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健康心理调节师
3050900000006

第6章 塑造一个健康的你(1)

人格是终生受用的财富,知识是可以慢慢积累的,但有知识并不能决定一个人能够走多远,但是如果有一个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它可以让你去获得你应获得的东西,不断的进步。

“离开了父亲,我怎么办呢?”

——解析依赖型人格

人类社会不是暖巢,那里既有明媚的春光,美好的友情和亲情,也有惊涛骇浪。一个人要能够在社会的海洋里搏击而不至于淹死,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掌握谋生的技术和本领。为了我们个人的明天也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定要学会自立。

典型范例

陈靖从事计算机工作

陈靖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为大学教授。她在家中最小,上有一个姐姐。

陈靖自小较受父亲宠爱,在家什么小事都由父亲替她干,较少自己独立做自己的事。上小学时,因怕路上会危险,都由父亲陪伴上学。周末想出去玩,也常由父亲陪着。由于这种长久的习惯,就是上了大学以后,她也很少在学校与同学交往,不用说,很少与男同学交往过。虽然父母都在大学教书,但性格上父亲较母亲精明能干,做事有主见,处理问题能力强,因此父亲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陈靖自小就很敬佩父亲,并且事事都依赖父亲,并以此为乐。在家庭中父亲极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与孩子经常沟通思想,帮助孩子处理或决定事情;因此孩子有问题或困难,也都找父亲帮助,在心目中也较尊重父亲。无形中,女儿跟母亲就缺乏亲近,很少与母亲谈女人的悄悄事。

由于陈靖已20多岁了,经朋友好意介绍,开始与一男友相识。该男友与她同岁,已获有硕士学位,智力较高,是高材生。照一般情况说来,该算是很好的异性对象。但陈靖觉得男友对于社会经验少一些,显得不够老练和成熟。尤其与自己的父亲相比,更显得社会能力差,不够理想。她认为理想的男人不仅要智力超群,而且社会能力要像父亲一样很能干。

但是她内心又很矛盾。因这次总算是头次交男友,看男友对她蛮有意思的,总邀她出去,想跟她亲近,结果让她觉得心慌,不知如何去应付。一方面脑子里想,这个男友不够理想,一方面又想到自己年纪也不小了,女儿长大该出嫁,不能太挑剔。但最糟糕的,还是自己慢慢喜欢上这个男友,但又担心将来失去能干的父亲,需自立处理,那又怎么办?

在陈靖成长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件事:当她从小学进初中时,因父亲已不能陪她上学,她有所反应,曾一度发生情绪上的毛病,患了抑郁症。当时看了精神科医师,并经父亲细心照顾以后,短期内就好转了。但这次陈靖又开始忧虑,怕万一有一天自己又生病了,照顾不了自己,而将来的丈夫又不能干,不会细心照顾她,那又怎么办等等。总之,由于这些一连串的心理烦恼,让她脑子里觉得乱,也恐慌、紧张,不知所措,唯恐自己会发疯起来。

在线点评

很明显,陈靖是由于自小依赖且爱慕父亲,缺乏独立自主的性格。一旦遇到与父亲疏远的情况,就产生心理恐慌的反应,说明她的人格是一种依赖型人格。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霍妮提出了着名的神经症人格理论,归纳了三种神经症的人格类型:依赖型、反对型和逃避型。霍妮在分析依赖型人格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几个具体的表现特征: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很渺小可怜”的感觉。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港湾的小船,又像失去了继母的灰姑娘。

2.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3.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霍妮指出:这类人群的潜意识以为如果自己依从了,别人就不会伤害自己。依赖性其实在本质上来说就是依赖型人格的具体表现。如果依赖性过强,而且总是以这种单一的方式来应付生活问题,那么这种应付方式就变成了问题,当事人反而变得无法解决问题了。

依赖型人格的处世方式使得他们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由于这类人群处处委曲求全,他们会感到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止着他们为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人爱好、想法和行为。依赖型人格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情实感无关:依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体贴与爱护就心满意足了。

参加工作的人在生活上必须要求自己具有自理能力。而在心理上的依赖性有时候会使这样的人觉得痛苦,因为他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要去附和别人,他们总是不能自己做决定,需要拿别人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对于自己的未来,他们缺少方向和目标:不过,有些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依赖性,假如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会发展成为依赖型人格障碍。

解压之道

对依赖型人格的人群的治疗,可以让他们逐步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循序渐进的进行,是可以得到纠正的。以下是对依赖型人格的一些处理建议:

1.做一些略带冒险性质的事,以增加勇气

可以选做一些略带冒险性的事,每周做一项,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的风景点做短途旅行;独自一人去参加一项娱乐活动或一周规定一天“自主日”,这一日不论做什么事情,决不依赖他人。通过做这些事情,可以增加你的勇气,改变你事事依赖他人的弱点。

