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的崛起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谜,因而温州人的精神也成为了人人效仿与追求的商业精神。然而,这些精神的背后支持者则是温州人不折不扣的务实精神、独特思维、与众不同的金钱观念、超人的胆量等,这些看似平凡和简单的个性,如果要真正地做到一丝不苟,也同样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温州人却做到了,并且成了世人的榜样。
独具一格的思维模式
温州人的科学思维
(引言):
一个人要干成一番事业,其中放开眼界、抓紧时机、百折不挠、艰苦创业占95%的因素。——霍英东
朱镕基曾经充满热情地评价温州商人:“他们既能睡地板,又能当老板。”温州人是最善于掌握自己命运的人,而他们掌握自己命运的一个最根本的途径便是通过辛劳、实干和刻苦,这正是温州人当今致富的法宝。许多不愿意吃苦的人都认为温州商人的行为很不可思议,甚至有点看不起温州商人。但是,许多年后,这些睡地板的温州商人都成功了,小企业成了大公司,小资本成了大财富,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古话在温州商人的身上得到了验证。
新华社资深记者朱幼棣讲过这样一个关于温州商人艰苦创业的事。当年他到新疆阿勒泰地区雪山脚下的一个小县城去做调查采访,与一名温州鞋匠不期而遇。朱幼棣是浙江人,自认为和温州鞋匠算得上半个老乡。异乡见同乡,心里自然很贴近,因而便谈了很多。通过谈话,朱幼棣了解到这名温州鞋匠开春以来便一直在挑着担子,踏着初融的雪水,追赶骑在马背上的哈萨克部落,为的是补鞋挣钱。哈萨克人是一个游牧民族,一处草场吃过便转向另一处草场,因而不断转场、迁徙,这名温州鞋匠因而也一路跟随。哈萨克牧民们穿的是用牛皮缝制而成的马靴,这种马靴一沾地上的雪水便很容易磨穿,因而春雪消融的春天就成了温州鞋匠挣钱的好时机。朱幼棣问这名温州客:“两条腿的人要追赶四条腿的马,不辛苦吗?”温州鞋匠闻言黯然自语:“补鞋人挣的是血汗钱。不辛苦,能行吗?”说着脱下鞋袜,满脚全是血泡。朱幼棣忍不住试了试他的补鞋挑子,只觉得沉重压肩,一头是一应俱全的补鞋用具,另一头则是镜子、牙膏等小百货。在创业过程中,只要有希望创富,温州人便不惜吃干遍苦,走万里路。正缘于此,温州人千百年来苦苦行商,带血的足迹印遍了国内的千山万水,也印到了西域和南洋,早年肩负重荷的温州人行色匆忙,漂洋过海,甚至将货郎担子挑到了海外。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种吃苦的精神在温州商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民间,更有人这样形容艰苦创业的温州人:“龙门能跳,狗洞能钻。”从经商精神来看,这句话其实并非笑骂之词,而是对温州人艰苦创业精神的褒扬。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个缺乏创业欲望的人,是很难挣大钱的。在每一个温州人的骨子里,都流淌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血液。温州人天生具有创业的热情和冲动。他们渴望有自己的事业,有机会自己当老板。甚至有的温州人这样说:“即使你做了微软的CEO,IBM的总裁,都还不如一个小卖部的老板值钱。”温州人的创业意识非常强烈,正是这种意识促使他们只乐于自己给自己打工,从不把自己的命运和希望寄托给别人。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春光研究员曾经讲述过他在法国的一段见闻。“一次,出差到法国,几名法国学者告诉我,对于温州人,有一点尤其令他们佩服——那就是吃苦的精神。这些温州人来了,什么技术都没有,甚至连法语都不懂。就凭着那种勤劳、孜孜不倦地干活、赚钱,不断积累财富。攒够了‘第一桶金’他们就自己开店。他们都觉得自己要当老板,不甘心打工。就这样,他们竟然在法国能够成为百万元、千万元富翁。”
温州人创业大都经过从“一身薄技”到创下辉煌事业的坚韧、刻苦的过程,补鞋、缝衣是他们当中不少人都干过的营生——当今在国内赫赫有名的几家大企业的温州老板都有此番经历,正泰集团的南存辉原是一名小补鞋匠,德力西集团的胡成中曾跟随父亲做裁缝,奥康集团的王振滔曾是一名小木匠。
在经商实践中,温州人最擅长的策略就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外地人看不上,懒得做的“小玩意儿”,温州人肯做,而且将其当为主业。温州人相信自古就有的一句俗话,积少成多,聚沙成丘,不相信自己盖不起产业大厦,走不进大市场,做不成大老板,因而总是满怀信心,脚踏实地,从不好高骛远,而另一方面却又眼盯大市场,胸怀大世界。正因为这样,温州人虽然做着小商小贩,手中握着小商品,眼中却没有“小”概念,脑子里也没有“小”意识,而总是铁下心来要把几分钱的螺丝螺帽、几毛钱的小零件等小生产、小买卖做成大事业。
