了冒险。在商家的战场上,危险越大,战绩也就越大。所以,当机会来临的时候,那些胆小的,躲避它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洛克菲勒踏入社会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在一家名为休威·泰德的公司做书记员,这是他精于计算的良好开端。

在休威公司的第三年,他已经对中间商的生意掌握了十之八九,并且对这个行当跃跃欲试。在这一年,他未经老板同意,就自作主张地做起了小麦粉和火腿生意。不久,新闻媒介报道的饥荒在英国发生了,使他的计划得以付诸实施。

由于他的冒险建议,使休威公司囤积在仓库里的食品货物发往欧洲饥荒蔓延的地区,赚得了巨额利润。为此,洛克菲勒要求公司为他加薪到800美元,但是被拒绝了。于是,洛克菲勒决定辞掉这份工作,创办自己的公司。

1859年3月的一天,在克利夫兰街32号,洛克菲勒与人合伙经营的公司开张了,当时洛克菲勒不过19岁。在这个经纪行里,他仍然主要干老本行——经营各种与数字联系密切的资金等项目。由于他的敢作敢为,公司一直处于赢利状态。

南北战争爆发以后,很多人忙着保命,但是洛克菲勒却密切地注视着战争形势的发展,从中嗅出一笔战争财的味道。

据说,他的墙上挂满了战况图和各种从华盛顿传来的政治新闻以及前线的最新动态。他不时用笔在内容丰富的墙上点点画画,或埋头记录着什么。洛克菲勒通过对战争形势的分析,使投机生意做得非常红火。

世界上很多事情,没有人能够预料到它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所以这些事情都是有风险的。有的人就是因为害怕风险而没有勇气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人注定一生平庸,无所作为。华尔街巨商则正好相反,他们喜欢冒险,他们有勇气去面对可能出现的失败,喜欢凭借勇气改变命运。

事实上,所有的市场决策,实际上都是冒险。因为我们不可能具备十足的把握,保证没有任何意外,一定能够成功。所以说,冒险是不能回避的。华尔街巨商在冒险方面尤为杰出,他们也因此成为众商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我们也要培养华尔街巨商这般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不过,冒险不是埋头往前冲,在冒险之前,一定要调查好,准备好,做一个有准备的冒险家,这样才能踏上捷径。否则,你的风险投资就真的变成了赌博。

多一份决心,添一份力量

俄罗斯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把你的帽子扔进围墙里。”意思是说,当你想翻过一堵很难攀越的围墙时,就把帽子先扔过去,这样你就会想尽办法翻越它,为的是一定要把帽子拿回来。人往往就是这样,当自信心不够的时候,总是给自己一条后退的路,一个逃避的借口。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错过了许多可以“跨越栅栏”的机会。而“把帽子扔过去”,就斩断了那似有似无的退路和借口,你只能用自信来鼓励自己,去“背水一战”。所以,做任何事情,多一份决心,我们就等于多了一份前进的力量。

“我不行”是一种负信息,是缺乏决心的具体表现。总是用这种信息来暗示自己,一种“我不行”的形象就被自己不知不觉地塑造出来了。而“我能行”是一种正信息,是华尔街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总是用正信息来调控自己,一种“我能行”的形象也就不知不觉地塑造出来了。

“我能行”与“我不行”,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我能行”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而“我不行”正是失败者失败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失去的是成功的重要支柱——自信。“我能行”,可以给我们一份坚持的信念,让我们创造出奇迹。

巴拉尼年幼时患了骨结核病,由于家境不富裕,无法医治好,他的膝关节永久性地僵硬了。但是,他并没有因此丧失生活的信心,相反,却增强了生存下去和做出成绩的决心。他下定决心要学习医学,历尽艰苦,终于学有所成。

他对医学研究精深,特别对耳科绝症有独到研究。他一生发表了近200篇医学科研论文和两本很有研究价值的论著《半规管的生理学与病理学》和《前庭器的机能试验》。由于科研成果卓著,他获得了所在国奥地利皇家授予的爵位,并于191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可以说,这些荣誉和奖励是对他的坚定决心的一种报酬。坚定的决心是催人奋进和获取成功的法宝,也是华尔街巨富的一种制胜术。因为有了坚定的决心,就会产生信心。有了成功的信心,就会设法发挥自己潜在的力量。将这种力量用于自己的奋斗目标上,就可以排除万难,敢于面对现实,坚持下去,最终获得成功。