心灵咖啡屋:

有一老板招聘雇员,有三人应聘。老板对第一个应聘者说,楼道有个玻璃窗,你用拳头把它击碎。应聘者执行了,幸喜那不是一块真玻璃,不然他的手就会严重受伤。老板又对第二个应聘者说,这里有一桶脏水,你把它泼到清洁工身上去。她此刻正在楼道拐角处那个小屋里休息。你不要说话,推开门泼到她身上就是了。这位应聘者提着脏水出去,找到那间小屋,推开门,果见一位女清洁工坐在那里。他也不说话,把脏水泼在她头上,回头就走,向老板交差。老板此时告诉他,坐在那里的不过是个蜡像。

老板最后对第三个应聘者说,大厅里坐个胖子,你去狠狠击他两拳。这位应聘者说,对不起,我没有理由去击他;即便有理由,我也不能用击打的方法。我因此可能不会被您录用,但我也不执行您这样的命令。此时,老板宣布,第三位应聘者被聘用,理由是他是一个勇敢的人,也是一个理性的人。他有勇气不执行老板的荒唐的命令,当然也更有勇气不执行其他人的荒唐的命令了。

一个人做事要有主见,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对此加以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2.使用诡控制法

诡控制法是指在别人要求的行为之下增加自我创造的色彩。例如,你从朋友或同事的暗示中得知她喜欢看书,你在她生日的时候送她一本书,似乎有完成任务之嫌。但这类事情的次数逐渐增多以后,你会觉得这样做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你如果主动提议带朋友去郊外旅行,或带朋友去家中做客,就证明你的自主意识已大为强化了。

3.消除童年不良印迹

依赖型的人缺乏自信,自我意识较低,这与童年时期的不良教育在心中留下的自卑痕迹有关。你可以回忆童年时父母、长辈、朋友对自己说过的具有不良影响的话,例如“你真笨,什么也不会做”,“瞧你笨手笨脚的,让我来帮你做”等,你把这些话语仔细整理出来,然后一条一条加以认知重构,并将这些话语转告给你的朋友、亲人,让他们在你试着做一些事情时,不要用这些话语来指责你,而要热情地鼓励、帮助你。

心灵咖啡屋:

在一个偏远、封闭的小镇只能听到两个电台:第一个电台专门广播名人消息、或是热门歌曲排行榜,它的收听率相当高;第二电台则是气象专业电台,它的听众只有一小群人。

一天晚上,气象电台发出紧急警告:一个威力惊人的“龙卷风”将在午夜来袭本镇,电台呼吁镇民立即疏散他处。这一小群听众立刻组织起来,有的去找镇长,有的到街上敲锣打鼓,有的打电话给第一电台,请求播出龙卷风消息,好保存身家性命。镇长说:“本镇从未有过龙卷风,龙卷风的消息是气象电台误报或捏造,为的是提高收听率。”敲锣打鼓的人则被视为疯子。而第一电台则以现场正在访问名人为由,不肯插播这一条“生死存亡”的消息。

午夜过后,小镇被夷为平地,后来者没有人知道这块地曾经是一个小镇。

有时候,我们习惯于被别人的看法左右,常常有他人如何我就如何的想法。其实,这种惰性往往会把我们带进认识的误区,而和他人一起遭致不幸。

4.对待主观意识中等的事件,应提出改进的方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

例如,在订工作计划时,你听从了同事的意见,但对这些意见你并不欣赏,便应把自己不欣赏的理由说出来,说给你的同事听。这样,在工作计划中便掺入了你自己的意见,随着自己意见的增多,便能从听从别人的意见逐步转为完全自作决定。

心灵咖啡屋:

一个士兵骑马给拿破仑送信,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猛然跌了一跤,那马就此一命呜呼。拿破仑接到了信后,立刻写了回信,交给那个士兵,吩咐士兵骑自己的马,迅速把回信送去。

那个士兵看到那匹强壮的骏马,身上装饰得无比华丽,便对拿破仑说:“不,将军,我是一个平庸的士兵,实在不配骑这匹华美强壮的骏马。”

拿破仑回答道:“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法兰西士兵所不配享有的。”

世界上到处都有像这个法国士兵一样的人!他们以为自己的地位太低微,别人拥有的种种幸福,是不属于他们的。他们以为自己是不能与那些伟大人物相提并论的,是不配享有别人的幸福的。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

没有一样东西是你不配享有的。只要对自己充满无可限量的信念,就能在你身上产生自信。一个人如果在表情和言行上时时显露着卑微,不信任自己,不尊重自己,那么这种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5.对待主观意识较强的事件,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应坚持这样做

