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不仅是帮助保存记忆、积累素材的好方法,而且能在写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俄国文坛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就是典型的代表。托尔斯泰有个习惯,就是随身总带着一个笔记本,不论是在散步还是坐下和客人喝茶,甚至在球场上和孩子们嬉戏,他都会不时拿出来往里面记下点什么。他时常对人说:“我有一个藏万物的‘百宝囊’,我带着它到处走”。这个“百宝囊”指的就是他的随身笔记本。在写《战争与和平》期间,他带着自己的“百宝囊”走遍了全莫斯科的图书馆,访遍了所有能给他讲一丁点与写作情况有关的人,记满了一本又一本笔记,当然也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了真实再现波罗金诺战场的具体场景,他还拿着总司令部的地图和“百宝囊”,骑着马在山间巡视了足足几天。当这部耗时27年、长达1500页的鸿篇巨着完成后,他回忆起写作的艰辛历程时,不无自豪地掏出自己厚厚一叠的“百宝囊”对人说:“我这本历史小说中的人物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有根据的,都不是虚构的。”据说在托尔斯泰的“百宝囊”既有与人谈话的记录,又有生动细节的备忘,还有许多生活百科知识的集锦,甚至还画有各种物理实验的图样呢!他告诫文学后辈们说:“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们记下来。”总是伴随着托尔斯泰的“百宝囊”,也成了他毕生写作的材料仓库。除了《战争与和平》外,他的不朽名着《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及大量中短篇小说、散文等写作素材,很多都取自他的这些“百宝囊”里。
杰克·伦敦的“笨办法”。杰克·伦敦(1876-1916)是自学成才的美国着名作家,与契诃夫、莫泊桑一起被并称为是十九世纪世界最杰出的三位短篇小说大师。他出身贫寒,青少年时代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流浪各地,当过报童、工人、水手等社会最底层的职位。他还淘过金,曾因“无业游民”罪而被捕入狱,罚过苦工。由于没读过多少书,又向往文学艺术,为了掌握语言艺术、丰富词汇,从漂泊生涯时期开始,他就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经常把词典和书里的生僻词句抄在小小的纸片上,然后把它们挂在窗帘、衣架、橱柜、床帐等上面,甚至塞在镜子缝里,以便在刷牙、刮脸、穿衣、睡觉前后都能随时看一看、记一记。他还常把一些小纸片放在衣兜里,外出散步或参加社会活动间隙,就抽出来念一念,态度谦恭得像小学生学生字一样。这种习惯,据说他一直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十分重视向生活汲取创作素材和“营养”,总是随身带着纸笔,把听到、看到和想到的随手记下来,然后依据它们整理成章。有趣的是,他成名之后,为了获取第一手创作材料,还不惜花钱广交朋友,无论是工人、农民、手工业者,还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都是他家的座上常客。他请他们吃饭,跟他们聊天,向他们请教,然后不忘把这些谈话仔细地记录下来。
从以上名家从事文学创作过程中,对资料的收集积累的重视程度上,我们不难看出:资料的积累是成功写作的第一步。
杰出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宝藏”,而且成为叩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积累的形式一般有:
1.平时多阅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
2.观察练笔,平时要多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
3.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平时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
4.强记积累,不少名篇佳作、名言警句,以及成语、歇后语等,在阅读欣赏之后,还必须反复吟诵,琅琅上口,达到熟练背诵,到写作时,就能成为锦上添花的写作材料。
4.写作前,要选一个好的角度
人们在拍照时,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而选择一个配有背景的好角度,拍出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神态,这对摄影者来说至关重要。
作文也同摄影一样,要讲究角度。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表现文章的主题,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和成败。
例如,有一位同学读了课文《失街亭》以后,就“斩马谡”的情节发表看法,写了《从孔明斩马谡谈起》的读后感,由于选择了“孔明用人”的写作角度,文中提出了“与其执法如山在后,不如任人唯贤在前”的主张,对“识才、荐才”问题发表了颇有新意的见解,这就比论述“骄者必败”之类众所周知的道理新鲜多了。
如同拍照角度并无固定模式一样,写作角度的选择和确定也要运用眼力,“独辟蹊径”。高明的摄影师善于寻找理想的角度,拍出人物的千姿百态,如果我们精心选择写作角度,也就不愁文章不展露新姿了。
那么,怎样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最佳的写作角度关键是要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选择的写作角度一定是自己有话可说,有理可论的,不能感到陌生,以致心中无数,言不由衷。具体地说,最佳写作角度还要符合两个要求:
首先,角度要小。选择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小,集中一点,走笔成文,效果就好。
其次,角度要新。所谓“新”,就是不落俗套;对同一个问题和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见解也就不同。有些文章,写出来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儿见过,这除了材料陈旧之外,主要是写作角度不新,无法写出新意来。必须明白,只有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
回到原点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蓦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面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着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回到原点,重拾本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这是一篇高考优秀作文。文章从人的性情角度,论述“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的观点,立意新颖,思路清晰,构思严密。
鲁迅先生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这段材料可以选择下面几个角度展开议论:
1.创新需要勇士,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2.探索会有失败,失败者也值得感谢。
3.对创新者的成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
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个角度更好些?