温州人是最彻底的现实主义者。在从事小商品生产、小作坊、小铺面经营时,他们身上那种传统的“身份”、“面子”等等级观念十分淡薄,他们并不因自己从事了一些在外人看来很“低贱”的小职业、小经营而感到自己在人格上低人一等、矮人三分。相反,他们却以自己能挣钱养活自己,而且还能攒钱将来做老板而信心十足、感到自豪。这比起那些宁愿下岗在家受穷,也不愿干他们所谓的“丢面子”的人来说,可谓是两种时代两种思维两种人生。
解密箴言
精明不是耍手腕,它只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操作技巧和办事方法。一个成功者,并不一定非要有很高的才能,但他必须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并不是照搬书上的教条,而是灵活地运用智谋。
赚钱是一种习惯
(引言):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威廉·詹姆士
着名的犹太金融家摩根有着独特的赚钱观念,即决不让赚钱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新鲜刺激的游戏,他认为只有以这样的游戏心态去赚取金钱,才是良好的赚钱心态。
比尔·盖茨曾经这样说到赚钱的事情:“即使在今天,让我真正感兴趣的也不是赚钱本身。如果我必须在工作和拥有巨额财富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我会选择工作。领导一支由上千个有聪明才智的人组成的队伍比拥有一个巨额的银行账户更令人激动。我很善于让资产增值,但是我从来不看股票的价格,所以我也不知道增加了多少。”
金融家摩根总是琢磨怎么赚钱的方法,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有一个习惯,每当黄昏的时候,就到小报摊上买一份载有股市收盘的当地晚报回家阅读,当他的朋友都在忙着怎样娱乐的时候,他则说:“有些人热衷于研究棒球或者足球的时候,我却喜欢研究怎么赚钱。”但摩根并不是一个为金钱而生活的人,摩根说:“金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而赚钱的过程,即不断地接受挑战才是乐趣,不是要钱,而是赚钱,看着钱滚钱才是有意义的。”
温州人也有着类似的强烈赚钱欲望和创业意识。温州商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把深藏在心底的强烈创业致富欲望充分释放出来,并成功地运用在市场经济当中。
改革开放之初,温州一位农家老太太看到了一个赚钱机会:收购兔毛。她坐不住了。可老太太大字不识一个,普通话不会说一句,怎么办?于是她请人帮忙写了两张纸条,分别放在左右两个口袋里。一张是:我是温州平阳人,请帮我买车票;另一张是:我收购兔毛,每斤多少钱。就凭这两张小纸条,老太太做出了许多年轻汉子都不敢做的事: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赚了十几万元钱。
康奈集团公司董事长郑秀康为了创业曾把别人的“棺材本”借来办厂。20世纪80年代初,郑秀康决定“下海”办皮鞋厂。为了筹集资金,他卖掉了手表、自行车,连妻子结婚时的嫁妆羊毛裤料都卖了,但还是不够。怎么办?他得知自己的一位邻居老人手中有500块钱,但那是老人的“棺材本”,为了创业,郑秀康厚着脸皮向老人借那500块钱。老人知道他是个讲诚信的人,也是个会做事的人,便把自己的500块钱借给了郑秀康。凭借这种创业精神,郑秀康将一家小小的皮鞋厂发展成为中国国内鞋业龙头企业。
温州人创业不受地域限制,自古温州人便以外出经商为荣,而且他们外出,绝无漂泊的感觉。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里,温州商人遍布中国以至世界,而且越来越由行商推销变为坐商,由游击方式转向坐镇赚钱,形成了“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有温州人的地方就能开拓市场”的局面。
温州人哪里有钱赚便往哪里闯,背井离乡走南闯北,绝不是迫于生计或为挣钱娶妻生子,而是创业。据说有一个家族得知新疆石油生意好做,于是合计一番,全家人便一致达成共识,决定抓住这一商机。他们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连出了嫁的女儿也来入伙,最后年仅19岁的小女儿主动请缨并得到准许,怀揣巨款,万里独行奔赴西陲。温州的家庭当然也为年轻的女儿担心,但在他们看来,性别并不具有更多的意义,安全问题也并不因性别而有所差异;在经济方面,男人和女人所承担的责任也没有硬性的区别。一切都看实际需要,人人都可以选择他自己的人生道路。可以说,生意场上的温州人中并不存在男人和女人的性别问题,只存在商人和非商人的商智问题。