一只老式的大肚煤炉被用作乡村校舍取暖之用。一个小男孩每天早晨提前到学校生火,在老师和学生们到来之前让房间里变得暖和一些。

一天,师生们来到学校时,发现校舍被熊熊烈火吞没。他们把失去知觉的小男孩从火中救出来时,此时,他已是奄奄一息了。他的下半身被严重烧伤,被赶紧送往附近的一个乡村医院。

被严重烧伤、神志不清的小男孩躺在床上,模糊地听到医生在对他母亲说话。医生告诉他的母亲,他的儿子难逃一死,因为可怕的大火已经烧坏了他的下半身。

但勇敢的小男孩并不想死,他决心活下来。结果,让医生惊讶不已的是,他真的活了下来。当危险期过去之后,他又听到医生对他母亲悄悄说:因为大火吞噬了他下肢的许多肌肉,这下他注定要做一辈子的残废人。

这个勇敢的男孩再一次下定决心——他不想做一个瘸子,他要走路。但不幸的是,他的腰部以下无法活动。他细瘦的双腿在那里摇摇晃晃,一点儿也没有知觉。

他终于出院了。每天他母亲要为他按摩双腿,但他毫无知觉,然而他再次站起来的决心依然是那么坚定。

除了在床上的时候,他就坐在一张轮椅中。在阳光明媚的一天,他的母亲推着轮椅,让他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这一天,他不再坐在轮椅里,而是用自己的上身扑下轮椅,拖着双腿,在草地上爬行。

他爬到院子的围栏边,费力地抓住围栏,让自己的身体直立起来。然后,一根栏杆接着一根栏杆,他开始拉住围栏把自己向前拖,心中想着自己一定会走。他开始每天这样锻炼,直到院子的围栏边拖出了一条小径。他一心想着自己能再次走路。

最后,通过每天按摩和钢铁般的毅力和决心,他终于能够自己站立了。接着,他可以自己摇摇晃晃地行走,再接着,他可以自己跑了。

他开始步行去学校,然后跑步上学——他跑步纯粹是为了享受那种飞跑的快乐。在大学里,他入选校田径队。

后来,在麦迪逊广场花园,这个没想到会活下来、肯定无法行走、更别梦想跑步的意志坚定的年轻人,格兰·坎宁安博士,打破了一英里的世界纪录。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决心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大得多。在人生的游戏中,不尽如人意的事常会发生,每个人都没有悲观的必要,失败乃是成功必经的过程,关键是要有决心。昨天或今日的失败,并不意味最后的结局。活用失败与错误,是自我教育和提高的有效途径。

瓦尔特·斯格特在55岁的时候欠了60万美元的债务。他决心还清每一分钱。这个决心使他更加自信,激励他不懈努力,全身心地为实现目标作出各种设想。他身上的每一个神经和细胞都在说着:“一定要把债务还清。”身体中的每一滴血液好像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奔波着。最终,债务还清了。

他在日记中写道:“当我遇到可怕的困难时,我甚至希望长睡不起,再也不要面对它们。但是我没有那么做。竭尽所能使我最终战胜了困难。”那种坚强的意志完全支配了他所有的行为,使他不断进取,从不懈怠。

华尔街巨富都是那些对自己抱有坚定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人。他们正是在各自不同信念的支撑下,下定决心,才能够走过千难万险,最终实现梦想。对于他们来说,支持自己前进的伟大动力,是坚定的决心,更是坚信自己能够实现梦想的信心。

做事的决心是你走向成功的最有力的保证。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决定你成败的不是能力的高低,而是你是否下定决心,是否相信自己“我能行”。

当今,华尔街商界流行一个著名观点:成功来源于你是想要,还是一定要。如果仅仅是想要,可能我们什么都得不到,如果是一定要,那就一定有方法可以得到。成功来源于“我要!”。我要,我就能;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吃苦耐劳永远是成功的前奏

做股票投资的人大都知晓彼得·林奇这位传奇的投资大师。他在管理富达麦哲伦基金的13年间取得了巨大成绩:使麦哲伦基金的管理资产从20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29%,麦哲伦基金也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

有人总结彼得·林奇连续13年战胜市场的三个主要原因:比别人更加吃苦;比别人更加重视调研;比别人更加灵活。列举的数据是每年他要访问那么多数目的公司,每天要比普通经理人超额工作那么多个小时等。这些都是彼得·林奇全身心投入的印证。