5.写作前要列出提纲
提纲就是文章的提要,就是简明扼要的写作计划。写作前要有提纲,就像盖房屋先要有设计图。
我们有些同学写作文,往往对想写的材料不作全面安排,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就如俗话所说:“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是哪里。”这种随想随写,随写随想的情况,就容易造成条理不清,层次混乱,或遗漏了某些主要内容,或颠倒了材料的次序,或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况或发生详略不当的毛病……有的时候甚至还煞不了尾,或者写不下去,卡了“壳”。为了避免这些毛病,必须重视编写作文提纲。
提纲编写程序如下:
1拟制文章标题。
2写主题句。
3简述内容。
4结构方式。
5正文(包括开头、中间、结尾)。
下面是以《记一场鼓号仪仗队比赛》为题,所拟制的写作提纲:
标题:记一场鼓号仪仗队比赛。
主题句:团结就是力量。
内容简介:通过叙述鼓号仪仗队比赛的过程,反映了同学们齐心协力参加比赛的生动情形,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启迪。
结构:纵向式。
正文:
一、开头概述事情的时间、结果等。可以议论事情对自己的影响。(略写)
二、中间从前到后详细叙述事情过程。
1.出发。时、地、人等以及心理。(次详)
2.到达。有场面描写。(次详)
3.表演。细节。个人。自己的感受。(详写)
4.成绩。心情。点出意义即主题句。(略写)
三、结尾重申意义,照应开头,发出感慨。(略写)
拟制提纲要注意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考虑好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与照应,以及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法、方式。
以《坚持》为题,请试着编写写作提纲。
6.写作要注意段落和层次
写作时,为了把文章的中心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一定要分段。划分段落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和内容的多少而定。既要注意一个段落只说明一层意思,又要注意不要分得太细,同学们习作常出现两种情况:有时段落包含的内容太多,本来好几层意思,硬挤在一起,弄得层次不清;有时段落又分得太细,本来只有一层意思,硬分成几段,搞得支离破碎。那么怎样合理组织篇章的段落呢?
首先,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
一般说来,分段的目的就是要反映篇章的层次,体现作者的思路,而要反映篇章的层次,就必须注意段落的意思要单一而完整。所谓“单一”,就是一个段落只表现一个中心意思,一个段落里的所有句子或句群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意思来发挥,与此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话,应该少说或不说。所谓“完整”,就是一个段落应该把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讲完、讲清楚,不把属于这个段落的话放到别的段落中去。如果把属于甲段落的意思放到乙段落中,甲段落便不完整,乙段落便不单一。从这点出发,组织篇章时,要注意把不同意思的文字分开,让它们各自成段;把同一意思的文字合并在一起,组成一个表意完整的段落。内容不单一,意思庞杂或分段过细,意思不完整,在组织段落时都是应该避免的。
有时为了表达某种感情,或者为了表示某种强调,也可以把本该合为一段的内容分成几段。例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第四部分: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相近,又与前一段相承接,本来可以组织成一段,作者却让它们各自独立成段,突出了对段祺瑞政府及流言的愤怒之情。又如鲁迅《故乡》的开头: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这三段意义上紧密联系,也可以合成一段,但是为了强调故乡的遥远和离别的长久,强调“我”对故乡发生变化的感慨,作者将它们分成三段,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其次,要围绕中心组织段落,注意段落中心的表达。
篇要有篇的中心,段也要有段的中心。段的中心是由篇的中心派生出来的,它必须紧扣篇的中心,不能游离,旁生枝节。
一般的文章,段的中心可以在某个地方直接点明:或者先在开头说出段的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生发开去,组织材料;或者先叙述事实,然后从事实中归纳出段的中心,放在段的结尾;或者归纳出中心以后,下边再继续作些说明,放在段的中间。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开头一段,先说明他行动上处处有套子,然后总结说:“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接着又对这句话作具体说明,段的中心就是在中间点明的。
有时,段的中心也可以不直接点明,而是隐含在整个段落当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例如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很多段落都没有直接点明中心。以最后一段为例,作者对反动派罪恶行径的控诉、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就是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
确定了段的中心,还要用一些句子或句群来发挥这个中心。这些句子或句群要紧紧围绕中心,在意思上互相联系,不能互不相干,各行其是。发挥段的中心有各种办法:或者把中心作一番分析,或者举出具体的材料或事例,或者从正反两方面作对比,或者运用比喻等办法来阐述,等等。总之,要把中心说清楚,说透彻,让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和接受。
最后,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段落组成一个完整的篇章,段与段之间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组合关系。如果上一段和下一段缺乏联系,组织的话语肯定是不连贯的,段与段之间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系:
并列关系:段与段平等地并列在一起。
承接关系:段与段之间是连续的事件或连续的动作。
递进关系:几个段落所表达的意思,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转折关系:前后两个段落意思相反。
因果关系:几个段落之间有因果联系。
总分关系:或者先总说后分说,或者先分说后总说。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