林影是山西财大的在校生,正在读金融专业,却在财大附近开了一家“女主角时装屋”。服装店从租房、装修,到进货、雇人全由她自己做主、自己联系——为了不影响学业,女老板就雇了一名在校女生帮助自己,两个人轮班,受雇人每卖一件服装便能获得相应的提成,生意做的像模像样。大学生当老板在北京中关村也许不算稀奇,而在商品意识稍显滞后的山西太原可就不同了。人们一打听,方知店老板是一名温州女孩。林影的父母是做了十几年电器生意的温州商人,她在商品意识浓郁的家庭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报考山西财大,是因为她觉得山西的商业机会多于温州,她还打算毕业后留在山西,把生意做大。
不但边陲之地的新疆新发现了油矿,温州人会不远万里跑去看看;就是千里之外的上海有酒店要转让,温州人也会疾马而至瞅瞅。促使他们去的原因很简单:“说不定能发现什么机会。”即使闲暇逛街,温州人也会让器官肢体随“勤”而动。温州人李涛在北京逛宜家家居店,感觉这种国外名牌产品有市场,立即找到家居店负责人谈代理,未料那位负责人开口便说了声:你是温州人吧?李涛惊讶之余,得知自宜家家居店开业起,便不断有温州人找上门要求代理。“宜家”虽然不搞代理但温州人勤奋的形象却是深深烙在店主的心中。
解密箴言
没有一个白手起家的成功企业家会把堆积财富当成首要目标,真正令人陶醉的是赚钱的过程——在商业游戏中取胜的艰巨而刺激的工作,而非金钱本身。
温州孩子经商早
(引言):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毛泽东
林立人出生在温州的一个渔村,叫大渔村。林立人对经商最初的记忆来自他的渔民父亲。他记忆中的父亲就用渔船从福建运过龙眼和砂糖,来温州卖,赚取差价。当时这是违法行为,叫投机倒把,只能偷偷做,为此父亲吃过不少苦头,甚至曾发生过一船货物被人抢光却不敢报案不敢声张的事。而每次运动到来,为了躲避被批斗的厄运,父亲只能远走他乡。因此,林立人幼年对商业的记忆是:那是一种充满风险充满艰辛却又非常诱人的事。
中国改革开放的那段时期,林立人十几岁。他常常挑着鱼鲜去集市上卖,有时也去很少鱼鲜的山里卖。偶尔也收集螃蟹壳,因为当时国家有专门的公司收这种东西,据说可以用来做塑料。可以说,他的学费基本上都是自己挣来的。
高中还没有毕业,林立人就选择了经商。他第一次来深圳是1985年,那年他刚满21岁。他们生产的文化用品,包括文件夹、文件袋等等在深圳非常畅销。他们的利润不错,毛利能赚到70%。除了做文化用品之外,林立人还做过许多小物件,赚钱最多的还是编织袋,那时,全国乡镇化肥厂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对塑料编织袋需求量很大。
林立人渐渐成功了,二十四、五岁,名声已遍及乡里,因为林立人在把大量编织袋运往全国各地的同时,也给乡亲们带来了编织这种袋的活计,让他们获得赚钱的机会。温州的“前店后厂”模式,如今已家喻户晓,林立人就是那前面的“店”,把编织袋卖往全国,林立人的乡亲就是那后面的“厂”,为我源源不断的供贷。《温州日报》报道了林立人的事迹,他相继被评为浙江省优秀青年,温州市杰出青年代表以及纳税大户等荣誉称号。
当然,林立人的事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失败随1989年的一宗大单来临。当时,他们在河南签订了1.2亿元的大单,这宗大单是在河南的一家化肥公司帮助下取得的,这家化肥公司其实是个行政单位,相当于今天的控股公司,下面有很多化肥厂,由于这家公司的权力,我们才获得它下面众多化肥厂的订单,条件是:每只编织袋给化肥公司5分钱的回扣,而当时每只编织袋才1元钱。林立人他们提供了1000万只编织袋之后,发现贷款收不回来,只好停止供货,随后是漫长而屈辱的讨债历程。到最后,他们除了获得一点化肥之外,基本上颗粒无收。最终,林立人一贫如洗。
最痛苦的时候,林立人时常想起父亲在一船货物被人哄抢一空的时候曾说过的一句话:“别人没有,你有嘛!”父亲泰然处之的淡泊心态影响了林立人,他慢慢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不久,他发现了一个生财之道:做租房中介,收取佣金。现在深圳做这种中介的公司很多,而当时很少,除了一家国营的深圳国际房地产咨询公司做这项业务外,没有一家正规的中介公司。为了生意做得名正言顺,林立人在香港注册了一家立业(香港)房地产开发公司,之所以在香港注册,是因为当时在国内不可能注册到这样的公司。虽然是在香港注册的,但公司实际的业务却是在深圳做租房中介,可算是深圳第一家民营租房中介公司。
当时,深圳的房租挺高,100平米的租金,要2800左右,租的人也很多,从全国各地涌来的人流都需要有个住处以及办公室,我们生意火暴异常,公司十几个员工,忙得晕头转向。到了1992年春天,林立人已积累了十几万元,觉得做租房中介不是长久之计,加上做中介的人多起来,林立人开始炒起楼花。当时炒楼花比较赚钱,一般炒一套楼花,能赚5000-10000元,罗湖的许多小区,林立人都炒过,最多的是东乐花园,当时他一口气拿到了近30套。一年后,林立人的资产达到六、七十万。