吃苦对华尔街富豪来说算不上是考验,而是如同家常便饭。因为,没有汗水,就没有收获。没有吃苦的精神就难成大事。

香港超人李嘉诚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界领袖之一,同时他也是香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千亿富翁。他所建立的长江实业为香港的第一大企业集团,他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吃苦耐劳的精神。

李嘉诚幼年丧父,家庭的重担由他一肩扛起。14岁,正是一般青少年求学的黄金岁月,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然而,迫于生计,他不得不选择辍学,走上谋职一途。后来,他好不容易在港岛西营盘的春茗茶楼找到一份服务生的工作。每天清晨5点左右,一般人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就必须提起精神从温暖的被窝中爬起,然后赶到茶楼准备茶水及茶点。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5个小时以上。生活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场严酷的考验与磨炼。

舅父非常疼爱李嘉诚,为了让他能够准时上班,就买了一只小闹钟送他。他把闹钟调快了10分钟,以便能最早一个赶到茶楼开门工作。茶楼的老板对他的吃苦肯干深为赞赏,所以李嘉诚就成为茶楼中加薪最快的一位员工。

曾有人问李嘉诚的成功秘诀。李嘉诚讲了下面这则故事:

在一次演讲会上,有人问69岁的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其推销的秘诀是什么,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

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李嘉诚讲的这个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人生中任何一种成功都不是唾手可得的。不能吃苦、不肯吃苦,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不会吃苦的人就不会去做一番事业并从中得到收获,因为任何事业都需要奋斗。虽然任何事业都可以得到金钱,但事业却不易成功,因为奋斗需要吃苦。金钱是有限的,用完了就没有了,然而吃苦的精神是无限的,只要能吃苦,金钱也就不会缺少了。可以说,吃苦是获得金钱的前提,吃苦也是一种资本。

多年以前,源太郎失业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位美国军官那里学会了擦鞋。他很快就迷上了这种工作,只要听说哪里有出色的擦鞋匠,就千方百计地赶去请教,虚心学习。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源太郎的技艺越来越精湛。他的擦鞋方法别具一格:不用鞋刷,而用棉布绕在右手食指和中指上代替。那些早已失去光泽的旧皮鞋,经他匠心独具的一番擦拭,无不焕然一新,光可鉴人。

在业余时间里,源太郎就到各种档次的商场鞋柜参观,加深自己对各国不同品牌皮鞋的了解。他还经常到人群聚集的大街上,细心观察人们穿着皮鞋走路的不同姿态。就这样,源太郎逐渐养成了高深的职业素养。只要他与人擦肩而过,便能知道对方的皮鞋皮质如何,产自何处。从鞋的磨损部位和程度,就可以说出这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

他的超群技艺,打动了东京一家名叫“凯比特”的四星级饭店经理,他将源太郎请到饭店,专门为来这里的顾客擦鞋。

令人惊讶的是,自从源太郎来到“凯比特”之后,演艺界、文化界、商界乃至政界的众多名人,一到东京便非“凯比特”不住。他们对此处情有独钟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要享受一下源太郎的“五星级服务”。当他们穿着焕然一新的皮鞋翩然而去时,就深深地记下了源太郎的名字。

源太郎一丝不苟的精神和非同凡响的绝技,为他赢得了众多顾客的青睐。他的客户不只来自东京、大阪、北海道,还来自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在他简朴的工作室内,堆满了发往各地的速寄鞋箱。

如今的源太郎,早已成为“凯比特”的一块金字招牌。然而,当初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擦鞋匠竟能拥有今天这样的成功。

吃苦耐劳会使人在今后的人生中遇事不惊,化险为夷。将吃苦耐劳与成功绝对分开是不可能的。没有汗水怎会有收获呢?成功是对吃苦耐劳的奖赏。倒是那些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在人生求索的征途中要时时提防暗礁的袭击。

每个想成功的人,都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所以,不要轻视它,而要欣赏它。当获得成功时,你就会明白,原来吃苦耐劳对人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啊。虽说没有谁喜欢苦难,但华尔街巨富大多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

吃苦耐劳是华尔街巨富成功的秘诀。那些能吃苦耐劳的人,很少有不成功的。这是因为苦吃惯了,便不再把吃苦当苦,而是泰然处之,遇到挫折也能积极进取。怕吃苦,不但难以养成积极进取的习惯,反而会对困难挫折采取逃避的态度,这样的人当然也就很难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