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305400000019

第19章 硬币两面,欲望双刃剑 (1)

贪婪是深渊,人人都往下跳

智慧点金石

什么是贪?“贪”为人生三毒之首,贪名、贪利、贪感情,贪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属于贪。

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越加满足,胃口就越大。贪婪的人每天都生活在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的算计中,更有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走极端。而贪婪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是无法知道贪婪的结果的,因为贪欲早已迷惑了他的心,遮住了他的眼,他不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停下来,他就像一头拉磨的驴,只顾一个劲儿地往前走。

故事苑:曲径通幽

贪的邪恶力量是无穷的,它所引起的欲望阴云会彻底覆盖一个人的本心,一个人如果沾染上贪的习气,就会陷入欲望的深渊中不能自拔。

从前在普陀山下有个樵夫,世代以打柴为生,他整日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但仍然常常揭不开锅。于是他老婆天天到佛前烧香,祈求佛祖慈悲,让他们脱离苦海。

真是苍天有眼,大运降临。有一天,他突然在大树底下挖出了一个金罗汉!转眼间他就成了百万富翁。于是他买房置地,宴请宾朋,好不热闹。亲朋好友都像是一下子冒出来似的,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按理说,樵夫应该非常满足了,总算知道荣华富贵是什么滋味了。可他只高兴了一阵子,就又犯起愁来,吃睡不香,坐卧不宁。老婆看在眼里,不禁上前劝道:“现在吃穿不缺,又有良田美宅,你为什么还在发愁?就是贼偷,一时半会儿也偷不完。你这个丧气鬼,天生受穷的命!”

樵夫听到这里,不耐烦了:“你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怕人偷只不过是小事,关键是十八罗汉我才得到了其中一个,那十七个我还不知道埋在哪里呢,我怎么能安心?”

说完便又像只被烤熟了的鸭子,瘫软在床上。

结果,这个樵夫抱了个金罗汉还整日愁眉不展,落得疾病缠身,最终与幸福擦肩而过。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成为奴隶的一种工具。

有个富商碰见了一个乞丐,那个乞丐说:“你我是以前的旧相识,能给我一些钱吗?”那个富商仔细看了看那个人说:“我认出你了,你家里不是挺殷实富裕的吗,怎么沦落到这种地步?”

那个乞丐说:“唉!去年一场大火将我的全部财产都夺去了。”

富商问道:“你为什么要当乞丐?”

乞丐说:“为了要钱来买酒呀!”

“那你为什么要喝酒?”

“喝了酒,才有勇气乞讨呀!”

富商脑中轰然一声,似乎看见了愚痴人间的愚痴众生。

他感叹道:“世人谁不是这样愚痴一生呢?为了酒、色、财、气耗尽了一生,最终还是尘归尘,土归土,这又何必呢?”

然后他去拜访智封禅师,请示道:“我的未来会怎样呢?”

智封禅师笑着说:“太阳从西边升起,照在树上没有一点儿影子!”

“太阳照在树上怎么会没有影子呢?西边,你确定是西边吗?”

只有怀抱善良、慈悲、包容、仁爱、无争执、无仇恨,人间才是快乐无边的天堂。

弦外有音

为什么要贪得无厌呢?生活本来就很辛苦,烦恼、挂虑、忧伤、痛苦,如果整日计较这些,只有苦上加苦!如同一个疯狂旋转的陀螺。人的未来如同太阳西升,是没影子的事,为什么要为眼前的事烦恼?

一个心灵苦旱的人,与其渴求远大的虚幻云影,不如珍惜身边的点滴甘露。

贪婪妨碍一个人未来的广阔生活空间,使他短视、气度狭小。因此,一个人要想有一个纯朴宁静的心灵,首先就要驱除贪的念头。

抛除虚名,禅师本来是和尚

智慧点金石

虚名者,有名无实,或要其名而不要其实之谓也。然而,就是有很多的人对此贪恋不已。比如,已经是财大气粗的老板、总裁,却偏要花钱买个教授、研究员的头衔;已经官至县长、市长,却还要顺手捎带个硕士、博士文凭……

弘一大师却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并非徒有虚名的人,即使在他作为法师再度出名的情况之下,他依旧是对“法师”、“老法师”、“律师”等诸如此类的名目十分反感,总是要求别人在写书或称呼他时去掉。

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学者、追求学问的人就应该是孑然一身的,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的,不应该为了虚名而去沽名钓誉,因为虚名只会让我们骄傲自满,而学问则是实实在在的。

故事苑:曲径通幽

的确,虚名无益,古哲云:“嚼破虚名无滋味”。可谓一针见血!下面故事中的小和尚就深深懂得这一点:

洞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急忙派人赶来。

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

殿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院子里一片宁静。

忽然,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行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沙弥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沙弥无知,院子里闹哄哄的。

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涅槃了。

小和尚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止不住流了下来,他看着师父的身体,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还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责问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小和尚看着周围的人,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岂能不知?”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

有多少人为了虚名浮利终其一生,世上能做到舍弃闲名的人又有几个呢?在你面对各种诱惑之时,又如何能够超越?

