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3043900000009

第9章 保护绿色赣鄱(3)

参观完刘友诚家,大家又走访了5户人家,所见到的情形与刘友诚家大同小异。目前,新江村民又拉开了新一轮建沼气池的序幕。这里,已经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猪—沼—蚕”、“猪—沼—鱼”、“猪—沼—菜”等能源生态模式。通过这种生态模式,不但有效地优化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而且减少了对木材燃料的消耗。据全县的统计,全县现已建成沼气池近10000座,每年可处理畜禽粪便15万吨,畜禽粪便处理率达86%,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利用沼气每年可减少1万多吨碳排放,节约各类费用1000多万元。

参观结束了,大家就要返程了。但还有很多人仍依依不舍地回头张望。

“大家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个村庄的?”老师显然想考考大家此行的收获。

“我们的生活很绿色!”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点评】自工业化革命以来,石化能源的大量使用,已经向空气中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其他工业烟尘,从而导致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人类的许多健康问题也因此而发生。而农村对木材的大量砍伐,也破坏了我们的植被和环境。从环境保护、人类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以风能、水能、沼气、潮汐能、太阳能等洁净能源代替石化能源应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

八、赣江源头的护绿人

赣江是江西儿女的母亲河,由南向北流贯全省。赣江的源头历来就有“江西水塔”之称,每年为赣江提供数千万立方米的一类水源。

2011年12月6日,江西日报的记者团决定前往赣江的源头—石城体验一下护林员的辛劳。

眼下虽然已是寒冷的冬季,但当记者们走进赣江源地区,看到的却仍然是绿意浓浓、泉水潺潺的原生态美景。让人尤为感动的是,为给赣江送去一泓清澈的水源,石城县40多名护林员披荆斩棘地穿梭在赣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常年与青山绿水为伴。

在保护区管理处主任余正良的指导下,记者们穿上大衣,带上砍刀和电筒等工具,和护林员一起,骑着摩托车出发了。大约骑行半个小时后,记者将摩托车存放在赣江源村的范大彬家中。

“范大彬是管理处的退休干部,退休后义务照看护林车辆,10多年来从未要过报酬。”余正良告诉记者们。

“真的非常值得我们敬佩!”记者由衷地表示感叹。

从范大彬家出发,记者一行开始了巡山护林之旅。因为保护区不允许砍伐树木,所以行进时只能清理路旁的杂草和荆棘。

“哎哟!”一位记者的手不小心被半腰高的荆棘划破了。

“对于我们来说,磕磕碰碰是免不了的,刺伤流血也是家常便饭。”前面带路的护林员陈年荣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经过艰难的攀爬,大家终于到达了高桥护林站。说是护林站,其实就是用竹子和废旧木头围成的简易卧室。卧室只有10余平方米大小,里面有一张简易床、一盏煤油灯,不时有冷风从竹墙的缝隙里窜进来。伴着山风,简易的观察站不时发生喀喇喇的声音,令人感到有点恐惧。

“为了方便护林员休息和住宿,保护区设立了10多个这样的护林站,40多名护林员轮流到护林站值班。”余正良告诉记者。

“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真的是不容易!”记者被护林员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动。

“这还不算什么。前面的观察站在森林的更深处,环境更加恶劣。记者朋友们,要不休息一会吧?”余正良并没有什么感动。不过,记者确实走累了,巴不得休息一下。

休息片刻后,记者咬咬牙继续前行。此时的山路更加陡峭,为了减轻大家的劳累感,护林员陈驿前娓娓道出他们的护林故事。

“赣江源村以前有个叫范大有的村民,在当地是靠造纸发家致富的。2004年,赣江源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大有在我们的宣传下,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关闭纸寮,下山开发荒田植树造林,并且以身说法,动员了10多户造纸户关寮植树。今年,范大有被保护区聘为森林‘三防员’。”

“什么是‘三防员’?”记者不解地问道。

“就是防火、防盗、防病虫害。”余正良答道。

“这几年,为了保护好赣江源,石城政府出台了建房资金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先后引导了50多户源区群众从高山往乡镇移民;目前,赣江源周边已经有100多户造纸户关寮下山转产。除此之外,政府还将200多名伐木工返聘为护林员。经过保护,这里的植被资源已经非常丰富了。”余正良边走边介绍道,丝毫看不出疲惫。

“前面有一条蛇,好大哦!”一位记者惊呼道。

“很正常!我们巡查时经常可以看到野猪、黄麂等,这里已经成为众多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天堂。”余正良仍不以为然。

“是啊!这确实要归功于政府的保护,也要感谢你们的努力。我们才会有这样好的源头植被。正是因为有这样好的源头植被,我们才能拥有赣江的一泓清水。”记者内心之处有所感动了。