例如某一天按自己的意愿穿鲜艳衣服去工作,那么以后就坚持穿鲜艳衣服工作,而不要因为别人的闲话而放弃,直到自己不再喜欢穿这类衣服为止。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正是改正不良习惯的突破口。

心灵咖啡屋:

当兵一个多月,还从没出过营门,听说这下要去看几十里外的城市,可把大伙乐的,跟过年似的。只有小李,一声不响,坐在床上,木木地看大伙忙碌着出发。班长见了,催促道,小李,还不快准备下,马上要集合了。小李应答一声,站起身,东瞅瞅西瞧瞧地想准备个什么,可双手依旧虚空地垂挂着,没一点忙乎的意思。你怎么了小李,是不是不想走啊,班长吆喝道。小李一下接过话头,是不是可以不去的,班长?

班长看了小李一眼,你是不是不想去嘛。小李点点头,可以不去我就不去了,一边说一边来来回回地搓着手。为什么?班长走过来。小李低下头,沉默了许久才说,我没钱,去城里没意思。班长说,没钱去看看也好嘛。不想看,小李说,光看有什么意思呢。班长说你想好了,进回城可不容易,不是想去就能去的,过了这村没这店!小李说想好了,不去。看了看班长又说,如果规定要去我就去。那倒没规定,班长说,你自己决定吧,要去就赶紧准备下,不去就算了。小李说,算了,不去。

对于有些小事既然自己已下了决定,就坚决执行,不要随大流,也不要后悔。不要小看这些小事,如果能常常很快地作出决定,反而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独立性。

“凭什么要听你的?你凭什么命令我?”

——解析被动攻击个性

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的人,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尽管因为年轻,他会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终会和成就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这是自己的。

典型范例

小姜服装点老板

小姜的父亲是个很严厉的人,对家人经常都是用一种命令的口气说话,而且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母亲经常被父亲气得大哭,而小姜小时候也常常因为完成不了父亲的要求而受到严厉的打骂。

小姜对父亲又气又恨,对父亲的那种命令的口气无奈又厌恶。长大以后小姜渐渐对父亲的命令越来越反感,发展到后来随口答应后就不理不睬了。小姜心里总是会对自己说:“你凭什么老是命令我?”他对父亲用了一种迂回的反抗方式,也就是我们说的被动攻击。

后来小姜发展到对其他人也用了这种方式,只要是别人提的要求,他都会很快答应下了。可是过后总是抛在一边不理。在小姜的潜意识里,他会觉得:“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你凭什么命令我?”这就是小姜会变成现在这样一个人的原因。

在线点评

如果你仔细观察,在我们周围的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就会发现存在这样一种人:他们办事极其拖拉,没有时间概念,他们非常喜欢通过让别人等待来控制人际关系,为迟到编造各种谎言。

这类人群做事总是推托,叫他做事情,即便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如倒垃圾,他们通常是回答得好好的,但他们往往会拖很长时间也不把这件事情做好,当我们提醒他们时,他们又满口答应,但仍然拖到猴年马月。

他们还会“选择性遗忘”很多事情。当他们在和人相处的时候,他们表现为害怕亲密的关系,如对爱情常有一种恐惧感,老觉得爱情很可能是一种陷阱,总是故意和关系近的人保持距离。

在人际关系中,他们总感觉受伤害、失败,但又对其他人表面上顺从。这样的人好像也说不出有什么大的不妥,可是有时候又会被他气得无可奈何。

以上提到的这类人群的个性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被动攻击个性,而这种个性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就会成为一种人格缺陷,称之为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格是一种比较隐蔽的人格,表面上,拥有这种人格的人,显得很谦卑、很顺从,在很多方面,都比较被动,有点逆来顺受的感觉。别人常说“这种人没脾气”,他们常常被别人描述为大好人。

美国心理学家赖特纳·韦特默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被动攻击人群的行为方式,还有另一层面的作用,就是消极抵抗。他们常用的方式,就是没有反应:其实,没有反应,就是一种最明确的反应,它可以代表厌恶、拒绝、蔑视等负性情感,这是一种无声但又十分有效的攻击手段。“被动攻击”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应该承认,被动攻击也是一种生存智慧。不过这种智慧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首先,这些人意识不到,别人的主动和自己的被动,不一定是别人压迫自己的结果,而有可能是自己的性格倾向,导致别人以压迫的方式和自己互动;他们意识不到,被动中也蕴涵着攻击,有时候,甚至是致命的攻击;他们也难以察觉,他们能从被动攻击中获得好处——赢得同情、获得声援、将别人置于被告和施虐者的位置。

解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