弦外有音

名是缰,利是锁,尘世的诱惑如绳索一般牵绊着众人。一切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来。要想摆脱,首先要舍弃虚名浮利。

有真才实学的人是用不着用所谓的“虚名”来证明自己的学问或者是优秀之处的。故而那些有真正实学的名人、伟人,他们都对虚名抱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

恩格斯一直都极其反感别人称他为“导师”,他在给普列汉诺夫的复信中,第一句话便是:“请您不要称我为导师,我的名字叫恩格斯。”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金质奖章给孩子当做玩具,且语出惊人:“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与世俗之人“讨名”、“买名”相反,真正的“名人”却是“逃名”的,他们往往视虚名为粪土,并且对此弃之如敝屣。

黄金正是吃人怪兽

智慧点金石

禅宗中有一戒便是手上不能拿金钱,而是十指相合,其意便是教导世人不要让金钱腐蚀了内心。其实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从而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金钱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的确很重要,但我们必须清楚的则是金钱并不是万能的。挣钱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所以钱不是神,而是仆人,如果一个人成为金钱的奴隶,那么,对于他而言,钱多有时候并非是一件好事,反而会要他的命。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去把握和控制金钱,那么,钱越多,对我们而言则害处越大。因此,我们必须明白,我们必须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要知道:金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中有比金钱重要千万倍的东西。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下面故事中黄金真能吃人,本来是友谊深厚的朋友,在黄金的诱惑面前马上束手就擒,顷刻间成了金钱的奴隶。可哀复可怜!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边散步。这时一位僧人惊慌失措地从树林中跑了出来,两位朋友见状,便问那僧人:“你为何这样惊慌失措,到底碰到了什么?”

僧人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植一棵小树苗,却突然挖出了一坛黄金!”

两个人感到好笑:“这人真蠢!挖出了黄金,还被吓得魂不附体。真是太有意思了!”

“你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害怕!”两人喜不自禁。

僧人说:“这东西会吃人的,难道你们不怕?”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不怕,你就赶快告诉我们黄金在什么地方吧!”

僧人说:“就在树林最西边的那棵小树下面。”两个朋友立刻找到那个地方,果然发现了一坛金子。

两个人一见到黄金,不禁眉开眼笑:“黄金会吃人?哈哈!哈哈!”

“别管那么多了,我们还是想办法把这坛黄金运回去吧。”其中·一个人说,“不过现在把它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会儿再说吧。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去拿些饭菜来,我们在这里吃完饭,然后等到半夜再把黄金运回去。”另外一个人就去准备饭菜了。

留下的那个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所有该多好呀!等他回来,我就一木棒把他打死,这些黄金自然就全归我了。”

回去的那个人也在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在他的饭里下些毒药。他一死,黄金就全是我的了。”

那位朋友提着饭菜刚到树林里,就被另一个人从背后狠狠地用木棒打死了。然后那个人说道:“亲爱的朋友,是黄金逼我这样做的。”

然后那个人就拿起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感觉肚子里像火烧一般,他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的时候他说:“僧人说的话真的应验了!我当初怎么就没想明白呢?”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都是贪念惹的祸,对黄金的欲望把最亲密的朋友变成了敌人。

黄金岂会吃人,是人的贪欲之心在吃人,人一旦有了贪欲之心,便会产生恶念,就会作出不顾一切的举动,最终自己也会走上不归路。

弦外有音

佛说“贪、嗔、痴”为人生“三毒”,是为众生业障的根本。妒忌、残害等心理,都是随三毒而来的无明烦恼。在这三毒之中,“贪”为第一毒。

金钱并不是能够满足人心灵的东西,虽然它能为人心灵的满足提供多种手段和工具,但在现实生活中,你却不能只顾享受金钱而不去享受生活。享受金钱只能让自己早日堕落,而享受生活却能够使自己不断品尝人生的幸福。

享受金钱会使自己被金钱的恶魔无情地缠绕,于是自己的生活主题只有“金钱”两字,整天为金钱所困惑,为金钱而难受,为金钱而痛苦,生活便会成为围绕一张钞票而上演的闹剧。这样,金钱就是一只张大血盆大口的魔兽,遍地游走,随时准备吞食贪婪金钱的人。

享受生活的人则不在于自己有多少金钱,多可以过,少也可以过,问题是自己处处能够感悟到生活。享受金钱的人最后会被金钱妖魔化,绝对没有好的下场。享受生活的人会感觉人生是无限美好的,于是越活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