“能为保护赣江源出力,为鄱阳湖送去一泓清水,我们感到很自豪。有青山绿树为伴,我们其实并不孤独。”余正良很低调地回答道。

“当然,保护赣江源,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关心,来参与。”余正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是啊!我们正筹划开展‘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的活动,要形成保护赣江源的合力,要使我们的赣江源保护区流出的水永远是一类优质水。”记者把此行的目的直白地说出。

……

不知不觉中,大家到了石寮护林站,记者们早已汗流浃背。

“自从走进赣江源自然保护区那天起,我就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希望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源头的行动中来,精心呵护我们的母亲河。”临近采访结束,余正良拉着记者的手说。

“是啊!我们一定要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呵护我们的母亲河!”通过采访,记者们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了。

【点评】对于我们的母亲河,保护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江西人民的生活和健康。这种保护,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在我们赣江的源头,有着一大批默默无闻的护林员、巡林员,他们以自己平凡的工作,创造着令人敬佩的、有益于人类的伟大事业。正是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我们现在的“一江绿水”。

九、别致的“中国山水画”

到这座有着“中国50佳最美小城”之誉的边城采访,记者犹如走进一幅淡雅、别致的中国山水画,山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画中的意境,让人流连忘返。

记者来到武宁县甫田乡茶棋村一个叫平饶的小岛。在那里,见到了全国劳动模范徐红建。尽管他今年才32岁,却在这个荒岛上开垦了15年,挖断了50把锄头,穿破了80多双胶鞋,垦种出480多亩果园,全村15户村民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将沿湖的3000多亩荒山都披上了绿装。

“这是我的家乡,上天赋予这么美的山水,不好好保护它,真对不起子孙后代。善待山水,就是善待自己!”他笑着对记者说。

“这话说得多实在啊!”在记者的采访本上,记着许多普通人的故事。为了保护生态,创造美好的环境,尽管他们的能力有限,却用自己的辛勤,为武宁这幅精美的山水画,添上了最平凡的一笔!

“在我们的保护区里,不准开山采石、采矿,也不能开办任何有污染的企业。去年一年,我们县就关闭了30多家小造纸厂、小化工厂、小煤窑。”徐红建和记者谈起政府的保护政策。

“是啊!要保护好武宁的山水生态,不仅仅在于政府,还在于人民群众的行动。只有上下形成一股合力,才能创造武宁美好的今天和未来!”记者们深有感触地说。

参观完了平饶岛,记者又来到宋溪镇王埠村,只见西海三面将村子围住,山上秀竹成林,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这里以前全是荒山,在县里的支持下,我家投入40万元,将3000多亩山地租赁过来,全部垦种了桂竹。不仅使山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美化,而且每年还有20万元的收入呢!”村民李豹热情地给我当着向导,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接着,我们又到了杨洲乡界牌村的花源谷。这里紧紧挨着庐山西海,占地达8000余亩的十几个荒岛,现已改造成我国最大的木本花草观赏园,20余万株梅花、紫荆、玉兰、蜜桃等树苗已按带状种植在山山岭岭上。眼下正是腊梅怒放的季节,漫山红梅点点,与绿水相映成景,好一个冬季赏梅的去处。

“这里以前是典型的残次林区,我们在开发中,保留着乔木,然后有规划地栽种花木,不仅生态品位得到了质的提高,而且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景点,每个月都有鲜花次第开放,供游人欣赏呢!”负责开发的江西花源谷旅游公司董事长、来自深圳的孙中华兴奋地对记者说。

最后一站是城中的朝阳湖,这是一个面积达14公顷的湖泊。原先,它是一个死水湖,蓝藻滋生、臭气冲天,湖畔居民热天也不敢开窗,湖里的鱼也没人敢吃。2010年,县里筹资4550万元对它进行综合治理,把活水引进朝阳湖,并沿湖种植绿化带,在湖上新建了一批景观桥梁,使臭水湖变成了一个景观湖。

“这可是画龙点睛之笔,这个湖的治理,将县城的品位提升了一个档次,给山水武宁增添了亮色!”记者随机采访了在湖边散步的居民陈小莉,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

参观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但记者一点也感不到疲惫,脑海始终浮现一个字—美!

是啊!武宁之秀在于山,层峦吐绿。而绿峦之灵在于水,清澈如镜。美丽的山水武宁,不就是一幅别致的“中国山水画”吗?

