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
3051200000003

第3章 梦想——财富起航的地方(2)

有人打过一个比喻:赚钱就像追女朋友一样。一个男人,通常一定是先产生“那个姑娘真漂亮……真想拥有她”的欲望,才会展开下一步行动,引起她的注意,邀请吃个饭、看个电影什么的……如果他只是手托下巴,呆坐窗前,脑袋里满是那位姑娘美丽的容颜、高雅的气质……整日浮想联翩,想入非非,他是永远也不可能拥有她的爱的。你不要怕碰钉子,你要勇敢地试试看。你试了,至少有50%的机会;如果不试,想破脑袋也是白想。赚钱也是这样,需要勇气,需要尝试,否则钞票在你身旁满天飞,你反而会担心被砸破脑袋。

这里并不是要灌输拜金主义,而是传达一种致富的理念。对致富的强烈愿望,是富裕的基础。每天重复着没有激情的日子,溜溜达达,混个零花,稍有存款,时有欠债,你是永远无法改变现状的。你想成为富人吗?先改变自己的心态,因为就像哲人所说的那样——你只能成为你头脑中的你。

人称“美国孔子”的爱默生说过:“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发明大王爱迪生也曾经说过:“许多人奇怪,我怎么能够发明那么多东西。道理很简单,我只是充分利用我的潜意识而已。我会彻底地思考每一个问题,如果得不到答案,就把它交给潜意识,不断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成功,改善生活是我的责任’,这样坚持下去,答案就会自然地跳出来。”

很显然,爱默生和爱迪生是在告诫我们:要想取得成就,首先得拥有积极的心态。有些人或许会不屑:积极的心态,我有啊!我也想改善生活,可我为什么没成功?其实,根据心理学家统计,生活中真正称得上心态积极的人至多不超过5%。换句话说,大约95%的人都或多或少有消极倾向。

怎样判断自己是消极还是积极呢?首先要看自己的心有多大。

当年,曾经的亚洲首富、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刚刚19岁时就规划好了自己的一生:30岁以前,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光宗耀祖;40岁以前,要拥有至少1000亿日元的资产;50岁之前,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软银初创业时,只有两名员工。上班第一天,孙正义站在一个装苹果的箱子上,向两位员工宣誓说:“我叫孙正义,25年之后,我将成为世界首富,我的公司营业额将超过一百兆日币!”——那两位员工听了以后,立刻辞职不干了。他们都以为老板疯了。对此,成功后的孙正义曾经坦言,“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成功,从停止抱怨开始

你现在的状况并不决定你的未来。我在北大的时候,我的同学有部长的儿子、有大学教授的女儿,而我却是一个农民的儿子,3次高考后才走进了北京大学,穿着大补丁挑着扁担走进北大的,我们体育老师上课时从来不叫我的名字,都是叫那个“大补丁”,来做个动作……你会发现你总赶不上他们的状态,即使他们停下来一辈子什么都不做,他们所拥有的东西都比你多。比如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班上那个部长的孩子,每周五都有开着奔驰280的司机把他接回去。你想我们那个时候连自行车都买不起,他居然坐着奔驰280,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感到这辈子基本就完蛋了。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一个真理,生命总是往前走的,我们要走一辈子,你惟一能做的就是坚持走下去。所以我非常骄傲地从一个农民的儿子走到北大,最后又走到了今天。

——俞敏洪(北大毕业生,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办人)

两年前,国内某科研单位曾经进行过一项社会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生活中至少有1/4的人认为自己比周围人穷。在谈到贫穷的原因时,人们往往把原因归咎于社会大环境因素,如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等;而不是将其归咎于个人层面的原因,特别是个人因素,如自己是否努力,是否具备必要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这就是所谓的怨天尤人了。坦白的说,老天和某些人在很多时候做得确实不太地道,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社会,尤其是社会制度。美国的社会制度好吗?不也有成百上千万的失业人口吗?任何社会、任何制度都有它的优越性,同时有其弊端。而且当今世界,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最终都逃脱不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一个人,如果总是怨天尤人,从不检讨自己,即使把他放到天堂,对他也是一种放逐。相反,一个懂得面对现实,懂得鼓励自己时刻保持积极心态,并且肯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不懈努力的人,他哪怕笨一点儿,慢一点儿,最后终将会成功。

众所周知,华人首富李嘉诚成功前也是个穷小子。每天和穷同事们一起工作,李嘉诚发现,自己所看到的穷人,并不像某些文学家在文章中所赞美的那样,安贫乐道,淡泊慈悲,而是心中大都充满了嫉妒和愤慨。对于经济状态转好的同事,除了嫉妒之外,大伙还会串通一气诋毁他。虽然穷人有时也会相互帮忙,做些善事,但他们绝不希望自己的同伴出人头地,脱离贫穷的圈子。而那些比较富裕的人,或许有些为富不仁,但他们大都喜欢听别人成功的故事,乐意为他们庆幸,并从中吸取经验,以为己用。

这样看来,穷人其实是穷在了理念上。对于赚钱,他们缺乏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有钱人,他们怀着一种病态的成见。他们宁愿把时间花在抱怨世道、诅咒富人上面,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也会致富,更不愿意从自身出发,寻找导致贫穷的原因和摆脱贫困的方法。

其实,“人无常富,家无久贫”。古今中外,从士兵到将军,从穷小子到富豪,从穷和尚到皇帝,“脱贫致富”的案例不胜枚举。“红顶商人”胡雪岩、“中国最富有的老师”俞敏洪、“经营之神”王永庆……无数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家,他们都曾经贫穷乃至赤贫过,但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穷,不愿意从自身找问题,不肯向富人学习,只知道嫉妒愤慨。这样的人,不仅是永远的穷人,而且穷得不值得可怜。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是人类历史上首个亿万富翁,他曾经在家信中用一件少年往事开导儿子小洛克菲勒:

“我的儿子,你或许还记得,我一直珍藏着一张我中学同学的多人合照。那里面没有我,有的只是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珍藏着它,更珍藏了拍摄那张照片的情景。”

“那是一天下午,天气不错,老师告诉我们说,有一位摄影师跑来要拍学生上课时的情景照。我是照过像的,但很少,对一个穷苦家的孩子来说,照相是种奢侈。摄影师刚一出现,我便想像着要被摄入镜头的情景,多点微笑、多点自然,帅帅的,甚至开始想像如同报告喜讯一样回家告诉母亲:“妈妈,我照相了!是摄影师拍的,棒极了!”

“我用一双兴奋的眼睛注视着那位弯腰取景的摄影师,希望他早点把我拉进相机里。但我失望了。那个摄影师好像是个唯美主义者,他直起身,用手指着我,对我的老师说:‘你能让那位学生离开他的座位吗?他的穿戴实在是太寒酸了。’”

“我是个弱小还要听命于老师的学生,我无力抗争,我只能默默地站起身,为那些穿戴整齐的富家子弟制造美景。在那一瞬间我感觉我的脸在发热。但我没有动怒,也没有自哀自怜,更没有暗怨我的父母为什么不让我穿得体面些,事实上他们为我能受到良好教育已经竭尽全力了。看着在那位摄影师调动下的拍摄场面,我在心底攥紧了双拳,向自己郑重发誓: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让摄影师给你照相算得了什么!让世界上最著名的画家给你画像才是你的骄傲!我的儿子,我那时的誓言已经变成了现实!在我眼里,侮辱一词的词义已经转换,它不再是剥掉我尊严的利刃,而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如同排山倒海,催我奋进,催我去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如果说是那个摄影师把一个穷孩子激励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似乎并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