【点评】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违背规律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在这方面,武宁为我们做出了一个杰出的榜样。一到江西武宁县,可以说是处处显山露水,不仅保留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而且使自己获得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十、鸳鸯回家了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溪流水去无声。”自深藏闺中的“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脱颖而出后,这里已成为世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而婺源的鸳鸯湖,更是世界野生鸳鸯的越冬栖息地。每天的清晨和黄昏,人们都可以看见它们飞到湖心小岛上觅食,白天,它们在环境恬静幽美的湖水山林间嬉戏、飞翔,雌雄不离、恩恩爱爱,场景非常和谐自然。

为什么野生鸳鸯偏爱这里?现在正是鸳鸯回家的季节,记者们决定驱车到那里一探究竟。

一到婺源的赋春镇,记者就发现鸳鸯湖果然名不虚传。湖边的小山上栖息着早归的鸳鸯,欢快的鸣叫声不绝于耳。对对鸳鸯浮游于湖面,红嘴翠羽如鲜花般盛开于碧波之上。

“自从1986年发现了鸳鸯后,每年都有大批鸳鸯‘携儿带女’翩然飞来,在这里越冬栖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

“一般是什么季节来的?每年来的鸳鸯数量多不多?”记者问。

“11月份左右来,第二年4、5月份离开。去年有鸳鸯大约2300多对呢!”工作人员回答道。

“我看到鸳鸯了!你看那边。”边上有游客指着湖边叫道。

果然,湖岸北边有几十只鸳鸯成群结对在湖面中尽情嬉戏,有的伸头曲颈,在水上两翼击水;有的在湖岸边互相依偎,卿卿我我,窃窃私语。一旦有游船靠近,鸳鸯便掠过水面,惊鸿展翅,姿态万千。

“现在还是第一批,在未来的一两个月内,还会有更多的鸳鸯抵达。到那时,场面就更壮观了!”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道。

“为什么鸳鸯喜欢到这里来越冬?”记者抛出了自己思考已久的问题,也不忘此行的目的。

“我想,原因很多。首先就是气候好。这里冬季气温一般不低于零下3摄氏度,非常适宜鸟类越冬。所以,一到冬天,它们就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长途跋涉来到这里越冬。”

“还有呢?”记者恨不得马上知道所有的答案。

“还有一个就是环境好。我们婺源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2%,鸳鸯湖的环境更好。这几年,我们县大力实施植树造林、‘花开百村’等工程,环境越来越好了。这么好的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鸳鸯来到这里。目前除鸳鸯湖外,我们县的秋口镇月亮湾、太白镇叶坑水库、星江河等县内众多河流中也发现了鸳鸯的美丽身影。”

是啊!鸳鸯湖生态保护小区的环境非常优美,黛色的山林可以说是连绵不绝,湖面的环境幽雅恬静,湖水澄碧如玉,空气清新甘美。这里确实是鸳鸯生活的好场所。

“还有呢?”

“还有就是人好。”

“怎么一个好法?说来听听。”记者有点迫切了。

“鸳鸯主要是以野果为食,随着鸳鸯数量的增多,食物经常出现短缺。为留住鸳鸯,吸引更多的鸳鸯在这里过冬,我们景区管理人员每天根据情况到鸳鸯觅食地投放稻谷,一天上百斤,雷打不动。而且,我们还专门安排了护鸟员轮流值守。”工作人员慢条斯理地答道。

“为了给鸳鸯一个好的栖息条件,我们鸳鸯湖风景区投入300多万元,建了一条长达5000多米的旅游公路和浮桥、铁索桥等,直接通向湖心岛,既不会惊扰鸳鸯,又方便了游客。湖区原有1艘20多万元的机动大船和2艘6万多元的机动快艇,为了不打扰鸳鸯的生活,景区将这些大船和快艇全部停开,花20多万元购买了多艘无噪声、无污染的电瓶船。游客乘坐这种电瓶船,不但不会污染湖水,还可以近距离观赏鸳鸯。为了防止生活污水污染水质,每天除必要的值班人员外,其他员工一律撤出湖心岛,不准在岛上吃住。”工作人员一口气又说了一大通。

“咦,那边的告示牌上写了什么?”记者的注意力突然转向了旁边。

“那是我们保护鸳鸯的告示牌。主要是叮嘱每位游客不要大喊大叫惊扰他们,更不要去捕捉到附近稻田觅食的鸳鸯。”

“附近的村民会捕捉鸳鸯吗?”

“绝对不会,附近村民始终对它们十分呵护,从来不伤害它们。”工作人员说得非常坚决。

“你认为明年鸳鸯还会回来吗?”记者想做个进一步考察,随机问了一下附近的村民。

“当然会回来!鸳鸯很愿意来我们家乡,也许它们知道,这里的人们不会伤害它们,也许它们发现了这里的山山水水特别秀美清澈吧,现在就是孩子们都知道这是保护动物。”村民回答的时候,充满了骄傲。

“果然是山好,水好,人更好!”记者表示由衷的赞叹。

是啊!鸳鸯回家了!鸳鸯回家的背后,是因为家里为它们做了这么多细致周到的工作。良好的生态,充足的食物、适宜的气候,鸳鸯怎能不恋家呢?这次的采访让记者若有所思,也有了很多的感动。

【点评】我们提倡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婺源的鸳鸯湖,当地人民非常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爱鸳鸯、护鸳鸯的观念深入人心。正因为如此,远在西伯利亚的鸳鸯才会年复一年地回到这个家,这也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